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对心源性晕厥进行诊断与分析。方法对64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缓慢心律失常与快速型心律失常是心源性晕厥主要病因,晕厥发作与检出心律失常时间一致,且晕厥与心室停搏(〉3.0s)及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长短有关。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对心源性晕厥患者作出可靠的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动态心电图对老年人心源性晕厥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结果 120例患者发生晕厥73例,其中69例晕厥发作与严重心律失常发作的时间一致,且与长R-R间期>3.0 s及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另4例未记录到晕厥时有心律失常.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怀疑为心源性晕厥的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对阴性结果者,并不能完全排除心源性晕厥.  相似文献   

3.
58例心源性晕厥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心源性晕厥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性质及高危心电图表现特征。方法:结合患者生活日志,回顾性分析了58例心源性晕厥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结果:58例患者,均发生严重心律失常。33例(56.9%)晕厥发作与心律失常有关,其中快速性心律失常23例(39.7%),发生晕厥13例(22.4%);缓慢性心律失常35例(60.3%),发生晕厥20例(34.5%)。快速性心律失常致晕厥由〉200 bpm的极快心室率诱发,缓慢性心律失常致晕厥主要为〉3.0 s的心室停搏所引发。结论:心律失常尤其是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晕厥的重要原因,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易致猝死。动态心电图可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获得可靠的病因诊断,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4.
晕厥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琦  鲁国权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1):1249-1249,1268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晕厥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有晕厥病史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嘱其尽量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发作时间。结果45例(60%)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其中14例(18.67%)出现晕厥发作,14例晕厥患者中出现缓慢型心律失常9例,快速型心律失常5例,晕厥发作时间与检出心律失常时间一致。14例晕厥患者中,长R-R间期〉3.0s,共31次,其中16次发生晕厥,而长R-R间期〈3.0s者142次,无一例发生晕厥。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获得可靠的病因诊断。临床对发作性晕厥患者有必要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不明原因黑朦、晕厥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下患者晕厥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情况。结果 102例中发生晕厥30例,其中有28例晕厥发作与严重心律失常发作的时间一致,主要为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房颤、阵发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且与长R-R间期〉3.0秒及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另有2例未记录到晕厥时有心律失常。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源性晕厥可作出可靠的病因诊断,检查阴性者尚不能排除心源性晕厥,应给予多次检查,以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心源性晕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不明原因黑朦、晕厥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下患者黑朦、晕厥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情况。结果 120例中发生黑朦、晕厥49例,其中有39例晕厥发作与严重心律失常发作的时间一致,主要为心室停搏,且与长R-R间期〉3.0秒及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另有10例未记录到晕厥时有心律失常。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源性晕厥可作出可靠的病因诊断;检查阴性者尚不能排除心源性晕厥,应给予多次检查,以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刘岚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8):938-939
目的 探讨食管电生理检查联合动态心电图对老年性晕厥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不明原因的老年晕厥患者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及食管电生理检查的结果.结果 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有24例患者在记录期间出现至少一次的缓慢性或快速性的心律失常,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比例为42.9%,在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期间出现晕厥13例,占23.2%,其中1例患者发生晕厥未出现心律失常.结论 动态心电图联合食管电生理检查在老年性晕厥的临床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心律失常是老年性晕厥的主要原因,动态心电图联合食管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老年心源性晕厥的鉴别诊断,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1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24h或更长时间的Holter检查,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晕厥发作情况及时间,捕捉患者晕厥发作时心电图变化。结果 61例患者中有33例(54.1%)出现严重心律失常,13例(21.3%)检查过程中出现黑朦、晕厥发作,且发作时间与检出心律失常时间一致,尤其与R-R间期〉3.0s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Holter检查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吴克明  陈义林 《安徽医学》2007,28(2):126-127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和阿斯综合征的诊治特点。方法对6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发作时缓慢性心律失常占53.62%,快速性心律失常占46.38%;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10例,药物复律24例、直流电复律12例。结论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均为其发作时主要心律失常类型;前者治疗主要是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者治疗主要是及时复律,终止发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与探讨心律失常导致心源性晕厥与阿斯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诊治特点。方法选取2005年7月~2011年7月广东省增城市新塘医院收治的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与阿斯综合征患者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患者中,发作时为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占55.26%,为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占44.74%。所有患者中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者7例,通过药物治疗恢复心律者20例,通过直流电治疗恢复心律者10例。结论在发作时,缓慢性心律失常与快速性心律失常均为主要心律失常类型,对于前者建议植入心脏起搏器,后者以及时复律为主,以终结心律失常的发作。  相似文献   

11.
