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实验通过大体和组织学观察,脾指数、腘窝淋巴结称重试验以及~(125)I-UdR掺入试验,探讨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在免疫介导小鼠再障模型发病中的作用。从腘窝淋巴结称重试验和~(125)I-UdR掺入试验结果表明,DBA/2小鼠淋巴细胞输给BALB/c小鼠可以引起GvHR,而且呈细胞量依赖关系,但再障小鼠的皮肤、肠、肝、脾组织学检查均未发现GvHR,脾指数毫无例外地明显降低,而且再障小鼠并不因输入细胞量增加而表现发病率增加,存活期缩短现象,提示GvHR在免疫介导小鼠再障中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3H-TdR、~(51)Cr、~(125)I-UdR释放试验测定NK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3H-TdR、~(51)Cr、~(125)I-UdR 分别标记YAC-1细胞,测定小鼠 NK 细胞活性 ,三种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呈高度相关性,~3H-TdR 分别与~(51)Cr、~(125)I-UdR 相比以及~(51)Cr与~(125)I-UdR 相比的相关系数依次为 0.9917(P<0.001),0.9725(P<0.001),0.9478(P<0.005),表明三种释放试验均可用于检测细胞毒活性。用收集器收集残存的~(125)I-UdR 标记细胞,不仅其特异性释放率比常规测上清液的释放率要高10%左右,而且制样快速、简便。本文对三种方法的优缺点作了比较,认为~3H-TdR 释放试验作为检测细胞毒是目前国内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白细胞介素2(IL-2)依赖细胞株的短期培养~3H-TdR掺入法是检测IL-2活性最常用的方法,但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受同位素设备的限制,并且依赖细胞株要求条件较高,不易冻存,需在体外长期培养,对基层单位特别是阶段性工作不很适用。本文以~(125)I-UdR代替~3H-TdR,用ConA刺激的脾母细胞作为检测细胞以测定IL-2活性,简单易行,获得较满意的实验结果。现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对87例各种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进行的PHA淋巴细胞转化率(全血微量法)和~3H-TdR掺入法[刺激指数(SI)表示掺入率]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5.
<正> 用3~H-TdR 掺入法淋巴细胞转化测定(简称淋转)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已有不少报道,本文在3~H-TdR 掺入法淋转的基础上,对37例癌症病人作了3~H-UR(氚尿嘧啶核苷)掺入法淋转,以便了解癌病人淋转的 RNA 合成水平,以及与 DNA 合成间的差异。现将方法和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用~3H-TdR标记的靶细胞检测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测定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是细胞免疫功能研究和抗肿瘤研究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测定细胞毒作用已有多种方法,如~(51)Cr、~(125)I前标记法、~3H-TdR后标记法、比色法等。其中,比色法不适于测定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应用~(51)Cr和~(125)I标记靶细胞,不仅受条件限制,而且均具有γ射线。~3H放射性防护的问题较~(51)Cr和~(125)I小得多;淋  相似文献   

7.
<正> T淋巴细胞的功能首先是对相应靶子的正确识别。在其细胞表面呈现特异性受体,能识别并结合特定的细胞表面抗原。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的主要场所,它所产生的T淋巴细胞与自身肿瘤细胞接触而致敏,增强其增殖反应,反过来可以杀伤肿瘤细胞,癌症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在离体与肿瘤细胞混合培养后被致敏,经~3H—TdR掺入后,可测出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提高,从而能杀伤肿瘤细胞,这对利用离体培养的免疫T淋巴细胞的免疫疗法治疗癌症病人有一定价值。本文用~3H-TdR掺入法测定小鼠胸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大肠癌患者的细胞免疫活性状态及大肠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活性,分析比较了 TIL 区域淋巴结淋巴细胞(RNL)、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对 rIL—2刺激的增殖反应、表型特征、细胞毒活性及 IL—2产生能力.TIL 在 rIL—2培养早期呈现延迟的增殖反应和较高的总扩增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肿瘤局部 T 细胞为主,各组淋巴细胞 T 亚群中 CD4~ 细胞减少,CD8~ 增加,Tac 抗原表达增加.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结果显示大肠癌患者淋巴细胞 NK 活性、ADCC 普遍降低,同位素掺入法显示 IL—2产生能力亦降低.IL—2培养后淋巴细胞的 NK 活性、ADCC 提高,并获得得 LAK 活性.  相似文献   

