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程小华  杨飞  姜敏 《安徽医学》2011,32(4):526-528
目的探讨保存时间对HCV RN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巢式PCR法检测在4℃条件下保存的已确诊HCV患者血清标本15例。结果血清样本在4℃条件下保存4周所有标本均能够成功检测出HCV RNA,保存9周仍有26.7%的样品能够检测出HCV RNA。结论利用巢式PCR法血清样品在4℃条件下至少能保存4周对HCV RNA的检测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保存条件下血清荧光定量HCV RNA监测结果的差异,对保存条件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方法:将采集到的血清标本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于零下二十摄氏度进行保存,持续七天,B组在A组的基础上于血清标本中加入RNA酶抑制剂于零下二十摄氏度进行保存,持续七天,对比两组血清标本检测结果。结果:两组血清标本检测结果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加入RNA酶抑制剂并不影响HCV RNA检测结果。结论: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分别采集了20例患者的40份血清,均在零下二十摄氏度进行保存,其中一组加入RNA酶抑制剂,在进行了持续七天的观察记录后发现。HCV RNA检测结果重复性不佳,RNA酶抑制剂的加入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无太大影响,零下二十摄氏度以及反复冻融操作对PCR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也并未产生明显影响,基本可以排除这两种保存条件对HCV RNA血清荧光检测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标本离心前保存和冷冻保存时间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核糖核酸(RNA)含量的影响。方法:筛选高、低载量的HCV RNA 反应性标本各一个,接驳混匀其血浆和浓缩红细胞,从混匀好的2个血袋中各留取48支试管,每12管为一组,分为离心前保存0、4、8、24 h组,比较离心后各组间HCV RNA检测结果。挑选HCV RNA 反应性标本一个,从其浆袋中留取32支试管冷冻保存,每8管为一组,分为冷冻保存1、7、30、40 d组,比较各组间HCV RNA检测结果。结果:4℃保存条件下,高、低载量组在离心24 h内各个时间段的HCV RN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间点高载量组HCV RNA含量明显高于低载量组(P<0.01);-20℃保存条件下,40 d内不同冷冻保存时间HCV RNA含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站核酸检测标本4℃保存可在24h内离心,-20℃保存可在40d内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脂血、黄疸、溶血及常温储存3d和4℃保存7d对乙肝病毒D N A(H B V D N A)荧光定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阳性标本进行即时检测、室温保存3d检测、4℃保存7d后检测及高脂血和非脂血、黄疸和非黄疸、溶血血清和未溶血血清同时作HBV DNA荧光定量PCR.结果 溶血与未溶血血清标本、黄疸和非黄疸、脂血和非脂血血清标本HBVDNA含量都在同一数量级.血清标本在室温下短期贮存(3d)、4~12保存7d内分别与即时检测HBV DNA含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血、黄疸、溶血、血清标本不同储存温度及时间对HBV DNA定量结果测定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赵鹤进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4):122-123
目的 探讨血清标本保存条件对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五项指标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对血清标本的存放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4℃和-20℃两种温度保存标本,应用雅培i2000SR化学发光仪定量测定乙肝五项指标,4℃保存标本每隔3天检测1次,-20℃的保存标本按照1、3、5、6个月周期检测。结果 4℃保存标本7d,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过7d,乙肝病毒e抗原和核心抗体结果发生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连续保存6个月,测定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本的保存温度和时问直接影响乙肝两对半定量结果的准确性,-20℃可以保存6个月而对结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标本保存时间、温度对血清单胺氧化酶(MAO)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份待测MAO标本,准确记录采集时间并且进行编号,放置30分钟后离心立即检测一次MAO水平。然后按照室温、4℃、-20℃三个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保存。其中在24小时和七天时将-20℃保存的标本进行检测一次,在2、4、8、12、24小时时将室温和4℃保存的标本各测定一次。结果在-20℃条件下保存的标本在一周之内MAO检测结果与即刻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保存8h和4℃保存12h以内的MAO检测结果与即刻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保存24h和室温下保存12、24h时的检测水平与即刻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进行血清MAO检测的标本,如室温条件下8h内不能完成检测,应将标本放于4℃冰箱保存,且于12h之内检测。4℃冰箱保存的标本在12h之内不能完成检测的,应将标本冷冻于-20℃冰箱,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标本存放时间及温度对PCR检测乙肝病毒DNA(HBV-DNA)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清标本64例,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不同时间点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同批标本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 在室温和2 ℃~8 ℃条件下存放7 d、14 d和30 d的血清标本,其HBV-DNA定量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20 ℃条件下更可长期保存.结论 在本室实验条件下,标本存放时间及温度对HBV-DNA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若资源有限可放宽标本保存条件来较长期的保存所需标本以供临床及科研等所需.  相似文献   

8.
