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腹膜后神经鞘瘤(附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腹膜后神经鞘瘤为少见病,2005年4月我院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病例病人,男,37岁。间断性右上腹痛10年,无其他伴发症状,可自行缓解。CT扫描提示:胰头后方、腔静脉与腹主动脉间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影,直径近3cm,边界清晰,注入造影剂后逐渐强化,延迟后密度仍较高;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入院后经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胰头后腹主动脉旁,肠系膜上动脉的右侧,下腔静脉及左肾静脉前方,3cm×4cm大小为类圆形实性肿物,边界清,包膜完整。术后病理:腹膜后神经鞘瘤。术后随访半年,无复发。2讨论2·1概况神经鞘… 相似文献
2.
误诊为肝细胞癌的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肝细胞癌(HCC)的诊断正确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治疗前5例误诊为HCC的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以及正确诊断、治疗和随访结果等。结果:5例病理这证实分别为肝细胞腺这囊腺瘤恶性变、孤立性肝转移腺癌、腹膜恶性纤维组织细胞和外生型胃神经鞘瘤。5例中3便因瘤体巨大富血而未能作手术切除,4例术曾接受介入治疗或化疗。3例良性(包括伴有恶性变1例)3年后仍存活。结论:术前发能辨认肝细胞瘤和胆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4岁、左下肢疼痛三年,加重半年,发现盆腔肿物一月,于1990年11月26日入院.患者三年前无外伤等原因左下肢阵发性胀痛,与气候无关,咳嗽及增加腹压亦不加重,但屈曲左下肢使疼痛减轻,在某院检查摄腰椎片示L_5-S_1间隙狭窄,按腰椎间盘脱出症治疗无好转.近半年来,左下肢外侧麻木感,左大腿周径变细,有时大便变扁,夫妻同房时阴道触痛剧烈并向左下肢放射,再次去医院检查.腰椎CT扫描示L_5神经根周围脂肪稀少,L_5 相似文献
4.
5.
患者男性 ,5 9岁。因腰部胀痛 ,双下肢浮肿及头痛 2 0余天入院。体查 :一般情况尚可。心 ,肺(- ) ,肝 ,脾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双下肢浮肿。于脐上扪及约手掌大小肿块 ,质硬 ,边界不清。CT检查 :腹部平扫 ,于S6 # -S17# 层面见胰腺后方 ,腹主动脉前方巨大混杂密度团块影 ,大小约 180mm×130mm。肿块表面光滑 ,轮廓清晰 ,密度不均 ,可见斑点状钙化影 ,疑为畸胎瘤。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膜后肿瘤探查术。术中见上腹部腹膜后有呈条形排列的数枚肿瘤 ,左贴脾 ,右达肝门 ,胰头后下方 ,其后有下腔静脉通过。肿瘤表面光滑 ,略可移动 ,即行包… 相似文献
6.
后腹膜巨大恶性神经鞘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腹膜巨大恶性神经鞘瘤一例冯代群患者男,40岁。右上腹隐痛不适3年,发现包块并逐渐增大5个月。体检:左中上腹可扪及一巨大肿物,婴儿头大小,质中,表面光整,不活动,无压痛。图1CT平扫,左中上腹可见一巨大囊实性肿块影,大小约20.7cm×13.5cm×... 相似文献
7.
右腓骨神经鞘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3岁,因右外踝部肿胀疼痛15年,近日加重收入我院骨科。体检:右外踝处高起,肿胀,触受4.0cm×3.0cm肿物,质韧,局部轻压疼,边界清楚。局部皮肤无红热。表面皮肤无静脉怒张,无色素沉着。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相似文献
8.
病例1:中年男性患者,鼻咽左侧壁及顶后壁可见菜花样肿物,左上颈多枚肿大淋巴结,直径1.0cm-5.0cm大小不等,质硬、活动度差。确诊为鼻咽低分化鳞癌(T2N2M0),进行放射治疗,放疗结束后原发灶消除,继发灶明显缩小,3个月后趋于稳定,但仍有“残留”,直径2cm-3cm。1年半后复查,“残留”肿物大小无变化,拟手术治疗。但CT示肿物边界不清,颈内静脉被压变窄,同时ECT发现左侧第11后肋、右侧第9、10后肋局灶性代谢活跃,考虑为骨转移。故先行化疗3个疗程。复查ECT:右侧第9、10后肋病灶消失,左侧变化不明显;CT示左上颈“残留”肿物大小及边界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10.
