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卵巢交界性肿瘤又称低度潜在恶性卵巢肿瘤(LMP),因患者发病年龄较低,其早期诊断、治疗方法、预后及随访成为关注焦点.多数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故临床对LMP行保守性手术时的手术范围及术后辅助治疗提出了新观点.  相似文献   

2.
EBV编码的潜伏性膜蛋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胡利富 《癌症》2002,21(5):559-566
EBV编码的潜伏性膜蛋白(l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是近年来研究病毒在人类致癌作用中很受关注的信号传递蛋白。其中的LMP1由于能在鼻咽癌癌前病变的患者中检出,并能在体外使正常人上皮细胞转化成恶性变而受人关注。这种非受体蛋白能利用细胞内多种信号传递系统,调节和控制细胞的增生和凋亡,从而在癌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LMP1参与多样功能,但它的主导功能及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本文对LMP1和LMP2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法)检测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免疫反应性的变化,寻找与疗效相关的细胞免疫反应指标。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6月~2008年12月由病理确诊的鼻咽癌初治患者41例,用ELISPOT法检测放射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患者外周血中CTL细胞对LMP1、LMP2 、EBNA1和EBNA3多肽反应性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近期疗效的关联性。结果 放射治疗后CR 36例,PR 4例,PD 1例;放射治疗后3月,外周血中对LMP1抗原多肽产生特异性反应的CTL细胞频数显著增加(P=0.004),对LMP2 、EBNA1和EBNA3多肽反应性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疗效组之间放射治疗前后对LMP1抗原多肽产生特异性反应的CTL细胞频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及放射治疗后3月,应用ELISPOT法,检测外周血LMP1抗原相关多肽的变化可能有助于临床疗效的判定,为今后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蛋白酶体(LMP)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关系及其在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16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LMP2、LMP7、LMP10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乳腺纤维腺瘤组相比,LMP2和LMP7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表达完全缺失率明显上升,分别为67%和4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LMP10在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组中的表达缺失率分别为48%和56.5%,两组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LMP2、LMP7和LMP10蛋白在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3.1%、43.1%和47.7%,汉族分别为46%、42%和42%,不同民族女性患者之间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MP2、LMP7和LMP10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LMP10表达降低与肿块大小有明显关系(P < 0.01)。结论:LMP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或缺失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其变化趋势在维吾尔族和汉族间有共性,可能反映乳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和特有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Ⅲ-Ⅳa期鼻咽癌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LMP2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及临床意义,为鼻咽癌免疫治疗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初治的59例鼻咽癌患者,应用LMP抗原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及流式细胞术研究CD4^(+)T细胞、CD8^(+)T细胞白细胞介素(IL)-2、IL-13、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对LMP1、LMP2反应阳性率存在差异。T_(3)-T_(4)期鼻咽癌患者LMP1特异性CD4^(+)T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T_(1)-T_(2)期患者(51.0%∶10.0%,P=0.042),LMP1和LMP2、CD4^(+)T细胞和CD8^(+)T细胞间部分细胞因子表达也存在差异。生存分析显示,2、3年OS率为91.5%、88.2%,2、3年PFS率为83.3%、75.3%;单因素分析提示吸烟史、男性、LMP1刺激CD4^(+)T细胞IL-13阳性表达是疾病的进展的危险因素(P=0.026、0.045、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LMP1刺激CD4^(+)T细胞IL-13阳性表达与吸烟史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7、0.019)。结论LMP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产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不同T细胞亚群表达存在差异。LMP1、LMP2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与原发肿瘤大小、转移淋巴结体积有关。LMP1刺激CD4^(+)T细胞IL-13阳性表达和吸烟史影响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2A(LMP2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0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LMP2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LMP2A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 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76例随访患者LMP2A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 LMP2A在癌旁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高表达率为47.0%(47/100);LMP2A高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管浸润、血管浸润、临床分期有关(P<0.05);LMP2A高表达组的中位OS和PFS分别为52.0个月(95%CI:43.8~60.2个月)和47.0个月(95%CI:32.9~61.1个月),而LMP2A低表达组的中位OS和PFS均未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P2A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CXCR4表达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观察47例鼻咽癌组织中肿瘤细胞CXCR4和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的表达,分析CXCR4和LMP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XCR4在鼻咽癌细胞不仅表达强度强弱不等,30%患者强表达CX—CR4,而且出现不同的细胞内定位,但没有观察到CXCR4表达变化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LMP1蛋白表达与CXCR4表达强度相关,P=0.012;但与CXCR4的细胞内定位无关,P=0.699。