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甘肃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疫情流行状态,提出改进措施,预防和控制人间疫情的发生。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对2001~2010年甘肃省鼠疫疫源地人间疫情和动物间疫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0年间人间疫情均发生在甘肃省祁连山—阿尔金山高山草原旱獭疫源地,均由主动接触旱獭等染疫动物引起,祁连山中西段—阿尔金山疫源地旱獭密度比较稳定,年际变化不大;在动物鼠疫已间歇多年的夏河、天祝,旱獭密度较高,而鼠疫动物病持续流行的肃南、肃北和阿克赛等地,旱獭密度却处于相对低的水平;10年间总体黄鼠密度明显呈逐年单边下降趋势,共分离鼠疫菌453株,其中动物检菌327株、媒介材料检菌123株、人分离鼠疫菌3株;IHA检测发现阳性数435份,阳性率3.08%;RIHA检验阳性数62份,阳性率4.71%。结论甘肃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疫情流行状态与鼠疫监测技术落后、疫源地时空变化特征、旱獭猎捕外运、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疫情的有效控制需要改进鼠疫监测技术、加强鼠疫自然疫源地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促进立法,加大旱獭猎捕外运打击力度、完善鼠疫健康教育核心内容,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的经济、有效、可行的鼠疫健康教育模式,开展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大型工程项目的鼠疫卫生学评价。  相似文献   

