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胃原发恶性淋巴瘤(PGL)原发于黏膜下淋巴组织,是结外恶性淋巴瘤,在西方约占恶性肿瘤的5%~8%,因其发病率低,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困难,误诊率极高。本文旨在总结治疗PGL的经验,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胃恶性淋巴瘤原发于胃部而起源于粘膜下层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胃癌以外胃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胃部所有恶性肿瘤的3%~11%。胃镜组织病理水平的提高及免疫组化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很大程度提高了临床医生对胃恶性淋巴瘤的认识。我科于1992年~2004年共收治胃恶性淋巴瘤8例,现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oma,PGML)是淋巴系统外最常见的淋巴瘤,也是胃肠道中最常见的淋巴瘤,约占原全部胃肠道淋巴瘤的40%~50%,占胃原发性恶性肿瘤的3%左右,为胃癌以外的第二位胃恶性肿瘤,免疫病理学证实绝大部分PGML为非霍奇金B淋巴细胞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L)与胃癌相比较少见,仅占胃恶性肿瘤的3%,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与胃癌相似,但治疗效果及预后却较胃癌为好,一旦误诊,将使部分患者错过合理治疗的机会。本院1991~2001年收治PGL患者6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胃的恶性肿瘤中,除了胃癌以外,发病率占第二位的是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即MALT淋巴瘤),这是一类起源于胃粘膜的肿瘤。根据组织学分类,MALT淋巴瘤分为三类:①低度恶性淋巴瘤;②有低度恶性成分的高度恶性淋巴瘤;③高度恶性淋巴瘤,这三组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91%、73%和56%。低度B细胞恶性淋巴瘤的预后相对较好。 正常情况下,胃粘膜没有或仅有少量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6.
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1)王舒宝胃原发恶性淋巴瘤为一少见疾病,占胃肿瘤的4.5%,胃肉瘤的60~80%。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各科医生对其临床特点认识不足,在X线、内镜及病理检查上仅满足于存在诊断,不重视质...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较少见。据文献统计,胃肉瘤占胃恶性肿瘤的0.5~5.7%,胃肉瘤中约半数(45~65%)为恶性淋巴瘤。对胃恶性淋巴瘤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能收到良好效果。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就1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病例(组织细胞型7例,淋巴细胞型5例,何杰金氏病1例)的X线特点等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误诊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体会。方法:对34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中胃恶性淋巴瘤20例(占58.8%),回盲肠6例(占17.6%),回肠1例(占2.9%),升结肠2例(占5.9%),横结肠1例(占2.9%),降结肠3例(占8.8%),直肠1例(占2.9%)。术前内镜、消化道造影,结合B超、CT等检查,确诊8例(仅占23.5%),误诊率达76.5%。术中快速病理检查4例,均被确诊。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术前极易误诊。发病率以胃部最高,其次为回盲部,内镜是最主要的检查方法。深取、多取,必要时行免疫组化检查会减少误诊率,而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是提高确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仅占胃恶性肿瘤1~5%,占结外淋巴瘤24%,平均发病年龄50~60岁明显低于胃癌,男女比1~1.5:1,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以上腹胀,恶心,隐痛,返酸,暖气等消化道症状为主,早期诊断率低,我科术后病理证实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4例,仅1例术前胃镜确诊胃恶性淋巴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是指发生于胃部而起源于黏膜下层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仅占胃恶性肿瘤的1%~3%,占胃肉瘤的70%~80%,但却是胃非上皮源性肿瘤最常见者。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平均发病年龄50岁左右,男性稍多于女性,是结外型淋巴瘤的好发形式,临床上极少见。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中有何杰金病与非何杰金淋巴瘤二种类型,后者占绝大多数,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早期缺乏特异症状,术前诊断、疗效也与其他胃恶性肿瘤不同,现就我院普外科1990--2008年牧治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92年2月至1997年2月共收治263例恶性淋巴瘤,其中胃肠恶性淋巴瘤26例,占9.8%,胃恶性淋巴瘤6例,均为非何杰金淋巴瘤,占胃肠恶性淋巴瘤23.1%。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男5例,女1例。年龄27~61岁,平均42.6岁。均符合Daws...  相似文献   

12.
赵颖  甘涛 《四川医学》1999,20(2):119-120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简称胃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据国外资料统计约占胃恶性肿瘤的1%~4%。临床上缺乏特征性表现,加之对本病认识不足术前诊断率仅为10%~30%。现将我院3年收治的20例胃恶性淋巴瘤进行以下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  相似文献   

