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健康大视野》2006,(8):76-76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喜,怒,优,思,悲,恐,惊七情,人皆有之,七情活动变化,能反映和概括人的主要心理活动,正常的七情活动并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如若人们没有七情表现,或缺乏其中的几种情感,或七情太过,都会导致情志剧变而引发各种心身疾病……[编按]  相似文献   

2.
七情与养生     
七情与养生文/姜朝晖图/王洪平现代生活中情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愈来愈被人们重视。中医理论认为“哀乐失时,殃咎必至”说明人体自身情绪因素与疾病的萌发、形成、发展、趋变、转归有着相关联系,且对人体的生理心理偏倚衰退亦有影响。精神因素分为“七情”这就是喜、怒...  相似文献   

3.
《社区医学杂志》2007,5(10X):64-64
一般情况下,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是人体正常的心理活动表现,但是当七情过激、过久,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生理限度,即情志失调时,七情便成了致病因素,会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内损,产生诸多疾患,从而危害健康。[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燕子 《大众健康》2007,(5):57-57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变化的情志。“七情”分属五脏,以喜、怒、忧、悲、恐为代表,中医又称为“五志”。“七情”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一般不会使人发病。“七情”与脏腑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突然、强烈或长期性地经受情志刺激,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就会使脏腑的气血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时,“七情”就成了致病因素,而且是导致内伤疾病的主要因素,称之为“七情”内伤。“七情”作为致病因素,有别于六淫之邪从口鼻、皮肤或其它部位侵入人体,  相似文献   

5.
论中医七情与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晚期癌痛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了探讨癌症病人的心理需求,我们运用中医七情结合影响癌症病人的社会因素及心理,作一探讨性分析。 一、七情与疾病发生 中医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  相似文献   

6.
“心不宁”则“体不安”,这是不争的事实。这里的“心不宁”,不能单纯的理解为心脏不好,而应该理解为心绪一不宁、心情不好;至于“体不安”,就是身体不适甚至患病。心情不好,在中医时做七情过度。中医认为,七情是指喜、  相似文献   

7.
我国二千多年前成书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学说,认为七情过激可使内脏气机发生紊乱,致人疾病,并有"七情过度则伤人"的精辟论述。喜悦本是好事,"但如喜之过度,则使体内激素增加,人体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增强,导致心神不定,心悸失眠,感知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幻视、幻听,突发精神错乱,等。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突然精神错乱,就是因为"喜伤  相似文献   

8.
程凯 《大众健康》2012,(11):64-65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七情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致病的,只有突然、强烈或者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出了人体本身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人才会发病。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的发病,中医大多认为是由于七情内伤、寒邪侵犯或饮食不节所致,多采用舒心、扩冠、活血、补益等方药和治法。现将几种经临床证明有效、自制方便、配方简单的防治冠心病药茶简介于下,供病酌选。  相似文献   

10.
王吉星 《长寿》2005,(1):15-15
古人说“养生以不伤为本”,那么,怎样才能不伤呢?不伤,其关键在于预防,即一防内伤,二防外伤。具体讲,一要防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失制所引起的伤害,二要防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失和所引起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
中医说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只是中医的一种习惯说法,并不代表人类的所有情绪。比如,中医七情里没有后悔,也没有嫉妒,但有的人做事情就容易后悔,有的人妒嫉心强,这些也都非常不利于养生。七情过度易伤脏腑  相似文献   

12.
中医对情志变化的表述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个字,总称“七情”。正常情况下,七情以五脏功能、物质为基础.产生高兴、愤怒、忧愁、思虑、悲伤、恐怖、惊恐的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刺激(主要是精神刺激)的正常反应.但任何事物超过正常的限度就会转化到相反的方面.精神刺激过强或虽不强但持续时间较长.就会影响五脏功能,造成各种情志病症。如长期的精神抑郁而发生梅核气。甲亢病人由于内分泌失调而产生情绪易激惹、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亚健康已经成为社会人群的一个普遍状态,心理障碍、负性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逐渐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七情致病的中医基本原理,病理机制。西医在负性情绪的生理、内分泌机制等方面。分析心身疾病的发病过程及机制,有助于研究者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七情既属人体七种情志变化的表现,又为致病因素之一,是中医病因学的重要内容。掌握七情致病的原理,对防病保健及临床诊疗均有积极的意义。生活中,我们常听见有人这样说:“气死我了,气得我肝疼!”虽然这是很多人在生气时顺嘴说的一句“调侃”,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说,  相似文献   

15.
辨梦七情与中医治疗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分属于五脏则为喜、怒、思、悲、恐,所对应的五脏为心、肝、脾、肺、肾。中医认为.七情过盛可伤及脏腑气机。心在志为喜为惊,过喜或过惊则伤心;肝在志为怒,过怒则伤肝;脾在志为思.过度思虑则伤脾:肺在志为悲为忧.过悲则伤肺;  相似文献   

16.
七情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指喜怒忧思悲惊恐这七种情绪状态,分别对应了人体内的五脏,如喜对心、怒对肝、思对脾、悲对肺、恐对。肾。  相似文献   

17.
何谓“养生”?愚以为就是保护好人的生命,使之健康长寿,终其天年。何谓“养性”?及时控制好自己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能经常保持平衡,不让它因过激而损伤肌体。  相似文献   

18.
中医注重未病先防,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对心律失常的预防,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保持精神愉快中医认为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但七情太过,超过人体自身调节的范围,则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七情之中,唯有喜属于良性刺激,经常保持乐观的  相似文献   

19.
中医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表现,是人对内外刺激的个人体验,是适应环境的一种能力。七情正常,可使周身筋肉舒松,气血调和,对人有益,偶有波动也不会致病。若情志波动过于激烈或持续时间长久,就会成为疾病产生  相似文献   

20.
中医论人生疾病与健康在“六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进入21世纪,世界变化日新月异,人们承受着比以往更大更多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中医以其独特的“治未病”原则,对保护人体健康和减少疾病也日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医对疾病的归因有很多说法,如七情内伤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