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改进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操作方式减少注射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方法,实验组采用垂直皱褶法进针、注射前保留空气、注射后按压5~10min、规律轮换注射部位的注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皮下出血及硬结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注射部位局部发生皮下出血、硬结以及患者的疼痛程度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垂直皱褶进针、延长压迫时间、改进排气方式、规律轮换注射能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钙引起的局部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疼痛,使患者更愿意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吴玉芹  王爱珍 《光明中医》2013,(7):1479-148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从2012年6月到2012年10月,对50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用药前后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相同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抽药方法、注射部位和注射方法,排除其他因素,观察皮下注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时间与注射点皮下出血的关系。方法 把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注射后按压5min ,第2组为对照组于注射后按压3min。结果 第1组2 2例仅有3例有4个注射点出现皮下出血,而第2组2 1例中有10例共有15个注射点皮下出血,2组皮下出血点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 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5min可有效地减少注射部位的皮下出血,按压时间不足与注射点的皮下出血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惠东县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的注射前、注射中及注射后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皮下出血及硬结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皮下出血情况比较,对照组共20例,观察组共3例;皮下硬结情况比较,对照组3例,观察组0例,总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46.0%,观察组6.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不良反应也需得到重视,采用整体护理措施,从注射部位、进针方式选择、注射后压迫处理、心理干预等方面着手,可有效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谢金霞  张海薇 《光明中医》2008,23(6):784-785
目的:探讨腹壁垂直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80例行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皮下注射(即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使之与皮肤成30°-45°刺入),观察组采用垂直皮下方法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皮下出血及皮下瘀血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腹壁垂直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皮下出血及皮下瘀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减少皮下出血,硬结的注射方法。方法:15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接受低分子量肝素钙腹部皮下注射1076次,注射后观察局部针眼的出血,注射4小时后进行观察局部的瘀斑,总结注射方法、注射后的按压、局部瘀血的处理。结果:158例患者中,皮下注射1076例次,有轻度瘀斑者847次,其中14例次注射部位针眼处出血,中度瘀斑者193,重度瘀斑者36次,同时5例次注射局部有皮下硬结,并伴有压痛感。结论:通过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后的观察,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减少出血、皮下淤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20例,每例患者接受14次皮下注射。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按压时间分别为3min、4 min、5 min、10 min,观察各组出血面积的大小和出血例次。结果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不同按压时间与皮下出血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按压≥5 min可以有效减少出血面积和出血例次。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LMWH)皮下注射后局部压迫与否与局部出血的关系,找出改良皮下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1日至12月31日我科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120例患者。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方法皮下注射,研究组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肤至发红。每例均使用1ml注射器注射10次,共注射1200例次,观察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程度。结果:2组不同注射方法所致皮下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型按压方法预防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局部出血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血府逐瘀汤口服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试验组除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外,另加血府逐瘀汤口服,用药时间为2周。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6、13dwells评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g),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下肢彩超,并记录2组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出现深静脉血栓3例,皮下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1例,无肺动脉栓塞、呼吸衰竭发生;试验组出现深静脉血栓1例,皮下出血1例,无肺动脉栓塞、呼吸衰竭发生。2组间术后并发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APTT、PT与术前比较,术后6、13 d均延迟,组间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D-二聚体、Fg与术前比较,术后6 d增高,与术后6 d相比,术后13 d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wells评分≥3分例数与术前比较,术后6 d增加,与术后6 d相比,术后13 d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肢B超确诊试验组发生1例股静脉血栓,1例皮下血肿,对照组发生2例股静脉血栓、1例腘静脉血栓,2例皮下血肿,各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确定,且可减少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指导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下肢静脉曲张行大隐静脉剥脱联合透光旋切术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8例。2组均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同时在TEG监测下根据监测结果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观察2组DVT发生情况及出血症状。结果试验组发生DVT 1例(0. 93%),对照组发生DVT 9例(8. 33%),2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发生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2例(1. 85%),微小血管轻微创伤出血1例(0. 93%),浸透敷料的出血1例(0. 93%),切口出血2例(1. 85%),皮下血肿3例(2. 78%);对照组发生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1例(0. 93%),微小血管轻微创伤出血1例(0. 93%),浸透敷料的出血2例(1. 85%),切口出血1例(0. 93%),皮下血肿3例(2. 78%); 2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TEG指导下对下肢静脉曲张行大隐静脉剥脱联合透光旋切术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能降低DVT发生率,且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减轻肌肉注射部位疼痛的方法。