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HIV/AIDS患者心脏彩超和颈动脉超声的特点。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行心脏彩超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HIV/AIDS患者,根据WHO公布的年龄分组标准,分为青年组(≤44岁)98例(28.0%)、中年组(45~59岁)166例(47.4%)和老年组(≥60岁)86例(24.6%),采用 Excel和SPSS26.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结果  不同年龄组在民族、吸烟、传播途径、有高血压、有糖尿病及有肝炎及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心脏彩超和颈动脉超声的异常情况在不同年龄组中存在着差异(P < 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超声检查的异常情况呈逐渐增加的趋势(χ2趋势分别为107.148、77.666,P趋势值均 < 0.05)。在心脏彩超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异常结果中,不同年龄组在左室舒张功能障碍、主动脉钙化、肺动脉收缩压升高、主动脉瓣反流、室间隔增厚、左右房内径增大、右室内径增大、二尖瓣钙化、颈部有无斑块、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右侧颈内动脉峰值流速及双侧颈内动脉阻力指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发生最常见。  结论  不同年龄组HIV/AIDS患者心脏彩超和颈动脉超声的异常情况及异常的表现存在着差异,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超声的检查结果,对不同年龄组HIV/AIDS患者相关心血管疾病做出及时地诊断。  相似文献   

2.
赵磊  薛剑  杜君晓  王瑜玲  王伟 《重庆医学》2015,(11):1484-1486
目的:评价4种诊断方法对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结核病(TB)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52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TB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未感染HIV的TB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痰结核菌培养、结核抗体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进行诊断。结果对照组患者PPD试验、痰结核菌培养和结核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GRA阳性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RA阳性明显高于PPD试验、痰结核菌培养和结核抗体阳性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观察组患者IGRA阴性发生率明显高于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RA是诊断HIV感染合并TB的敏感方法,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能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将26例AIDS合并纵隔淋巴结结核作为研究对象(简称合并组),26例无免疫损害的纵隔淋巴结结核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AIDS合并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点:①结核菌素试验(PPD)阳性率,合并组7.7%,对照组73.1%,P=0.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CD4^+T淋巴细胞计数,合并组(6-108)×10^6/L,对照组(425-557)×10^6/L,t=55.75,P〈0.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表现特点:①病变累及3-5组以上淋巴结,合并组20例,对照组6例,P=0.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平扫淋巴结密度均匀,合并组4例,对照组15例,P=0.0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平扫淋巴结有低密度区,合并组20例,对照组10例,P=0.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淋巴结有钙化,合并组2例,对照组12例,P=0.0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⑤均匀强化,合并组4例,对照组15例,P=0.0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⑥分格状强化,合并组16例,对照组6例,P=0.0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IDS合并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及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有助于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SOND)和功能性全颈淋巴清扫术(FND)对下颌牙龈鳞状细胞癌的疗效。方法选取72例下颌牙龈癌患者,其中采用SOND者30例(SOND组),采用FND者42例(FND组),依据国际抗癌联盟2002年分期标准及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1991年制定公布的颈部淋巴结Level分区法以及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颈部复发率及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同期(术后1、2~3、4~5年)及术后5年复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OND组和FND组颈部淋巴结阴性患者复发率分别为8.69%、6.06%,颈部淋巴结阳性患者复发率分别为57.14%、66.66%,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中同期颈部淋巴结阳性与阴性复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合计,临床Ⅱ期与Ⅲ期及Ⅲ期与Ⅳ期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Ⅱ期与Ⅳ期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ND组疼痛、面容外形、活动能力、消遣娱乐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SON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FND比较,SOND虽不能降低患者术后颈部复发率,但可以提高术后生存质量,若无证据表明肿瘤转移到LevelⅣ、Ⅴ区,可以将SOND作为牙龈鳞癌患者的首选颈淋巴结清扫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于HIV/AIDS并发结核感染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疑似HIV/AIDS并发结核感染的58例患者定义为甲组,将在此期间随机抽取的50例健康体检者及50例非结核患者分为定义为乙组及丙组,三组研究对象均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测定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反应阳性率,进而比较三组检查结果,并分析此实验对于HIV/AIDS合并结核感染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甲组与乙组比较时存在显著性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丙组与乙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是一种高灵敏性、高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尤其对结核分枝杆菌最为敏感,因此对于HIV/AIDS并发结核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价值。 