2.
祁连山──阿尔金山旱獭鼠疫近年流行态势分析石映祥,师彦龙,裴小康,王世明(甘肃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兰州市730030)祁连山──阿尔金山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包括肃南、肃北、阿克赛)是八十年代后甘肃动物鼠疫病流行特别活跃的地区,动物鼠疫病流行连...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敦格铁路甘肃段建设对鼠疫流行的潜在传播危险性,为敦格铁路建设中鼠疫防控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该地区动物鼠疫流行情况、以往人间鼠疫发生主要因素和铁路项目标段与动物疫点交叉分布情况为指标开展调查,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控对策。结果该地区截至目前发生11起人间疫情,感染发病11例、死亡9例,旱獭总平均密度(0.23~0.52)只/hm2;鼠疫病原学检测旱獭标本2 049份,检菌阳性142份、阳性率6.93%;敦格铁路甘肃标段穿越鼠疫非疫区(柳沟—敦煌—阿克塞段)的大部分路段处于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半包围之中,穿越阿克塞境内大部分路段处于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高度活跃区域内,且动物疫情持续流行,动物鼠疫流行不明区有动物鼠疫活动的迹象。结论敦格铁路甘肃标段穿越鼠疫非疫区地区防控对策应主要以防止周边旱獭疫情的传入和波及人间疫情的输入为主,穿越动物鼠疫持续流行区采取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控制和人间鼠疫防控综合策略,穿越动物鼠疫流行不明区防控对策应主要采取防止历史疫区的死灰复燃,以及周边旱獭疫源地疫情的传入和波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甘肃省甘南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监测数据,了解鼠疫流行特征,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鼠疫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EXCEL建立甘南鼠疫监测信息库,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2005—2018年甘南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共调查74 281.2 hm2,见喜马拉雅旱獭8 911只,平均密度为0.12只/hm2;共布放鼠夹(笼)64 100次,捕获小型啮齿动物355只,捕获率为0.55%,分属于2目5科8属11种;梳检喜马拉雅旱獭4 766只、染蚤1 364只,总平均染蚤率28.62%,共获蚤3 978只,总蚤指数0.83;共探洞16 611个,有蚤洞1 451个,总平均染蚤率8.74%,共获蚤1 875只,总蚤指数为0.11;1950—1969年甘南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内共发生人间鼠疫疫情17起,发病43例,死亡36例,1970—2018年无人间疫情;1959—1969年,共分离出33株鼠疫菌,其中分离自人体7株、自毙喜马拉雅旱獭24株和斧型盖蚤2株;1971—2018年未分离出鼠疫菌。结论甘南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是甘肃省最早判定的疫源地,60年代初动物间鼠疫活跃,时有人间鼠疫发生;70年代后动物间鼠疫基本处于稳定控制状态,但有重新活跃迹象;该疫源地喜马拉雅旱獭密度持续处于高水平,进入疫源地务工、旅游人员逐年增加,存在非法猎捕贩运旱獭现象;应加强鼠疫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动物鼠疫流行线索调查,提高人间鼠疫快速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张掖地区鼠疫防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张掖地区的动物鼠疫病是从 196 1年肃南康乐区扎科牛场天桥湾门喜马拉雅旱獭 (Mormotahem anayna简称旱獭 )体内分离到鼠疫菌后得以证实的[1] 。到 2 0 0 1年底 ,共从疫区内宿主动物、媒介昆虫体内分离鼠疫菌 2 2 4株 ,判定动物鼠疫疫点 98处。旱獭动物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在肃南县皇城至祁青 ,东西长 36 0km ,南北宽 4 0km的狭长地带的祁连山北麓之高寒草甸草原。自 196 3年民乐县发生第一起人间鼠疫后 ,到 2 0 0 0年共发生人间鼠疫 12起 19例 ,现就本地区 196 1~ 2 0 0 1年的鼠疫防制概况简述如下。1 动物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6.
甘肃有3块2类鼠疫自然疫源地,即祁连山-阿尔金山高山草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甘南高寒草甸草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陇中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于10个县(区)96个乡(镇),面积达80198.72km^2,截至2010年共分离鼠疫菌1671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甘肃省鼠疫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甘肃鼠疫及其防治(1958—1980)》、甘肃省人间鼠疫疫情及历年鼠疫监测总结等资料,按《鼠疫诊断标准》WS 279-2008诊断鼠疫病例,以显微镜检查、细菌培养、噬菌体裂解试验和动物实验四步检验方法检验鼠疫菌。结果 1958—2018年全省9个县发生人间鼠疫32起71例、死亡44例,病死率为61.43%;其中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发生21起、发病31例、死亡25例,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发生1起、发病26例、死亡11例,民乐县、肃州区和甘州区非鼠疫疫源地发生10起14例、死亡8例;动物间鼠疫检出鼠疫菌主要在6—8月,除1968年、1979—1981年未检出鼠疫菌外,其余年度均检出菌,共计2 023株,年均检出鼠疫菌34株,菌株主要来源于祁连山—阿尔金山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占全省检菌数的98.27%。结论甘肃以祁连山—阿尔金山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流行为主,动物间鼠疫流行几乎连年不断,约十年出现一个流行高峰,人间鼠疫流行呈上升趋势;今后应加强《甘肃省鼠疫预防和控制条例》的贯彻落实,加强区域间、部门间联防联控,夯实鼠疫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医务人员全员培训、灭獭灭蚤等综合性防控措施,加强牧羊犬作为传染源的科学研究,探索更有效的预防策略;引进新的检测方法并采取更有效的监测,密切关注周边地区动物间疫情动态,做好突发人间疫情的应急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鼠疫流行态势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大部分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 ,现已查明有 30个疫源县、118个疫源乡、6 74个疫点 ,疫源面积达 18× 10 4km2 ,有 13种自然染疫动物和 9种自然染疫昆虫 ,是我国各型鼠疫疫源地中鼠疫流行最为猛烈、对人群威胁最为严重的一块疫源地。1 鼠疫流行概况1.1 动物间鼠疫 喜马拉雅旱獭 (以下简称旱獭 )是这块疫源地的主要宿主。疫情活跃 ,动物间鼠疫流行连年不断。仅 1999、2 0 0 0年在旱獭体和旱獭体表寄生虫体内分离出鼠疫菌 4 1株 ,发现新疫点 8个。 2 0 0 0年 5月从祁连山北麓肃南所捕的 2 18只旱獭 ,经河…  相似文献   

9.
分析 2009-2018年鼠疫宿主动物种群、密度变化,为制定鼠疫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二连浩特地区2010-2018年鼠疫监测数据,采用流行病学、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8年,捕获啮齿动物15种1 423只,包括长爪沙鼠、子午沙鼠、大沙鼠、达乌尔黄鼠、赤颊黄鼠、小家鼠、黑线仓鼠、灰仓鼠、黄兔尾鼠、短耳仓鼠、三趾跳鼠、五趾跳鼠、羽尾跳鼠、黑线毛足鼠、小毛足鼠。主要宿主长爪沙鼠最高密度6.0只/hm2,最低密度0.12只/hm2,平均密度1.11只/hm2;捕获媒介蚤19种,鼠体染蚤率51.74%,鼠体蚤指数2.14;检出鼠疫菌48株、阳性血清25份,有7个年份存在动物鼠疫流行。结论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二连地区动物鼠疫流行活跃,应加强动物和人间鼠疫的监测,并开展预防性灭鼠灭蚤。  相似文献   

