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丽霞 《江西中医药》2007,38(10):68-69
痞满是一种较常见的中医脾胃病证,其作为一种症状可以兼见于其他疾病之中,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治疗、针灸治疗、及治疗他病所致的痞满兼证等方面对痞满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何贵琼 《四川中医》1998,16(11):7-8
风寒湿痹临床虽多,湿热痹证亦复不少,叶天士曰:“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痛,舌起灰滞之色,面目痿黄色,显然湿热为痹。”现结合临床实际对湿热痹证之病因病机及分型治疗论述如下。1病因病机1.1湿热相结,内外合邪。素体阳盛,复感暑湿或冒雨涉水或从事水湿作业,以致湿蕴热郁,湿热相结,流窜经脉;若牌虚湿盛,复患风热,湿聚热蒸,内外合邪亦致壅滞经脉,令骨节烦痛。大凡素体虚弱者,气血不足,腠理空疏故外邪易于入侵。既病之后又无力驱邪外出,以至风寒湿热之邪得以逐渐深入,留连于筋骨血脉而为痹症。正如叶天士云…  相似文献   

3.
胃脘痛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胃脘痞满38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用加减半夏枳实厚朴汤治疗胃脘痞满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系门诊病例,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5.8岁;病程1~25年,平均3.7年,其中3年以上者23例占60.53%。2 治疗方法  给予加减半夏枳实厚朴汤:党参、木瓜、黄连、厚朴、枳实各15g,鸡内金(炙)、草豆蔻、半夏、丁香、生地黄、石菖蒲各10g。用水浓煎,分3次早、中、晚饭后口服,2周为1疗程。  对照组30例,服用吗丁啉(多潘立酮片),每次10mg,日3次,2周为1疗程。3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主要症状:上腹部胀饱,吞酸隐痛,嗳气,恶心…  相似文献   

5.
清代医家叶桂是吴门温病医派的代表,不仅对温病学说贡献突出,在内科疾病的诊治方面也独具特色。叶桂治疗痞满临证经验颇丰,《临证指南医案》等多部医案均有记载。从病因、病机、治疗上总结其诊治经验,病因分外感内伤,病机以气机阻滞为本,与肺、肝、脾的气机失调相关。治疗融入温病理论,祛除温邪,调和营卫;借鉴仲景思想,善用经方,随证化裁;运用六经辨证,补泻兼施,温清得宜。其独到的辨证思想和用药方法为后世开启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辨证治疗眩晕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最早见于《内经》 ,发展于金元时代 ,至明、清两代对眩晕认识日臻完善。综观历代医籍论述 ,其病因病机不外风、火、痰、虚、瘀。凡七情内伤 ,脏腑功能失调而致肝阳上亢 ,肾精不足 ,气血亏虚 ,痰浊中阻 ,瘀血阻络均可使脑失所养而发眩晕。1 辨证施治1.1 肝阳上亢 肝为风木之脏 ,体阴而用阳 ,性喜条达 ,主动主升。赖肾水以涵之 ,血液以养之。营阴不足则木失涵养 ,肝体不足则肝用有余 ,木郁生风 ,为眩为晕。诚《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其忧郁、恼怒太过 ,肝失条达 ,气郁化火伤阴 ,风阳上扰头目而眩晕者 ,脉证可见头…  相似文献   

7.
椒姜汤治疗心下痞满症10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9.
辨证治疗眩晕病临床心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融汇历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结合个人数十年临床经验,提出中医治疗眩晕病应遵循的原则:用灵活的思维详加辨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恰当运用补肾调肝理脾之法;遣方用药当善守达变。详细地论述了眩晕病的病因病机,以虚实为纲,分为8个证型,并列出了相应的施治方药。  相似文献   

10.
痞满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以自觉心下痞满,胸膈胀满,按之濡或硬,压之不痛或微痛为主要症状。临床多表现为虚实相兼,寒热错杂,故辨痞满须辨清寒热虚实,虚实中亦有寒热之分,寒热中又须辨明虚实。痞满初起应以祛邪为主,治宜清热利湿、理气化痰、温中散寒;久则以健脾和胃、补脾胃为主,佐以化痰、祛湿、理气、化瘀,消补兼用。同时还应结合胃镜等检查结果,灵活运用经方中温中健脾、辛开苦降、疏肝和胃等法,使脾复升运、胃复和降、升降相济,则痞满自治。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疗慢性病讲究守方,因为大多数慢性病症状繁多,病变涉及多个脏腑,病机复杂,其治疗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守方是指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针对病机,采用相应的治法和方药,并在一段时间内坚持运用,直到该证的病理因素得以解除为止.正如《岳美中论医集》中说:"慢性病的治疗,不但有方,还需要有守,朝寒暮热,忽攻又补,是治杂病所切忌的."笔者临证多遵此施为,今愿集余之临床体会,略述于下.  相似文献   

