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对比配对的胃腺癌活检标本及外科病理手术标本临床病理学特征及HER2表达,研究其异质性并评估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诊断的胃食管交界区普通型腺癌内镜活检标本及相应的肿瘤手术切除标本患者98例,并收集相应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用免疫组化(IHC)及原位荧光杂交(FISH)法检测内镜活检标本及相应的肿瘤手术切除标本HER2蛋白过表达和基因扩增情况,观察并分析其异质性表达的情况,分析临床病理学特征,评估临床意义。结果:98例胃腺癌患者中免疫组化HER2阳性16例(16.3%),FISH HER2阳性14例(14.3%),12例(75%)免疫组化HER2阳性胃腺癌组织中HER2呈现明显异质性,而FISH检测HER2阳性胃腺癌组织中仅有5例(41.7%)。结论:HER2在胃癌组织中呈现明显的异质性;活检标本能良好地预测胃癌手术标本HER2表达,应该对活检标本进行HER2检测。  相似文献   

2.
<正> 胃镜活检确诊的病变,而手术切除的标本未能发现病变者较为罕见。笔者遇到1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男9例,女1例,年龄38~60岁。一、病变微小常为胃的微小癌或腺上皮局部增生癌变。胃镜活检,已将病变取尽。我们遇到2例。典型病例:男,40岁。胃镜见小弯粘膜有一隆起,取材活检病理报告(?)胃低分化腺癌。切除标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TRAP-PCR-ELISA方法及TRAP-银染法分别检测58例胃镜活检标本的端粒酶活性并分析其对胃癌诊断的价值.结果36例胃癌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水平与癌疑组相近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77.2%,准确性为84.5%.不同病理类型胃癌的端粒酶活性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病理分级组间亦无显著差异.用TRAP-银染法测定端粒酶活性发现端粒酶活性水平较低的标本定性分析为弱阳性,条带不清晰或条带较少.结论端粒酶活性是胃癌细胞的标志物之一.用定量法检测端粒酶活性与组织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乳腺癌粗针穿刺与术后活检标本病理分级及免疫组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未经化疗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根治术患者120例,比较粗针穿刺与术后活检标本的病理分级及ER、PR、HER2、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粗针穿刺标本检测病理分级与手术切除标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0.38,P=0.04);粗针穿刺标本ER、PR及HER2蛋白阳性率与手术切除标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致性均较高(Kappa=0.89、0.70、0.69,P=0.00、0.01、0.01);120例乳腺癌患者中88例免疫组化检测呈阳性,阳性率为73.33%;两种检测方法的Ki67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致性中等(Kappa=0.49,P=0.03)。结论:乳腺癌粗针穿刺与术后活检标本ER、PR、HER2检测的一致性均较高,病理分级和Ki67表达一致性相对较差,临床应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多项研究证实反流性食管炎(RE)可发生于幽门螺杆菌(H P)根除治疗后。然而,胃镜检查不能预测成功根除治疗后R E的发生。本研究评估了H P根除治疗后R E的发病率与食管裂孔疝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了148例在过去超过5年的时间之前接受了H P根除治疗的患者,根据内镜检查评估其R E和食管裂孔疝的程度。食管裂孔疝依据H ill胃食管重叠值(GEFV,包括I~IV级)进行分级;H P根除治疗后R E依据洛杉矶分级系统进行分级。所有患者的H P感染,经胃窦和胃底活检标本组织培养、尿素酶检查以及组织学检测确认。结果:148例患者中,有12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活检标本端粒酶检测在原发性胃癌诊断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法)检测胃癌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结果我们对71例胃癌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活检标本进行了端粒酶活性检测并作了病理确诊,15例非胃癌标本未见端粒酶阳性结果;56例胃癌标本,阳性率为73.21%;胃腺癌标本52例,阳性率为73.08%;低分化腺癌34例,阳性率76.47%,低中分化腺癌16例,阳性率68.75%,中分化腺癌2例,阳性率50%.结论胃癌组织端粒酶检测阳性率高,检测胃癌活检组织端粒酶活性对胃癌的辅助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癌活检标本端粒酶检测在原发性胃癌诊断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法)检测胃癌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结果 我们对71例胃癌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活检标本进行了端粒酶活性检测并作了病理确诊,15例非胃癌标本未见端粒酶阳性结果;56例胃癌标本,阳性率为73.21%;胃腺癌标本52例,阳性率为73.08%;低分化腺癌34例,阳性率76.47%,低中分化腺癌16例,阳性率68.75%,中分化腺癌2例,阳性率50%。结论 胃癌组织端粒酶检测阳性率高,检测胃癌活检组织端粒酶活性对胃癌的辅助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TRAP-PCR-ELISA方法及TRAP-银染法分别检测58例胃镜活检标本的端粒酶活性并分析其对胃癌诊断的价值。结果:36例胃癌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水平与癌疑组相近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77.2%,准确性为84.5%。不同病理类型胃癌的端粒酶活性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病理分级组间亦无显著差异。用TRAP-银染法测定端粒酶活性发现端粒酶活性水平较低的标本定性分析为弱阳性,条带不清晰或条带较少。结论:端粒酶活性是胃癌细胞的标志物之一。用定量法检测端粒酶活性与组织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1983年Warren及Marshall在胃活检标本中发现一种小的弯曲状或“S”状细菌,Marshall用弯曲菌培养技术,从胃活检标本中分离出这种细菌,为弯曲杆菌属,并建议命名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dis,简称CP),他们认为此菌的存在,可能是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之一。此后陆续有这方面的研究报告,从而引起各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穿刺活检小标本的准确病理学诊断分类。方法对10例前列腺穿刺活检小标本行常规病理学检查、研究、分析。结果良性前列腺组织7例,前列腺癌3例。结论由于穿刺标本不能提示病变全貌,对非特异性、非癌前列腺病变及低级别上皮内瘤的报告要慎重;对前列腺癌的分级评分不仅要考虑组织结构,而且要考虑细胞核的形态。我们取Gleason分级系统与WHO分级系统两者的优点相加,用于穿刺活检小标本中前列腺癌的分级评分较为全面而实用。  相似文献   

11.