方法:将130例在门诊接受肌肉注射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Z形进针、边退边推药、推注空气”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两快一慢”法,对两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65人,肌肉注射部位不痛62人,不痛发生率为95%,疼痛3人,疼痛发生率5%;对照组65人,肌肉注射部位不痛54人,不痛发生率为83%,疼痛11人,疼痛发生率17%,经x2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肌肉注射采用的“Z形进针”法能明显减轻注射部位疼痛,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手法按摩伤肢预防老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74例55岁以上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内服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手法按摩伤肢,对照组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皮下注射配合空气梯级加压治疗伤肢的预防措施。测量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d、10d、12d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和伤肢肿胀情况,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术前、术后12d伤肢深静脉血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较术前有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凝血酶原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术前有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延长时间短于西医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每组各3例,占8.3%。结论:内服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手法按摩伤肢的方法能达到与标准的西医措施同样的预防DVT的效果,且中医措施具有口服药物安全方便和不需要特殊设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肾虚型老年痴呆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通过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复合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建立肾虚型老年痴呆动物模型的方法,为抗痴呆中药新药的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分别给予动物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复合侧脑室注射Aβ25-35,通过体质量变化、跑步力竭时间、免疫学指标、血清皮质酮水平变化评价是否造成动物肾虚,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脑组织病理学变化评价是否造成痴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氢化可的松组动物出现体质量增长缓慢,自主活动减少,水迷宫上台潜伏期稍有延长,跑步力竭时间缩短,胸腺和脾指数降低,脾细胞刺激指数降低,血清皮质酮值降低;脑室注射Aβ的动物水迷宫上台潜伏期延长,但不出现前述的一系列肾虚表现;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复合侧脑室注射Aβ6μg的动物既出现肾虚的表现又出现学习记忆障碍;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复合侧脑室注射Aβ3μg也造成动物的肾虚表现,但并未造成严重的学习记忆障碍。结论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造成动物肾虚表现,侧脑室注射Aβ25-356μg可造成动物学习记忆障碍,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复合侧脑室注射Aβ25-356μg的动物既有肾虚证的表现也有学习记忆障碍,认为造成了肾虚型老年痴呆模型。  相似文献   

14.
余燕  王榕娟  张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2):3919-3921,404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采用硫酸镁解痉、硝苯地平降压等方法治疗,观察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全血比黏度、凝血功能指标、红细胞压积、尿量和尿蛋白、水肿、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治疗中加用低分子肝素可有效地降低血压,红细胞压积下降,尿蛋白减少及尿量增加,并不增加产时及产后出血,不增加新生儿黄疸和新生儿溶血的发生。结论在解痉降压基础上加用肝素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较传统方法疗效更佳,且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栓通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住院病人80例,按照单盲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取血栓通静滴治疗,对照组采取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共治疗14日,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栓通对预防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手法点按压髂脊角与常规推拿手法相比较,探讨治疗腰腿痛的效果,并说明它们的作用机理.方法:将366例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点压组185例配合中药热敷,常规组179例配合中药热敷,并对两组临床疗效、不同病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两组发病≤1月患者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两组发病〉1月患者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手法点按压髂脊角配合中药热敷,是一种可选择的用来治疗急性或亚急性腰腿痛发作的治疗方法,其与常规推拿手法相比,具有疗效快、疗效佳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小剂量吗啡内关穴注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之胸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寻治疗急性心梗胸痛时吗啡的有效注射途径。方法:将临床确诊为心肌梗死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穴位注射组行双侧内关穴分别注射吗啡2 mg,静脉注射组采用吗啡5 mg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组采用吗啡5 mg皮下注射,其他治疗3组相同。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3组病人治疗5、10、30、60、180 min后镇痛效果,并记录并发症。结果:治疗前3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5 min、30 min、180 min镇痛效果穴位注射组优于其他2组(均P<0.01);穴位注射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3%,低于静脉注射组的40.0%和皮下注射组的20.0%(均P<0.01)。结论:小剂量吗啡内关穴注射治疗急性心梗时的胸痛疗效确切,镇痛效果好,吗啡用量少,镇痛时间长,吗啡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昭苏县人民医院60例确诊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在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外,对照组30例按常规剂量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组30例给予常规剂量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外,再加上厄贝沙坦口服,疗程观察12个月。结果:治疗纽加用厄贝沙坦后尿微量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同时加用厄贝沙坦,可减少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的排泄,同时还有保护肾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乳康酊对性激素诱发大鼠乳腺小叶增生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雌二醇和黄体酮诱发大鼠乳腺小叶增生,与此同时,在乳房表面外敷乳康酊,每天1次,共30d.用药结束后检测血清雌、孕激素含量;显微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变化和乳腺细胞性激素受体(雌激索受体、孕激素受体).结果:乳房表面局部外敷乳康酊组大鼠血清雌激素含量和乳腺组织性激素受体阳性腺细胞百分数降低,显微病理见乳腺小叶增生病变减轻,与仅注射性激素的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乳康酊能够抑制由皮下注射性激素诱发的大鼠乳腺小叶增生形成.  相似文献   

20.
解决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问题要多方面考虑,而减少死腔、减少渗液机会、保证充分的引流是降低积液发生的主要方法。科学有效地锻炼患肢,术后早期在肩关节内收的情况下活动前臂及肘腕关节,促进血液及淋巴回流,积极预防有效地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