9.
目的验证纯化后的HCV RNA、HIV RNA在2-8℃保存条件下的稳定性,为其保存期限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PCR检测HCV及HIV为阳性的血浆样本,采用磁珠法提取核酸,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分别检测2-8℃下保存0d、1d、2d、3d、5d、7d、9d后的核酸样本,分析纯化后的HCV RNA及HIV RNA在2-8℃保存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在2-8℃保存条件下,纯化后的HCV RNA及HIV RNA保存d1、d2、d3、d5、d7、d9的检测结果(Ct值)与初始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纯化后的HCV RNA及HIV RNA在2-8℃条件下至少可以保存7d。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保存样本对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值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40份样本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结果:在4-8℃、-18-20℃条件下储存7天,全血标本HbA1C检测结果与新鲜标本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23℃条件下储存7天,全血标本HbA1C检测结果与新鲜标本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储存温度及不同储存时间对全血标本HbA1C检测有影响,建议一周之内不能检测的标本尽量放在冰箱保存,避免放在室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速离心浓缩(简称超浓缩)血液标本中的病毒对提高三联检核酸筛查阳性、病毒含量低不能常规鉴别标本的可鉴别率。方法30份Roche COBAS s201核酸扩增检测系统筛选出的COBAS TaqScreen MPX HIV、HCV、HBV三项联检核酸阳性,但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HIV、HCV及HBV定量试剂原倍鉴别结果均阴性的标本,进行4℃、24600g超速离心1h,浓缩富集病毒后,使用Roche公司的COBASAmpliPrep/COBASTaq-ManHIV、HCV及HBV定量试剂盒进行HIV、HCV及HBV鉴别试验,鉴别阳性的标本,超浓缩处理后用Novartis(原Chiron)公司的PROCLEIX ULTRIO试剂进行相应病毒的鉴别试验加以确证。结果30份RocheMPX核酸筛查阳性、鉴别阴性的标本,经4~10倍超浓缩处理后有23份标本被鉴别为HBV阳性,可鉴别率为76.7%。结论超浓缩处理可解决绝大部分核酸检测三联检阳性但鉴别未果的标本的病毒鉴别问题。  相似文献   

12.
献血者血清抗-HCV阳性与ALT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献血者血清抗-HCV抗体及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含量与ALT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抗体。阳性标本用荧光PCR试剂盒测定HCVRNA,分析ALT活性与HCVRNA水平的关系。结果 83份抗-HCV抗体阳性标本经PCR检测后有37份标本含HCVRNA,HCVRNA拷贝量与ALT活性呈正相关,且标本的HCVRNA含量越多,ALT活性也越高(P〈0.01)。结论 献血者中筛查ALT并结合PCR技术,能减少HCV经血传播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HCV-RNA与血清中HCV-RNA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慢性丙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套式PCR(RT-nested-PCR)对124例抗-HCV(+)慢性丙肝患者的PBMC及血清中HCV-RNA进行检测。结果 124例抗-HCV(+)慢性丙肝患者中,PBMC及血清中HCV-RNA阳性率分别为53.23%(66/124)和64.52%(80/124),经χ^2检验,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慢肝组PBMC与血清HCV-RNA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HCV可隐匿于患者PBMC中;PBMC中HCV-RNA与血清中HCV-RNA似有一致性倾向。PBMC中HCV-RNA检测不仅是对常规血清检测的重要补充,而且是HCV肝外感染的直接证据,是导致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易于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核心抗原的定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定性检测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核心抗原,分析和评价HCV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定性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49份血清中的HCV核心抗原,以健康人血清20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0份作为对照,以证明方法的特异性;并同时应用RT-PCR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的HCVRNA和抗HCV。