方法前瞻性选取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超声造影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活检,分别采用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比较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结果病理诊断显示,50例患者中良性淋巴结17例,恶性淋巴结33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强(Kappa值=0.868,P<0.05)。良性淋巴结和恶性淋巴结的造影灌注模式、病灶增强特点、边界清晰度、病灶达峰强度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P)、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平均渡越时间(timefrom peak to one half,mTT)值明显短于或小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速度参数(β)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s curve,ROC)分析显示,定量分析结果诊断恶性颈部浅表淋巴结的AUC为0.829;定性分析结果诊断恶性颈部浅表淋巴结的AUC为0.939。根据最佳临界值,当定量分析结果低于85.44 时,其敏感度为84.8%,特异度为82.4%,而当定性分析结果低于3.51时,其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82.4%。 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强,超声造影定性分析对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略优于定量分析,且均在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上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重庆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简称HIV/AIDS患者)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状况.方法 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回顾收集重庆市2004-2015年HIV/AIDS治疗患者基本情况和HBsAg、Anti-HCV实验室检测结果,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2015年12月31日,重庆市HIV/AIDS患者中HBsAg和(或)Anti-HCV总检测率55.1% (11 231/20 397),其中HBsAg和Anti-HCV都进行检测的患者有9 307例.HIV/HBV、HIV/HBV/HCV、HIV/HCV合并感染的比例分别为9.8%、0.9%、4.5%.HIV/HCV合并感染在30 ~ 45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HIV/HBV合并感染在男性中构成比最高,与HIV单纯感染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HBV合并感染及HIV单纯感染均在性传播中构成比最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7);HIV/HCV和HIV/HBV/HCV合并感染在静脉吸毒中构成比最高,与HIV单纯感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城9区中HIV/AIDS患者及合并感染患者比例最高.合并感染组病死率均高于HIV单纯感染组,HIV/HBV/HCV组病死率最高.结论 重庆市HIV/AIDS患者中HBsAg、Anti-HCV检测率较低,不同感染模式具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且合并感染的病死率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重庆市HIV/AIDS患者中HBV、HCV合并感染检测率和治疗情况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手术应用预劈核技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超声乳化治疗的90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对照组45例采用超声拦截劈核,观察组45例采用预劈核。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视力<0.1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角膜内皮计数术后1个月(2 503.43±492.46个/mm2)和术后3个月(2 513.71±603.65个/mm2),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者并发症发生率8.89%,低于对照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预劈核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视力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HIV/AIDS合并早期隐性梅毒患者淋巴细胞HLA-DR抗原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IV/AIDS合并早期隐性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2例HIV患者、45例HIV/AIDS合并早期隐性梅毒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HLA-DR抗原百分比(CD3+HLA-DR+)和B淋巴细胞HLA-DR抗原百分比(CD3-HLA-DR+)。结果与对照组[(6.16±2.47)%]比较,HIV感染合并组和AIDS合并组CD3+HLA-DR+抗原百分比[分别为(16.7±5.13)%和(16.9±5.87)%]显著升高(P均<0.01),HIV感染合并组与AIDS合并组CD3+HLA-DR+抗原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合并组CD3-HLA-DR+抗原百分比[(6.79±2.54)%]显著低于AIDS合并组[(12.2±2.47)%,P<0.01]和对照组[(14.7±3.23)%,P<0.01],AIDS合并组CD3-HLA-DR+抗原百分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合并组CD3-HLA-DR+抗原百分比显著低于HIV感染组(P<0.01),HIV感染合并组与HIV感染组CD3+HLA-DR+抗原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IDS合并组与AIDS组两组间CD3-HLA-DR+抗原百分比和CD3+HLA-DR+抗原百分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IV/AIDS合并早期隐性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HLA-DR抗原百分比与HIV/AIDS患者存在一定的区别,与HIV进程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诊断依据以及分布规律。