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方法及十二指肠胃反流 (DGR)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便携式胆红素监测仪 (Bilitec2 0 0 0 )对 2 0例健康人及 42例有腹痛、腹胀、恶心及呕吐胆汁等症状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 2 4h胃内胆红素监测、临床症状评分、胃镜检查及组织活检。分析DGR的严重度与症状、内镜所见和组织学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2 4h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率在健康组和有症状组中分别为 (2 92± 2 39) %及 (1 7 68± 1 7 89) % (P <0 0 1 ) ,病理性DGR的检出率为55 %。内镜下黏液湖胆染、胃窦黏膜糜烂、胆染伴胃窦黏膜糜烂、胆染伴中度以上的充血者中病理性DGR的检出率分别为 86 %、88%、8/8、85 %。内镜检查发现黏液湖胆染和胃窦黏膜糜烂和 (或 )中度以上充血并被Bilitec2 0 0 0证实存在病理性DGR的胆汁反流性胃炎 (BRG)者共有 1 1例。幽门螺杆菌(Hp)阴性的BRG者 ,组织学上活动性炎症比生理性DGR组Hp阴性者严重 (P <0 0 5)。各项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值均 >0 0 5) ,但BRG组腹胀、恶心及呕吐胆汁等症状的严重程度显著重于生理性DGR组 (P值均 <0 0 5)。结论 完整胃内镜检查发现黏液湖胆染同时伴胃窦黏膜糜烂和 (或 )中度以上充血并被Bilitec2 0 0 0证实存在病理性DG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rimary bile reflux gastritis,PBRG)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PBRG的患者1060例为观察组,无痛胃镜下未查见有PBRG的体检者10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GERD的发生率;依据内镜下PBRG的诊断标准,将260例PBRG伴有GERD的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3组,对比各组食管黏膜损伤的程度以及GERD症状积分的分布.结果:PBRG组GERD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4.5%vs9.8%,P<0.05).食管黏膜损伤程度加深的发生率随着PBRG程度的加重而增加.PBRG的程度与GERD症状分级无相关性.结论:PBRG与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 sophagitis,RE)形成存在正性相关,PBRG并非是引起GERD症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其胃粘膜病理学变化。方法 我院诊治的BRG患者618例和无胆汁反流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患者1486例,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抗-Hp抗体检测和对组织切片行硼酸亚甲蓝染色三种方法对受试者进行Hp感染诊断,常规行胃镜检查,参照新悉尼系统标准,将组织学上胃黏膜慢性炎性反应、炎性反应活动性、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和重4个等级。结果 BRG患者Hp感染率为32.7%(202/618),而CSG组患者为40.6%(603/1486),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202例Hp阳性的BRG患者中,胃粘膜轻、中、重度炎症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9%、61.4%和27.7%,显著重于416例Hp阴性患者的40.4%、51.7%和7.9%(P<0.05),胃粘膜淋巴滤泡形成、肠化生和活动性炎症发生率分别为15.4%、5.4%和16.8%,也显著重于Hp阴性患者的2.7%、10.8%和0.7%(P<0.05);603例Hp阳性的CSG患者胃粘膜轻、中、重度炎症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2%、59.4%和11.5%,与883例Hp阴性患者的34.1%、54.0%和11.9%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粘膜淋巴滤泡形成、肠化生和活动性炎症发生率分别为10.4%、1.8%和8.5%,与Hp阴性患者的7.8%、1.0%和5.0%比,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胃粘膜病理学轻度、中度和重度炎症情况发现,117例内镜下胃粘膜III级BRG患者炎症程度显著重于200例I级或301例II级患者(P<0.05)。结论 BRG患者无论是胃镜下表现还是胃粘膜组织病理学变化都存在明显的病变,胆汁反流和Hp感染是引起胃粘膜炎症反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胆汁反流与急性胃黏膜病变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相似文献   

5.
1 胃炎的诊断对病理医生来说,胃粘膜活检诊断中的问题之一是判断正常粘膜与轻度炎症。在胃炎的分类中,有一种分类为特异性胃炎和非特异性胃炎,所谓特异性,是指急性出血性胃炎、肉芽肿性胃炎等有特异诊断的胃炎,这种胃炎与正常胃组织不易混淆。所谓非特异  相似文献   

6.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7.