自1982年Mashll从胃炎患者的胃活检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以下简称HP)以来,现已证实HP与多种消化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溃疡、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胃癌、胃淋巴瘤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收集1998年~2002年郑州市中医院所做胃黏膜活检标本1 210例,进行病理分析,就HP感染与慢性胃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胃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pylori)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有一定关系,可能是这类疾病的病因之一。自1983年WarrenJR和1984年MarshallBJ.在胃镜活检标本中发现胃幽门弯曲菌以来,到目前为止,对胃的门弯曲菌的研究主要还是以石蜡切片为主一胃幽门弯曲菌的染色方法很多,但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淋巴瘤黏膜活检的病理诊断特点。方法内镜胃黏膜活检标本和切除标本经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和SP法免疫组化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结果活检组织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浸润,腺体数量减少或完全消失;9例出现淋巴上皮病变,3例出现可疑淋巴上皮病变;10例伴有炎症渗出坏死和组织挤压损伤。结论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浸润是活检诊断的主要特征;活检组织中可能不出现淋巴上皮病变;常伴有其他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14.
于金凤 《中外医疗》2012,31(6):63-63
目的通过胃镜活检对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ghelial neoplasia,HGIEN)的临床诊断探讨其治疗意义。方法把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18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且接受外科手术的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经过对其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对照。结果经标本病理检查结果,维持诊断为HGIEN的1例,早期胃癌患者为2例,其余均为进展期胃癌。结论 72.2%的胃镜活检病理诊断HGIEN者术后诊断为胃癌,在治疗上应以积极态度对待治疗胃HGIEN,以免造成病情的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5.
胃肠镜活检中粘膜相关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晏培松  张传山  张晓晖  胡沛臻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2):1106-1108,W003
目的 :探讨胃肠镜活检标本中的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瘤 ( MAL Toma)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 ,采用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 ,对胃、肠镜活检中的 2 6例病理诊断为胃肠道 MALToma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胃、肠MAL Toma发病平均年龄为 49.3岁 ,胃的发病率是肠道的 2倍 ,男女比率为 1 .2∶ 1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与胃、肠癌相似 ,好发于胃体、胃窦、结肠、小肠。胃、肠镜下以糜烂型、溃疡型最为常见 ,常有多个小溃疡。组织学检查 ,瘤细胞主要在粘膜内弥漫性浸润。粘膜上皮层常表现为淋巴上皮样病变 ,固有层内腺体可部分、甚至全部被破坏 ,瘤细胞表现为中心样细胞或中心母细胞样特点。免疫组化检测为 B细胞源性肿瘤。结论 :胃肠 MALToma是发生于胃肠道的恶性肿瘤 ,胃肠镜活检标本易造成误诊、漏诊 ,应引起临床及病理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及Marshall在胃活检标本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存在,引起了全球胃肠病学者浓厚兴趣.大量的研究表明Hp与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密切的关系,而且还可能与胃癌,尤其是胃MALT淋巴瘤的发生有关[1].我们对因上消化道症状而就医我院的292例门诊及住院病人进行胃镜检查,其活检标本均经甲苯胺兰染色的病理学观察,旨在进一步探讨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粘膜损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方道连  蔡华 《安徽医学》1990,11(3):25-26
<正> 胃内溃疡性病变在内窥镜下有时难以辨别良性抑或恶性,活检病理由于盲目取材有时也有误诊。1986年5月至1988年1月我们采用美蓝局部喷洒对50例共54个胃溃疡进行良、恶性鉴别,并与活检病理及手术标本进行了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50例中男46例,女4例。年龄17~56岁,中位数41岁。溃疡部位:胃角33例,34个溃疡,胃窦部9例,10个溃疡,胃体部6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上消化道内镜并不常规用于直接检测十二指肠绒毛。本文对在一系列消化不良患者中用沉浸技术评估十二指肠绒毛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价。方法:研究纳入共396例将因消化不良症状行标准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的患者。排除疑为吸收不良的患者。用1种改良沉浸技术将十二指肠绒毛进行如下分级:完全显示、部分显示及完全消失。从每个患者十二指肠取3处活检标本,对其绒毛进行如下组织学分级:正常、绒毛部分萎缩及绒毛完全萎缩。结果:改良沉浸技术检测绒毛部分完全萎缩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9.7%、85.7%和100%。改良沉浸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临床病理实验的日常工作中,造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不良或失败的原因很多。保证染色质量应贯穿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各个环节。其中大部分原因是组织细胞没有得到及时适度的良好固定。1固定问题1.1及时固定:所谓及时固定是指标本离体应立即浸泡至相当于标本体积8~10倍的标准固定液中。实际工作中,活检标本包括胃肠镜活检标本,肿物及肝肾穿刺标本大多能够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下针吸活检与普通胃镜下取活检在皮革胃诊断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3月至2013年11月最终经手术组织病理确诊为皮革胃的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超声内镜下针吸活检者46例,行普通胃镜下多方位深挖活检者51例,比较两种方法对皮革胃的诊断率。结果:46例行超声内镜下针吸活检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皮革胃的患者29例,检出率为63.04%;51例行普通胃镜下多方位、深挖取活检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皮革胃的患者9例,检出率为17.65%;两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内镜下针吸活检较普通胃镜下深挖活检对皮革胃有着更高的检出率,是诊断皮革胃较实用、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