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维生素D(Vit D)缺乏对心功能与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河北省唐山协和医院收治的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25-(OH)D3水平分为Vit D缺乏组(<50 nmol/L)和Vit D正常组(≥50 nmol/L),检测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压、舒张压、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B型利钠钛、血肌酐及血白蛋白水平,并分析Vit D缺乏组25-(OH)D3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Vit D缺乏组与Vit D正常组相比,25-羟维生素D3[25-(OH)D3]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i PTH、B型利钠肽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血肌酐及血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Vit D缺乏组患者25-(OH)D3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血清i PTH、B型利钠钛水平呈负相关(r=-0.452、-0.492、-0.534、-0.712、-0.391,均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呈正相关(r=0.428,P<0.05);而与血清肌酐及白蛋白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Vit D缺乏情况,监测Vit D水平对血透患者具有重要价值,及时发现Vit D不足或缺乏并适当补充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衰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中,25?羟维生素D[25(OH)D]、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心衰生物学标志物BNP、sST2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京鼓楼医院2017年9月—2018年2月心内科收治的慢性HFrEF患者152例,另选取心功能正常的对照组31例,电化学发光法检验25(OH)D水平、化学发光法测PTH水平,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与维生素D缺乏、PTH水平相关性。结果:心力衰竭患者与无心衰的对照组相比,25(OH)D水平显著降低,PTH水平显著升高(P < 0.001);在心衰患者中,不同25(OH)D水平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有着显著性差异(P=0.003),25(OH)D缺乏的患者心衰BNP、sST2水平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P < 0.001);相关性分析发现NYHA分级、BNP水平、sST2水平分别与25(OH)D存在负相关,与PTH存在正相关;与25(OH)D/PTH存在负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OH)D及PTH水平均为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FrEF患者的25(OH)D水平较无心衰人群低,血清PTH水平较无心衰人群高;在HFrEF患者中,心衰患者25(OH)D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TH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5(OH)D/PTH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且25(OH)D及PTH水平均为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边平达  徐柯寿  张轩  应奇峰  陈锦平 《浙江医学》2017,39(7):579-580,594
目的了解高龄老年女性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季节性变化特点。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每月对50例高龄老年女性检测1次血清25(OH)D,并与2015年1月的血清25(OH)D水平进行比较。结果高龄老年女性血清25(OH)D水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与2015年1月相比,2015年7月血清25(OH)D水平较高(P<0.05),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这3个月的血清25(OH)D水平均较低(均P<0.05)。结论加强冬春季节维生素D的补充是提高高龄老年女性维生素D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3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4例,测量其体质量、身高、血压、血清25-羟维生素D3、甲状旁腺激素(PTH)、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蛋白/尿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所有患者按25-羟维生素D3水平分为3组:维生素D3缺乏组(<20 nmol/L)8例,维生素D3不足组(20~50 nmol/L) 54例,维生素D3正常组(>50 nmol/L) 12例,观察维生素D3水平与血肌酐的相关关系.结果 与维生素D3正常组相比较,维生素D3缺乏组及不足组血肌酐水平显著增高(P<0.05),且血清血肌酐水平与25-羟维生素D3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D3缺乏与肾功能恶化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的水平与糖脂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44例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对照组为41例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绝经年限匹配的健康绝经后女性。ELISA测定血清2S(OH)D3水平。结果:T2DM组血清2S(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372);正常绝经后女性血清25(OH)D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BMI与2S(OH)D,呈独立负相关关系(r=0.372,P〈0.05);所有绝经后女性研究对象中有84.7%存在维生素D缺乏,其中对照组中有80.5%存在维生素D缺乏,T2DM组中有88.6%存在维生素D缺乏。T2DM组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2)。在所有绝经后女性研究对象中,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5(OH)D。不是T2DM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T2DM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25(OH)D,缺乏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但在校正BMI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绝经后女性中,维生素D下降与肥胖及血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与糖尿病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俱西驰  王伟  屈秋民  答嵘  罗国刚  宋文峰 《浙江医学》2017,39(20):1793-1795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诊治的卒中患者(脑梗死组)及同期体检中心健康检查者(对照组)各66例。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对脑梗死组患者进行抑郁测定。