10.
西水鼠疫自然疫源地位于东经100°06'~100°17',北纬38°31'~38°40',动物地理区划属青藏区和蒙新区相接壤的过渡地带之东祁连山山地.地理景观大致可分为高山草旬草原、森林草原和灌丛草原三大类型.海拔多在2 700m以上,为高寒大陆性气候.行政区划属肃南县马蹄区管辖.本地1974年因剥食染疫动物曾发生一起人间鼠疫(腺鼠疫),1975年又从当地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emalayana)体内分离到鼠疫菌,从而证实该地存在旱獭鼠疫,隶属祁连山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1].为控制人间鼠疫的发生,逐步做到动物间疫情的预测预报,研究动物间鼠疫的流行动态,从1982年至2001年对该疫区进行了连续20年的旱獭鼠疫监测.在20年的时间内,共从当地动物、媒介昆虫体内分离鼠疫菌102株;动物血清IHA阳性189份;旱獭密度平均为0.4只/hm2,旱獭体蚤指数平均为6.0,洞干蚤指数平均0.1,体蚤染蚤率平均为65.6%,洞干染蚤率平均为2.6%.1998年成功地处理一起人间鼠疫(败血型)[2].现就该地区旱獭鼠疫动物病动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酒泉地区位于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西端 ,从东到西 10 0 0km长的祁连山北麓和阿尔金山东段是近年旱獭鼠疫流行极为活跃的地区 ,旱獭鼠疫疫源地分布海拔 2 50 0 460 0m之间 ,自 1961年在阿克塞县境内从自毙旱獭体内检出第一株鼠疫菌 ,迄今已判定的疫源面积64.4万hm2 ,占全省疫源面积的 57% ,共检出鼠疫菌 110 8株 ,发现疫点 2 2处 ,分布在 4个县 (市 ) 17个乡镇。1 酒泉地区人间鼠疫发生情况   1961— 1977年发生 4起人间鼠疫 ,60年代 1起 ,70年代 3起。其中 :阿克塞县 1起 ,酒泉市 1起 ,玉门市 2起 ,这些病例有 3起于本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甘肃省旱獭疫源地鼠疫疫情流行现状,从而更好地掌握今后疫情动态发展趋势。方法对甘肃省旱獭疫源地人间与动物间疫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09年甘肃省旱獭疫源地发生人间鼠疫4起,发病4例,死亡2例;10年间检菌440株,其中动物检菌318株,检出率为1.60%;昆虫检菌122株,检出率为1.20%;IHA检测发现阳性418份,阳性率3.50%。结论甘肃省旱獭疫源地动物鼠疫正处于猛烈流行期,应做好控制人间鼠疫的应急准备。  相似文献   

13.
浅析偶然宿主与鼠间疫情流行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抗性偶然宿主作为动物鼠疫的一时性宿主,对动物鼠疫的发生与流行有一定关系,而且对疫区或可疑地区进行鼠疫流行病学“侦察”有“指示”作用,同时对疫情的预测预报,以及进行疫区回顾性研究有积极意义。1 材料与结果 2例偶然宿主来源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鱼儿红地区。该区系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旱獭为该地优势种,是鼠疫菌的主要贮存宿主。第1例于1975年7月从该地1只自毙狐狸体内分离出1株鼠疫菌,继而从自毙旱獭体内分离出目的菌,首次证实该地动物间有鼠疫流行,判定该地为鼠疫自然疫源地;第2例为1997年8月从该地1只自毙牧犬体中分离出1株鼠疫菌,这与该地当年鼠间鼠疫暴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0~2008年那曲地区动物间鼠疫流行特征。方法对2000~2008年鼠疫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0~2008年那曲地区共调查6 490.52 hm2,见獭1 140只,平均旱獭密度为0.18只/hm2,发生一起人间鼠疫,发病1人,死亡1人,5个年度有动物间鼠疫的发生,分离鼠疫菌13株,判定阳性血清170份,最高滴度为1∶2 560(++)。结论那曲地区目前已知鼠疫自然疫源地中动物间鼠疫流行态势总体呈较平稳状态,特别是老的疫源地尤为明显,同时出现了老的疫源地周边地区,过去尚未进行过调查地区的动物间鼠疫疫情呈现出较活跃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现已判定8个旱獭鼠疫疫源县,面积达73 361.8 km2。河西祁连山-阿尔金山旱獭疫源地动物间疫情持续猛烈流行,人间鼠疫疫情时有发生。为了防止动物间疫情波及到人间或者染疫动物远距离运输后,造成远距离传播,导致疫情大范围爆发流行,避免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通过设立检疫卡、出台禁止猎捕旱獭条例、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在  相似文献   

