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脊髓栓系综合征(TCS)常见的解剖异常为脊髓脊膜膨出和隐性脊柱裂。作者比较分析了脊髓脊膜膨出和隐性脊柱裂患儿下尿路尿动力学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前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无逼尿肌乏力的80例患者行TURP手术。并对其术前、术后3-6个月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参数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估(QOL)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有逼尿肌乏力的10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结果 80例手术后尿动力学检查的参数(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Schafer分级、A-G值、最大膀胱容量、有效膀胱容量)、IPSS及QOL均得到改善(P〈0.001)。结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前详细的、规范的尿动力学检查对手术前的评估有重要意义。可更好地掌握TURP手术指征、并能预测术后患者症状改善的程度,避免逼尿肌乏力患者的过当治疗。杜绝手术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3.
崔志强  修波  萧凯  罗天宝  段宏宇 《北京医学》2010,32(11):899-902
目的探讨脊髓脊膜膨出的显微外科疗效。方法选择532例脊髓脊膜膨出患者,均行神经系统检查及MRI检查。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尿动力学、神经电生理及膀胱B超等检查结果。术后疗效按显效、有效、无效和加重进行评定。结果按Kirollos术中松解分级评定方法519例(97.6%)达到Ⅰ级,11例(2.0%)达到Ⅱ级,2例(0.4%)为Ⅲ级。手术近期疗效,显效81例(15.2%),有效321例(60.3%),无效125例(23.5%),加重5例(0.93%)。结论早期手术可避免患者严重残疾,MRI检查、尿动力学以及神经电生理、术中使用显微镜可提高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犬神经原性膀胱模型制作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犬神经原性膀胱动物模型并进行动物表现、尿动力学及膀胱造影分析。方法 10只雌性杂交犬,分为两组。骶上组5只在第4~5腰椎间隙水平横断脊髓,骶下组5只在横断脊髓后再完全破坏骶髓。观察术后犬表现,尿动力学分析犬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膀胱容量、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尿道压力。进行膀胱造影。结果 骶上组犬术后膀胱容量、顺应性、逼尿肌压力分别增加,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骶下组犬的膀胱容量、顺应性、逼尿肌压力分别增加,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骶下组犬膀胱造影显示膀胱容量增大。结论 犬骶上型和骶下型神经原性膀胱模型均符合脊髓损伤恢复期的膀胱表现,两模型适于进行神经原性膀胱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婴幼儿巨大脊髓脊膜膨出并发脑积水同期手术的方法及效果,阐明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6例巨大脊髓脊膜膨出并发脑积水患儿通过显微外科手术的方法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脊髓脊膜膨出切除、修补术,观察手术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6例患儿中,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例、中度改善3例、轻度改善或无变化2例;2例患儿前囟门张力下降,头围缩小;2例患儿囟门闭合,复查CT示脑室变小;4例患儿大小便障碍有好转,双下肢迟缓性瘫痪均有不同程度恢复。6例患儿均未出现颅内感染、切口不愈及脑脊液漏,无复发患儿。结论: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脊髓脊膜膨出切除和修补术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后应用透明质酸,观察术后症状的改善、功能的恢复,探讨其预防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将31例接受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的病例随机分成透明质酸治疗组(A组)16例及对照组(B组)15例,所有病例都经显微手术治疗,术毕A组以地塞米松5mg+透明质酸1支(1500U)+生理盐水10.15ml喷于脊髓周围及创腔内;B组用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10.15ml局部使用。以术后症状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判断效果。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至3年,A组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功能恢复程度高,优良率75%;B组优良率53%,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显微手术彻底松解粘连同时局部应用透明质酸是治疗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水后预防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7.