据测定结果分为无抑郁亚组、轻度抑郁者、中度抑郁者及重度抑郁者。测定并比较脑梗死组患者及对照组的血清25(OH)D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25(OH)D水平[(44.93±17.94)nmol/L]与对照组[(65.14±19.70)n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P<0.01)。抑郁亚组血清25(OH)D水平[(40.93±14.64)nmol/L]与非抑郁亚组[(57.36±16.45)n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P<0.01)。轻度、中度、重度患者血清25(OH)D水平[(41.80±3.07)、(25.50±3.10)、(10.80±4.88)n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25(OH)D水平与卒中后抑郁程度呈负相关(rs=-0.24,P<0.01)。结论脑卒中及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25(OH)D水平均降低。血清25(OH)D水平与脑卒后抑郁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早产儿提早补充维生素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沧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早产儿158例,分为大胎龄组和小胎龄组,每组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配方奶喂养,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生后第3天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d,服用7d,实验前后测定血清钙、磷和25-(OH)D水平,观察临床有无并发症。结果早产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比例为97.4%。血清钙、磷和25-(OH)D水平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小胎龄组和大胎龄组实验组血清25.(OH)D均值分别从23.556nmol/L、27.771nmol/L提高到27.423nmol/L、32.198nmol/L,具有明显差异(P〈0.05)。早产JLN用维生素D400IU/d,并无毒性。结论早产儿生后及早期监测维生素D状态,第3天开始补充维生素D,是早产儿健康支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郑专  支飞琼 《浙江医学》2016,38(20):1683-1684,1694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8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与56例健康人群(正常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上述人群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用邻甲酚酞络合酮分光光度法检测两组人群血清总钙。结果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25-(OH)D和总钙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间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组中,25-(OH)D正常和缺乏者的FT4和TS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维生素D和总钙水平较低,需及时检测并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唐山地震截瘫患者血清25- 羟维生素D[ 血清25- 羟维生素D] 及钙磷水平,为截瘫患者骨质 疏松症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110 例截瘫患者静脉血,用酶法、邻甲酚酞络合铜法及钼酸铵法分别测定 25(OH)D3、钙及磷水平,并进行3 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截瘫组血清25(OH)D3(20.61±9.21)nmol/L、 钙(2.27±0.11)mmol/L 及钙磷乘积(33.93±5.12)mg2/dl2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血清磷浓度(1.22±0.16)mmol/L 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性别分层,除血清磷外,血清25(OH) D3、钙浓度及钙磷乘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中25(OH)D3、钙、磷及钙磷乘积无相关性。 结论 唐山地震截瘫患者血清25(OH)D3、钙水平降低,检测其浓度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武警部队新兵集训前体内25-(OH)维生素D(Vit D)水平以及3个月集训对新兵体内25-(OH)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2年12月-2013年3月随机抽取某连86例新兵作为研究对象,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其集训前后血清25-(OH)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parathormonr,PTH)水平,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 新兵集训前25-(OH)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13.94±5.78) ng/ml;按照美国医学研究所标准分组,新兵Vit D充足组占17.44%、Vit D不足组37.21%、Vit D缺乏组45.35%;3个月新兵集训后25-(OH)维生素D出现明显的下降,PTH出现上升,与集训前相比,25-(OH)维生素D下降近2 ng/ml(14%),PTH上升了近11 pg/ml(30%).结论 新兵人群存在25-(OH)维生素D缺乏,新兵集训加剧了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激活了体内甲状旁腺激素通路.  相似文献   

11.
褚琳  孙芳  刘杰  陈陵霞  苗懿德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2):1376-1381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VD〕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1年9月-2013年1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老年女性患者188例,年龄60~94岁,均为绝经后。按照有无MS将患者分为MS组(79例)和非MS组(109例);按照血清25-(OH)VD中位数(31.5 nmol/L)将患者分为<31.5 nmol/L组(94例)和≥31.5 nmol/L组(94例)。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并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钙(Ca)、血磷(P)、血清25-(OH)VD、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MS组与非MS组血清25-(OH)VD缺乏程度;分析血清25-(OH)VD与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MS组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病程、TG、HDL-C、FPG、HbA1c、FINS、HOMA-IR与非M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患者血清25-(OH)VD水平低于非MS组(P<0.05)。<31.5 nmol/L组高血脂病程、TG、HDL-C、FPG、HbA1c、FINS、HOMA-IR与≥31.5 nmol/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5 nmol/L组患者血清25-(OH)VD水平高于<31.5 nmol/L组(P<0.05)。MS组与非MS组血清25-(OH)VD缺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VD水平与TG、FPG、HOMA-IR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女性患者血清25-(OH)VD水平较低,且与血脂、血糖相关,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6):125-129+169
