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非去T细胞单倍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ang MZ  Yuan YH  Wu DP  Chang WR  He J  Di WY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6):482-485
目的 探讨HLA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对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 总结2002年7月至200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3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标危组11例,高危组20例)接受HLA单倍型相合HSCT临床资料,分析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31例患者中30例获得稳定的造血重建,移植后中性粒细胞〉0.5×10^9/L及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3d和22d,发生Ⅱ-Ⅳ度aGVHD的累积发生率为61.3%,慢性GVHD的累积发生率为41.9%。标危组33个月累积无病生存率(DFS)为62.3%,高危组33个月的DFS为35.0%。移植物中CD3^+T细胞数量和供受体HLA—A、B、DR位点不相合的程度是影响aGVHD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HLA单倍型相合的HSCT对于恶性血液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移植物中CD3^+T细胞数量和HLA—A、B、DR位点不相合的程度是影响单倍型相合的HSCT的aGVHD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刘薇  王利华  孙守忠 《山东医药》2009,49(46):83-84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毒T细胞(Treg细胞)的频率,探讨Treg细胞在子宫肌腺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实验组)和34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未T细胞及CD4^+CD25^+Foxp3^+T细胞。结果实验组CD4^+CD25^+T细胞频率为1.72%±0.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5%±0.91%(P〈0.05);实验组CD4^+CD25^+Foxp3^+T细胞的频率为0.95%±0.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38%(P〈0.05)。结论Treg细胞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外周血中明显降低。Treg细胞在子宫腺肌病中担负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丽杰  于建武  刘伟  李树臣 《肝脏》2008,13(2):121-124
目的研究抗病毒治疗前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频率和功能的变化。方法筛选HLA—A2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31例,给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相对分子质量为40000)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联合口服利巴韦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随访24周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CD4^+CD25^+ Treg细胞占外周血CD4^+T细胞的频率,应用液闪计数仪检测其对HCV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随访24周,患者外周血CD4^+CD25^+ Treg细胞频率为(9.6±3.0)%,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1.0±2.3)%(t=2.028,P〈0.05);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组CD4^+CD25^+ Treg细胞频率为(8.9±2.7)%,明显低于未获得SVR患者组的(10.4±2.3)%(t=3.324,P〈0.01)。抗病毒治疗后CD4^+CD25^+ Treg细胞抑制HCV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的作用减弱。治疗后患者IFN-γ水平为(3959±577)pg/ml,明显高于治疗前的(1965±326)pg/ml(t=16.1,P〈0.01);获得SVR患者组IFN-γ(6824±568)pg/ml,明显高于未获得SVR患者组的(2219±286)pg/ml(t=29.853,P〈0.001)。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着HCV RNA水平的下降,CD4^+CD25^+Treg细胞频率降低,抑制HCV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的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患者免疫抑制性 Treg 细胞对 CD8+ T 淋巴细胞穿孔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20例肝细胞癌患者和2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用流式分析法检测抗-CD3/CD28刺激48 h 后 CD8+ T 淋巴细胞的穿孔素表达情况。免疫磁珠分离法分离健康人 CD8+ T 淋巴细胞和肝细胞癌患者 Treg 细胞,一组 CD8+ T 淋巴细胞单独培养,另一组CD8+T 淋巴细胞与 Treg 细胞共同培养,用流式细胞法检测抗-CD3/CD28刺激48 h 后两组 CD8+ T 淋巴细胞穿孔素表达情况。结果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 CD8+ T 淋巴细胞穿孔素表达量与健康人相近,分别为(10.74±3.96)%和(12.6±2.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D8+ T 淋巴细胞单独培养和与肝癌患者 Treg 细胞共培养后,健康人 CD8+ T 淋巴细胞穿孔素表达量分别为(34.2±3.65)%和(20.43±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2,P <0.01)。结论肝癌患者免疫抑制性 Treg 细胞可使 CD8+ T 淋巴细胞穿孔素表达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特别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而移植后出现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allo-HSCT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移植物抗宿主病按发生时间分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  相似文献   

6.
