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以提高临床确诊率.方法 对2000年8月~2010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6例胃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内镜检查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6例患者,平均年龄51.8岁.Ann Arbor临床分期为:ⅠE期31例,ⅡE期17例,ⅢE期6例,ⅣE期2例.本组患者内镜活检确诊率为48.2%,5年生存率为74.6%.结论 胃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应根据内镜下多处活检、取材要深,结合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结果来综合判断.抗幽门螺杆菌、放疗、化疗等非手术已经成为原发性胃MALT淋巴瘤目前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 32例恶性淋巴瘤尸检资料对各类恶性淋巴瘤的生物学行为、合并症及死亡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1 材料和方法  本文从我科 196 5年~ 1995年的尸检资料中收集到 32例病理上确诊为恶性淋巴瘤病例 ,按 1982年全国淋巴瘤会议制订标准重新进行分类。2 结果2 .1 临床资料  32例中男性 2 7例 ,女性 5例 ,年龄 4~ 2 0岁 7例 ,2 1~ 30岁 19例 ,31~ 4 0岁 4例 ,58岁和6 1岁各 1例 ,原发部位 :胸腺 7例 ,腹腔淋巴结 5例 ,纵隔淋巴结 1例 ,左颈淋巴结 2例 ,全身多处淋巴结同时发生者 2例 ,鼻咽部 3例 ,扁桃体及口咽部各 1例 ,胃结…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肺淋巴瘤21例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8月~2007年9月21例原发性肺淋巴瘤(primary pulmonary lymphoma,PPL)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随访结果 ,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 21例均经病理确诊及分型,其中霍杰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3例,非霍杰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18例,其中低度恶性小B细胞淋巴瘤11例,高度恶性大B细胞淋巴瘤3例,T细胞淋巴瘤4例.Ⅰ E期2例,Ⅱ 1E期2例,Ⅱ2E期5例,Ⅲ期4例,Ⅳ期8例.手术治疗6例,其中根治性手术2例,姑息性手术1例,探查活检3例.经皮穿刺肺活检8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5例,淋巴结活检2例.全部病人均接受化疗,其中可评价疗效的19例,13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例病变稳定无进展,1例病变进展.联合放射治疗2例.随访8~150个月.16例目前存活.1例失访,4例死亡.中位生存期(38.2±7.3)个月,5年生存率61.7%.结论 PPL临床少见,临床及影像表现无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确诊依靠病理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进行分型.纤维支气管镜及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操作简便、安全、创伤性小,是确诊该病的可靠手段.手术治疗应慎重、严格选择病例,应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必要时辅以放疗、生物治疗.病理类型、分期、手术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袁珂  沈鹏臻 《四川医学》2013,(10):1535-1537
目的 提高对大肠原发性NK/T细胞淋巴瘤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大肠原发性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行20次肠镜,仅1例首次肠镜+活检确诊,3例3-4次肠镜+活检确诊,2例术后确诊,1例术后仍未确诊.首次诊断符合率仅14.29%.结论 大肠原发性NK/T淋巴瘤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临床医生应警惕该病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艾滋病患者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淋巴结肿大的艾滋病患者的淋巴结活检组织切片、临床资料、影像资料.结果 21例进入艾滋病期患者,男16例,女5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2.5岁.病理诊断10例淋巴结结核,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反应性增生,2例淋巴结转移癌,1例梅毒肉芽肿.结论 组织活检是确诊艾滋病患者淋巴结结核、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癌的主要方法,对于淋巴结的反应性增生及梅毒肉芽肿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T细胞性淋巴瘤中CD21的表达及其与EB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T细胞性淋巴瘤 (T -CellLYMPHOMAS ,TCLS)中EPSTEIN -BARR病毒 (EB病毒 )和其受体CD2 1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对 4 6例TCLS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CD2 1,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 (EBERS)。