9.
<正> B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可反映B细胞识别抗原并转化为母细胞的能力。本文报道用~3H-TdR掺入法对含A蛋白的葡萄球菌菌体(SAC)诱导人全血B细胞转化试验的最适实验条件及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材料和方法 取肝素抗凝静脉血0.1ml加含SAC(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1mg/ml的1640培养液3ml,作为实验管。另取0.1ml全血加入3ml不含SAC的培养液中,作为对照管,每组二份。置37℃培养24小时。收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125)碘化抗 Thy 1 抗体及~(125)碘化 DNP-BSA 与小鼠淋巴结细胞相反应,然后进行放射自显影,从而初步建立了检测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的两种方法。用免疫放射自显术测得的淋巴结 Thy 1 阳性细胞比率,无论是在尼龙纤维分离前还是在分离后,均与依赖补体的细胞毒试验结果一致。用~(125)碘化 DNP-BSA 作示踪剂,可清晰地显示表面具有 DNP受体的淋巴细胞的存在。小鼠肠系膜淋巴结 DNP 受体阳性细胞率约为25/10~4。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负载K-ras (12-Val)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s)活化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对胰腺癌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联合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培养外周血DCs.表达K-ras突变体的胰腺癌细胞株全瘤、单纯K-ras突变体多肽和K-ras突变体表位肽阳离子纳米颗粒分别致敏DCs.流式细胞仪测定DCs表面标志;~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125)I-UdR法检测CTL杀伤效应,ELISA试剂盒检测IL-12和IFN-γ.结果:与单纯K-ras(12-Val)突变体多肽相比,K-ras(12-Val)突变体表位肽阳离子纳米颗粒在低浓度时即可被DCs有效提呈(P<0.05);负载全瘤抗原的DCs诱导产生的CTL与负载单纯K-ras(12-Val)突变体多肽、K-ras(12-Val)突变体表位肽阳离子纳米颗粒诱导组相比对Patu8988(K-ras+)及SW1990(K-ras-)胰腺癌细胞均有明显杀伤活性(P<0.05),负载单纯K-ras(12-Val)突变体多肽、K-ras(12-Val)突变体表位肽阳离子纳米颗粒的DCs诱导产生的CTL对Patu8988(K-ras+)细胞株有特异性杀伤活性(P<0.05),而对SW1990(K-ras-)细胞株无杀伤作用(P>0.05).结论:低浓度K-ras(12-Val)突变体表位肽阳离子纳米颗粒作用后,在短时间即可被DCs有效提呈,且诱导产生的CTL对表达K-ras(12-Val)突变体的胰腺癌细胞株有特异性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利用组织匀浆~(125)I-LDL及~(125)I-HDL特异性结合膜滤过法对5例22—34周人胎儿的15种器官与组织(包括肝、肾上腺、心、肺、脾、胰、肾、睾丸或卵巢、十二指肠或空肠、廻肠、脑及脊髓等器官,肌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125)IUdR释放法测定了大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体外短期诱导人脐血,正常人、良性瘤及恶性瘤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发现四种来源的淋巴细胞在大剂量IL-3作用15分钟时均可诱导出一定水平的LAK活性,最适IL-2用量为6×10~3u/1.2×10~7细胞/ml,最适体外培养时间为3天。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微量全血、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14例肿瘤患者及14例正常人PBMC 对PHA 的增殖反应;采用ELISA 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其血浆及PHA 诱导的72小时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sIL-2R 含量,其目的是探讨淋巴细胞转化与淋巴细胞培养上清sIL-2R 含量及其与血浆sIL-2R 含量的相关性。旨在了解T 细胞对分裂原反应性亦可通过对患者血清(血浆)及淋巴细胞72小时培养上  相似文献   

