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3种手术方法治疗丝虫性乳糜尿170例,总有效率为87%。大剂量硝酸银肾盂灌注法有效率为83.2%,腹股沟淋巴结大隐静脉吻合术有效率为88.60%,两法疗效无差异(P>0.1)。肾蒂周围淋巴管结扎术有效率为100%,但副作用较多。认为腹股沟淋巴结大隐静脉吻合术为外科治疗乳糜尿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生理淋巴分流原理,采取腹股沟部位的淋巴结楔形切除部分组织再与大隐静脉相吻合的手术方式治疗乳糜尿30例,结果术后20d内乳糜尿消失20例(67.7%),好转7例(23.3%),总有效率为90.0%。半年内复查21例,乳糜尿消失16例(76.2%),好转2例(9.5%),总有效率为85.7%。此术特点是:1.避免损伤输入输出淋巴管,可使逆流和回流的淋巴液—并通过吻合口进入静脉。2.大隐静脉近心端和楔形切除后的淋巴结相吻合,可使吻合口面积加大,提高通畅率。3.手术部位表浅,方法简易,不用手术显微镜也可进行,更便于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硝酸银肾盂灌注加淋巴静脉分流治疗乳糜尿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波  胡玉玲  宋世德 《山东医药》2005,45(21):70-70
1988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们采用膀胱镜下输尿管插管肾盂灌注2%硝酸银加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与大隐静脉主干吻合的方法治疗乳糜尿30例,经长期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1984年以来,我们采用腹股沟区淋巴结与大隐静脉或其分支吻合术治疗乳糜尿病人21例,经随访观察疗效良好,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男10例,女11例,年龄40~56岁,病程6~10年,最长1例30年。入院时化验:乳糜血尿9例,乳糜尿12例。病程中均有尿中带血丝及乳凝块史,其中14例有“血丝虫  相似文献   

5.
1987年我所采用腹股沟淋巴结与大隐静脉吻合术治疗乳糜尿32例,经半年以上观察,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我们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一、术前护理 1.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手术的特点、方法及注意事项,说明手术的目的及成功的可能性,解除对手术的畏惧心理,使其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多径路淋巴管静脉内套入术治疗乳糜尿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采用多径路淋巴管列脉内套入术治疗乳糜尿30例,结果术后出院时乳糜尿消失25例(83.3%),好转1例(3.3%),总有效率为86.6%。出院后1 ̄2年内复查30例,乳糜尿消失21例(70.0%),好转4例(中3.3%),总有效率为83.3%。该手术的特点是缝线不通过淋巴管管腔;不受淋巴管和静脉口径粗细的影响;勿需切断静脉,可利用一条静脉的不同方位或多个部位的径路,采用并列、集束、电缆等多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采用多径路淋巴管静脉内套入术治疗乳糜尿30例,结果术后出院时乳糜尿消失25例(83.3%),好转1例(3.3%),总有效率为为86.6%。出院后1~2年内复查30例,乳糜尿消失21例(70.0%),好转4例(13.3%),总有效率为83.3%。该手术的特点是缝线不通过淋巴管管腔;不受淋巴管和静脉口径粗细的影响;勿需切断静脉,可利用一条静脉的不同方位或多个部位的径路,采用并列、集束、电缆等多种套入方式,使吻合淋巴管数目增多,吻合口合计口径值大,淋巴分流量增加,并减少了显微外科技术上的难度。该手术由于部位表浅,术式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经腹股沟或下肢途径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乳糜尿86例,同时对另外50例乳糜尿患者采用海群生、维生素 C 等一般治疗法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淋巴管静脉吻合组:共治疗86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6例,年龄在22~62岁之间,病程20天~35年;术前检查乳糜试验均为阳性,尿蛋白定量(潘迪氏法)在  相似文献   

9.
桑叶浸膏胶囊治疗乳糜尿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桑叶浸膏胶囊制剂,以每人5.4g/d,1个月为一疗程的方法治疗乳糜尿53例,经6个疗程治疗后,乳糜尿消失52例(98.11%),好转1例(1.89%),有效率为100%,疗毕1年后随访并尿检52例,未发现复发病例。结果表明该药是治疗乳糜尿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用桑叶浸膏胶囊制剂,以每人5.4g/d,1个月为一疗程的方法治疗乳糜尿53例,经6个疗程治疗后,乳糜尿消失52例(98.11%),好转1例(1.89%),有效率为100%。疗毕1年后随访并尿检52例,未发现复发病例。结果表明该药是治疗乳糜尿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乳糜尿为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常见并发症,当前微丝蚴血症者虽已基本控制,但尚未阻断乳糜尿的发生,据调查山东省尚有5万多病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以往对乳糜尿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如硝酸银肾盂灌注、中药治疗、肾蒂淋巴管结扎、腰干淋巴管精索静脉吻合等。本课题研究以生理淋巴分流原理,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对男性患者采取精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对女  相似文献   

