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住院医师在质控科轮训对医院整体病历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前后4年中我院住院医师在质控科规范培训3个月后所书写的终末病历与未在质控科培训的住院医师所书写终末病历医疗缺陷5级构成情况[1],比较两组构成差异;随机抽取29名3~5年年资的住院医师,分为轮训组与未轮训组,在回顾性分析两组住院医师终末病历五级构成。结果:两组4年中书写终末病历医疗缺陷Ⅰ、Ⅱ、Ⅲ、Ⅳ、Ⅴ5级构成情况比较显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轮训组Ⅰ、Ⅱ病历93.23%明显高于未轮训组89.22%;同期运行病历抽查显示,轮训后病历缺陷率较轮训前明显下降(64.49%与68.99%,P<0.01)。结论:临床住院医师质控科3个月轮训制度有利于医院病历质量的整体提高,值得各级医院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科学的急诊护理岗位管理方式。方法:从岗位设置、岗位培训、岗位绩效考核等方面,探索急诊护理岗位管理方式。结果:建立了护士分层进阶体系,改革了绩效考核分配方式。结论:急诊科实施急诊护士岗位管理,有利于急诊护理发展,适用于临床推广,也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4.
5.
陈旭岩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7,4(6):2187-2187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综合大医院相继成立独立建制的急诊科,主要目的是应对“三甲医院”的评审。之后20年中急诊医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风风雨雨,又不乏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标志性事件。其中急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的出台和施行,是急诊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怎么评价它存在的意义都不过分。应当说专科医师培训计划的实施,以及由此带来的急诊专科医师的产生使急诊医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学科。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病人急诊急救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急诊急救48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成功抢救45例,死亡3例,其中急诊抢救室死亡1例,院前死亡1例,送手术室抢救无效死亡1例.抢救成功率达93.75%;结论在对严重创伤病人开展急诊急救时,采取持续的、有所预见的以及专门的护理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8.
《河南医学研究》2016,(6)
目的对急诊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昏迷原因和急诊急救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急诊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7例患者中,脑血管系统疾病40例(41.24%),心血管系统疾病10例(10.31%),内分泌系统疾病29例(29.90%),中毒18例(18.56%)。成功救治79例(81.44%),其中脑血管系统疾病33例(41.77%),心血管系统疾病3例(3.80%),内分泌系统疾病29例(36.71),中毒14例(17.72%)。结论根据患者产生昏迷的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急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10.
李双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6):2470-2471
目的提高急诊护士的急诊能力。方法急诊科急救小组有针对、有计划地对全科护士进行急救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并设立几个模拟病例进行考核。结果通过培训,护士的应急能力、急救技术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实践,认为该模式很有必要每年集中人员、集中时间对全科成员进行培训,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整体业务素质,提高病人满意度及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住院医师对其岗位胜任力的自评情况,为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0年10月,以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35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组织其对医师职业素养、教学与科研、团队合作、人际沟通、医学知识与终身学习、信息与管理、疾病控制与健康促进、临床技能和医疗服务8个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优化急诊病人就诊流程,提高急诊急救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方法近二年来,我院急诊改进接诊分诊环境,增设便捷的急救用具,改为四人配合法的护理抢救小组. 结果 提高接诊分诊工作效率,提高急诊急救护理质量. 结论 提高急诊急救护理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接诊分诊工作.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住院医师培训逐步全面推行并规范化已有10个年头。急诊日常工作具有高强度、快节奏、高风险的特点,岗前培训至关重要。本文比较了中美急诊住院医师岗前培训状况,发现美国住院医师岗前培训时间较长,为半脱产到全脱产逐步过渡的过程,且培训形式多样,内容全面,并设计了多维度的评估反馈及学习计划制定。我国应借鉴经验,酌情延长岗前培训时间,更加科学地设计课表,优化授课形式,完善评估及反馈制度,逐步完善急诊住院医师岗前培训。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正逐步走向成熟,为了标准化、规范化各培训基地培训质量,出台了相应的标准并定期对各项指标进行修正。但有些培训基地和专业基地仍然存在带教师资意识淡薄、制度制定不详尽,过程考核不规范等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检验基地经过多年累积深入解读各项评估指标,并结合检验住院医师的特点进行创新,在师资方面实施分层次的师资培训模式和严格的评估机制,不断提升师资质量;在培训制度方面建立详尽而有力的培训制度,保障住培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建立多元化的讲课体系,规范化的递进式考核流程等,提升住院医师的临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对遭受严重创伤的患者进行急诊和急救应该采取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方法:从在我院接受过急救治疗的重创病人中选取80位,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对这些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效果比较好的一些护理措施和方法.结果:80位病人中76位通过救治有了好转,只有4位抢救无效.结论:在对重创病人实施救治时,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急诊的效果,增加抢救成功的几率. 相似文献
19.
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尚处于起步阶段。计算机模拟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具有还原度高、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低风险及适于进行标准化考核等优势,是急诊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趋势所在。但目前国内急诊医学的模拟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普及率及应用水平不高,忽视师资培养,科研及开发工作滞后等。今后应当努力普及和提高对计算机模拟教学的认识、重视师资培养及科研工作,使计算机模拟教学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住院医师培训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展趋势看,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正向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发展.本文介绍了我院目前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取得的经验,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