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常温下兔肢体火器伤后器官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温下兔肢体火器伤后器官功能变化的特点。方法常温下制备兔肢体火器伤动物模型,分别于致伤前及致伤后4、8、16、24、48、72h测定血清中肌酐(Cr)、尿素氮(BUN)、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常温环境下兔肢体火器伤后与致伤前比较,伤后4h血清中Cr、BUN、ALT、AST、CK、LDH等酶学指标均开始发生显著变化。其中血清中Cr在伤后4、8、16、24、48、72h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伤后8h达到高峰;血清BUN伤后8h显著升高,24h后开始显著下降。血清中ALT、AST、CK、LDH在伤后4、8、16、24、48、72h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伤后16h达到高峰。结论常温环境下兔肢体火器伤后,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的损害具有发生早、损害严重持续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温环境下放射性与火器复合伤(下称放火器复合伤)后伤道及血液细菌学变化特点,为其临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低温放火器复合伤动物模型,分别于致伤后0、4、8、16、24、48 h进行实验动物体温变化动态观察,伤道及血液中的细菌定性培养及菌群种类分析。结果低温放火器复合伤动物体温伤后明显升高,伤后4 h平均体温达(39.47±0.39)℃,体温变化趋势非常显著。伤后4 h,伤道局部分泌物中细菌为表面菌群,伤后8 h检测到肠道菌群。血液中出现细菌的时间为伤后8 h,既有表面菌群,又有肠道菌群。结论低温放火器复合伤后体温升高明显,细菌感染较严重,细菌入血时间早,肠道细菌容易入血,处理应尽早清创,早期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低温对大鼠放射性腮腺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温对大鼠放射性腮腺损伤的防护作用吴镇凤董丽华毕丽容目前,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所致口干尚无有效防治方法。寻找有效的辐射防护作用的方法仍是目前放射医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减轻头颈恶性肿瘤病人放射治疗所致的腮腺损伤,在临床工作中具有...  相似文献   

4.
犬低温火器伤后糖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低温环境下犬枪弹伤后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变化规律。方法东北地区杂种犬19只,与弹丸同置于-40℃下1小时后,迅速移至室外(温度约-20℃),以56式7.62mm制式步枪致伤汉后肢。于低温前、低温后,伤后2、6和24小时取静脉血,测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并同时观察各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低温、伤后6和24h血糖较伤前显著升高,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在寒冷和伤后各时相点均明显减少,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比值下降。结论高寒地区火器伤早期,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致使血糖较伤前水平高,提示输液成分中糖含量应适当控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胫骨火器伤骨缺损动物模型.方法 32只新西兰大白兔,利用多功能生物撞击机二级投射装置系统,根据钢珠质量和氮气压力值分为4组.激光测速仪测量弹丸速度并计算致伤能量,观察局部伤情,测量贯通伤出入口平均面积、空腔体积,并影像学评价骨缺损长度.统计各组伤情并分析变异系数(CV),以评价模型伤情稳定性.结果 所有动物均造成后肢贯通伤并胫腓骨开放性粉碎骨折.D组致伤能量最大,B、C组次之,A组致伤能量最小.B、C组贯通伤伤道出、入口面积和伤道容积等局部伤情指标稳定性优于A、D 两组,骨缺损长度B组伤情稳定性优于其他3 组.最终确立用 4 mm 0.24 g钢珠、氮气气压1.4 MPa、钢珠弹丸速度(776.9±19.7)m/s,造成胫骨骨缺损(1.62±0.16)cm,动物在伤后清创抗感染治疗后可长期存活.结论 采用本方法模型制作简单,动物伤情稳定,可建立有效的兔胫骨火器伤骨缺损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笔者根据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的动物模型实验研究结果,运用系统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对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战创伤早期救治问题进行综合论证研究,为我军卫勤准备提供参考。通过研究表明,高温高湿环境下战创伤的早期救治与常温常湿环境有很大不同,表现在救治时间应提前、救治机构应前伸,应根据受伤时间的不同及伤情确定相应的清创方法,救治范围应拓宽、救治能力应完善。  相似文献   

8.