王学伟  莫剑忠 《胃肠病学》2004,9(5):309-311
研究早已明确.胆汁反流可造成胃和食管黏膜损伤,导致炎症、溃疡,甚至肿瘤的发生,因此备受人们关注。本文复习了有关胆汁反流与胃黏膜肠化生关系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胃黏膜ghrelin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07-06/2007-11就诊的原发性十二指肠胃返流患者96例,分为低反流组和高反流组,同时选取胃镜检查大致正常,没有胆汁反流者30例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ghrelin的表达.结果:ghrelin在浅表性胃炎组、肠上皮化生组、不典型增生组和萎缩性胃炎组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653.822±99.303,98.913±14.079,65.875±13.844,52.290±11.463VS 9 884.420±1 26.362,均P<0.05).浅表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和肠上皮化生组中的Hpylori阳性组的ghrelin表达与H pylori阴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599.320±87.300 VS 721.950±67.836,47.157±9.582 VS 55.283±11.580,92.700±10.372 VS 107.600±17.560,均P<0.05).结论:胆汁反流是造成胃黏膜损伤的危险因素,随着胆汁反流程度加重,胃黏膜萎缩程度加重,ghrelin表达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对老年人胃黏膜组织损伤的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3年1月~2014年8月于我院经胃镜检查诊断的77例老年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为观察组,同时取同期诊断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非BRG慢性胃炎的78名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特点。结果原发性BRG患者Hp感染率为19.5%。胆汁反流组与Hp感染的非BRG慢性胃炎病理组织特征比较:轻、中、重慢性炎分别为32.5% vs 11.5%、58.4% vs 34.6%和9.1% vs 53.8%,中性粒细胞浸润分级(无、轻、中、重)分别为83.1% vs 41.0%、11.7% vs 20.5%、5.2% vs 32.1%和0.0% vs 6.4%。淋巴滤泡、肠上皮化生和胃黏膜萎缩检出率分别为4.3%vs 26.9%、5.2%vs 17.9%和6.5%vs 25.6%;胆汁反流组中,Hp阳性和Hp阴性患者轻、中、重度慢性炎分别为:13.3% vs 37.1%、53.3% vs 59.7%和33.3% vs 3.2%,中性粒细胞浸润分级(无、轻、中、重)分别为53.3%vs 41%、20.0%vs 9.7%、20.0%vs 0.0%和6.7%vs 0.0%,淋巴滤泡、肠上皮化生和胃黏膜萎缩检出率分别为53.3%vs 4.8%、0.0% vs 6.5%和0.0%vs 8.1%。结论原发性胆汁反流可引起老年患者胃黏膜组织慢性炎症反应、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但其发生率低于Hp感染的慢性胃炎。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淋巴滤泡形成主要与Hp感染相关,Hp感染并未增加原发性胆汁反流患者胃黏膜萎缩、肠化生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手术胃发生过量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引起的胃炎,称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现对我院7年间内镜诊断的原发性BRG进行分析,以探讨原发性BRG的临床和胃黏膜病变特点。一、资料和方法1.对象:收集我院1997年8月至2004年8月首次进行胃镜检查诊断为BRG的患者1475例,其中原发性BRG 1421例,手术胃引起的BRG 54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黏膜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表达与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之间的关系.方法:标本取自74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其中低反流组42例和高反流组32例,24h胃内胆红素监测及电子胃镜检查未见异常者28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黏膜MTL和VIP表达,并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高、低反流组较对照组胃黏膜MTL表达明显降低(558.93±223.63,787.09±252.97vs 941.50±275.87,均P<0.05);VIP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1700.06±486.55.1241.19±359.34 vs 959.00±335.78,均P<0.01).高、低反流组胃黏膜化生性萎缩检出率均较对照组高(50.0%,26.2% vs 7.1%,P<0.01或0.05).化生性萎缩组较浅表性胃炎组胆汁反流程度重(59.3% vs 30.5%,P<0.05).随着胆汁反流程度的加重,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下降(64.3%,47.6%vs 25.0%,P<0.01或0.05).结论:胃黏膜MTL及VIP分泌紊乱可能在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生中起作用.胆汁反流是胃黏膜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胆汁反流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方法通过对明确诊断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80例进行性别、年龄、病因等分类,了解病因分类特点。结果胃切除手术、胆囊疾患、糖尿病等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常见病因。