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维生素D营养状况。 方法 对2014年8月~2016年6月38 208例体检人员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总25-羟维生素D作为评价维生素D水平的指标,根据性别及年龄分组,将各组数值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25-(OH)D平均水平为(61.15±22.30)nmol/L,有28 830例受试者血清25-(OH)D低于75.0 nmol/L,占总人数的75.5%,其中缺乏率为33.7%,不足率为41.8%。(2)男性维生素D总体缺乏率为27.3%,不足率为42.2%,充足率为30.5%,其中缺乏率最高的是20~29岁年龄段的44.3%,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缺乏率逐渐降低,≥60岁缺乏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维生素D总体缺乏率为43.7%,不足率为41.1%,充足率为15.2%,其中缺乏率最高的是20~29岁年龄段,达到60.2%,与其它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同一年龄段,女性血清25-(OH)D浓度普遍比男性低,25-(OH)D缺乏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25-(OH)D缺乏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对同一年的不同月份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中发现血清25-(OH)D平均水平在12月、1月、2月最低,6月达到最高值,女性各月份血清25-(OH)D水平普遍低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温州地区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女性较为严重,冬季维生素D水平较全年总体偏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与糖代谢、尿蛋白及HsCRP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临床资料完善的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118例,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25nmol/L]和维生素D不足组[25(OH)D 25~74nmol/L]。测定其25-羟维生素D、糖脂代谢指标、肾功能、电解质、尿白蛋白肌酐比及hs-CRP,采用Person相关分析,比较25-羟维生素D与其他糖脂代谢指标、尿蛋白及HsCRP的相关性。并对维生素D缺乏组和不足组的糖脂代谢指标,尿蛋白及HsCRP行t检验。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与FPG、HbA1c、hsCRP、ACR呈负相关,与Fins、Ca呈正相关。与Bun,Cr,P,PTH,TC,TG,LDL,HDL无关。25-羟维生素D缺乏组的HbA1c、hsCRP、ACR明显高于25-羟维生素D不足组(P<0.05),25-羟维生素D缺乏组的Fins、Ca明显低于25-羟维生素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血脂、肾功能、FBG、PTH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普遍低下,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糖代谢,并可能通过炎症因子hsCRP影响蛋白尿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营养状况,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入选18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25(OH)D浓度,同时收集一般资料及血糖、血脂等指标。根据25(OH)D的四分位数从低到高分为4组(Q1-Q4),分析25(OH)D浓度与血脂各项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并从中选取维生素D缺乏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80名(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补充组和未补充组,2组均给予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调脂治疗,补充组在生活方式指导的基础上给予补充维生素D3 400 U/d,3个月后再次检测2组血清25(OH)D与血脂各项指标。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OH)D缺乏者比例高达70.3%。相对于Q4组,Q1组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rein cholesterol,LDL-C)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降低,血脂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25(OH)D与TG、TC、LDL-C、血脂异常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25(OH)D与血脂异常的发生独立相关。3个月后补充组血清25(OH)D明显上升,且补充组血脂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未补充组。结论:血清25(OH)D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普遍缺乏,25(OH)D水平与血脂异常相关。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的诊治过程中,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改善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与老年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2011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就诊或干部病房住院的老年患者31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60岁,测量并记录其血压水平,抽取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浆25羟基维生素D3(25-OH-Vit D3)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根据25-OH-Vit D3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50 nmol/L)和维生素D不缺乏组(≥50 nmol/L),对比分析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PTH及血脂水平;并对维生素D缺乏组25-OH-Vit D3水平与SBP、DBP及PTH水平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与维生素D不缺乏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Ca2+、血浆清蛋白、肌酐清除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组25-OH-Vit D3水平较维生素D不缺乏组降低,而SBP、DBP、PTH水平较维生素D不缺乏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组的25-OH-Vit D3水平与SBP、DBP、PTH水平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10、-0.441和-0.581;P<0.05);进一步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缺乏组的SBP(β=-40.258)、DBP(β=19.568)、PTH(β=-12.564)与25-OH-Vit D3有相关性(P<0.05),回归方程为25-OH-Vit D3=35.263-0.126 SBP-12.048 PTH+0.094 DBP,方程F=8.605,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与老年高血压发病相关,适量补充维生素D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张秀琴  许飞  孙慧 《现代医学》2014,(3):323-324
