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成药》2015,(7)
目的制备丹皮酚非离子型类脂囊泡,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丹皮酚非离子型类脂囊泡,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优选丹皮酚类脂囊泡的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释放度考察。结果采用司盘-60∶胆固醇(1∶1)为囊材,药脂比例为1∶10,40℃条件下水合60 min,以频率400 Hz超声5 min,可制得丹皮酚非离子型类脂囊泡,包封率平均为78.4%,其体外释放过程与丹皮酚溶液相比较具有明显缓释作用。结论该方法适合于制备丹皮酚非离子型类脂囊泡。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性质.方法:采用pH梯度结合薄膜分散法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磷脂胆固醇比、药脂比、磷脂质量浓度、外水相pH对处方工艺的影响.采用透析法考察脂质体的体外释放性质.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磷脂胆固醇比3∶1,药脂比1∶15,磷脂质量浓度30 g·L-1,外水相pH7.0.制备的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包封率89.34%,平均粒径123.3 nm,Zeta电位-20.0 mV,24h累积释放率90.46%.结论:pH梯度结合薄膜分散法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粒径均匀,具有显著体外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具有防治增生性瘢痕作用的丹皮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修饰脂质体,建立其质量评价方法并考察其真皮滞留效应。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丹皮酚VEGF抗体修饰脂质体的制备工艺,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及Zeta电位,Franz扩散池法考察该脂质体的真皮滞留效应。结果:丹皮酚VEGF抗体修饰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磷脂质量浓度7.36 g·L~(-1),按卵磷脂-胆固醇-丹皮酚-(对硝基苯酯基-聚乙二醇3000-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贝伐单抗-聚乙二醇3000-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14∶5∶4∶0.28∶0.05),成膜温度41℃,pH 7.5的磷酸二氢钠缓冲液脱膜,超声3 min(超声时间2 s,间隔3 s,功率300 W);包封率(73.61±2.36)%,平均粒径(235.7±4.67)nm,Zeta电位-(5.13±0.25)m V,丹皮酚VEGF抗体修饰脂质体透皮速率缓慢,真皮滞留效应显著。结论:丹皮酚VEGF抗体修饰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包封率较高、体外透皮性能良好且具有缓释效果;药物真皮滞留量显著高于丹皮酚原料药和丹皮酚脂质体。  相似文献   

4.
熊果酸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特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制备熊果酸脂质体,优化熊果酸脂质体的处方工艺,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摇瓶法考察熊果酸在不同pH介质中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熊果酸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熊果酸脂质体的处方工艺。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动态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放的特性。结果:熊果酸油水分配系数lgPo/w随pH增大而降低,且均>0.5,说明熊果酸具有较好的亲脂性。优选的处方工艺为载药量6 mg,磷脂-胆固醇2∶1,PBS摩尔浓度0.01 mol.L-1,超声时间3 min。制备的熊果酸脂质体透射电镜下呈球形或椭圆球形,平均粒径(223.7±68.4)nm,zeta电位-20.63 mv,包封率(89.85±1.66)%,48 h体外累计释放率>80%,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结论:制备的熊果酸脂质体包封率高,体外释放性能良好,具有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5.
蚓激酶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蚓激酶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蚓激酶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制备处方和工艺,并考察制备脂质体的包封率、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及在体外释放规律。结果卵磷脂100mg、胆固醇20mg、蚓激酶1mg、PBS 15mL、pH6.6时包封率最高,电子显微镜下为囊状小球,测得3批蚓激酶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30.5%,平均粒径424 nm,Zeta电位为-49.68 mV,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释放规律。结论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蚓激酶脂质体工艺简单,包封率适宜,体外释放迅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具有缓释效果的硫酸黄连素多囊脂质体,并对其体外释放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硫酸黄连素多囊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选处方,并考察体外释放及缓释效能。结果制得硫酸黄连素多囊脂质体,显微镜下可见其圆整均匀,内部具有规整囊泡结构;正交设计优选药脂质量比为1∶8,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2∶1,中性磷脂三油酸甘油酯的浓度为70 mmol/L,海藻酸钠的浓度为0.5%,按优选处方制得硫酸黄连素多囊脂质体包封率为85.88%,具有良好缓释效能,72h累积释放度为83.28%,释放曲线符合Weibull模型方程。结论采用复乳法制得硫酸黄连素多囊脂质体圆整均匀,包封率高,具有良好的缓释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波棱素脂质体包封率测定的方法及其在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分别采用超滤法、高速离心法、透析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计算脂质体包封率,筛选最佳方法,并考察了波棱素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规律。结果三种方法中,超滤法最适合用于测定包封率,脂质体包封率为(98.9±0.13)%;脂质体24 h内累计释放量为88.31%,72 h基本上完全释放,药物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超滤法为波棱素脂质体最佳包封率测定方法,波棱素脂质体体外释放具有缓释特点。  相似文献   

8.