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与很多因素有关,胆囊疾患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女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原因,防治胆囊疾患是预防女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杨秋君  席景华  薛丽 《山东医药》2006,46(25):52-52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占慢性胃炎的16.03%;胆汁反流是导致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胃镜检出率10%~15%。近2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BRG,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 gasritis,BRG)又称碱性反流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是由于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人胃内引起的胃黏膜炎症,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对该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通过我院明确诊断15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对其病因做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常见的消化系疾病,笔者采用中药柴胡和胃汤加吗丁啉治疗34例BRG,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4例系门诊及住院病例,均经内窥镜检查符合《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34例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21~73岁,平均35.8岁;病程10个月~15年,平均3.9年;合并胆道系泥沙结石者2例。1.2 治疗方法:以自拟柴胡和胃汤辨证加减治疗,基本方药为柴胡12g,佛手10g,郁金8g,胆草8g,姜半夏8g,条芩8g,枳实8g,大黄6g(后下)。脾胃失和者主方枳实易枳壳加香附、莪术等;胃阴不足者主方加沙参、玉竹、石斛等;脾胃虚弱者主…  相似文献   

16.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胀痛不适、嗳气、泛酸、恶心、呕吐或消瘦、贫血、失眠、心悸等,约占胃炎的24.2%,属中医"胃脘痛""胃胀""呕吐""嘈杂"等范畴,单用西药治疗近期疗效尚可,但较易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内镜下直接观察到幽门松弛或处于开放状态胆汁反流入胃或陈旧的斑块状稠厚胆汁附着胃壁及绿色的黏液糊并结合病理。结果 40800例患者中检出胆汁反流性胃炎4896例,占受检总数的12%。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重点是调整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协同运动,提高幽门括约肌功能控制胆汁反流,积极治疗并症合并症,消除诱因而达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青年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病理特征分析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青年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reflux gastritis, BRG)的病理特征.方法: 选择40例青年人原发性BRG为观察组,均经临床、内镜及胃内24 h胆汁监测确诊;取同期3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为对照组. 分别取胃窦和胃体活检标本进行HE染色和改良Giemsa染色, 进行组织病理分析.结果: 观察组淋巴细胞浸润较轻, 0-2级占87.5%, 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者多伴H pylori 感染, 胃小凹延长者占22.5%、毛细血管扩张和间质水肿均为40.0%(肠化生12.5%, 黏膜萎缩20.0%), H pylori 感染者22.5%(除肠化生及H pylori 感染外), 其他黏膜病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 而且胃窦病变重于胃体.结论: 青年人原发性BRG具有化学性胃炎的部分特征, 而且有向黏膜萎缩与肠化生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多潘立酮对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156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人随机分3组。UDCA组予UDCA250mg,1次/d,口服;多潘立酮组给予多潘立酮10mg,3次/d,口服;UDCA联合多潘立酮组给予UDCA250mg,1次/d,口服;联合多潘立酮10mg,3次/d,口服。3组疗程均为8周。采用临床疗效和胃镜随访量化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建立病人的资料档案。结果UDCA联合多潘立酮对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胃镜征象改变有效率均高于UDCA组和多潘立酮组(P〈0.05);且H.pylori阳性与H.pylori阴性患者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UDCA联合多潘立酮能有效缓解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症状;Hpylori对其疗效可能无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20.
铝碳酸镁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及胃内24小时胆汁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及胃内24小时胆汁的影响。方法1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均经24小时胃内胆汁监测证实,其中5例为胃大部切除术后毕氏Ⅱ式吻合患者。铝碳酸镁10g,每日4次,治疗1周后观察腹痛、反酸、恶心、呕吐胆汁等症状变化,并复查24小时胃内胆汁监测。结果治疗后患者上述症状均明显减轻(P值<001),总有效率为9/10。24小时胃内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由治疗前2076%±1332%降至493%±459%(P值<001),反流次数由736±436降至345±152(P值<005)。结论铝碳酸镁可结合胃内胆汁,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