患者,男,46岁,因腰痛检查发现盆腔占位,于2012-01-03入院。患者腰痛10余年,为双侧腰骶部钝痛,劳累后明显,无会阴部及下肢放射痛,无发热、血尿,按腰肌劳损治疗,病情时轻时重。于3个月前行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占位,为进一步诊治入院。近5年来出现进行性加重左下肢静脉曲张症状,右下肢无明显异常。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左下腹深压痛、按压左下腹时出现左下肢跳痛感,未触及明显包块。左踝、左小腿内侧可见多处蚯蚓状团块,皮肤可见多处片状色素沉着区,局部苔癣化,右下肢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明显肿胀,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RADS)的超声造影检查诊断肝细胞癌(HCC)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有肝癌高风险的单发肝脏病变患者的超声造影资料,并基于LI-RADS分类标准对肝脏病变进行分析评估,并与病理或临床诊断结果相对照。结果:108个病灶中LI-RADS 1~5类病灶共106个:1类和2类病灶19个,临床客观诊断结果均为良性(阴性预测值为100%);3类病灶3个;22个4类病灶中17个为 HCC(阳性预测值为77.3%);62个5类病灶中有54个为 HCC(阳性预测值为87.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3(P<0.001)。若将LI-RADS 3~5类病灶归为阳性,基于LI-RADS的超声造影检查对HCC的诊断符合率为83.9%(92/106),敏感度为100%(73/73),特异度为57.6%(19/33),阳性预测值为83.9%(73/87),阴性预测值为100%(19/19);若将 LI-RADS 3类病灶排除、1~2类病灶归为阴性、4~5类病灶归为阳性,则诊断符合率为87.4%(90/103),敏感度为100%(71/71),特异度为59.4%(19/32),阳性预测值为84.5%(71/84),阴性预测值为100%(19/19)。结论:超声造影检查中应用LI-RADS分类标准诊断 HCC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误诊或漏诊的20例肝细胞性肝癌(HCC)的原因,以进一步提高HCC的诊断准确性。方法:20例HCC患者行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流率为3.0ml/s,然后开始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扫描,观察病灶的强化方式和部位。结果:漏诊的5个病灶均〈1cm,其中2个病灶在三期扫描中均未能发现,其余3个病灶因观察分析不仔细而漏诊。16个病灶误诊为其它肝脏病变,肝血管瘤(5个),肝脓肿(4个),肝硬化结节(3个),局灶性结节增生(2个),肝炎性假瘤(2个)。结论:HCC在三期增强扫描中强化方式不典型是误诊的主要原因,而这种不典型强化方式是HCC的病理基础和生长方式所造成的。了解HCC的病理基础和生长方式及仔细阅片和分析可进一步提高HCC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乳腺病变术前 MRI 漏诊、高估、低估病例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探讨 MRI 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 MRI 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5名患者,共计222枚病灶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分析其 MRI 表现特点并按 BI-RADS 分类进行评估;比较 MRI 对不同强化类型病灶诊断效能。以患者临床信息及 BI-RADS-MRI 词典为依据采用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建立模型预测病灶良恶性,并与评估结果对比,比较不同影像学表现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222枚病灶中良性161个、恶性61个。MRI 漏诊6个病理均为良性;低估4个病灶中3个含导管原位癌成分;高估14个病灶包括12个肿块型和2个非肿块强化病灶。ADC 值对肿块型病灶诊断效能高、AUC 达0.932,对非肿块强化病灶诊断效能较差;DCE-MRI 联合 DWI 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93.4%,特异度91.3%,诊断准确度91.9%;MRI 对肿块型和非肿块强化病灶总体诊断效能无显著差异。结论:乳腺 DCE-MRI 联合 DWI 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对肿块样强化与非肿块强化病灶的总体诊断效能相仿。低估的病灶病理以导管原位癌为主。医师进行 BI-RADS-MRI 分类评估时带有一定主观性,诊断结果有高估的趋势、同时减少大部分低估,对总体诊断准确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报告6例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并结合文献探讨其影像学表现。方法 搜集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MALT淋巴瘤6例,其中来源于胃4例,十二指肠及回肠各1例,所有病例均经胃肠钡餐造影(GI)、CT或MRI检查。