结论:在鼻咽癌细胞中,尽管LMP1可能调节CXCR4表达,但CXCR4不参与肿瘤细胞向淋巴结转移,提示其他因素诱导鼻咽癌细胞向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与癌基因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RNA、潜伏膜蛋白(LMP-1)、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及c-fos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36例鼻咽癌组织中EBV编码的小分子RAN(encoded small RNAs,EBERs),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LMP-1及cyclin D1、c-fos的表达。结果 36例鼻咽癌组织中EBV RNAs阳性率为100.0%(36/36),LMP-1阳性率为44.4%(16/36),cyclin D1阳性率为52.8%(19/36),c-fos阳性率为61.1%(22/36)。LMP-1表达与cyclin D1、c-fos表达有明显的关系。结论 鼻咽癌发生是多步骤、多基因改变的过程。鼻咽活检组织中有EBERs及LMP-1的检出,对鼻咽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EB病毒编码的潜伏性膜蛋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利富 《癌症》2002,21(5):559-566
EBV编码的潜伏性膜蛋白(latentmembraneprotein,LMP)是近年来研究病毒在人类致癌作用中很受关注的信号传递蛋白.其中的LMP1由于能在鼻咽癌癌前病变的患者中检出,并能在体外使正常人上皮细胞转化成恶性变而受人关注.这种非受体蛋白能利用细胞内多种信号传递系统,调节和控制细胞的增生和凋亡,从而在癌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LMP1参与多样功能,但它的主导功能及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本文对LMP1和LMP2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前景进行评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潜活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 LMP1)、N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非角化性鼻咽癌(nonkerat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KNP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1999年5月-2003年5月收治的病理诊断明确的60例NKNPC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on二步法)检测LMP1、NET1、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另取10例鼻咽慢性黏膜炎症组织作对照。结果: (1)NKNPC中LMP1、NET1、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鼻咽慢性黏膜炎症组织 (P<0.05);(2) NKNPC中,LMP1表达强度与有无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T分期、N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NET1、VEGF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 ),与患者性别、年龄、T分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3)NKNPC中LMP1、NET1、VEGF的表达呈显著相关性 (P<0.05)。(6)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LMP1、VEGF表达与NKNPC的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P1、NET1、VEGF的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NPC转移与预后,LMP1和VEGF可作为评估NKNPC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B病毒在鼻咽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46例鼻咽癌中EB病毒潜在膜蛋白(LMP-1)、p53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LMP-1的阳性率为52.2%(24/46);24例LMP-1阳性病例中p53阳性16例、bcl-2阳性20例,22例LMP-1阴性病例中P53和bcl-2阳性分别有15例和18例,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MP一1对p53和bcl-2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EB病毒LMP1羧基端胞浆区与端粒酶活化的关系。方法 利用四环素衍生物强力霉素(Dox)调控LMP1表达的鼻咽癌细胞p^Tet-on-LMP1 HNE2,检测Dox诱导时细胞表达的端粒酶活性;将野生型LMP1表达质粒及其羧基端胞浆区、CTAR1功能域和CTAR2功能域分别缺失的表达质粒分别转染LMP1阴性的鼻咽癌细胞HNE2,观察端粒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Dox诱导下,细胞表达的端粒酶活性较强;若HNE2细胞转染LMP1基因后,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将LMP1羧基端胞浆区完全缺失后,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若分别缺失CTAR1功能域和CRAR2功能域,端粒酶活性分别下降了4.43倍和2.88倍。结论 EB病毒LMP1可活化端粒酶活性,这一功能与LMP1羧基端胞浆区,特别是其功能域CTAR1和CTAR2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对p53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是否通过NF-kB在鼻咽癌细胞中促进p53蛋白的表达,为阐明LMP1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利用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建立受四环素调控表达LMP1的鼻咽癌细胞系,用报道基因检测法和Western印迹技术,观察LMP1过量表达对NF-kB的功能性活化及p53、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鼻咽癌细胞中,LMP1能活化NF-kB。过量表达的LMP1促进p53基因的表达,这种促表达可以被硫代磷酸化修饰的LMP1及p65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阻断,LMP1和p65地bcl-2的表达则没有影响,LMP1过表达对bcl-2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鼻咽癌中LMP1通过活化核转录因子NF-kB调节p53的表达;而在LMP1过表达时,bcl-2介导的抗凋亡机制未被启动,至少是未被上调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食管癌、贲门癌合并其它外科疾病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生存质量以及降低此类患者手术治疗的费用。