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病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6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病因,比较警告期与痉挛期之间,不同发病日龄组之间血清胆红素值。结果①病因以溶血性因素占首位(占72.09%),其次是感染因素(占27.91%);②围生因素是影响胆红素脑病发生的重要因素;③警告期与痉挛期组间血清胆红素差异无显著性;④不同发病日龄组间血清胆红素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早产、感染、避免院外生产是减少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警告期诊断的临床依据与标准,以利早期诊治此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诊断胆红素脑病警告期的新生儿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果:13例新生儿发病均有明显的病理因素,包括病理溶血、感染、缺氧及早产等,血清总胆红素>340μmol/L8例,206μmol/L<总胆红素<340μmol/L 5例,全部病例具有嗜睡、拒食等抑制症状,经早期积极治疗,病情均无进一步发展。结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警告期的诊断的确立,不仅要参照血清总胆红素值,更要意识到临床表现才是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感染因素对足月新生儿G-6-PD缺陷黄疸转归的影响。方法:将98例G-6-PD缺陷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根据1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分为无感染、轻度感染、重度感染3组。分析比较平均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及各组在≤3d、~7d、~14d等不同日龄组的平均血清总胆红素峰值的差异以及各组胆红素脑病发生比例的差异。结果:无感染组、轻度感染组、重度感染组中不同日龄组的平均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感染组与无感染和轻度感染组平均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胆红素脑病发生比例升高。结论:轻度感染对G-6-PD缺陷足月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影响不显著。重度感染可导致G-6-PD缺陷足月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增高和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比例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警告期)换血治疗后的远期预后情况.方法:34例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警告期)作为观察组, 选取同期未应用换血治疗的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警告期)44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及治疗6 h后总胆红素水平、血氧分压、pH值,并观察治疗后12个月时的听力、行为发育及神经运动功能的状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总胆红素水平降低、血氧分压及pH值得到明显改善,听力障碍发生率、行为发育异常率及神经运动检查得分分别为20.6%,23.2%,83.86±16.0;对照组则为45.2%,59.5%,77.53±12.6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换血术是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警告期)的有效方法,可防止胆红素脑病的进一步发展,有效地降低听力障碍及行为发育异常的发生率,并促进受损神经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6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牛广建 《安徽医学》2008,29(1):58-60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为其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儿科近五年来收治的8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进行分析,比较各种病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结果病因以感染因素占首位(40.70%),发病日龄〉7日的居多,高胆红素血症以中重度为主。其次是围产因素占32.56%,发病日龄以〈7日居多,高胆红素血症以轻中度为主。结论注重围产期保健,减少母婴感染机会是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符宝铭  周春浪  欧珊 《微创医学》2003,22(6):842-843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及间接胆红素/白蛋白(B/A)比值水平.方法测定新生儿高胆素血症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计算B/A比值.将患儿分为胆红素脑病组和无胆红素脑病组,并将其测定结果作比较.无胆红素脑病组又按病因分为溶血、感染、母乳、围产因素组.结果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男性为68.9%、女性为31.1%,男性高于女性(P<0.01);胆红素脑病组与无胆红素脑病组比较中,血清胆红素值和B/A比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无胆红素脑病的各组结果显示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最高的为溶血组(40.9%),血清胆红素值最高的为溶血组[(291.1±120.6)μmol/L].结论检测血清胆红素、B/A,可为早期诊断和合理防治新生儿胆红素血症,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提供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胆红素中毒性脑病33例临床分析与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红素中毒性脑病的高危因素、治疗时机、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胆红素脑病33例临床资料,比较警告期与痉挛期的血清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B/A)比值、警告期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胆红素脑病发生及程度与胆红素的水平,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的比值,患儿血脑屏障的完整性,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有直接的关系。经随访得出,警告期及时采用换血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结论:为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对有异常分娩史、早产儿、母子血型不合溶血、严重感染等患儿生后1周应严密监测黄疸的进展情况,争取在警告期给予换血治疗。  相似文献   

8.