X Ju  J Wang  W Zhang  X Song  K Zhou  S Gong 《中华内科杂志》2001,40(4):222-225
目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期(HSCT)细胞因子及受体水平的变化、免疫重建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以探讨临床预测aGVHD的指标.方法22例HSCT患者,采用双夹心ELISA动态监测血清细胞因子及受体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28、CD/+69细胞的重建.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6例发生Ⅰ度GVHD,4例发生Ⅲ-Ⅳ度GHVD.sIL-2R在aGVHD发生组于移植后第2周上升,第3周达峰值,Ⅲ-Ⅳ度GVHD峰值为(420.3±59.8)U/L,Ⅰ度GVHD峰值为(221.5±38.8)U/L,早于aGVHD的症状出现,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随症状的缓解而下降.其他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aGVHD的发生无明显关系.CD+/25细胞的升高与sIL-2R一致.结论分析移植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免疫重建可以预测aGVHD的发生,sIL-2R、CD+/25细胞在aGVHD发生之前明显上升,是预测aGVHD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T细胞亚群Ⅰ、Ⅱ型细胞比例在异基因造血于细胞移植(allo-HSCT)早期的变化,探讨其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移植后7、14、21、28d采取21例allo-HSCT受者外周血,加入佛波醇酯、伊能霉素、莫能霉素体外培养4h。3色荧光标记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Ⅰ、Ⅱ型细胞比例。结果:发生aGVHD组Ⅰ型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无aGVHD组。发生aGVHD时Th1、Tc1和CD4^+IL-2^+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发生前和治疗后。与轻度相比,中、重度aGVHD发生时Tc1、Tc2和CD8^+IL-2^+T细胞比例更加升高,Th2细胞比例明显下降。移植早期CD3^+干扰素-γ(INF-γ)^+T细胞比例≥8%者aGVHD的发生率增加。移植后第7天Th1细胞比例〉5.5%者发生中、重度aGVHD的危险性显著增高(P〈0.05)。aGVHD腹泻者Th1细胞比例显著高于非aGVHD腹泻者(P〈0.05)。结论:Th1和Tc1细胞比例在aGVHD发生时明显升高,因此移植早期动态检测T细胞亚群的Ⅰ型细胞比例有助于aGVHD的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于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选择104例CML患者,采用Bu+cy、改良Bu+Cy、TBI+CY及非清髓方案预处理后行allo—HSCT治疗。结果除1例未植活外,其余均持久性植活。3年无病生存率(DFS)为74.5%,5年累积生存率(OS)为70%。CML慢性期移植、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3年DFS分别高于CML加速期/急变期移植、Ⅲ~Ⅳ度急性GVHD患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疾病状态、移植类型、急性GVHD的严重程度是异基因HSCT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慢性期且有HLA相合同胞供者的CML患者行allo-HSCT可获得较高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供体凋亡细胞输注对诱导胰岛移植免疫耐受大鼠CD4^+CD25^+T细胞的影响。方法糖尿病SD大鼠23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输注Hanks液(Hanks组)、供体正常脾细胞(正常细胞组)、供体坏死脾细胞(坏死细胞组)及供体凋亡脾细胞(凋亡细胞组)。输注后第7天行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测血糖,观测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受体大鼠CD4^+CD25^+T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预输注供体凋亡脾细胞能显著延长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中位生存时间达31天),预输注凋亡细胞组CD4^+CD25^+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结论供体凋亡细胞输注能够诱导同种异体大鼠胰岛移植免疫耐受,CD4^+CD25^+T淋巴细胞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对CD4^+T细胞向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分化的影响,为探索香烟烟雾暴露导致气道慢性炎症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4^+T细胞,以1×10^6/ml细胞密度接种于96孔培养板,分为以下8个组①空白对照组;②T细胞刺激剂组:加入T细胞刺激剂抗人CD3/28抗体微磁珠;③T细胞刺激剂CSE干预组:CD3/28+2%CSE;④细胞因子组:CD3/28+细胞因子;⑤细胞因子CSE干预组:CD3/28+细胞因子+2%CSE;⑥芳香烃受体(AHR)激动剂6-甲酰基吲哚[3,2-b]咔唑(FICZ)组CD3/28+细胞因子+FICZ;⑦AHR拮抗剂白藜芦醇组:CD3/28+细胞因子+2%CSE+白藜芦醇;⑧溶剂对照组:CD3/28+细胞因子+DMSO。