方法 自1994年10月至1999年10月对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甲状腺肿瘤及胆石症伴胆囊炎患者周期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全面的术前检查及充分的术前准备,对多种外科疾病并存,同期手术治疗安全可行,达到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及降低手术治疗费用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1和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2Z中EB病毒编码的LMP 1基因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olt法分别检测鼻咽癌细胞系CNE1和CNE2Z中LMP 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及Western bolt法均显示,CNE2Z细胞中LMP 1呈强阳性表达,而CNE1细胞中LMP 1呈阴性表达。结论: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1中没有LMP 1的表达而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2Z中LMP 1呈阳性表达,鼻咽癌的恶性程度可能与LMP 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和EB病毒潜伏膜蛋白(EBV—LMP)的同步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胃癌中的相互关系。方法:8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和97例胃癌组织,利用HE染色对所取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EBV—LMP测定采用免疫组化sP法,H.pylori感染判定采用HE,H.pylofi—DNA PCR和血清ELISA法测定IgG抗体三种方法。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未见EBV—IMP的表达,胃癌黏膜组织EBV—LMP表达阳性率为7.2%(7/97),胃癌组织EBV—LMP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中H.pylofi感染的胃癌黏膜组织中EBV—LMP的阳性表达率为13.5%(7/52),无H.pylori感染的胃癌组织EBV—LMP的阳性表达率为0,H.pylori感染的胃癌组织EBV—LMP表达明显高于无H.pylofi感染的胃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胃黏膜组织无EBV—LMP的表达,胃癌组织中EBV—LMP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H.pylofi感染胃癌组织比无H.pylori感染胃癌组织EBV—LMP呈现高表达,H.pylofi感染和EB病毒感染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更加深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乳腺癌标本构建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MP1、VEGF和cyclinD1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LMP1、VEGF及cyclinD1的表达率分别为17.8%(19/107)、85.0% (91/107)和64.5% (69/107);LMP1和cyclinD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脉管侵犯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两者的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VEGF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学类型、组织学类型及脉管侵犯均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LMP1的表达与VEGF和cyclinD1均明显相关(P<0.05),同时,VEGF与cyclinD1表达明显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中LMP1可能直接上调VEGF的表达,或者LMP1通过促进cyclinD1的表达来上调VEGF的表达,从而对乳腺癌的淋巴转移及发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EB病毒潜伏膜蛋白1(EBV-LMP1)通过活化NF-kB反式激活HIV-LTR进而启动自杀基困HSV-tk在EBV相关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展肿瘤治疗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以鼻咽癌细胞为实验模型,将HSV-tk基因置于HIV-LTR调控序列之下,构建LMP1调控且依赖于NF-kB的HSV-tk/GCV系统,采用同位素方法检测tk活性来研究LMP1通过NF-kB调控HSV-tk转录的靶向性和表达特征,MTT方法检测在GCV处理下肿瘤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成功构建受LMP1调控且依赖于NF-kB的HSV-tk表达质粒,发现其在GCV处理下,表达LMP1的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结论;携带有LMP1-HSV-tk的细胞对GCV治疗高度敏感,显示这一肿瘤治疗系统在EBV相关肿瘤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1和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2Z中EB病毒编码的LMP 1基因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olt法分别检测鼻咽癌细胞系CNE1和CNE2Z中LMP 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及Western bolt 法均显示,CNE2Z细胞中LMP 1呈强阳性表达,而CNE1细胞中LMP 1呈阴性表达.结论: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1中没有LMP 1的表达而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2Z中LMP 1呈阳性表达,鼻咽癌的恶性程度可能与LMP 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Liu JR  Lin Q  Wu XY 《癌症》2005,24(2):145-148
背景与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与多种肿瘤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其中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基因被认为是EBV的致癌基因。近年的研究发现,LMP1基因的多态性尤其C末端30bp的缺失(del-LMP1)与其致瘤性密切相关,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del-LMP1基因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和健康人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缺失型LMP1基因是否与NHL的发生及临床预后相关。方法应用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NHL和健康人中LMP1基因片段(产物包括30bp缺失部分),根据扩增产物的大小判断其是否存在30bp的缺失,并随机抽取PCR产物进行测序。观察缺失型LMP1基因在两者之间的构成比,并分析缺失型LMP1基因与NHL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1)48例NHL中有23例LMP1基因片段扩增阳性,其中携带缺失型者18例(78%),原型5例(22%);60例健康人有32例LMP1基因片段扩增阳性,其中携带缺失型者13例(41%),原型19例(59%);NHL患者和健康人中30bp缺失型LMP1基因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2)LMP1基因片断扩增阳性的NHL中,IPI≥3者为15例,其中缺失型14例(93%),原型1例(7%);IPI<3者为8例,其中缺失型4例(50%),原型4例(50%),缺失型LMP1在不同IPI值的NH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