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270例甲状腺癌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前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根据颈部区分标记可能为淋巴结转移的病灶,并在超声下观察其表现。对所选的患者进行颈廓清术,同时将标记的淋巴结送病理检查,将二者的结果进行对比,详细记录颈廓清除术中转移淋巴结的分布以及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研究,经超声检查共发现536枚转移淋巴结,经过病理检查正确存在442枚转移淋巴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2.46%。对颈部实施廓清术在Ⅱ、Ⅲ、Ⅳ、Ⅴ、Ⅵ区域转移淋巴结的阳性率分别为55.56%(20/36)、70.83%(68/96)、70.00%(70/100)、30.58%(74/242)、52.38%(22/42)及87.85%(188/214),各区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比较Ⅱ、Ⅲ、Ⅳ、Ⅴ区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Ⅵ区出现转移淋巴结的几率明显高于Ⅱ、Ⅲ、Ⅳ、Ⅴ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形态、大小、回声与淋巴结转移并不存在相关性,而与微钙化、有无淋巴门以及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甲状腺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最重要的部位在Ⅵ区,因而对颈部的Ⅵ区实施淋巴结清扫非常关键,在对甲状腺癌诊断时,无淋巴结微钙化和无淋巴门现象对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颈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杰  李国杰  朱向明 《吉林医学》2014,(7):1388-1389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组织弹性成像在颈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0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155个病灶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获取弹性成像图后,进行弹性成像评分、测量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弹性面积与二维面积比值.所有目标淋巴结均经术后病理或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证实.结果:颈部恶性转移性淋巴结评分较高,良性淋巴结及原发恶性淋巴结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出SR比值的最佳临界值,以1.67为界值来鉴别颈部良恶性淋巴结,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27%、82.23%.颈部良性淋巴结弹性面积与二维面积之比(1.04±0.43),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弹性面积与二维面积之比约(1.15±0.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以对颈部淋巴结疾病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杜苏丰  许优  刘奔 《吉林医学》2012,33(35):7628-7629
目的:增强对青年HIV/AIDS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收集西安市结核病医院收治的HIV/AIDS合并肺结核初治患者84例设为A组,同期住院的单纯肺结核患者100例设为B组,对两组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A组与B组临床表现中的肺外结核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室检查中PPD实验、免疫功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影像学病变范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治疗效果均显著。结论:青年HIV/AIDS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不同,诊断与治疗应综合分析及多样化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不同CT成像与肺功能检查(PFT)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全部CT资料及肺功能测定结果,与同期住院的30例无肺结核的HIV/AIDS患者和3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设为对照组.定量分析肺内病变程度范围并进行评分,与肺功能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肺结核CT表现为空洞2例、下肺斑片结节26例、胸膜病变5例、间质病变12例、混合病变15例.单纯HIV/AIDS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HIV/AIDS合并肺结核组和单纯肺结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洞、斑片结节和混合病变对应的肺功能损伤较重.CT评分结果与肺功能测定呈负相关.结论结核感染的不同程度肺功能损伤与CT影像存在相关性.两者相结合有助于提高HIV/AIDS合并结核诊断率,肺功能检查可作为HIV/AIDS合并肺结核感染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感染性病变的淋巴结影像表现。方法收集AID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数据,选取经活检取材,病理确诊的AIDS感染性病变165例,包括结核、肺孢子菌肺炎、马尔尼菲蓝状菌、隐球菌、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对其淋巴结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统计,结核最明显(97.8%),其次是马尔尼菲蓝状菌(95.2%)、肺孢子菌肺炎(40.0%)、隐球菌(32%);对淋巴结见低密度改变的统计,结核最明显(50%),其次是马尔尼菲蓝状菌(27.5%)。结核与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淋巴结CT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淋巴结低密度改变和环状强化(P<0.05)。