符宝铭  周春浪  欧珊 《医学文选》2003,22(6):842-843
目的 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及间接胆红素 /白蛋白 (B/A)比值水平。方法 测定新生儿高胆素血症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 ,计算 B/A比值。将患儿分为胆红素脑病组和无胆红素脑病组 ,并将其测定结果作比较。无胆红素脑病组又按病因分为溶血、感染、母乳、围产因素组。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男性为 68.9%、女性为 31 .1 % ,男性高于女性 (P <0 .0 1 ) ;胆红素脑病组与无胆红素脑病组比较中 ,血清胆红素值和 B/A比值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 ;无胆红素脑病的各组结果显示 :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最高的为溶血组 (40 .9% ) ,血清胆红素值最高的为溶血组 [(2 91 .1± 1 2 0 .6)μmol/L]。结论 检测血清胆红素、B/A,可为早期诊断和合理防治新生儿胆红素血症 ,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提供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结合血清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总胆红素/白蛋白(total serum bilirubin/albumin,B/A)比值构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并发胆红素脑病预测模型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于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出生并进行治疗的11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足月分娩的8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均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根据是否发生胆红素脑病将患儿分为合并胆红素脑病组22例和无胆红素脑病组94例。比较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和血清NPY、B/A比值等,比较分析合并胆红素脑病组和无胆红素脑病组患儿的临床特征、血清NPY、血清B/A比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并发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血清NPY、B/A比值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并发胆红素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性别、日龄、胎龄、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观察组患儿血清N...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患儿(研究组)及同期筛选的58例无胆红素脑病新生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合并症以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因素,并分析总结出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胎龄、窒息缺氧所占百分比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出生体重较对照组明显低,总胆红素峰值明显高,12小时内出现黄疸、G-6-PD缺乏、感染、新生儿溶血、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所占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显著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生体重低、高总胆红素峰值、12小时内出现黄疸、G-6-PD缺乏、感染、新生儿溶血、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是引发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1991年7月至1992年12月收住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28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43.97%,其中早期新生儿占52.2%,晚期新生儿占32.13%,男:女=2.3:1。强调了发生率和围产因素之间的关系。按发病因素统计,西安地区引起高胆的病因的前5位是感染(41.56%)、围产因素(38.37%)、溶血性疾病(11.24%)、低体温与硬肿症(5.08%)、母乳性(3.02%)。本组并胆红素脑病者18例(2.86%),还分析了胆红素脑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及高胆红素血症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3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及胆红素值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 :非感染因素 15 0例 (39.5 % ) ,其中包括母乳性黄疸78例 ;感染因素 113例 (2 9.7% ) ,包括肺炎、败血症、硬肿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多项因素混合 (感染 +围产因素或其他 5 5例 (14 .5 % ) ;原因不明病例 6 2例 (16 .3% )。 3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血清胆红素 >2 0 4μmol/ L (轻度者 ) 2 4 7例占 6 5 .0 % ,血清胆红素 2 72 μmol/ L~ 342 μmol/ L(中度者 ) 10 6例占 2 7.9% ,血清胆红素 >342 μmol/ L(重度者 ) 2 7例占 7.1%。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代谢紊乱常由多种因素所致。本文资料显示非感染因素占首位 ,其次为感染因素 ,多项因素混合和原因不明各占一定比例。非感染因素中母乳性黄疸为主。由非感染因素与感染因素 ,单相因素与多相因素之间胆红素值的差异无显著性来看 ,在正常生理性阶段 ,伴有任何高危因素如窒息、感染及围产因素或其他混合因素时均对胆红素代谢过程造成影响 ,且造成高胆红素血症的机会与程度应该是相似的。所以对缺氧围产不良因素及感染予以重视。对于有高危因素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需早期诊断 ,早期防治 ,对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并发胆红素脑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18例新生儿败血症并发胆红素脑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和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儿中以黄疸就诊10例(55.56%),仅出现急性胆红素脑病警告期12例(75.00%),由警告期后出现痉挛期6例.18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平均(686.38±168.24)μmol/L.18例患儿中16例接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发现异常14例(87.50%).18例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双面蓝光光疗,其中临床症状好转出院12例(66.67%),院内死亡2例(11.11%),转院2例(11.11%),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11.11%).