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下法为通腑祛邪,釜底抽薪的重要措施,产生于《内经》、《伤寒论》,发展于后世。本文探讨了下法在儿科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疾病的应用机理,介绍了典型病例和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2.
下法在儿科临床中应用时,历代医家多言慎重,如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指出:“小儿之脏腑柔弱,不可痛击,大下必亡津液而成疳。”然而在同一本书中,他又载述了大黄丸、三黄丸、泻青丸、犀角丸等十几张含大黄的名方,应用于心热、肝热、胃热之证,这就存在一个审...  相似文献   

3.
通下法,即下法是中医治法八法中一重要法则,是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或积水、血,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1 下法的渊源 早在2000年前的<内经>就有关于下法治病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中满者泻之于内",就是指病邪积留于内致中满腑实者,宜用攻逐泻下法治疗.  相似文献   

4.
5.
下法是中医治法八法中一重要法则 ,即用泻下方药使机体排便作用增强 ,通过排便来达到治病的目的。其适应范围较广泛 ,尤多用于治疗急性病症。1 儿科临床应用下法的意义下法在儿科历来比较慎用 ,因为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不耐克伐 ,恐伤生发之气。但小儿脏腑娇嫩 ,肤薄神怯藩篱不密 ,易于感受病邪 ,易于向里传变。在外易被六淫之邪侵袭 ,在内易为乳食所伤 ,且纯阳之体 ,感受邪气易于化热化火易于伤阴。特别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家长片面强调营养 ,一方面营养过剩 ,另一方面脾胃负担加重 ,肥胖儿痰热宿食内蕴儿常见 ,易招致外邪侵袭 ,故临床…  相似文献   

6.
下法是中医重要治法之一。既运用泻下方法,使机体排便作用增强,达到通腑泻热、消除积滞、攻逐水饮,解毒祛瘀的目的。临床应用颇为广泛,用之得当,疗效甚佳。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运用下法治疗某些疾病,效果满意,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下法是中医治疗八法之一。本文就笔者应用该法为主治疗多种热病与杂病的体验.阐述了其辨证论治要点,并探索了理论机制。文章认为临床应用通下法必须辨清寒热、注意先后缓急、着眼升降、调畅气机、因人因证制宜。指出通下并非专攻大便,而为逐邪的方法,借攻为补,调整阴阳平衡,使邪去正复,故又为扶正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通下法是荡涤肠胃,泻下大便,逐邪下出的治疗方法,具有排除燥屎,荡涤邪热,逐水泻瘀,攻下宿食、痰结、冷积,通导结滞等作用。通过泻下大便,疏通腑气,可以调理气机,使一些疾病或证状迅速得到暂时的缓解。笔者在临床上应用通下法治疗一些较顽固、危重之病证,每获小效,今不揣浅陋,兹举数例,以求同道共勉。  相似文献   

9.
下法在儿科急重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法为中医治病的大法之一。笔者在治疗儿科急症中常采用下法,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及时得法,往往收效甚捷。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下法,乃八法之一,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与活血剂为伍有攻瘀散结等作用。近年来,在其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新的见解,认为:“某些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个特定阶段,使用下法,不仅仅是泄热通便,也不局限于排除机体内的有害物质,而且能对有病的机体起整体调节作用。”基于在伤科疾病治疗中“局部和整体并重”这一观点,对骨折、脱位和软组织损伤的各类病例,视伤情和病员体质之不同,谨守病机,合理使用本法,除能起消瘀散结外,也确实能起到良好的整体调节作用,兹举如下病例以资说明。  相似文献   

11.
12.
潘秀云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3):190-190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病房的应用和护理。正确选择留置针的大小和穿刺部位,使用可来福接头正压封管,使用耐乐固自粘绷带固定,采取有效的护理,防止静脉留置针脱落和阻塞。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但应注意套管的固定牢固。  相似文献   

13.
湛杏沾 《右江医学》1998,26(1):45-47
酚妥拉明在内儿科临床应用近况广西那坡县人民医院(533900)湛杏沾酚妥拉明亦称苄胺唑啉,为α受体阻滞剂,临床上主要用于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的治疗和嗜铬细胞瘤的诊断。近年来对其药理认识不断深化,已在内儿科许多疾病的治疗上得到应用,收到满意疗效。现综述如...  相似文献   

14.
15.
<正> 在急腹症中,应用中医治病八法中的“下法”较多,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总攻疗法”,是下法的一大发展。下法为运用具有通便泻下的药物组成方剂,以通利大便,荡涤胃肠达到排除病邪为目的,又称为泻下法或攻下法。《伤寒论》说“随其实而泻之”,“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内径  相似文献   

16.
升降散为清代名医杨玉衡所创,为治疫专方,本方原主治“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笔者在将其广泛应用于治疗小儿感冒,急性扁桃腺炎(乳蛾)、等麻疹、风疹、小儿夜啼等取得较好疗效。1感冒感冒虽有寒热之别,然而由于小儿为稚阳之体,易于化热,故其感冒为热多于寒,纵有寒象亦以寒包热郁居多,临床上用本方加味效尚可。彭某,女,3岁。患儿间歇性发热,伴咳嗽半月,流浊涕,纳差,大便干,小便黄,每于午后则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5℃,体查:咽微红,扁桃体Ⅰ°肿大,心,肺(-)血象:WBC6400/mm3N:30%L:68%M:2%…  相似文献   

17.
18.
<正>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作为一种先进的输液器材,广泛用于儿科临床,特别是新生儿、危重患儿的抢救,小婴儿按疗程特殊用药者。它不仅减轻了患儿长时间输液每天穿  相似文献   

19.
在急腹症中,应用中医治病八法中的“下法”较多,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总攻疗法”,是下法的一大发展。下法为运用具有通便泻下的药物组成方剂,以通利大便,荡涤胃肠达到排除病邪为目的,又称为泻下法或攻下法。《伤寒论》说“随其实而泻之”,“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内径》有所谓“实则泻之”。均说明实症宜采用下法治疗。现将笔者在急腹症中应用下法的体会作一小结: 一、下法治疗急腹症的机制急腹症的病理主要是梗阻不通和炎症,由于梗阻促进了细菌繁殖,加重了炎症,而  相似文献   

20.
下法在内科急症中的应用体会靖江市季市医院王月湖商玉玲下法属中医治疗八法之一,是以荡涤胃肠、通泻积滞、泻下大便、祛邪外出为主的治疗方法。不仅适用于邪在胃肠、燥屎内结,邪热相搏于里的疾患,还适用于停痰留饮,宿食内积,血瘀虫积等症。它在中医内科急症治疗中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