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瑞替普酶与尿激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1例AMI患者随机接受瑞替普酶或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瑞替普酶组距发病时间与尿激酶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溶栓后30分钟、60分钟、120钟的再通率,瑞替普酶组均高于尿激酶组(P〈0.01);两组急性期病死率与严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瑞替普酶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安全的溶栓药物,疗效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瑞通立与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辉县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溶栓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尿激酶组(30例)和瑞通立组(58例),尿激酶组患者予以尿激酶进行溶栓,瑞通立组患者予以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进行溶栓,其余常规治疗相同,对治疗后两组患者溶栓再通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瑞通立组患者在60、90、120 min的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尿激酶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通立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面冠脉血管再通率高,不良反应发生少,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荣发家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912-291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2014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分别采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2组血管再通、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和并发出血情况。结果瑞替普酶组30 min、60 min、120 min 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尿激酶组,平均再通时间短于尿激酶组,差异显著(P<0.05);瑞替普酶组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尿激酶组(P<0.05);2组再梗死、心力衰竭及住院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2组并发出血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加快血管再通速度,提高血管再通率,减轻心肌损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就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0.00%、75.6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比尿激酶具有再通时间早、冠脉再通率高、且出血、不良反应较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应用瑞替普酶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屯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符合溶栓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瑞替普酶组(54例)和尿激酶组(41例).瑞替普酶组患者给予瑞替普酶18 mg静脉滴注,30 min后重复上述剂量1次,尿激酶组患者给予尿激酶150万U溶栓,30 min内静滴完成.比较2组的溶栓冠脉再通率、心血管并发症、再闭塞、出血、死亡率.结果瑞替普酶与尿激酶组比较,血管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血管并发症、再闭塞、出血、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脉再通时间早、冠脉再通率高、给药方便、药物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而安全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探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r-PA组和UK组,r-PA组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治疗,UK组患者应用尿激酶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30 min、60 min、120 min的溶栓冠脉再通率,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急性期病死率,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和心肌损伤程度。结果 r-PA组患者治疗后30 min、60 min、120 min的溶栓冠脉再通率分别为35.00%、62.50%、87.50%,均显著优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A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0.00%,死亡率为2.50%,且LVEF为(56.47±2.17)%,CTn I峰值为(13.63±1.09)ng/m L,CK-MB达峰值时间为(9.50±1.02)h,均显著优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显著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溶栓再通率,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杨芳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9):60-61,63
目的对比研究瑞通立(化学名为瑞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8月~2011年9月收住本院的STEMI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瑞通立)和B组(尿激酶)各30例,观察两组血管总再通率、在发病3h内及3h后溶栓血管再通率、死亡率、出血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120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A组总的血管再通率(86.66%)高于B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3h内较3h后溶栓的再通率有明显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死亡率、并发症及120dLVEF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治疗中瑞通立疗效优于尿激酶,两组在发病3h内溶栓冠脉再通率均高于3h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8例发病12 h内的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瑞替普酶组49例,瑞替普酶18 mg间隔30 min分2次静脉注射;尿激酶组49例,150万u 30 min内静脉滴注。观察2组溶栓再通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溶栓后120 min瑞替普酶组42例显示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再通率为85.71%,尿激酶组35例相关血管再通,再通率71.43%,瑞替普酶组再通率高于尿激酶组,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MI比尿激酶能更早地使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再通率高,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溶栓开始2h内冠状动脉再通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开始后30min冠状动脉再通10例(33.33%),60min再通19例(63.33%),120min再通26例(86.67%);对照组患者溶栓开始后30min冠状动脉再通4例(13.33%),60min再通11例(36.67%),120min再通18例(60.00%);溶栓开始后同一时间段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0min、60min冠状动脉再通率与对照组60min、120min的再通率相似(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67%,对照组为33.33%,P>0.05。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显著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促进冠状动脉再通时间提前,是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覃和平  冉莉 《广西医学》2012,34(8):1054-1055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按是否符合溶栓治疗条件分为尿激酶溶栓治疗组70例和常规治疗组72例,并对胸痛缓解、冠状动脉再通率、住院病死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冠脉再通率溶栓治疗组高于常规组,胸痛发生率、心衰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病死率,溶栓组低于常规组(P均<0.05),休克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简单易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赫震寰  王敏 《中外医疗》2013,(35):106-106,108