13.
37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病理、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开展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的标准化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提供病理及临床依据。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诊断的37例MALT型淋巴瘤的病理、临床分期、恶性程度、预后因素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MALT型39例占8.82%(可追踪病例37例),发病中位年龄52岁,50岁以上患者占63.6%。MALT型NHL的发病部位以胃肠最多见,共28例,占71.8%;其次为甲状腺、腮腺、眼眶、肺。MALT型NHL中低度恶性占70.3%,低度恶性伴转化(中度恶性)占27%。临床分期I期占53.6%,Ⅱ期28.6%,Ⅲ期14.3%,Ⅳ期3.6%。37例可追踪MALT型NHL的病理标本中35例表达CD20抗原,2例不确定,其中4例疑难病例通过PCR检测IgH克隆性重排协助诊断。13例胃MALT型淋巴瘤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阳性率为46.15%。胃MALT型淋巴瘤患者均接受抗HP三联治疗,仅1例接受单纯抗生素治疗。28例胃肠MALT型淋巴瘤患者除5例外,均曾接受手术治疗;多数患者接受系统化疗,部分加局部放疗,尚无接受单纯胃放射治疗者。结论:MALT型淋巴瘤多发生于老年患者,以低度恶性为主,肿瘤发展进程缓慢;不同的发病部位、分类、分期及分子遗传学改变均为重要的预后风险因素,可用于协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恶性淋巴瘤,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了解湖南省境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的发病情况,探索发病因素,对湖南省内十多个地区,1988~1997年中发生的恶性淋巴瘤、白血病作了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湖南省十年中共发生3733例恶性淋巴瘤病例,6291例白血病病例。恶性淋巴瘤平均发病率为1.22/10万,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2∶1,其中何杰金瘤占22.9%,非何杰金淋巴瘤占77.1%,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40~70岁为发病高峰;白血病平均发病率2.05/10万,其中急性白血病占83%,慢性白血病占17%,各年龄分组均可发病,以0~14岁、55~64岁为发病高峰。调查证实以X线照射、药物、病毒、环境污染等为常见致病因素,生活水平低、营养状况差可能为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发病有关的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Ⅰ)是否为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发病因素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恶性淋巴瘤原发于胃淋巴组织者少见。本院1965年至今,收治各种胃恶性肿瘤1274例,淋巴瘤仅8例,占0.6%。兹将此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胃恶性淋巴瘤比较少见,占胃恶性肿瘤的3—5%,临床上不易与胃癌相鉴别。预后较好,胃恶性淋巴瘤经综合治疗后五年生存率可达到50%左右。本文总结分析了经组织学证实的胃恶性淋巴瘤14例,以提高对其X线表现的认识。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性9例,女5例,年龄18—64岁,平均44岁。临床症状最常见的为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及消化道出血,分别为79%、36%和33%,其它为恶心呕吐、消瘦乏力、饱胀等。最常见的体征为腹部包块,占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家驹 《苏州医学》2006,29(2):119-121
淋巴瘤是经常侵犯胃肠道的血液系恶性肿瘤。胃肠道是淋巴结外(下称结外)淋巴瘤的最好发部位,以胃最常见(60%),其次是小肠(30%);大肠最少见(10%)。原发于消化道的恶性淋巴瘤大多为非何杰金病淋巴瘤(NHL),而何杰金病则很少累及胃肠道。在西方社会,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约占所有淋巴瘤的5%;在我国,约占胃和小肠全部恶性肿瘤的1%~2%。  相似文献   

18.
胃原发恶性淋巴瘤28例诊断分析马游*顾懋栋1尹国文2(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普外科,南京210002;1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南京210009;2江苏省肿瘤医院放射科,南京210009)关键词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诊断胃原发恶性淋巴瘤占胃恶性肿瘤的...  相似文献   

19.
报告6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发病率占同期乳腺恶性肿瘤的0.51%,长期随访达23年,5年生存率为16。7%,并结合文献对该病的诊断,治疗与预后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附15例病理组织学观察)四川省人民医院(610072)文锦,杨红胃恶性淋巴瘤是较少见的肿瘤,约占胃恶性肿瘤的1%左右,在结外淋巴瘤及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来源淋巴瘤中,胃为好发部位之一。病理诊断较为困难,胃镜活检诊断更属不易,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