12.
腹水浓缩超滤回输腹腔治疗乳糜性腹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糜性腹水的治疗。方法在利尿、抗炎、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应用HAUF-Ⅱ型腹水浓缩机进行回输腹腔,并且加用多巴胺、速尿联合腹腔注射,以加快腹水的吸收。结果 15例病人经过4~9次的回输,每次浓缩8~10倍,显效7例。显效率达到46.67%。有效4例。有效率26.67%,总有效率达到73.33%。无效4例。结论 腹水浓缩超滤回输腹腔,并加用多巴胺、速尿联合腹腔注射是治疗乳糜性腹水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70年代初我所即开始研究治疗乳糜尿、象皮肿的药物,近年来筛选出纯中药制剂“消肿乳糜清”,经临床应用治疗乳糜尿、象皮肿有效率在90%以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乳糜尿75例、象皮肿13例,患者多数来自本省,部分来自河南、江西、安徽、上海...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和掌握山东省晚期丝虫病的发病与流行状况。方法对山东原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基本消灭前后晚期丝虫病发病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防治前后晚期丝虫病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象皮肿、鞘膜积液和乳糜尿。防治前32.00%的象皮肿和31.00%的鞘膜积液患者在40岁以上,而乳糜尿病人73.00%低于40岁,防治后象皮肿和鞘膜积液患者90.00%以上高于40岁,乳糜尿66.70%超过40岁,且女性高于男性。象皮肿、鞘膜积液和乳糜尿从基本消灭前的1.38%、6.14%和0.21%,基本消灭后分别下降到0.20%、0.34%和0.19%。结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象皮肿和鞘膜积液明显下降,但乳糜尿仍有一些新病例出现,所以乳糜尿的监测和治疗应作为晚期丝虫病防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用国产中碳链油,以日量0.25/kg,分三次食用,每7d为一疗程的方法,治疗乳糜尿151例,有效率达98.01%。大多数患者食用2-4周后乳糜尿消失。对重症乳糜尿者可使症状迅速缓解。连用2-6个月未发现不良反应。疗后1986年访查51例,复发16例(31.4%),1988访查104例,复发29例(27.9%)。复发者继续食用仍可得到控制。本组资料表明,中碳链油是目前治疗乳糜尿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11例股浅静脉闭塞症患者利用自体大隐静脉作大隐静脉—胴静脉转流术并建立临时性动静脉瘘,术后辅以抗凝药物治疗,术后3个月结扎临时性动静脉瘘。随访10例,随访时间11—67个月,6例转流静脉通畅,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率60%;4例闭塞,但未出现溃疡等严重并发症。提示原位大隐静脉—胭静脉转流术术后大隐静脉通畅率不高,但结合暂时性动静脉瘘手术,仍不失为治疗股浅静脉闭塞症的有效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下肢动脉缺血的救治率。方法作采用原位大隐静脉动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自1991年~1995年,进行7例病人,9条肢体手术。结果所有患术前均经动脉造影证实。术前踝/肱指数为0~0.57(平均0.43)。术后移植物均可扪及搏动,踝/肱指数由术前平均的0.43上升至0.93,严重缺血肢体挽救率为100%。随访1~3年中,血管通畅率分别为78%、56%和20%。结论作认为原位大隐静脉动脉旁路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凡有症状,大部分采用手术治疗〔1〕。目前治疗方法繁多,其难度各异〔2〕,国外近年来开始选择性采用微创治疗〔3〕。国内临床上多采用传统术式,一般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全段剥脱术。传统的腹股沟至踝关节剥脱存在很多弊端,本文分析单纯大隐静脉大腿段剥脱+小腿曲张静脉剥脱的术式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接受手术治  相似文献   

19.
用每片含0.4g 的生桑叶片剂,以每人每日12g,1个月为一疗程的方法治疗乳糜尿66例,经8个疗程治疗后,乳糜尿消失63例(95.46%),好转3例(4.54%),有效率为100%。疗毕1年后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初步结果表明该药是乳糜尿的有效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与呋塞米(速尿)治疗伴利尿剂抵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伴利尿剂抵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速尿,连续应用5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功能指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较治疗前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46.7%(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速尿治疗伴利尿荆抵抗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