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子宫颈癌基因(HCCR)是新近确认的一种致癌基因,最早由韩国学者Ko等[1]通过差异显示RT-PCR方法从子宫颈癌细胞中筛选、鉴定而出.HCCR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2q,分为2个亚型,分别为HCCR1(基因库登记号AF195651)和HCCR2(基因库登记号AF315598).HCCR1和HCCR2编码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为同一mRNA的不同剪切体.研究表明,将表达HCCR1或HCCR2的细胞接种到裸鼠体内可以形成肿瘤,HCCR基因导致肿瘤的发生可能是通过对p53抑癌基因的负向调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正>与人们预期不同的是,在整个人类基因组中,仅含有20,000~25,0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剩余的内含子,基因调控序列与非编码RNA(ncRNA)基因不编码蛋白质[1-3]。研究表明,细胞在分化与代谢的生命过程中,ncRNA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5]。ncRNA分为调控非编码RNA(regulatory non-coding RNA)与看家非编码RNA(housekeeping non-coding RNA),调控非编码  相似文献   

3.
microRNA-21( miR-21)编码基因定位于TMEM49基因编码区域内(17q23.2),通过其自身的启动区域完成转录及poly A尾的聚合,最终变成成熟的miRNA.miR-21与多种疾病相关.miR-21可作为一种肿瘤RNA,其基因簇对多种肿瘤具有促进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有类似癌基因作用,参与肿瘤血...  相似文献   

4.
DcR3又名TNFRSF6B/TR6/M68,其编码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20q13.3,是一种缺乏穿膜结构域的可溶性受体,DcR3编码长度为300个氨基酸(NCBI accession #NM_032945),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为30 000的糖基化蛋白,有2个变异体DcR3v1( NCBI accession#AAM94173)和DcR3v2(NCBIaccession #AAM94172),分别编码74和139个氨基酸[1].DcR3能够中和3种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成员[死亡因子(Fas)、LIGHT和TL1A]的生物学效应.现将其在疾病检测中的进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背景:近几年来,随着中华骨髓库的建立和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中国人类白细胞抗原新等位基因不断被发现。目的:采用序列分析确认1例中国人的人类白细胞抗原新等位基因。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基因分型技术进行样本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分型,并应用基于测序的方法分析该基因序列及与最相近等位基因序列的差异。结果与结论: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结果显示,该样本人类白细胞抗原B基因座反应格局出现异常;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其B基因座第2外显子序列与所有已知人类白细胞抗原B等位基因序列均不一致,在所检测的第2、3外显子中,与序列同源性最高的等位基因B*07:01:02的差异是在第2外显子发生了nt 226和nt 228两个A->G核苷酸取代,导致第76位密码子由ATA->GTG,相应的导致氨基酸由异亮氨酸(I)改变为缬氨酸(V)。将其序列提交国际基因数据库(GenBank)及IMGT/HLA数据库,证实该新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为国际上首次发现,被世界卫生组织织人类白细胞抗原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人类白细胞抗原B*07:110(HM989017)。  相似文献   

6.
1 发现、结构与功能p16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肿瘤抑制基因。Serrano[1 ] 等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寻找与人CDK4相关蛋白 ,找到一种阳性cDNA克隆编码的由 15 6个氨基酸构成的含有蛋白 蛋白相互作用所需的 4个锚蛋白重复序列、相对分子量为 16 5 6 9的蛋白[2 ] ,并将此蛋白质命名为p16INK4。Kamb[3] 等对近 10 0个人黑色素细胞系研究后发现有一半以上的细胞系在 9P2 1附近存在纯合性缺失 ,经部分测序后 ,其中两个独立的区域与已知的编码人的CDK4抑制因子 (即p16 )的序列相似 ,被命名为多种肿瘤抑制因子 1(MTS1、CDKN2 )即p16。p16基因由三…  相似文献   