细胞因子为含TGF-β/IL-1β/IL-6/IL~23的混合细胞因子,以诱导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分化。培养5d后,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4^+CD25^+Foxp3^+细胞(Treg细胞),以及胞内细胞因子IL-17+的CD4^+T细胞(Th17细胞),计算各种刺激培养条件下,诱导生成的Th17及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结果①CSE对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空白对照组Th17细胞比例为(0.69±0.12)%,加入T细胞刺激剂后为(1.32±0.12)%,在此基础上加入CSE的干预组IL-17+细胞比例升高为(2.17±0.24)%,(t=3.21,P〈0.01);细胞因子组IL-17+细胞比例为(1.35±0.08)%,而在此基础上加入CSE的干预组Th17细胞升高为(2.58±0.39)%(t=3.13,P〈0.01)。②CSE对Treg细胞分化的影响:在空白对照组中,Treg细胞占CD4^+T细胞中的比例为(0.21±0.19)%,在加入T细胞刺激剂后,Treg细胞比例升高(3.59±0.37)%,加入细胞因子后,Treg细胞比例明显增加(5.85±0.76)%;在继续加入CSE干预后,Treg细胞比例明显减少(3.07±0.33)%(t=3.74,P〈0.01);同样,T细胞刺激剂CSE干预组也出现Treg细胞比例减少(2.19±0.19)%,(t=2.71,P〈0.05)。③AHR活化对Treg细胞和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AHR激动剂FICZ组的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细胞因子组[(2.60±0.40)%,(5.85±0.76)%](t=4.18,P〈0.01),但Th17细胞比例升高[(2.86±0.43)%,(1.35±0.08)%](t=3.65,P〈0.01)。AHR阻断剂白藜芦醇组中的Treg细胞比例和Th17细胞比例均低于细胞因子组,分别为[(0.33±0.14)%,(5.85±0.76)%],(t=7.71,P〈0.01)和[(0.42±0.07)%,(1.35±0.08)%],(t=8.87,P〈0.001),并且和空白对照组接近,在细胞培养第5天通过7-AAD-AnnexinV对该组细胞检测并未发现细胞异常凋亡或死亡情况,结合该组细胞培养过程中的镜下形态推测该实验组CD4^+T细胞的分化增殖受到白藜芦醇抑制。结论CSE可促进CD4^+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并抑制Treg细胞分化,这一过程可能通过AHR诱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抗HLA抗体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移植物被排斥、疾病复发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关系。方法20例allo—HSCT患者在移植前与移植后1、3、6个月动态检测抗HLA抗体。结果移植前抗HLA抗体≥30%与〈30%的患者发生原发植入失败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成功植入的17例患者中,移植前和(或)移植后抗HLA抗体I〉30%的5例患者均发生移植物被排斥或疾病复发,而抗HLA抗体均〈30%的12例患者中仅有1例发生,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移植后抗HLA抗体呈动态升高的3例患者均在植入后且抗HLA抗体〉130%时发生移植物被排斥和疾病复发,而呈动态降低的5例患者仅有1例在植入后发生移植物被排斥。移植前和(或)移植后抗HLA抗体≥30%的5例患者均未发生GVHD;而抗HLA抗体〈30%的12例患者中有9例发生急性和(或)慢性GVHD,发生率7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对allo.HSCT受者在移植前、后动态检测抗HLA抗体有助于预测移植物被排斥、疾病复发与GVHD的发生,抗HLA抗体〉130%或呈动态升高者继发植入失败或疾病复发的发生率高,而GVHD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范国权  史彤  萧树东 《胃肠病学》2009,14(12):726-729