青藤碱脂质体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岩  周莉玲 《中成药》2005,27(7):757-760
目的:优选青藤碱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研究其稳定性.方法:以包封率为指标,对薄膜分散法、逆相蒸发法及注入法进行优选,并对优选工艺制备脂质体的渗漏、摄取行为及贮存温度进行考察.结果:逆相蒸发法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最低,为48.93%,而薄膜分散法与注入法制备的脂质体较为接近,分别为68.91%和66.57%.结论:注入法包封率较高,且无需成膜,对设备要求不高,适于青藤碱脂质体的大量制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黄酚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和处方,并对其进行质量考察。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大黄酚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大黄酚脂质体的制备处方和工艺条件,并观察其粒径、形态及稳定性。结果大黄酚脂质体优化后的制备处方和工艺条件为:胆固醇与大豆卵磷脂质量比为1∶3,药脂比为1∶10,pH值为8.2,成膜温度为45℃。按该处方工艺制备的大黄酚脂质体包封率在87%以上。结论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制备的大黄酚脂质体包封率和稳定性高,粒径均匀。  相似文献   

10.
黄芩素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黄芩素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薄膜-超声法制备黄芩素脂质体,利用紫外光谱测定包封率以及浆板法测定体外释放曲线。结果:逆相蒸发制备的脂质体平均粒径179nm,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92.57%和23.24%;薄膜超声法平均粒径257nm,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60.02%和7.70%,在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逆相蒸发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制备的脂质体粒径小、包封率高,药物具有一定的缓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肺靶向穿心莲内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质。方法:采用薄膜—冻融法制备穿心莲内酯脂质体;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包封率;用透析法考察药物体外释放性质。结果:制得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6.325μm,包封率大于75%,稳定性好。药物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采用薄膜—冻融法可制得具有较高包封率及稳定性的穿心莲内酯脂质体,有助于提高穿心莲内酯的肺靶向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西洋参SOD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性质.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西洋参SOD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卵磷脂-胆固醇、磷酸盐缓冲液体积及西洋参SOD加入量对制备工艺的影响,考察西洋参SOD脂质体的粒径分布、体外释放和稳定性.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卵磷脂-胆固醇(4:1),磷酸盐缓冲液体积12 mL,西洋参SOD加入量10 mg,制备的西洋参SOD脂质体形态均匀,平均粒径480 nm,平均包封率71.35%.结论: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高、稳定性良好,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制备熊果酸脂质体,优化熊果酸脂质体的处方工艺,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采用摇瓶法考察熊果酸在不同pH介质中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的熊果酸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熊果酸脂质体的处方工艺进行筛选与优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动态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放的特性。结果 熊果酸油水分配系数lgPo/w随着pH值的增大而降低,且均大于0.5,说明熊果酸具有较好的亲脂性;熊果酸脂质体透射电镜下呈球形或椭圆球形,平均粒径 223.7?8.4 nm,zeta 电位为-20.63 mv;包封率较高,优化后的脂质体包封率为89.85?.66%;48 h体外累计释放率达到80 %以上,通过数学模型拟合,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结论 熊果酸脂质体包封率高,体外释放性能良好,具有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丹酚酸B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丹酚酸B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其体外释放情况。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丹酚酸B脂质体,超滤离心法测其包封率,以包封率和粒径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处方,并对其表面特征、包封率、粒径、体外释放情况进行考察。结果制备的丹酚酸B脂质的体平均粒径为109.8 nm,药物的平均包封率为71.0%,体外12 h累积释放率为43.7%。脂质体外观圆整而均匀,分散性好。结论制备的丹酚酸B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粒径小,有良好的缓释作用,为后期研究其长循环心靶向脂质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Li XT  Cheng L  Jia TZ 《中药材》2011,34(1):119-122