目的 探讨瑞替普酶( rPA) 溶栓治疗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STEMI) 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符合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分别为瑞替普酶组和尿激酶组,使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比较溶栓后60 min和120 min时的再通率,以及并发出血情况、30 d再梗、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和2周内死亡率.结果 溶栓后60 min和120 min时的再通率瑞替普酶组高于尿激酶组;并发出血情况两组差别不大;30 d再梗、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和2周内死亡率瑞替普酶组相比尿激酶组要低.结论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 STEMI 再通率高,治疗效果好,且安全性较高,是基层院治疗STEMI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r-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院标准行尿激酶原或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瑞替普酶(r-PA)静脉溶栓治疗的22例为观察组,应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的1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溶栓再通率、胸痛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后2 h再通率r-PA组为89.47%,尿激酶组为68.42%(P<0.01)。r-PA观察组胸痛症状缓解率较UK对照组显著改善;r-PA观察组出血率并发症明显低于UK对照组。结论 r-PA的溶栓冠脉再通率显著高于UK,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与尿激酶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静脉溶栓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04例STEM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冠脉再通率及开通时间,并发症、恶性事件发生率的差别。结果:溶栓后,观察组患者治疗30 min、60 min与120 min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并发症及恶性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STEMI患者的疗效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适应证。方法 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溶栓治疗后,尿激酶组冠脉再通31例,再通率为62.0%(31/50);瑞替普酶组冠脉再通34例,再通率为81.0%(34/42),两组再通率有统计学差异(χ~2=3.954,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555,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并对照分析51例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患者。比较两组病例溶栓的再通率、4周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瑞替普酶治疗组近期临床预后明显好于尿激酶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是一种可靠、安全的方法,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并对照分析51例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患者。比较两组病例溶栓的再通率、4周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瑞替普酶治疗组近期临床预后明显好于尿激酶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是一种可靠、安全的方法,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治疗组采用瑞替普酶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等。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3.8%、94.9%;死亡率分别为7.7%、0%;出血并发症率分别为30.8%、17.9%,两组比较,治疗组血管再通时间早、再通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溶栓后6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64.1%、溶栓后9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94.9%、溶栓后12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97.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的再通时间早、冠脉再通率高,且药物维持时间长,患者不良反应较少,是临床一种高效、安全的溶栓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之斌  陈亚想 《当代医学》2011,17(23):132-132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在心肌梗死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冠脉再通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再通率与对照组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冠脉再通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张珂 《中外医疗》2012,31(4):105-10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救治方法。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即〈6h组和〉6h组,其中〈6h组采用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时间在发病后〈6h,而〉6h组则采用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时间在发病后〉6h。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本研究患者主要死因为:严重心律失常和心脏泵衰竭,有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5.91%,有5例发生轻度出血,轻度出血发生率为11.36%,有32例患者冠脉再通,冠脉再通率为72.73%。〈6h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0.34%;4例患者发生轻度出血,轻度出血发生率为13.79%;24例患者冠脉再通,冠脉再通率为82.76%。≥6h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6.67%;1例患者发生轻度出血,轻度出血发生率为6.67%;8例患者冠脉再通,冠脉再通率为53.33%。2组患者对比轻度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死率和冠脉再通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0.05)。结论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冠脉再通率,降低病死率,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研究瑞通立(化学名为瑞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8月-2013年12月收住本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采用数字随机分为A组(瑞通立组)和B组(尿激酶组)各30例,观察2组血管总再通率、出血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瑞通立组总的血管再通率(83.33%)显著高于尿激酶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出血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瑞通立作为一线溶栓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