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胆红素脑病病情危重,一旦发生应给予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137例(43.4%),感染因素89例(28.1%),新生儿溶血病47例(14.9%),原因不明43例(13.6%)。治愈292例,占92.4%,好转24例,占7.6%。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多种,加强围产期保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采用以蓝光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可有效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报告新生儿高胆红素脑病37例,发生率为同期高胆病婴的3.3%,分析了日龄、胎龄,胆红素浓度、性质与发病的关系。强调了早产、围产因素(窒息缺氧、酸中毒、低血糖、低温、产伤)及感染与发病的关系。以上多种因素同时存在时引起的高胆及胆红素脑病日趋增多,而且在胆红素浓度不太高时亦易发生核黄疸,并根据病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临床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临床危险因素,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比分析53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研究组)和151例未合并胆红素脑病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的一般资料、合并症及实验室检查等30项临床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两组有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出生体质量、24 h内出现黄疸、剖宫产、小于胎龄儿、发热、感染、贫血、酸中毒、高血糖、颅脑血肿、G-6-P-D缺陷、新生儿溶血病、总胆红素峰值(TSB)、直接胆红素峰值(DBiL)及总胆红素与白蛋白比值(B/A)15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内出现黄疸、颅脑血肿及TSB水平是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胆红素脑病与24 h内出现黄疸、颅脑血肿及TSB水平相关,新生儿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或合并颅脑血肿应警惕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同时TSB水平越高,越容易发生胆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动态经皮测胆红素联合血清学最终检测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具有病理性黄疸高危因素的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采用NJ33A经皮胆红素仪监测胆红素,联合血清学最终胆红素检测为观察组,利用传统目测观察并经血清胆红素检测为对照组.结果 2组在确诊病理性黄疸和符合黄疸干预推荐方案的足月新生儿时龄、日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新生儿生后2周后黄疸消退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经皮测胆红素明确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的阳性率高达91.5%.结论 对经皮测胆红素符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和黄疸干预推荐方案的新生儿,同时血清胆红素最终检测,使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得以早期明确诊断和干预治疗,明显降低了新生儿黄疸消退延迟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方法 将 14 4例新生儿败血症住院患儿按发病日龄分两组 ,早发组≤ 7天116例 ,晚发组 >7天 2 8例 ,经桡动脉抽血进行血培养 ,用ATB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药敏分析。结果 血培养金黄色葡萄菌 70例 ,占 48.6% ,表皮葡萄球菌 45例 ,占 3 1.2 % ,其它葡萄球菌 17例 ,占 11.8% ,杆菌 12例 ,仅占 8.3 %。找到感染灶 82例 ,占 5 7.2 % ,以脐炎、呼吸道感染为主 ;不明原因 62例占 42 .6%。两组菌种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是主要致病菌 ,以感染早期新生儿为主 ,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完善 ,母乳不足 ,院内感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杨璇  唐军 《西部医学》2012,24(12):2308-2309,2312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为新生儿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收治住院的90例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病例中男女比例为2∶1,早期新生儿占71%,首要病因是溶血因素(35%),其次依次为感染(18%)、母乳性黄疸(17%)、原因不明(17%)、围产因素(13%),合并胆红素脑病者17例(18.9%)。结论新生儿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在早期新生儿中发生率高,新生儿溶血病是首要的高危因素,易发生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及后遗症。故应加强对早期新生儿黄疸的监测,及时干预,减少发展至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以祖籍为百色地区的 77例高胆新生儿为调查对象 ,对其发生的时间、血清胆红素浓度、临床发病因素及有关围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百色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常见原因以红细胞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为主 ,占 35 .0 6 % ,其次为感染因素占 2 3 .38% ,而且G -6 -PD缺陷加感染因素为重度高胆的主要原因 ,占 93 .33 %。认为做好G -6 -PD筛查工作 ,防治新生儿感染 ,加强围生期保健 ,对预防高胆红素血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