电针关元穴对脊髓不完全损伤大鼠尿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关元穴对脊髓不完全损伤大鼠膀胱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重物坠落法建立大鼠脊髓不完全损伤模型,术后相应组别每日电针关元及其对照穴天枢。造模后,每日按压大鼠腹部协助排尿,并记下膀胱挤压排尿量;2周后,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关元治疗组可降低脊髓不完全损伤大鼠膀胱挤压排尿量(P〈0.05,P〈0.01),尿动力学分析可增加恢复期膀胱内压、降低膀胱容量、提升排尿效率(P〈0.05,P〈0.01),但电针天枢对照组则无此效。结论电针关元可改善脊髓不完全损伤大鼠排尿功能,促进下尿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电切术前后尿动力学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1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按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中年组(50~59岁)共18例、老年组(60~69岁)共47例、高龄组(70岁以上)共51例;均于手术前和术后3个月检查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前、后各项尿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对判断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膀胱出口梗阻的判断和了解膀胱功能有重要临床价值,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不同年龄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彭韵玲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9):123-124
目的探讨脊髓脊膜膨出围手术期的护理策略。方法对23例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的患儿,回顾性分析在围手术期采取的系列护理对策。结果23例患者中,除1例病情恶化、3例症状无明显改善外,其余患者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脊髓脊膜膨出除全面正确的手术及综合治疗外,专业性极强的围手术期护理同样也是关键所在,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谊痛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MRI资料。结果本组TCS中单纯型脊髓栓系者2例。复杂型脊髓栓系13例,其中合并脊柱裂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及脂肪脊髓脊膜膨出9例,合并脊髓纵裂1例,合并椎管内脂肪瘤4例,合并骶管囊肿2例。结论MRI可以作为TCS诊断的首选影像方法,为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髓脊膜膨出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43例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患儿进行术前保暖、包块护理、体位训练、术后切口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术后功能锻炼,提高患儿生命质量。结果:43例患儿中,2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并发呼吸道感染,4例双下肢肌力恢复较差,其余患儿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脊髓脊膜膨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健。  相似文献   

12.
《北京医学》2012,34(1)
目的 探讨巨大脊髓脊膜膨出形成的原因,以及手术的方法和疗效,分析显微外科分离技术和术中电生理监护技术对手术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行脊膜膨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体格检查以及MRI检查证实巨大脊髓脊膜膨出,手术在显微镜下完成,术中采用电生理监测.术后随访按照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巨大脊髓脊膜膨出患者共26例,术后随访6~25个月,平均17个月.17例术后症状同术前,无进行性加重.5例术前轻度排尿排便障碍而下肢肌力正常者,术后二便功能改善良好.1例脑脊液漏,伤口换药后治愈.2例术后并发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后治愈.1例术后双下肢肌力下降1级.26例患者术前均以俯卧睡眠为主,术后睡眠状态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对巨大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拴系一定要考虑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以阻止病情发展,降低术后并发症,少数患者神经功能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巨大脊髓脊膜膨出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巨大脊髓脊膜膨出形成的原因,以及手术的方法和疗效,分析显微外科分离技术和术中电生理监护技术对手术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行脊膜膨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体格检查以及MRI检查证实巨大脊髓脊膜膨出,手术在显微镜下完成,术中采用电生理监测。术后随访按照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巨大脊髓脊膜膨出患者共26例,术后随访6~25个月,平均17个月。17例术后症状同术前,无进行性加重。5例术前轻度排尿排便障碍而下肢肌力正常者,术后二便功能改善良好。1例脑脊液漏,伤口换药后治愈。2例术后并发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后治愈。1例术后双下肢肌力下降1级。26例患者术前均以俯卧睡眠为主,术后睡眠状态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对巨大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拴系一定要考虑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以阻止病情发展,降低术后并发症,少数患者神经功能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79年2月至1995年9月收治16例,手术后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1.1本组病例中男性12例,女性4例。1.2年龄与手术时间:出生后7~12月考15例,3岁者1例。1.3病变部位:腰骶部5例,胸段11例。1.4病理类型:属脊膜膨出6例,脊髓脊膜膨出(含马尾神经13例,脊髓脊胰膨出)(含脊髓)7例。1.5神经症状:本组个各型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神经症状。1.6手术效果:本组病例中除一例手术后15d合并感染死亡外,其余生存,且神经症状有所改善,一例效果最佳。2护理体会2.1术前准备及护理21.1对于此类…  相似文献   

15.