目的:调查妊娠期妇女血25(OH)D水平,为健康指导及防治维生素D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2 517例妊娠期妇女血清25(OH)D水平。结果:2 517例标本中血25(OH)D平均水平为(41.98±15.027)nmol·L^-1,随着孕龄的增大25(OH)D水平呈下降趋势。异常例数检出率为18.4%,随着孕龄的增大25(OH)D异常检出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妊娠期妇女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补充维生素D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不同紫外线强度下维生素D 与区域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 年9 月—2016 年 9 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体检的106 例西宁、循化及玉树地区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 值分为骨量正常 组、骨量减少组及骨量疏松组,根据维生素D 水平分为严重缺乏组、缺乏组、不足组及充足组,根据年龄划 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对各组患者血清25- 羟基维生素D[25(OH)D]、骨密度及相关实验室指标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中年组男女性血清25(OH)D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年龄升高, 血清25(OH)D 水平呈下降趋势。不同BMD 组年龄、血压、体重、BMD 及25(OH)D 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0.05)。不同血清25(OH)D 水平组P、TG、LDL、HDL 及晒太阳>20 min 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0.05)。不同海拔的BMD、血清25(OH)D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MD 与25(OH)D 浓度呈负相关(r =-0.355,P <0.05)。结论 健康成人普遍处于维生素D 缺乏状态,不同海 拔骨密度及血清25(OH)D 水平有差异,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杨孝兵  孙颖慧  蒋峰 《浙江医学》2017,39(15):1284-1286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活动度的关系及补充活性维生素D对RA疾病活动度的影响。方法检测118例RA患者血清25(OH)D水平,将25(OH)D低下的89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均进行标准治疗,其中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法骨化醇胶丸(每次0.25滋g×2粒,1次/d),观察期为12个月。在入组前(基线)、3、6及12个月时均测定患者血清25(OH)D、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进行28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估。分析血清25(OH)D与DAS28、ESR、CRP的相关性,比较两组25(OH)D水平、DAS28评分的差异。结果与基线比较,两组患者12个月时血清25(OH)D水平均上升、DAS28评分均下降(均P<0.05)。研究组6、12个月时血清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DAS2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RA疾病本身基础状态下血清25(OH)D与DAS28评分呈负相关(r=-0.403,P<0.05)。将各观察点的血清25(OH)D水平与DAS28评分进行总体相关分析,均呈负相关(r=-0.534、-0.691、-0.639,均P<0.001)。结论RA患者中有75.42%(89/118)血清25(OH)D降低;血清25(OH)D与DAS28评分、ESR、CRP值呈负相关;补充活性维生素D对降低DAS28评分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潘林雅  钱素凤  边平达  陈锦平 《浙江医学》2018,40(15):1730-1732
目的了解在春季肌肉注射维生素D2针对高龄男性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影响。方法将40例高龄男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连续3个月肌肉注射维生素D2针,两组连续检测9个月的血清25(OH)D和血钙水平,比较两组高龄男性9个月间血清25(OH)D和血钙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组高龄男性2~9月份血清25(OH)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高龄男性1~9月份血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春季连续肌肉注射3次维生素D2针,有助于迅速提高和维持高龄男性血清25(OH)D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国四川地区成年女性血清25(OH)D、1,25(OH)2D水平与握力、平衡能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期间,以整群随机抽样法调查了四川地区成都、广元、泸州和西昌共1 095名29~95岁女性。采用手持式测力仪和简易躯体能力测试(简称SPPB测试)评估握力和平衡能力。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4组:>75 nmol/L为充足, 51~75 nmol/L为不足,25~50 nmol/L为缺乏,<25 nmol/L为严重缺乏。采用一般线性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分析维生素D不同水平分组之间的握力、平衡能力是否有差异,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25(OH)D、1,25(OH)2D与握力、平衡能力的关系。结果 该人群维生素D缺乏占70.9%,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人群多生活在纬度较高的地区(P<0.001),平均户外活动时间少(P=0.013),且食物中未额外补充维生素D制剂(P<0.001)。≥65岁的女性血清25(OH)D水平低于<65岁者(P=0.001),≥65岁女性血清25(OH)D ≤50 nmol/L的比例高于<65岁者(74.6% vs. 68.9%, P=0.046),但两个年龄组血清1,25(OH)2D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0)。按照全年龄段或年龄段分层分析,各维生素D水平分组比较,握力、SPPB总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随着年龄增长,肌力、平衡能力下降〔比值比(OR)=1.066,P<0.001;OR=1.111,P<0.001〕;体质量增加可保持正常善握力(OR=0.958,P<0.001);血清白蛋白升高(OR=0.896,P=0.001)和增加步行时间(OR=0.799,P=0.001)可保持正常平衡能力。结论 四川地区成年女性血清25(OH)D、1,25(OH)2D水平与握力、平衡能力没有相关性。基于维生素D缺乏现状加强维生素D补充的建议能否改善肌力和平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