结果 :CD2 1的阳性率为 13% (6 /46 ) ,其中淋巴结内TCLS 4例阳性 ,淋巴结外 2例阳性。E BERS阳性率为 5 2 .5 % (2 4 /46 ) ,淋巴结内 3例和结外 2 1例。 2例结外TCLSCD2 1与EBERS同时阳性。CD2 1表达与EB病毒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部分T细胞性淋巴瘤中有CD2 1表达 ,EB病毒感染可能与之有关。但CD2 1表达的病毒例并非均有EB病毒感染。另外 ,CD2 1阴性的TCLS中EB病毒感染途径尚有等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 ,CT扫描在纵膈淋巴瘤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收集了本院 2 0 0 0~ 2 0 0 2年间经CT检查并经临床和 (或 )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淋巴瘤 1 6例 ,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 ,探讨CT检查对纵隔淋巴瘤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l 临床资料1 6例患者中男性 1 2例 ,女性 4例 ,年龄 4-67岁 ,平均年龄 41岁。主要临床症状 :发热1 3例 ,呼吸困难 1 0例 ,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9例 ,面颈部浮肿 7例 ,胸腔积液 2例。1 .2 诊断方法经局部淋巴结活检确诊 9例 ,经剖胸探查确诊 4例 ,经皮穿刺活检确诊 3例。1 .…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lymphoma)又被命名为粘膜相关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lymphoid tissue-lymphoma,MALT-L),占胃非上皮性恶性肿瘤首位,文献报道,约占胃恶性肿瘤的5%~11%,且逐年呈上升趋势[1,2]。本文现将我院1995至2005年来确诊的37例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7例原发性胃淋巴瘤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14~74岁,平均46岁。诊断标准[3]为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同时有以下条件:1全身无病理性浅表淋巴结肿大;2胸片无纵隔淋巴结肿大;3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4手术证实病变局限于胃及引流区域淋巴结;5肝脾正常。临床分期按Naqivi分期[4]:期4例,病灶在胃内;a期9例,淋巴结受累仅限于临近胃内原发性的引流淋巴结;b期13例,有腹腔内非临近区淋巴结的受累;期9例,有胃周围脏器的直接侵犯;期2例,肝、脾、骨髓受累,或有其他腹腔外病灶。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无特殊,半数以上表现与消化性溃疡相似。其中腹痛30例(81.1%),腹胀14例(37.8%)...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和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ML)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5-2006年收治的35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内镜及活检确诊率为31%(11/35),28例接受手术治疗,所有病人均接受CHOP方案化疗。总5年生存率为60%(21/35),ⅠE期86%(6/7),ⅡE期73%(8/11),ⅢE期和Ⅳ期41%(7/17)。结论内镜活检病理联合CT是诊断胃肠恶性淋巴瘤的重要手段,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深部淋巴瘤和肺外结核是临床上极难区别的两种常见病症。前者无浅表淋巴结肿大 ,后者无任何肺部结核的影像学改变 ;两者的临床表现均以累及的解剖部位不同而呈多样化 ,故两者易被误诊、误治。本文就我科近 5年收治的有关病例的发病特征、误诊原因及诊治原则进行分析讨论 ,以提高诊治水平。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14~ 7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 7d~ 1年 ,平均 2 9 5d。 30例均经剖腹/胸探查后 (其中 2 9例行剖腹探查 ,1例行剖胸探查 )行病理学检查或淋巴结活检确诊。其中 16例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  相似文献   

11.
恶性淋巴瘤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 ,临床表现错综复杂 ,可见于临床各科室 ,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本文就 1 0例早期曾误诊为其它疾病的恶性淋巴瘤 ,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各科室近十年来恶性淋巴瘤误诊病例 1 0例。其中男性 6例、女性 4例 ,年龄 1 8~ 57岁 ,平均年龄 35岁。1 .2 临床特点  ( 1 )误诊为淋巴结炎、淋巴结核 3例 :3例病人均有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表现 ,初步诊断为淋巴结炎、淋巴结核 ,给予抗炎、抗结核治疗 ,症状无缓解 ,遂行淋巴结活检 ,确诊为恶性淋巴瘤。 ( 2 )误诊为牙周炎 1例 :患者表现为牙…  相似文献   

12.