12.
中医古籍论痞满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穗平 《新中医》2001,33(10):5-7
从病名证候、病因病机、辨治特点等方面对中医古籍论述痞满证作一疏理,认为对痞满证的认识源于《内经》,辩证论治奠基于仲景,后世进一步充实、完善,对当今中医痞满证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指出中医古籍对痞满辨治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胡永东  刘春景 《新中医》2005,37(1):83-84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以病程长、病势缓、反复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不同程度的浮肿和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属肾风、水肿、虚劳范畴。笔者于多年临证中汲取古论而习当代诸家之说,并结合自己点滴体会,就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治疗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痞满是脾胃疾病常见病症,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为痞满的核心病机,因此调畅中焦气机有提纲挈领之效。今结合导师临床经验,从以调理脾胃气机升降为主,同时注重肝气疏泄与肺气宣降之角度出发,在畅达脾胃的同时,分别采用疏调肝气和开宣肺气之法,获得较好疗效。附验案3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2000年夏季,兰州出现了持续10天以上的高温天气,每天最高气温在36~39°C之间。门诊以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泻,不思饮食等症为主诉前来就诊者占50%以上。我在跟师学习期间,见廖志峰老师应用中药辨证治疗这类病症,效如桴鼓。现将体会浅述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指正。1病机认识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以前。如《素问·热论篇》所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因暑季除气候炎热外,热蒸湿动,使空气中湿度增加,故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以侵犯人体,其临床特征,除发热、烦渴等暑温症状外…  相似文献   

16.
痞满顺方对痞满证胃肠动力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福生  余善强  罗琦  黄志新 《新中医》2000,32(12):13-14
应用自拟痞满顺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并与西沙必利治疗作对照。结果显示2组显效率、有效北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对痞满、便溏、肠鸣、烦躁等症状改善中药组优于西药组。中药组16例患者治疗前检测上下消化道压力,与正常人组比较有明显异常,治疗后6例复查,胃肠动力学异常已得到改善,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痞满顺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一定疗效,且可能有促进胃肠动力、降低内脏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6,(3):247-248
王兴华教授认为:痞满的发生,既有外感病邪,又有内伤七情,并与遗传体质相关。痞满仅是症状,虽无明显疼痛,但并不预示病情轻浅,有的是萎缩性胃炎或胃癌的早期症状。了解直系亲属病谱,有利于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预后、转归。辨证属于饮食伤胃,治以消食导滞;痰湿中阻,治以燥湿化痰;湿热犯胃,治以清化湿热;阳虚饮停,治以温阳蠲饮;中虚生湿,治以健脾化湿;寒热错杂,治以辛开苦泄;肝胃不和,治以疏肝和胃。  相似文献   

18.
梳理明清以前关于痞满的文献,梳理出痞满病因、病机理论框架,发掘痞满病因在空间维度上分为外感病因和内伤病因,外感病因最主要病因为寒邪,其他外感因素如:外感暑邪、湿邪太盛、痰饮、食积、痧秽等多种病因均可以导致痞满发生。内伤病因包括饮食所伤、七情失和、病理产物病因、及其他病因导致的痞满。文章梳理出饮食所伤的病因主要是指饮食偏嗜甜美和煎烤之物;七情中“怒”最易致痞;病理产物病因主要是痰饮所致痞满;其他病因主要是指误下和克伐太过。痞满的病机主要分为脏腑病机、六经病机、三焦病机、气血津液病机和阴阳失调病机。通过系统梳理明清以前医家关于痞满病因病机的著作,构建痞满病因病机基本理论框架,为临床诊治痞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李大钧  范克 《河北中医》2001,23(9):682-683
糖尿病肾病 (DiadeticNephropathies ,DN)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以肾小球硬化为特征的一种肾脏疾病。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肾脏并发症性蛋白尿 ,常显示病情加剧且不能逆转 ,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DN系在消渴气阴两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多由消渴日久 ,肝肾精亏 ,肾阳虚衰所致 ,可归属于中医学水肿、尿浊、眩晕等范畴。1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消渴兼证水肿的病因病机 ,古代文献早有记载 ,如《圣济总录》 :“消渴病多转变 ,……久不愈 ,……能为…  相似文献   

20.
肺癌是呼吸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 ,虽然现代医学科学发展迅速 ,但对该病的疗效仍不很满意 ,本人在临床上运用中医药辨治肺癌略有心得 ,兹介绍如下 ,供同道参考。1 病因病机纷繁 ,但以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为主  中医认为肺主气 ,司呼吸 ,开窍于鼻 ,外合皮毛 ,为娇脏而不耐寒热。肺癌的病因归纳起来有内因与外因之别。外因为肺系受外界邪毒 ,如大气污染 ,瘀积于肺 ,使气道不畅 ,宣降失司 ,气滞血瘀 ,痰凝郁结。内因盖由素体薄弱 ,或后天失调 ,导致痰湿内蕴 ,壅阻于肺 ,形成肿块。晚期可因正气愈虚 ,邪毒愈盛 ,造成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