背景:树突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可激活初始型T细胞,生成辅助性T细胞和杀伤性T细胞。DC具有特异性呈递肿瘤抗原的能力,在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讨HepG2细胞抗原对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诱导分化的DC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后,加入细胞因子组合诱导生成DC并将其分成HepG2细胞抗原负载组和对照组.以流式细胞仪测定DC生成率和免疫表型,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干扰素-γ(IFN-γ)含量,以MTT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细胞)对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DC生成率为60.2%±9.4%。与对照组相比,HepG2细胞抗原负载组DC免疫表型CD1a^+/CD40^+、CD83^+/CD86^+、CD14^+/HLA-DR^+比例显著增高(57.6%±5.4%对33.2%±6.0%、32.5%±3.9%对26.0%±2.8%、38.1%±2.6%对29.1%±2.1%,P〈0.01);IFN-γ含量呈时间依赖性增高;CTL细胞对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增强(43.3%±11.3%对13.9%±4.6%,P〈0.01)。结论:应用HepG2细胞抗原孵育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可诱导分化成熟DC,DC可促进异基因淋巴细胞活化分泌IFN-γ,并产生特异性CTL细胞,杀伤肝癌HepG2细胞。  相似文献   

13.
对43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将可能影响生存时间的10个变量用逐步回归法,建立COX模型,筛选出相关危险因素。结果CD34细胞计数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发生、供体性别的回归系数(参数估计值)均为负值,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回归系数(参数估计值)均为正值。提示cGVHD、男性供体、CD34细胞计数为影响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保护性因素,而aGVHD为危险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在儿童重型β-地中海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1例拟行allo—HSCT的重型地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及对照组16例,两组均采用环磷酰胺+白舒非+氟达拉宾+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为主的预处理化疗方案,静脉予环孢素A(CsA)及ISI服吗替麦考酚酯(MMC)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观察组移植前5d(-5d)至移植后20d(+20d)静脉应用左卡尼汀1g,2次/d。监测两组-5d-+31d内血浆脑利钠肽前体(pro-BNP)水平及临床心功能不全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BNP均升高,+5-+15d达峰值,+25d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6d开始观察组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不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4)。结论左卡尼汀可有效降低重型地贫患儿在allo-HSCT过程中的心功能不全事件发生率,其机制可能通过为心肌提供足够能量及减少有害物质生成从而降低心肌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流式细胞仪检测1型糖尿病(T1DM)患者外周血CD4^+CD25^+与CD8^+CD28^-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发现其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2.02±0.43)%]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T2DM)组[(6.79±1.75)%]和健康对照(NC)组[(7.84±1.45)%],而CD8^+CD28^-调节性T细胞水平三组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16.
难治性白血病的预后极差,目前惟一有望的治疗选择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可使20%-30%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机会。复发是导致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两年来我们对17例急性白血病(AL)进行了allo—HSCT,其中6例为难治性或晚期白血病患者。6例中1例早期死亡为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4例先后发生髓外软组织肿瘤(EMD),1例无病生存。本研究着重描述了4例allo—HSCT后发生EMD患者的状况和治疗,并对EMD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7.