结论AIDS感染性病变的淋巴结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其肺部影像表现对鉴别诊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的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HIV/AIDS合并结核病初治患者196例,分析AIDS合并活动性结核病(包括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患者的痰液/组织液/纤冲液及病理组织送检分枝杆菌培养出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的耐药情况,采用BACTEC MGIT960鉴定系统进行菌型鉴定,960分枝杆菌培养系统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共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菌株196株,发生结核分枝杆菌总体耐药率为26.02%;将196例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按CD4+T淋巴细胞计数不同分为大于100个/μL、≤100个/μL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状况,发现两组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抗结核药耐药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两组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对5类耐药结核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DS合并结核病初始患者耐药率与我国结核平均初始耐药水平一致,HIV/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的结核耐药性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高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患者血红蛋白与肝功能、CD4+T细胞计数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运用观察血红蛋白判断HIV/AIDS合并HCV的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抗病毒治疗前的HIV/AIDS及HIV/AIDS合并HCV患者分别分为A、B、C组,进行肝功能、血红蛋白、CD4+T细胞计数的观察,予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HIV/AIDS及HIV/AIDS合并HCV患者A、B、C组各组间贫血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HIV/AIDS组中随CD4+T细胞计数下降贫血发生率增高,HIV/AIDS合并HCV组中随CD4+T细胞计数下降贫血发生率有不同程度升高.HIV/AIDS及HIV/AIDS合并HCV各组间肝功能与CD4+T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IV/AIDS合并HCV发生贫血亦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HIV(+)/AIDS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HIV(+)/AIDS合并肺结核9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均出现发热、盗汗、消瘦、咳嗽、咳痰、淋巴结大及肝脾大等临床表现,占100%。肺结核治疗阳转阴率为36.7%,临床好转率为33.6%,病死率为29.6%。结论:HIV(+)/AIDS合并肺结核临床表现为恶液质,治疗阳转阴率低,治疗效果欠佳,病死率高,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吸氧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66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患者行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临床疗效、近期预后情况。 结果 治疗后,两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PaO2/FiO2)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pH值、PaO2、PaO2/FiO2高于对照组,而两组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心率(heart rate,HR)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RR、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28 d气管插管率、90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好转率为84.8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鼻高流量吸氧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近期预后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桂林、河池两市2014—2015年新发现HIV/AIDS病例,特别是HIV/AIDS合并感染HBV和HCV流行病学特征,为广西HIV/AIDS患者合并HBV、HCV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西桂林、河池市2014—2015年新发现HIV/AIDS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广西桂林、河池两市2014—2015年新发现HIV/AIDS病例共2 980例,合并HBV、HCV和HIV+HBV+HCV感染率分别为13.02%、2.17%和0.26%,合并HBV或HCV双重感染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初中文化程度者双重感染率较高。HIV+HBV双重感染率40~49岁年龄组、公共场所服务员合并感染率较高;合并HCV感染率则以20~29岁组较高。HIV传播途径是静脉吸毒者合并HCV感染率较高。HIV合并HBV或HCV双重感染、HIV+HBV+HCV三重感染者ALT 水平均显著高于HIV单纯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桂林、河池新发现HIV/AIDS病例合并HBV、HCV感染较常见,提示应加强对新发现HIV/AIDS病例的HBV、HCV筛查检测工作,及时给予干预、治疗,防止合并感染,延缓HIV感染后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少量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培酮联合少量氯丙嗪组)和对照组(利培酮组)各32例,疗程均为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在治疗后第2周末评定哮喘的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时间;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末分别测定两组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呼吸、心率变化情况。结果:2组在治疗第6周末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在治疗后第1周末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NSS总分在治疗后第6周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显效率为62.50%(20/32),与对照组显效率的40.63%(13/3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2周末研究组的哮鸣音好转时间、临床哮喘症状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1周末研究组的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数好转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ESS总分在治疗后第1、6周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0%(20/32)和53.13%(17/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培酮联合少量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优于单用利培酮治疗,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