罗凝春  奚雪梅  宋晓玲 《吉林医学》2011,(21):4326-432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可疑心源性晕厥病例检测疗效。方法:对178例疑为心源性晕厥病史的患者进行了24 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分析,采用12导动态心电分析仪,全信息连续记录24 h心电图,详细记录日常生活起居,准确记录晕厥发生的时间。结果:老年组主要以缓慢型心律失常(52.1%)为主,包括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异常,与中年组(1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以快速型心律失常(48.8%)为主,包括房颤及室性心动过速等,与老年组(2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发作性晕厥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有必要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明确病因,并给予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源性晕厥患者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8例不明原因晕厥、黑朦患者开展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病发时的心电图状况。结果 39例存在晕厥,93例存在心律失常,晕厥组中仅6例不存在心律失常,未晕厥组19例不存在心律失常,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不同心律失常类型患者的R-R间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心源性晕厥患者开展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够有效诊断具体病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晕厥患者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8例临床诊断为晕厥的门诊或住院患者行24小时十二导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68例晕厥患者中,32例动态心电图无明显异常,36例动态心电图异常。10例在监测期间发生晕厥,而晕厥时动态心电图捕捉到心律失常7例,心电图无明显异常3例。36例动态心电图异常患者,窦性心动过缓18例,心房纤颤2例,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并伴有阻滞型心室停搏( R-R间期>2.0秒);室性心律失常6例。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对部分因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源性晕厥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检查阴性时也不能完全排除心源性晕厥,有必要时多次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14.
不同年龄晕厥患者24h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晕厥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将73例晕厥患者分成二组(老年组、中青年组),分别作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二组中均有恶性心律失常的检出,其中老年组心律失常较为复杂且心率变异降低者较中青年组为多。结论: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不同年龄晕厥患者因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源性晕厥都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十二导动态心电图(DCG)对心源性晕厥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眩晕患者采取12导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DCG监测62例患者中,40例正常或大致正常,异常22例,其中心律失常或阵发性心律失常16例。结论:心源性晕厥患者常与心律失常有关,动态心电图可以弥补常规心电图(ECG)不足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对11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长R-R间期是最主要、最常见的表现。缓慢性心律失常: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85例(77.27%)、窦性停搏33例(30.00%)、窦房阻滞15例(13.64%)、房室阻滞17例(15.45%)。快速性心律失常: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27例(24.55%)、阵发性心房颤动26例(23.64%)。A型和C型患者24h总心搏数〈8万、平均心率〈50次/min、最高心率〈90次/min,绝大多数最低心率发生于23:00~5:00,以35~40次/min居多。B型患者因有反复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发生,其24h总心搏数、平均心率、最高心率并不低于一般监测人群。结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晕厥与长R-R间期有明确的相关性,动态心电图能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肖黎  马莉 《新疆医学》2012,42(6):28-30
目的:为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晕厥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对确诊的100例晕厥患者行24h动态心动图检查,并在检查中尽可能诱发晕厥发作,记录其发作时心电图变化。结果:27例患者发生晕厥,发生严重心律失常19例,未发生心律失常8例;73例患者未发生晕厥,其中发生心律失常26例,未发生心律失常47例。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有效检出心源性晕厥,其简便的诊断方法为临床上防止心脏性猝死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Hoher)在心源性晕厥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42例晕厥患者行24hHoher检查。结果42例患者中与检出心律失常发作时间一致的晕厥11例(26.19%),且晕厥与心电图RR间期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Hoher检查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动态脑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对晕厥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4h动态脑电图(AEEG)和动态心电图(AECG)监测对晕厥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5例晕厥患者的24hAEEG和AECG监测结果。结果:115例患者中诊断为脑源性晕厥或症状性癫痫12例,心源性晕厥36例,疑为反射性或其他晕厥67例。结论:24hAEEG/AECG监测对晕厥的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晕厥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急症,而其中许多病例由心律失常引起。因此用动态心电图(Holter)对可疑心源性晕厥病例进行检查是明确晕厥原因的可靠方法之一。我们对38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进行了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