16.
1983年判定乌鲁木齐县天格尔山北坡头屯河东岸山坡存在鼠疫疫源地以后,至1986年经细菌学判定的疫点共3个,疫点面积约3.5平方公里;在此期间自灰旱獭(M.baibacina)体分离到鼠疫菌共5株,但未能从旱獭体外寄生物中分离到鼠疫菌。1987年动物鼠疫监测的重点是,监测疫源地的空间分布范围及动物鼠疫流行动态,查明鼠疫传播媒介的种类。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疆乌苏古尔图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规律,及时发现该地动物鼠疫疫情,防止动物鼠疫传到人间。方法参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鼠疫监测方案》中有关方法进行。结果 2010年灰旱獭平均密度为0.93只/hm2,长尾黄鼠平均密度为16.5只/hm2;长尾黄鼠体外总蚤指数为9.2,其中方形黄鼠蚤占77%;长尾黄鼠鼠疫间接血凝阳性率为0.65%;共检出鼠疫菌23株,其中1株检自灰旱獭,5株检自长尾黄鼠,12株检自方形黄鼠蚤,4株检自似升额蚤,1株检自宽新蚤;2010年未发现人间鼠疫疫情。结论 2010年乌苏古尔图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呈高强度流行。动物鼠疫疫情发生后,除加大动物鼠疫疫情监测外,还加强了人间鼠疫疫情监测,有效地防止动物鼠疫疫情传到人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甘肃省玉门市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旱獭鼠疫动物病某些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系统收集该疫源地70年代以来在鼠疫疫源监测中有关旱獭鼠疫动物病的流行强度、媒介昆虫、鼠疫菌毒力等流行特点,对旱獭鼠疫动物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西部祁连山地的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情在自然条件下周期起伏不断循环,大面积内流行和宿主的栖息类型与生态习性紧密联系,不同月份分离的鼠疫菌菌株数量有差异,喜马拉雅旱獭为单一宿主。结论西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处于活动状态,2000年以后持续流行;旱獭是疫源地主要的疫源动物;旱獭体蚤是旱獭鼠疫流行的传播媒介,斧形盖蚤起主要传播媒介的作用,腹窦纤蚤主要侧重于保持巢内的疫源性,谢氏山蚤则两者兼有但后者的意义更大,不同区域的旱獭主要寄生蚤的种群组成不尽相同,寄生蚤的检菌数量也以季节消长为转移。  相似文献   

19.
1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1963年,原新疆流行病防治研究所调查了沙湾山地,认为该地是疑似鼠疫自然疫源地.1988年8月在新疆沙湾后山博尔霍拉牧场发生一起人间鼠疫,同年从后山灰旱獭、长尾黄鼠及其寄生蚤--方形黄鼠蚤中分离到了3株鼠疫菌,判定沙湾县为灰旱獭-长尾黄鼠双宿主鼠疫自然疫源地[1].1990年,在前山鹿角湾地区的灰旱獭中检出5株鼠疫菌,从而证实沙湾前山为灰旱獭单宿主鼠疫自然疫源地[2].  相似文献   

20.
1985年4~9月于县苏县鼠疫疫源地通过监测发现,该疫源地动物鼠疫仍在广泛流行;但未发生人间鼠疫。黄鼠平均染菌率为1.51%,染菌率高峰为7月,单峰型;旱獭染菌率为0.81%。黄鼠间接血凝试验平均阳性率为13.74%,阳性率高峰在4月,低峰在7月,双峰型;牧犬血凝阳性率为10.25%;检验旱獭血清90份,其它动物10份,结果皆阴性。监测期间共检出鼠疫菌47株,其中检自黄鼠10株,黄鼠体外寄生物36株,旱獭1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