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sdisease) ,在小儿恶性肿瘤中占重要地位 ,因其起病隐匿 ,病程长 ,临床表现不特异 ,易误诊。自 1988年~ 1999年我们收治经病理确诊的霍奇金淋巴瘤 35例 ,误诊2 2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2例中 ,男 15例 ,女 7例 ,年龄 2 612 ~ 12岁 ,<5岁 5例 ,5~ 12岁 17例。误诊时间 :最短 1个月 ,最长 4年 ,<1年 2例 ,1~ 2年12例 ,2~ 4年 8例。1 2 误诊疾病 :慢性淋巴结炎 7例 ,颈淋巴结结核 5例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3例 ,结核性腹膜炎 2例 ,肠蛔虫症 3例 ,肝脓肿 1例 ,风湿热 1例。2 误…  相似文献   

13.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恶性淋巴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8F-FDG(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诊断恶性淋巴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行PET/CT显像诊断为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随后与其病理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46例中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淋巴瘤43例,其中1例右侧颈部及腹膜后多发高代谢结节患者经活检确诊为活动性结核,2例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伴代谢增高患者病理证实为转移性腺癌,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93.5%,93.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恶性淋巴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与少数活动性淋巴结核以及原发灶不明的淋巴结转移癌难以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原发性官颈淋巴瘤罕见,已报道的不足60例。本文报道了6例宫颈淋巴瘤病例,并回顾了相关文献。研究设计:从医院图表、病历和肿瘤登记档案中获取资料,对1998—2003年在本机构确诊的6例原发性宫颈淋巴瘤患者进行分析。同时还回顾了20篇已发表的宫颈淋巴瘤的文献报道,从中获取其他58例患者的资料。结果:患者确诊时的中位年龄为52岁(极差40~76岁)。3例患者在确诊的6个月内巴氏涂片出现异常。肿瘤平均大小为8.3cm(极差3—14cm)。根据Ann Arbor系统对肿瘤分期,“E”表示肿瘤起源于淋巴结外。2例患者为ⅠE期,1例为ⅢE期,3例为ⅣE期。本院6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极差12—120个月)。综合本院6例及报道中58例病例进行分析,43例为ⅠE期,14例为ⅡE期,2例为ⅢE期,5例为ⅣE期。回顾的文献中未发现统一的治疗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原发性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特征及治疗情况,探讨该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采用SP法对每例行CD20、CD79a、CD3、CD45RO、CD10、Bc16、MUM1、Ki-67、CK和EMA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按WHO(2008年)淋巴瘤分类标准,收集12例DLBCL并对每例进行详细的病理分型及随访.结果:女性10例,男性2例,中位年龄49岁,右乳7例,左乳5例.12例均为Ann Arbor Ⅰ E期,1例IPI 2分,2例IPI 1分,9例IPI0分.单侧乳腺无痛性肿块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6例(50%)获得随访资料,其中4例存活,存活时间11~31个月;2例死亡,存活时间分别7、19个月.5例(41.7%)有淋巴上皮病变(Lymphoepithelial lesions,LEL).7例(58.3%)为中心母细胞性变型,5例(41.7%)为免疫母细胞性变型.8例(66.7%)Bcl6阳性表达,12例(100%)MUM1阳性表达,12例(100%)CD10阴性表达,免疫套餐分型12例DLBCL(100%)全部为non GCB型.Ki-67指数中位40%,7例(58.3%)≥40%.结论:原发性乳腺DLBCL罕见,表现为non GCB型,病理活检加免疫表型检测有助确诊,治疗以联合化疗为主加放疗等的综合治疗方案为宜.  相似文献   

16.