并复习了近几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胃肠道MALT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根据该组病例临床及影像学所见,胃肠道MALT淋巴瘤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为:(1)年龄在50岁以上,多为I-Ⅱ期低度恶性肿瘤,病程长,进展缓慢,症状轻,疗效好;(2)绝大多数幽门螺杆菌阳性,特别是胃MALT淋巴瘤;(3)GI示胃小区不规则增宽,多发性黏膜下小结节和多发边缘模糊的浅表溃疡,胃肠道黏膜皱襞粗大、紊乱迂曲,晚期呈多发息肉样结节、肿块及较大溃疡。CT及MRI表现为胃肠道壁环形光滑或小结节样增厚,肠MALT淋巴瘤可致肠腔狭窄。多发细小黏膜下病灶及多种征象共存是该病最重要的影像学特点。结论 典型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可作出胃肠道MALT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肺癌的MRI信号特点,以探讨MRI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肺癌MRI表现,以同层椎体为背景,按高、中、低三种等级将30例肺癌统计T2WI、T1WI信号强度变化。结果:中央型19例,在T2WI上呈高信号8例,等信号11例,信号均匀11例,信号不均匀8例;在T1WI上呈略高信号7例,等信号11例,低信号1例,信号均匀15例,不均匀4例。周围型11例,在T2WI上呈略高信号6例,等信号5例,信号均匀6例,信号不均匀5例;在T1WI上略高信号3例,等信号8例,信号均匀7例,信号不均匀4例。增强7例均显示明显强化,肿块与纵隔淋巴结呈一致性强化,肿块呈慢强化,阻塞性肺炎呈快速强化,坏死和纤维组织强化不明显。结论:肺癌的MRI平扫信号在T2WI上以稍高信号至等信号为主,在T1WI上以等信号至稍低信号为主,T2WI能区别实质性肿块与坏死、纤维组织和阻塞性病变,MRI扫描对肺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n DPDP增强MRI在肝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4例患者经临床和/或病理证 实的28个肝局灶性病变,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T1WI、T2WI平扫和Mn DPDP增强MRI,11例患者作Gd DTPA动态 增强检查,比较3者对肝局灶性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14例患者中1例为肝血管瘤合并肝囊肿;1例FNH;12例 肝硬化并再生结节,其中合并肝细胞癌7例,合并肝囊肿4例,合并肝细胞癌和肝囊肿1例。将每例患者不同病变分别算 为1个病灶,共计28个病灶。结果:14例患者28个病灶中,12个肝硬化结节于Mn DPDP增强后呈均匀强化,以30min ~2h内强化明显,其中3个肝硬化大结节于延迟24h扫描仍有强化,于MR平扫T1WI呈高、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 Gd DTPA增强后呈缓升速降型;8个肝细胞癌灶于Mn DPDP增强后呈不均匀带状或斑片状强化,其中5个见环状假包 膜样强化,3个延迟24h扫描仍有轻度不均匀强化,病理为高中分化型肝细胞癌,于平扫T1WI呈不均匀低、等信号,T2WI 呈不均匀高、等信号,Gd DTPA增强后呈速升速降型;1个肝血管瘤及6个肝囊肿均无明显强化;1个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于Mn DPDP增强后早期呈轻度不均匀强化,2h后呈等信号改变。结论:Mn DPDP增强MRI对肝局灶性病变有一定鉴 别诊断价值,但对肝硬化结节、肝细胞癌及其它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特征影像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表现。结果:所有肿块均边界清楚,其中3例呈铸型或嵌入生长,1例侵犯椎间孔;2例可见小斑点钙化;超声显示3例呈轻度不均匀性低回声,内可见条索状间隔回声;1例不均匀低回声内见血流信号。CT平扫呈均匀性低密度,CT增强扫描1例无明显强化;2例动脉期包膜轻度强化,其中1例无延迟强化,1例呈进行性延迟强化;2例动脉期包膜及间隔轻度强化,并见包膜及间隔轻度延迟强化。MRI T1WI呈均匀性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性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呈轻度强化。结论:CT、MRI诊断节细胞神经瘤优于超声;当其出现特征影像表现时,需要考虑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心源性肺水肿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影像学差异,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心源性肺水肿误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误诊原因.结果:3例病变均呈两肺弥漫性磨玻璃密度影,其中1例病灶融合并呈大片实变影,2例可见部分磨玻璃密度病灶分布于肺野外带(胸膜下);3例均可见小叶间隔增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介入治疗肺癌并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晚期肺癌并肝转移的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经支气管动脉和肝动脉进行化疗和/或栓塞术。结果:肺原发灶有效率73.3%(11/15),肝转移灶有效率80.0%(12/15)、肺原发灶合并肝转移灶有效率66.7%(10/15)。半年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80%和60%。结论:经支气管动脉和肝动脉联合介入治疗肺癌并肝转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