颌面部火器伤致颅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用犬52只,猪头20其.分别用重1.03g.平均射速800m/s和1400m/s的钢球致伤颌面部.伤后早期(即刻、1h、6h)分别观察颌面和颅脑伤情.分析损伤发生条件。取脑组织标本行光、电镜观察.了解损伤病理特点。测定伤后瞄水含量,脑和血中ANP、LPO,SOD、CSF-CK-BB活性变化及相互关系.研究伤后机体的病理生理改变.用生物物理学方法记录致伤瞬间脑内压力、头颅冲击加速度和颅骨骨应变,探讨致伤时的生物力学变化,研究损伤发生机制。并对该项研究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温放火器复合伤感染的发生特点。方法:将健康兔随机分为低温放火器复合伤(HFR)组和低温火器伤(HF)组,于致伤后0、4、8、16、24h进行体温、伤道和血液细菌学的检测。结果:HFR组伤后体温持续明显升高,伤道细菌数明显上升,在对应时间点较HF组升高显著(P〈0.05,P〈0.01),2组分别于8和24h出现肠道菌群且细菌入血,细菌数达感染临界值。结论:低温放火器复合伤后细菌生长繁殖快,感染时限缩短且严重,应早期彻底清创,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防治高温高湿环境下犬肢体火器伤进行性损伤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8只健康雄性杂种犬随机分为高温高湿组、常温常湿组和热习服组,肢体枪伤后分别置入相应的人工气候舱。于伤后0、4、6、8、12、24h进行组织形态学及细菌学指标的检测。结果发现,热习服组伤肢肿胀和局部病理变化较高温高湿组明显减轻及推迟,但较常温常湿组严重并提前;局部组织菌落计数达到感染临界的时限,热习服组与常温常湿组均为12h,高温高湿组为8h,热习服组感染时限明显晚于高温高湿组。提示热习服的获得可减缓高温高湿环境下火器伤后的组织病理变化,热习服锻炼对机体在热环境下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TNF-α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肝损伤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NF-α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2、4、8、12和24h组,实验组建立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模型后,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法检测各组肝内TNF-α的表达,同时应用TUNEL法测定肝细胞凋亡和血清中ALT水平变化情况,在光镜下观察各组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伤后各组肝内TNF-α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伤后2h和12h出现2个高峰(P〈0.05)。伤后各组出现逐渐加重的肝细胞水肿、变性、坏死,肝细胞凋亡指数和血清ALT水平也在伤后明显升高,并于伤后2h和12h出现2个高峰(P〈0.05)。结论: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肝内TNF-α表达增多,与肝细胞凋亡、肝脏结构和功能损伤基本一致,TNF-α可能诱导了腹部火器伤肠穿孔后继发性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原胸部火器伤早期G蛋白变化及其意义。方法18只体重相近(10~15kg)的健康杂种犬,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平原对照组、高原移居组和高原世居组(世居组为高原杂种犬)。用3%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30mg/kg),插入气管插管。于海拔3700m处用0.44g钢珠以(350±50)m.s-1的初速度从右第6肋间射入,造成右胸贯通伤,伤后立即封闭伤口,安放胸腔闭式引流。伤后12h,取双侧肺组织,检测G蛋白三个亚型(Gi,Gs,Gq)的表达情况。结果伤后12h各组右肺(伤侧)的总表达量均明显增高,与左侧(健侧)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各组左肺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移居组右肺Gi、Gs、Gq的表达增高,与对照组及世居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高原胸部火器伤后G蛋白表达异常增高,以高原移居组最为明显,这可能是高原胸部火器伤后肺水肿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放射损伤复合烧伤心功能抑制加重的机理.方法:采用离体心脏灌流法,测定伤后6小时离体心脏固有收缩功能的变化及伤后血清对正常离体心功能的影响.结果:(1)放烧复合伤后离体心功能收缩与舒张功能的抑制轻于烧伤,与复合伤后在体心功能抑制重于烧伤的复合效应不一致;(2)伤后补液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脏固有收缩功能降低的程度;(3)伤后加维拉帕米对烧伤与复合伤后心肌固有收缩功能的影响不一致;(4)复合伤血清对正常离体心功能的抑制强于单一伤血清,且强于烧伤血清及放射伤血清混合的作用.结论:放烧复合伤对在体心功能抑制加重的复合效应与复合伤后血容量丧失更重及血清成分对心功能抑制强于单一伤有关,而与伤后心肌固有收缩功能的影响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4.