1资料与方法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我科对26例怀疑鼻腔内NK/T细胞型淋巴瘤患者进行病理活检检查.其中7例反复活检5次以上,并临床观察12个月以上,排除该病;19例确诊为NK/T细胞型淋巴瘤.19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21~73岁,平均53.3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原发于淋巴结内、外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进行病理形态学分化谱系以及免疫表型异质性的比较性研究,并探讨其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同时对转录因子E2F1作为一种新的生发中心B细胞(GCB)型DLBCL的判断指标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收集1996年至2005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诊断为DLBCL的病检存档蜡块98例,应用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肿瘤病理形态学以及免疫表型分类研究.结果 :经病理形态学分型后,中心母细胞型占88.7%(87/98),免疫母细胞型占5.1%(5/98),间变型占3.1%(3/98),富于T的B细胞型占3.1%(3/98).98例DLBCL中,GCB型共31例(31.6%),淋巴结外组中GCB型占42%(21/50),高于其在淋巴结内组中所占的比例20.8%(10/48),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淋巴结内、外Ⅰ/Ⅱ期DLBCL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8%和7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Ⅰ/Ⅱ期和Ⅲ/Ⅳ期DLBCL中,CD1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8%和17.1%,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CD10在淋巴结内、外的阳性率分别为18.8%和38%,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Ⅰ/Ⅱ期在GCB型DLBCL中占74.2%,在非GCB型DLBCL中占50.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GCB型DLBCL中E2F1的阳性表达率为38.8%,在非GCB型DLBCL中为16.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且E2F1的阳性表达与CD10及Bcl-6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 ).结论: 98例DLBCL中,中心母细胞型最多,占88.8%.GCB型DLBCL在淋巴结外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淋巴结内.GCB型DLBCL的预后比非GCB型DLBCL要好.CD10可以作为预后判断指标.E2F1的阳性表达可作为判断GCB型DLBCL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8.
Qin L  Shi JH  Liu HR  Feng RE  Liu T  Li J  Lü W  Qin MW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6):3283-3286
目的 分析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弥漫磨玻璃影(GGO)的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胸部CT表现为双肺GGO的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6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男5例,女1例,年龄30~59岁(平均52岁),病程2~36个月(平均14个月).临床表现为胸闷憋气5例,体重下降5例,浅表淋巴结肿大2例,肝脾肿大2例.血红蛋白平均下降25 g/L,血清乳酸脱氢酶平均755 U/L,3例患者肺功能为弥散功能障碍(一氧化碳弥散量平均为70%).影像学表现为单纯双肺GGO 2例、双肺GGO伴双肺实变影3例、伴小叶间隔增宽3例、伴小结节影2例、伴纵膈淋巴结肿大2例.6例患者均经肺组织活检病理确诊,其中4例为B细胞淋巴瘤(血管内淋巴瘤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各2例),2例为T细胞淋巴瘤.随访2~6个月(平均4个月),4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后病情平稳;2例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1例未化疗失访,1例因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未能化疗,4个月后死亡.结论 以双肺GGO为首发影像学表现的肺非霍奇金淋巴瘤起病隐匿,少见,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肺活检是最终确诊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红宾  张一军 《重庆医学》2000,29(4):317-318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与胃癌和胃溃疡相比缺乏特异性 ,因此误诊率高。我院自 1986~ 1999年收治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12例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1]  本组 12例患者均由组织学证实 ,符合下述标准 :(1)全身无浅表淋巴结肿大 ;(2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 ;(3)无纵隔淋巴结肿大 ;(4)外科手术时除局部淋巴结肿大外无其它部位病变 ;(5 )肝脾无病灶。1 2 一般资料  12例患者中男性 7例 (5 8 3% ) ,女性 5例(41 7% ) ,年龄 2 7~ 6 2岁 ,中位年龄 36岁。临床症状 :上腹疼痛 10例 (83 3% ) ,其中 5…  相似文献   

20.
18F-DG PET显像在恶性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1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对恶性淋巴瘤诊断和分期的价值。方法 对 2 7例疑诊为淋巴瘤并进行18F DGPET显像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对比最后诊断 (以病理检查作为判断依据 ) ,计算诊断符合率。确诊的 19例初发或复发淋巴瘤 ,按淋巴结区、结外区和骨 /骨髓 3个解剖区评价18F DGPET对淋巴瘤浸润病灶的检出率。结果  2 7例疑诊淋巴瘤患者中 ,18F DGPET检查结果与最后诊断符合率为 92 .6 % (2 5 /2 7)。在淋巴瘤病灶检测中敏感性为 89.7% (6 1/ 6 8) ,特异性为 95 .5 % (472 / 494)。淋巴结区和结外区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88.1%和 99.4%、91.7%和 83 .6 %。 2例弥漫性骨髓浸润18F DGPET均检出。并有 2例患者分期从ⅢB提高到IVB。结论 18F DGPET显像可以为恶性淋巴瘤特别是以长期发热为主要表现的淋巴瘤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分期诊断中 ,18F DGPET对淋巴瘤病灶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 ,有助于临床更准确的分期从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