目的:制备异长春花碱脂质体,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异长春花碱脂质体;透射电镜下观察脂质体外观形态,激光散射法测定脂质体粒径分布和Zeta表面电位,葡聚糖凝胶法分离脂质体与未包封的药物以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和渗漏率,膜动态透析法探讨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异长春花碱脂质体平均粒径149.2 nm,透射电镜可以明显观察出脂质体的双分子层结构,Zeta电位为38.62 mv,包封率均大于85%(n=3),冰箱(<4℃)保存9个月后脂质体的渗漏率小于9.0%,脂质体体外释放可延长至24 h,释放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所制备的异长春花碱脂质体粒径均匀,外观良好,包封率高,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盐酸青藤碱多囊脂质体的制备及其释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素芳  姚瑶  陶昱斐  丁燕飞  向璧妤 《中草药》2008,39(8):1158-1161
目的制备包封率较高且具有较好缓释性能的盐酸青藤碱多囊脂质体。方法用复乳法制备盐酸青藤碱多囊脂质体,以包封率和囊形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设计优选最佳处方和工艺,并考察其形状、粒径及体外释放性能。结果制得的盐酸青藤碱多囊脂质体包封率在80%以上,形状圆整,粒径较均匀,多数分布在20~30μm,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释药t1/2为52.7 h。结论盐酸青藤碱多囊脂质体处方工艺稳定可行,包封率高且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肺靶向穿心莲内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质。方法:采用薄膜一冻融法制备穿心莲内酯脂质体;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包封率;用透析法考察药物体外释放性质。结果:制得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6.325μm,包封率大于75%,稳定性好。药物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采用薄膜.冻融法可制得具有较高包封率及稳定性的穿心莲内酯脂质体,有助于提高穿心莲内酯的肺靶向性。  相似文献   

18.
去甲斑蝥素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建梅  任天池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9):1485-1489
 目的筛选最佳去甲斑蝥素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以包封率为测试指标,考察去甲斑蝥素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药-脂比、胆固醇含量、荷电性、水相pH值、离子强度等因素,观察其显微结构并考察其粒径和粒度分布、体外释放特性及初步稳定性。结果采用薄膜分散法,药-脂比为1:20,磷脂-胆固醇比为2:1、水相介质pH为6.8的条件制备去甲斑螫素脂质体的包封率较高,可达47.5%。粒径约为360nm,体外释放度考察表明,在5h释放达到平衡,释放度为36.9%。在低温4℃条件下放置6个月,包封率和粒径基本没有变化。结论通过工艺和处方考察,优选出最佳的制备条件,制得的去甲斑蝥素脂质体包封率较高,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9.
马博  吴敏 《吉林中医药》2010,30(6):531-532
目的:对辛夷挥发油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辛夷挥发油为对象,采用薄膜分散-超声-膜过滤法制备辛夷挥发油纳米脂质体,采用Franz扩散池法研究药物的体外释放情况。结果:该制剂平均粒径81 nm、样品的包封率为86.7%;两组药物的累积释药率有显著差异,试验组的释药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结论:薄膜分散-超声-膜过滤法制备辛夷挥发油纳米脂质体,操作简单,流程时间短,所得脂质体粒径小而均匀,包封率较高;辛夷挥发油纳米脂质体有较好的缓释以及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时军  王芳  滕希峰  黄嗣航 《中药材》2012,(5):803-807
目的:制备丹皮酚阳离子脂质体凝胶,并进行稳定性及离体皮肤渗透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探头超声法结合研磨法制备丹皮酚阳离子脂质体凝胶,以单因素试验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利用Franz扩散试验考察脂质体凝胶与普通凝胶的经皮渗透规律。结果:丹皮酚阳离子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32.7±14.1)nm,Zeta电位为(+33.54±1.95)mV,平均包封率为(73.04±1.24)%(n=3),药物含量(3.17±0.13)mg/g(n=3);室温下,丹皮酚阳离子脂质体凝胶为细腻半透明浅白色胶体,室温下稳定,但在光照和40℃、60℃下不稳定;体外透皮试验表明,丹皮酚阳离子脂质体凝胶的累积透过量显著大于普通凝胶剂(P0.05),药物透皮速率与皮肤蓄积量亦显著大于普通凝胶(P0.05)。结论:丹皮酚阳离子脂质体凝胶剂质量稳定,检测方法可靠,能促进药物的透皮渗透,并保证药物的持续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