7.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200 nt并且能够调控多种生物学进程的RNA,可以通过参与转录、翻译、蛋白修饰、RNA-蛋白或蛋白-蛋白复合物的形成等方式调控基因表达[1-5]。近年通过肿瘤样本全基因组的关联研究,确定许多lncRNA在各种类型的肿瘤中起到促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6-9]。  相似文献   

8.
目的 扩增大鼠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结构和功能特征,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扩增并测序大鼠的SOCS-1编码区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的在线分析工具和Vector NTI suite软件包,识别大鼠SOCS-1基因并预测其编码蛋白质的各种结构特征,根据该基因构建其分子进化树.结果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获得2个序列不同的SOCS-1基因,BLASTx分析该基因为全长基因,该基因全长639 bp,编码212个氨基酸(aa),具有1个SOCS盒(aa172~aa208),1个Scr同源区2(SH2)结构域(aa80~aa155)和1个核定位序列(aa160~aa174),一级结构含有2个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全部位于蛋白的表面,并在空间结构上相距较远.结论 SOCS-1基因具有基因多态性,其保守的SH2区域及SOCS盒与其对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作用有关,而其核定位序列可能影响其他核转导因子,B细胞线性表位则在免疫诊断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现认为胃癌的发病是许多基因异常表达的结果,基因的表达异常包括基因序列,即遗传学(genetics)的改变和基因表型遗传学(epigenetics)改变[1],其中包括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p16基因是一种重要的多种肿瘤抑制基因(MTS1),其编码产物p16蛋白在细胞增殖周期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p16基因的  相似文献   

10.
PTEN是在1997年由美国的3个独立研究小组在人类第10号染色体上发现的一个新的肿瘤抑制基因,是迄今发现的第1个具有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1],该基因的突变失活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细胞迁移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2]。  相似文献   

11.
<正>HER-2是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定位于人类17号染色体长臂(17q12-21.32)[1],编码跨膜糖蛋白p185。目前已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现HER-2基因的扩增和蛋白的过表达[2]。HER-2的过表达一般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高,其基因扩增可导致肿瘤复发[3]。作为目前检测HER-2蛋白最为常用的方法,免疫组化方法诊断准确性较高,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为此,本文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克隆、表达HER-2基因的不同片段,研究不同片段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在乳腺癌  相似文献   

12.
p15基因是位于染色体 9p2 1的一个抑癌基因 ,其编码产物p15蛋白可抑制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4 6 ,使Rb蛋白磷酸化受阻 ,从而阻止细胞由G1 期进入S期。p15基因的失活可导致细胞增殖失控 ,与某些肿瘤的发生有关[1 ] 。但近年研究发现 ,在某些恶性血液病 ,如急性白血病 (AL)中 ,p15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并非基因缺失或突变 ,而是启动子区的异常高甲基化[2 4] ;有显著白血病转化倾向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中亦发现p15基因甲基化异常[5,6] 。为探讨p15基因甲基化异常与AL发病及MDS向白血病转化的关系 ,我们采用甲…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浙江省嘉兴地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E3株所产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序列及亚型.方法肺炎克雷伯菌E3株经酶抑制剂增强的肉汤稀释法鉴定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入pGEM-Teasy载体,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并确定亚型,重组细菌表型鉴定.结果E3株同时产SHV和TEM型2种β-内酰胺酶,其中SHV基因片段含812个核苷酸,编码产物有266个氨基酸,应为SHV-11型β-内酰胺酶;TEM基因片段含973个核苷酸,编码产物有288个氨基酸,应为TEM-1型β-内酰胺酶.含TEM-1和SHV-11编码基因的重组细菌经酶抑制剂增强的肉汤稀释法鉴定为阴性.结论E3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产生SHV-11和TEM-1 2种ESBLs,其可影响ESBLs的表型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4.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左右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能够负调控后转录水平的基因表达,已被认为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1]。目前研究证明,miRNA可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参与人类多种肿瘤(胃癌、乳腺癌、肺癌等)细胞的发生,增殖与凋亡。本文就miR-NA的形成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和抗肿瘤药物与miRNA表达的关系等方面予以综述。同时提出以miRNA为靶点的药物筛选和药物对miRNA表达的调控机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beta-lactamases,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能赋予细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单酰环类抗生素耐药的一类酶,它主要由革兰阴性细菌产生,可来源于TBM和SHY酶(由于其固有序列的基因点突变导致),该酶最早发现于肺炎克雷伯菌中[1],可水解头孢菌素及单酰胺类抗菌药物,特别表现在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利氨曲南的耐药[2],并可引起对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产ESBL肠杆菌的耐药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全球最重要的医院耐药问题之一,本文就其分型及耐药机制作一综述。1β-内酰胺酶分类β-内酰胺酶种类较为复杂,几乎所有的肠杆菌细菌其β-内酰胺酶阳性,到目前已发现有二百多种。对它的分类方法有多种,而主要分类方法有二种:一种为分子生物学的分类,根据末端氨基酸序列及编码基因的位点来分,可分为四类:A类,丝氨酸酶,由质粒编码。B类,金属酶,由染色体编码。C类,丝氨酸酶,由染色体编码。D类,丝氨酸酶,由质粒编码[3]。另一种为临床上较为实用的分类方法,即1989年Bush创建的方法[4],此分类方法是根据各种酶的等电点、水解底物、是否被克拉维酸抑制及酶的分子结构类别...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缺失基因2(deleted in breast cancer,DBC2)属于一种抑癌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8p21,全长20.5Kbp,又名Rhobtb2(rho-related BTB domain-containing 2),即Ras同源蛋白相关的包含两个BTB结构域的基因2。2002年由Hamaguchi等[1]应用表象差异分析法分离得到。DBC2肿瘤抑制基因是目前与90﹪的散发性,非家族性乳腺癌相关的少数基因  相似文献   