寒冷干燥地区平时火器伤的早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寒冷干燥地区平时火器伤伤情特点与早期救治方法。方法 对 199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间 40例火器伤病人的临床救治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 4例枪伤中 ,2 0例一期缝合伤口 ,均一期愈合 ,另外 4例只清创未一期缝合的伤口 ,3例愈合 ,1例感染 ;4例骨折内固定均愈合良好 ,无骨髓炎发生。 16例炸伤病人局部软组织损伤及污染比枪弹伤重 ,14例一期缝合伤口中 ,10例一期愈合 ,4例感染 ,骨折内固定 2例 ,均愈合良好 ,无骨髓炎发生。结论 寒冷干燥地区火器伤早期伤道清创时限可适当延长 ,在平时火器伤的救治中 ,对软组织条件较好的创面 ,早期清创后可一期闭合伤口和骨折内固定 ,这样可减少感染和伤残 ,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5.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SHI)后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6例SH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亚低温组,各18例,用脑循环动力学检测仪检测后0,1,3,7,10,14,21天的脑循环动力学份析两组CVDI变化规律,伤灶脑水肿大小和预后,选24名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中心结果 与正常组要比较,常规治疗伤后CVDI可划分为4期,即低灌注期(0天)高灌注期(1-3天)脑血管痉挛期(4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常温环境下猪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肝脏功能和形态的变化。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2、4、8、12和24 h组,实验组建立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模型后,分别测定伤后1、2、4、8、12和24 h各组动物血清中ALT、AST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麻醉,但不建立火器伤模型。在光镜下观察各组肝脏组织学变化,电镜下观察肝脏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伤后各组血清ALT、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于伤后2 h和12 h出现2个高峰(P<0.01)。伤后1、2、4 h组出现逐渐加重的肝细胞水肿、变性,伤后8、12、24 h组出现逐渐加重的肝细胞点状坏死、灶状坏死、炎细胞浸润和肝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对照组光镜下未见明显的损伤性变化。结论: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导致肝脏出现功能和形态的损伤性变化,随着伤后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17.
常温和干热环境下腹部肠管火器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目的 建立常温环境和沙漠戈壁干热环境下的腹部肠管火器伤动物模型.方法 30头猪随机分为常温环境组(N组)、干热组Ⅰ(HⅠ组)、干热组Ⅱ(HⅡ组)3组.麻醉后将各组猪以行走位悬挂于靶场门廊上,以54式手枪弹射击猪下腹部,比较各组动物伤情和伤后24小时存活率,对死亡动物及伤后24小时仍存活动物进行剖腹探查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各组动物之间肠穿孔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小时N、HⅠ、HⅡ组的存活率分别为90%、80%、0;N组和HⅠ组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N、HⅠ组存活率明显高于HⅡ组(P<0.01);剖腹探查见N、HⅠ组死亡动物和HⅡ组动物腹腔渗出相对较多,腹压较高,恶臭明显,腹膜炎较重.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7.62mm枪弹腹部肠管火器伤模型,同时提示戈壁干热环境能明显降低动物存活率,伤后应立即转运后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犬下颌骨高速投射物伤后下颌骨的血运变化。方法将8只犬随机分成A、B两组,以水平气动式多功能生物撞击机的生物高速投射实验机模式致伤。A组动物在致伤后6小时进行骨损伤区的局部血流量检测,测量骨断端边缘和距离骨断端0、0.3、0.5、1.0 cm处的血流灌注量值;B组动物在致伤后6小时及1、3、7、14天测量骨断端边缘0.3 cm的血流灌注量值。两组动物均以对侧未致伤的下颌骨相对部位作为对照。结果犬下颌骨高速投射物伤后,骨创缘和距离创缘0.3 cm的皮质骨内的墨汁灌注血管面积比率与皮质骨内血流量均小于对照侧,并不随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改善;距创缘0.5 cm和1.0 cm的皮质骨内的墨汁灌注血管面积比率与皮质骨内血流量与对照侧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犬下颌骨高速投射物损伤后,距离骨创缘0.5 cm外的骨质内微循环未受到明显破坏,为牵张成骨术Ⅰ期修复火器伤性颌骨缺损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