电针对不稳定膀胱影响的穴位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穴位电针治疗不稳定膀胱的尿动力学改变及其特异性。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肾俞组、会阳组、肾俞加会阳组、药物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并给予相应处理;治疗12h后观察各组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膀胱容量的变化。结果: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USB大鼠的尿动力学状态;各治疗组尿动力改善情况较模型组显著(P〈0.05),且各穴位组尿动力改善与药物组相似;会阳组、肾俞加会阳组对不稳定膀胱大鼠尿动力学改善优于药物组、肾俞组(P〈0.05);会阳组与肾俞加会阳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会阳穴、会阳加肾俞穴可特异性地改善USB尿动力状态,抑制逼尿肌不稳定收缩,增加膀胱容量和膀胱顺应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合并脊髓空洞症患儿脑脊液流体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5例TCS合并脊髓空洞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行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镜通道脊髓终丝松解术。术后6个月对患儿进行随访,记录患儿术后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脊髓空洞横截面积和脑脊液流体动力学指标。结果 术后6个月,所有患儿的腰背部疼痛、下肢痉挛、下肢无力、膀胱功能障碍、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患儿的脊髓空洞横截面积显著小于术前(P<0.05),脊髓圆锥腹侧峰值流量及脊髓圆锥背侧峰值流量均显著多于术前(P<0.05)。结论 TCS合并脊髓空洞症患儿存在脑脊液流体动力学异常,终丝松解手术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脑脊液流体动力学情况得到改善,脊髓空洞横截面积缩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脊膜膨出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例小儿脊膜膨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月~2年,无1例并发脑脊液漏和肢体功能障碍,术前2例合并有大小便失禁,术后均有一定程度改善。结论小儿脊膜膨出早期行椎管扩大探查、脊髓栓系松解、脊膜修补手术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关元穴灸法结合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患者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进行无菌间歇导尿;观察组除无菌间歇导尿外还予关元穴灸法治疗,采用灸架悬灸关元穴,大约距皮肤2 cm,以皮肤轻微发红为度,每次1 h,每天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行常规尿流动力学测定,包括平均膀胱容量(V H2O)、膀胱顺应性(BC)、膀胱压力(P ves)和逼尿肌压力(P det)等参数。结果2组治疗后V H2O和BC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治疗后P ves和P de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元穴灸法结合间歇导尿可以很好地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尿流动力学,使患者膀胱恢复有规律地储存和排出尿液的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脊髓牵拉损伤后的行为、体感诱发电位变化的规律,评价手术前应用七叶皂苷钠对脊髓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成年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手术前30?min尾静脉注射七叶皂苷钠60?mg/kg,切除胸10全椎板,将脊髓水平方向牵拉1.7?mm,持续5?min,造成脊髓牵拉损伤模型。分别于手术后24?h、3?d、7?d、14?d处死,对前后肢进行BBB评分、通过斜板试验评价后肢运动功能;记录体感诱发电位评价感觉功能恢复状况。结果:①牵拉脊髓水平位移1.7?mm,持续5?min造成大鼠不完全性双后肢瘫痪;② 损伤后3?d,BBB功能评分、斜板试验、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d、14?d时运动功能评分、体感诱发电位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感诱发电位能较准确地反映脊髓损伤情况和功能恢复 的情况。手术前应用七叶皂苷钠有利于术后动物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位脊髓截瘫病人尿动力学检测指标的变异性。方法选择15例高位脊髓截瘫患者在脊髓休克期后行尿动力学检测,在检测中重复膀胱充盈排尿期压力测定及尿道压力测定2次,将检测结果比较。结果前后2次测得的初始逼尿肌收缩容量(P=0.134)、初始逼尿肌收缩最大逼尿肌压(P=0.871)、最大膀胱容量(P=0.774)、最大逼尿肌压(P=0.972)、漏尿点逼尿肌压(P=0.730)、最大尿道压(P=0.870)、最大尿道闭合压(P=0.949)、功能性尿道长度(P=0.844)及膀胱顺应性(P=0.492)的变异性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骶髓排尿中枢在去除脑桥和中脑中枢及脑干上中枢的作用后,膀胱逼尿肌及尿道括约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