15.
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的MTS和XTT比色法的建立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建立用新型四唑氮盐MTS和XTT做比色分析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效应的方法.方法分别用MTS、XTT结合PMS,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密度和增殖进行比色测定,选择最佳实验条件,并将这两种方法与3H-TdR掺入法和MTT法比较.结果用MTS和XTT比色分析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在0.5~4×109/L的范围内,所获光吸收(A)值与细胞密度呈良好的相关性.最佳细胞密度为2×109/L,最佳反应时间为6h,最佳PMS的终浓度为1×10-4mol/L.两种比色法与3H-TdR掺入法的结果相一致,且两种新方法较MTT法灵敏.结论MTS和XTT比色分析法可代替3H-TdR掺入法和MTT法,用于测定淋巴细胞的增殖效应.  相似文献   

16.
分裂原反应性是检测免疫活性细胞功能的重要手段,已为国内外许多实验室采用。但目前国内临床实验室尚以形态学检测为主,具有主观误差较大的缺点;国外则多用~3H·TdR掺入法。此法需采用分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作为反应细胞,手续繁杂,阻碍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NAG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的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应用NAG酶反应比色法检测细胞的数量,功能状态及影响该方法的诸因素,并与氚标胸腺嘧啶核苷(~3H—TdR)标记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在一定条件下,细胞浓度与OD值呈正相关关系,可检出4×10~3/孔的细胞变化;外周淋巴细胞经丝裂原刺激后,OD值明显降低(P<0.01);2、该方法比~3H—TdR掺入法稳定,在某些试验中可代替同位素标记法,既避免了同位素的有害影响,又减少昂贵设备;3、该方法敏感稳定、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rhlL-18在体外培养系统(Coculture system in vitro,CCs)中诱导快速肿瘤杀伤效应及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方法 采用StemSep^TM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NK细胞、T细胞及树突细胞(DCs),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125I-UdR标记的细胞毒实验检测杀伤活性,ELISA方法检测IFN-7的产生量。结果 在CCs中,rhIL-18诱导出快速肿瘤杀伤效应,这种杀伤效应无抗原特异性、不受MHC限制,DCs和T细胞的存在与否对其无明显影响。在同一培养系统中,肿瘤抗原存在的条件下,96h后,rhIL-18能够诱导并促进CTL介导的肿瘤特异性杀伤效应。结论 rhIL-18能够在体外培养系统中相继诱导肿瘤快速杀伤效应及肿瘤特异性CTL。  相似文献   

19.
淋巴细胞亚群与肿瘤免疫的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分离主要的淋巴细胞亚群,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了癌病人外周血CD_4~+细胞的数量,显著少于正常人。分离了CD_4~+和CD_4~-细胞,分别用PHA激活及~3H-TdR掺入反映其功能变化,发现CD_4~+和CD_4~-细胞的掺入活性均比正常人显著降低。观察了正常人NK、CD_4~+、CD_8~+和B细胞对K_(562)肿瘤细胞的协同杀伤活性,以NK+CD_4~+细胞的活性最高。本文提示癌病人的CD_4~+细胞数量和功能下降,正常人CD_4~+细胞在协同杀伤肿瘤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说明CD_4~+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125)I标记的抗IL-2R_α单克隆抗体,探讨了rIL-2对IL-2R_α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rIL-2除可增加已活化的T淋巴细胞IL-2R_α表达外,高浓度情况下可直接诱导休止的PBL IL-2_α表达,表达高峰在第5天以后,B_(maxc)为7200位点/每细胞。高浓度IL-2诱导的PBL ~3H-TdR和~3H-UR掺入水平与IL-2_α表达量呈正相关,表明高浓度rIL-2通过诱导IL-2_α表达而引起休止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