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技术治疗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保肝、利尿、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多次治疗性腹穿放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水蛋白及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技术治疗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能取得很好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使用西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9.2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状况基本一致,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肝功能状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第2周、第3周及第4周的腹水消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高达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ALB(45.7±7.1)g/L、ALT(45.7±30.6)U/L、TBLL(40.0±8.1)μmol/L,均优于对照组[(40.6±5.2)g/L、(89.5±49.7)U/L、(49.3±13.1)μmol/L](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孙晓峰 《河北医学》2014,(4):694-69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保肝、改善微循环以及利尿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即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彭辉 《中外医疗》2011,30(19):53-53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途径。方法将150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抵当汤加味,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5.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纤维化指标在治疗后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商丘市中心医院2013年2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48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基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软肝消症利水方。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腹水变化情况、尿量、肝功能、肝脏彩超等并记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较单纯西医治疗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用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Tbil、TBA、ALT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TA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感染指标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7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2%(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腹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5月~2007年12月我院肝炎后肝硬化腹水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四君健脾护肝汤.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包青龙 《中外医疗》2009,28(22):56-5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级44例患者均服用自拟中药,并结合西医常规保肝、利尿.提高血清白蛋白等治疗。结果44例患者中显效27例,有效15例,无效2例,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比较,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较纯西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面神经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顽固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神经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中医康复理疗。2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为76%,优于对照组的55%,2组总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面神经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贯煎合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一贯煎合五苓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TBil及Alb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4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ALT、AST、TBil及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Alb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贯煎合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补气活血利水方药联合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乙肝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和腹水浓缩回输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补气活血利水方药。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64.4%(P 〈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4.40±13.10)U/L vs.(56.90±15.50)U/L]、白蛋白[(33.04±3.13)g/L vs.(30.94±3.52)g/L]、总胆红素[(39.04±8.13)μmol/L vs.(52.94±9.52)μmol/L]、直接胆红素[(16.04±4.13)μmol/L vs.(19.94±5.52)μmol/L]、胆碱酯酶[(3043.55±141.23)mmol/L vs.(2894.42±169.52)mmol/L]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肾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内比较,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治疗前(P 〈0.05)。发热、肝性脑病、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补气活血利水方联合腹水浓缩回输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利尿剂联合复方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利尿剂联合中药复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54例肝硬化腹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利尿剂等联合复方中药治疗12周;对照组24例用利尿剂等治疗12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腹水消退程度、肝功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腹水消退、肝功能复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C一Ⅳ,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利尿剂联合中药复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患者,疗效肯定,腹水消退快,安全性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4.
樊幼林  曾宏  唐茂清 《西部医学》2012,24(10):1946-1947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在改善上消化道溃疡症状和不良反应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消化道溃疡患者68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并进行快速尿素酶实验证实有幽门螺杆菌存在。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胶体次枸橼酸铋冲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治疗;治疗组除按对照组治疗外,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再给予相应中医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79.4%),有效7例(20.6%),总有效100%;对照组:痊愈18例(52.9%),有效10例(29.5%),总有效率82.4%。两组Hp非转阴率之间存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三七总皂苷联合特利加压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来我院就诊的8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综合治疗方法、三七总皂苷联合特利加压素共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症状及体征、肝肾功能及各项肝纤维化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更好的改善了腹胀、腹水及肝区痛等临床症状体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8周后,肝纤维化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三七总皂苷联合特利加压素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效果较为满意,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150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及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第4、12周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较高的HBV—DNA阴转率(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12周及24周与治疗前比较,ALT、PT、TBiL显著降低,ALB显著升高(P〈0.05);以上观察指标治疗12周在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HA、PⅢNP、Ⅳ型胶原及LN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降低的幅度更大(P〈0.05)。结论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能够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盐酸米多君加常规药物(多巴胺注射液联合呋塞米注射液)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0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口服盐酸米多君2.5~7.5 mg/次,2~3次/d,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巴胺注射液联合呋塞米注射液,1次/d,疗程3~5周.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尿量、尿钠排泄、平均动脉压、白蛋白显著升高,血浆肾素和醛固酮明显降低(P〈0.05),在腹水控制情况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行常规的利尿基础上口服盐酸米多君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且比较单独应用利尿药在控制腹水方面效果更显著,并对肝肾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曼吉磁贴联合西药治疗肠易激性综合征(IB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2月前来本院就诊的125例IB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应用曼吉磁贴联合阿米替林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阿米替林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服药期问均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BSS症状评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1周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2周后BSS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BS患者应用曼吉磁贴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能在短期内缓解IBS症状,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消臌方联合基础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以下简称乙肝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采用益气活血利水法配合常规西药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32例为治疗组,并设单纯西药治疗32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在腹水消退,白蛋白、T细胞亚群、症候积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药消臌方联合基础治疗对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这一炎性指标的作用。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在西医综合冶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痰中药,对照组单纯用西医综合冶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在入院第1、3和第7天对患者分别进行血清PCT测定。在入院第1天和第7天分别记录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并进行疗效判定。 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按≥70%和〈70%进行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浓度越高,中医证候积分越高(P〈0.05)。两组入院第1、3和第7天血清PCT水平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清热化痰法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对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单纯西医综合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症状的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SIRS的PCT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