结果:健康人血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核心抗原定性检测均呈阴性反应,检测值(OD值)分别为0.022±0.017,0.001±0.012;149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核心抗原阳性者74例,阳性率49.66%,阳性检测值(OD值)为0.534±0.457,与阴性检测值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VRNA和HCV核心抗原检测有54.36%的符合率,两种检测方法之间检测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149份抗HCV阳性血清中HCVRNA阳性率为55.03%(82/149),HCV核心抗原阳性率为49.66%(74/149),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V核心抗原定性检测特异性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阳性率为49.66%,与HCVRNA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也是反映HCV病毒血症的血清学标志。与HCVRNA同时检测,可提高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血症和病毒复制诊断率,但其检测的灵敏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HCV核心抗原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ELISA试剂盒对临床丙肝感染者血清进行检测,同时用HCV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和HCV RNA基因扩增试验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以HCV RNA PCR检测为对照,HCV抗原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为95.65%,特异性为100%,23例HCV RNA PCR检测阳性血清,用HCV抗体检测法进行检测,其中有3例阴性,将这3例阴性标本用HCV核心抗原检测法进行检测,其中2例为阳性。结论:丙型肝炎核心抗原ELISA检测方法能缩短窗口期,敏感性高,特异性好,费用低廉,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TRIzol法与磁珠法对丙型肝炎病毒(HCV) RNA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117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阳性患者的血清及其基因分型信息.分别采用TRIzol法与磁珠法提取患者血清样本的HCVRNA,qPCR检测提取HCV RNA的病毒载量,分析两种提取方法所得HCV RNA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qPCR结果显示TRIzol法和磁珠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y=0.978x+0.063(R2 =0.973).Bland-Altman统计分析显示TRIzol法提取的HCV RNA病毒载量对数值的平均值略低于磁珠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1a、1b、2a、3a和6a基因型中两种提取方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Izol法提取HCV RNA的定量检测结果和磁珠法相当,且成本低廉,可在国内广泛用于试剂盒的开发和HCV RNA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简便快速检测血清及肝脏中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单浆献血员61例,其中抗-HCV阳性30例,检出血清HCV RNA阳性者17例;抗-HCV阴性31例,检出血清HCV RNA阳性者9例。检测6例血清HCV RNA阴性、抗-HCV阳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肝穿标本,发现4例HCV RNA阳性。说明本文所建立的PCR方法是诊断HCV感染的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一种新方法。检测肝组织内的HCV RNA可提高HCV RNA的检出率。本文还对标本的处理及如何避免假阳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母婴垂直传播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047例肝病孕产妇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基因(HCV~RNA),对HCV感染产妇血清进行HCV分型及半定量分析.再对HCV感染产妇的丈夫静脉血及新生儿脐血、出生后24小时内、1、6、12个月股静脉血进行抗-HCV、HCV-RNA和HCV分型的检测.结果1047例肝病孕产妇中有12例(1.15%)HCV感染,其丈夫血清抗-HCV、HCVRNA均为阴性,而12名新生儿中有3例脐血及出生后24小时内外周血均抗-HCV阳性,其中2例HCV-RNA同时阳性,仅1例婴儿在出生后1、6、12个月时检测抗-HCV与HCV-RNA均阳性,且与其母所感染的HCV基因型相同,其余2例婴儿出生后1个月均阴转.本组HCV母婴传播率为8.3%.结论支持我国存在HCV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GBV-C和HCV的共同感染率,及不同引物和自制DIG标记探针检测GBV-C的效果。方法:定量RT-PCR检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中的HCV,RT-nested PCR检测HCV RNA阳性标本中的GBV-C,分析部分标本扩增产物的棱苷酸和氨基酸序列,Southern杂交鉴定GBV-C扩增产物的特异性.结果:211例丙型肝炎病人血清标本中,GBV-C 5’-NCR和GBV-CNS3区检出率分别为31.8%和22.8%,总阳性率为35.1%.部分标本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RT-nested PCR获得的检测结果可靠,但序列中存在较高频率的随机突变.自制的GBV-C 5‘-NCR和NS3 DIG标记探针有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于检测相应的扩增产物。结论:GBV-C 5‘-NCR引物的检测效果优于GBV-C NS3,GBV-C与HCV有较高的共同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