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体淋巴细胞输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是当今治愈白血病最有效方法 ,但allo HSCT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尤其是难治性白血病。目前认为供体淋巴细胞输注 (DLI)是防治allo HSCT后复发较理想方法。我院从 1998年 6月以来对 15例白血病allo HSCT后进行DLI治疗。一、资料与方法1 病例 :15例均为我院 1998年 6月~ 2 0 0 2年 3月进行allo HSCT的患者。男 11例、女 4例 ,年龄 14~ 4 8岁 ,中位年龄 34岁。其中移植后复发 7例 :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包括 1例遗传学复发 ,2例慢性期 (CP)复发 ,1例急变期 (BP)复发 ;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难治性血液病后患者的常见死亡原因。方法 对我院采用HSCT治疗的11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移植后共死亡33例(28.2%),分别死于未成功植入2例,宿主排斥移植物反应(HGV)1例,肺部感染6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2例,复发22例。自体移植复发率为33.3%,明显高于异体移植的7.0%(P〈0.01)。结论 肿瘤复发和感染是HSCT后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异基因HSC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I型(HIV-1)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及其各细胞亚群:纯真细胞(TN)、中心记忆细胞(TCM)和效应记忆细胞(TEEM)的增殖和消亡情况。方法观察23例未经抗病毒治疗、感染时间大于12个月的HIV-1感染者,以16例健康者为对照,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CDtT淋巴细胞CD45RO和CD2,的表达情况,把CD4细胞分为TN(CD45RO—CD27+)、TM(CD45RO+CD27+)和TEM(CD45RO+CD27-)三个亚群。以Ki-67抗原的表达代表细胞的增殖,AnnexinV检测阳性代表细胞的消亡,比较HIV-1感染组和健康组CD4细胞及其各个亚群增殖和消亡的情况。结果健康组(n-16例)CD4细胞增殖率为(O.36±0.24)%,各亚群增殖率分别为Tw(O.07士0.05)%,TcM(O.57±0.52)%和TEM(O.40±0.39)%;CD4细胞消亡率为(6.30土2.41)%,各亚群消亡率分别为TN(4.43士2.21)%,1rcM(6.58±2.50)%和T巳Ⅵ(12.47--4-8.98)%;与之相比,HIV-1感染组(n=23例):CD4细胞增殖率为(2.93±2.72)%(z=-4.511,P=0.000),各亚群增殖率:TN(0.524-0.42)%(z=-4.785,P=0.000),TcM(5.55±5.07)%(z=--4.241,P=0.000)和TEM(4.53±5.20)%(z=-3.884,P=0.000);CD4细胞消亡率为(23.59±16.27)%(z=-3.883,P=0.000),各亚群消亡率:TN(17.25±15.80)%(z=-2.227,P=0.026),TcM(25.16±16.55)%(z=-3.940,P-0.000),TEM(29.56±16.77)%(z=-3.626,P=0.000)。与健康组相比,HIV-1感染组CD4及其各细胞亚群增殖率和消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健康组相比,HIV-1感染者CD4细胞及其各个亚群细胞消亡和增殖有明显增加,细胞进入高速更新的状态,纯真细胞亚群和记忆细胞亚群组成比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HLA配型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高危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有高危因素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4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28例,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AHL)2例;移植前处于第1次完全缓解期(CR1)11例,均为Ph染色体阳性,第二次及以上CR期23例,未缓解/复发3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或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一转化型17例。预处理方案采用全身照射加环磷酰胺(CY/TBI)方案11例,白消安加环磷酰胺方案79例。干细胞来源包括骨髓移植(BMT)27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30例,BMT+PBSCT33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经典环孢素A加短程甲氨蝶呤(MTX)。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结果 至随访终点,62.2%(56/90)存活,55.5%(50/90)无病存活,31.1%(28/90)复发。HSCT后预计4年累积总体生存率(OS)为45.5%,无病生存率(DFS)为34.9%。移植前处于CR、未缓解/复发和MDS患者HSCT后4年的累积0s分别为54.0%、28.2%和70.1%(P=0.027)。发生0~Ⅰ和Ⅱ~Ⅳ度GVHD的患者HSCT后的4年OS分别为57.6%和26.7%(P=0.015),而患者性别、年龄、移植前有无脑膜白血病、预处理方案、干细胞来源均不是OS,DFS及复发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移植前处于CR期者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而ALL长期生存率明显低于AML/MDS。结论 对有高危因素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选择allo—HSCT可使部分患者延长无病生存乃至根治。移植前处于CR期者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ALL复发率明显高于AML/MDS。对于急性白血病挽救性治疗争取在取得CR后移植;对于MDS患者一经诊断,无需化疗,可尽早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