17.
正微小RNA(miRNA)是内源性非编码的小分子RNA的一个种类,大约只有18-25个bp的长度。在动物基因组中,它大多以单拷贝、多拷贝或基因簇等形式广泛存在着。它虽然只是占人类基因组的约1%的内容,但是人类将近三成的基因却受其调节。它不但可作为癌基因存在,也可以作为抑癌基因而起到作用。在Mitchell等人[1]的研究中已证明外周血血浆中存在稳定的miRNA。miR-21是一种广泛  相似文献   

18.
1997年Li等[1]在浸润性乳腺癌的移植瘤中分离出一种新的基因,并将其命名为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后即成为研究热点。PTEN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特异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可编码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PTP),且与张力蛋白(tensin)、  相似文献   

19.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发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是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异常表达.鼠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nute2,MDM2)是到现在为止发现的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之一,是一种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癌基因[1],会出现在大多数的肿瘤组织中[2].它是一种泛素-蛋白连接酶,在自发转化的成纤维细胞和正常人体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其编码的蛋白质可以与p53蛋白结合,负性调节p53蛋白,进而导致抑癌基因p53的失活,使细胞发生转化、增殖和恶变的能力增强[3].目前发现它的过度表达能够促进肿瘤的形成[4-9],并且启动子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也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相关.MDM2基因的309位SNP位点(rs2279744, T /G)主要是G基因型,该基因的启动子P2会增强MDM2的转录活性,进而降低了p53的正常功能[10].  相似文献   

20.
Evi-1反义寡核苷酸对人红白血病细胞系HEL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vi 1(ecotropicvirusintegrationsite 1)定位于染色体3q2 6 ,为一原癌基因 ,与髓系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1 ] 。Evi 1基因编码含两个锌指区的蛋白 ,能特异地结合基因启动子DNA序列 ,发挥转录调节作用[2 ] 。正常人骨髓和外周血细胞Evi 1mRNA表达阴性[1 ] 。我们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近 5 0 %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Evi 1基因表达阳性 ,Evi 1的表达水平与MDS向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演变有关[3,4 ] 。为进一步探讨Evi 1在AML发生和发展中可能的作用 ,我们观察了Evi 1反义寡核苷酸 (Evi 1 AS)对人红白血病细胞系HEL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