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比较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早期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保乳手术组(保乳组)50例,改良根治术组(改良组)50例,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乳房美容效果、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1年生存率等用"%"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保乳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改良组(P0.05),美容效果优良率高于改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1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确切,但保乳手术对患者损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系统回顾2000年1月—2009年1月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45例接受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与同时期接受改良根治术的12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对比,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早期并发症、生存率、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术后美容效果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为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和患侧上肢水肿,此方面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复发、远处转移率和生存期2组患者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而保乳手术术后美容效果和生活质量显著优于改良根治术,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在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早期并发症、生存率、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术后美容效果和生活质量方面,保乳手术明显优于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是Ⅰ、Ⅱ期乳腺癌的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将2011-01—2014-01间收治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及患者意愿分为2组。对照组(28例)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32例)采用保乳手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乳房外形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随访5~6 a,2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5 a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患者满意率高;而且转移率、复发率及近期生存率与改良根治术相同。但需严格掌握手术禁忌证和加强术后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育龄期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育龄期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保乳术组(40例)和改良根治术组(40例)。保乳术组采用保乳手术治疗;而改良根治术组则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情况指标及预后,并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术后的生命质量差异。结果保乳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平均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保乳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显著低于改良根治组(20%)(P0.05);而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发现,保乳术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结论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育龄期早期乳腺癌的预后相近,但保乳术具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美容效果好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生命质量,因此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可作为育龄期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07年4月经保乳手术治疗的95例(保乳组)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改良根治术95例(改良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对比。结果:保乳组与改良组的局部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乳组和改良组乳房外观美学效果"优良"率分别为93.7%和0(P<0.05);保乳组术后5年存活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亦明显高于改良组(83.66±3.70 vs.73.07±4.85)(P<0.05)。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在获得与改良根治术相同疗效的同时,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掌握好保乳手术适应证、规范的手术切除和术后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健。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术式将4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改良根治术;观察组行保乳手术。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美容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患者术后均获2~5 a随访,2组患者的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远期效果与改良根治术相同,而且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理想,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同时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进行手术操作,术后给予化疗及内分泌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早期84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保乳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乳房美容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发生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术后乳房美容效果好,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发展趋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评估乳房整形术和即刻乳房再造术对早期乳腺癌手术患者乳房美容的效果。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月12月收治的100例早期乳腺癌手术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应用乳房整形手术将患者分为乳房整形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各50例。比较2组术后复发率、局部转移率和术后18个月生存率,以及术后乳房美容主观满意度、术后乳房美容效果。2组术后复发率和局部转移率、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整形组患者术后乳房美容主观满意度和术后乳房美容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早期乳腺癌手术患者行整形保乳术和即刻乳房再造术,在尽可能多的切除肿瘤及其周边组织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和恢复乳房的外形和对称性,提高了乳房外观美容效果。使部分肿瘤病灶位置特殊的患者获得保乳机会,不能保乳者可行即刻乳房重建,对保持乳房外观和女性形态美、减轻患者精神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196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通过与改良根治术比较,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自2001年9月—2006年9月早期乳腺癌患者196例,其中实施保乳手术96例,改良根治术100例,并对两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比两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美容效果满意率、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保乳组切口长度、术后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小(少)于改良组(P〈0.01),美容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改良组(P〈0.01);两组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术后发生3例皮下积液,改良组发生6例并有4例发生皮瓣坏死。中位随访时间61个月。两组5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4%和96%,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和1%。结论: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治疗是安全可靠的,但必须掌握保乳手术指征并保证术后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7月—2008年7月经保乳手术治疗的6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改良根治术6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对比。结果:保乳手术治疗没有增加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生存率与同期改良根治术相当,并且保持了患者良好的乳房外形。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接受根治术或保乳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间的差异,为患者选择根治术或保乳术治疗乳腺癌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宝鸡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77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29例,48%)和对照组(248例,52%),其中观察组进行保乳术治疗,对照组进行根治术治疗,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比较这两组患者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乳房美容效果以及远期疗效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患者的l、3年内复发率与转移率与对照组相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容效果的优良率达78.16%,明显高于对照组6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86,P<0.05);两组用于衡量远期疗效的两项指标:总生存期(x2=3.154,P>0.05)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x2=4.243,P>0.05)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不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率、转移率以及远期疗效的前提下,接受保乳术治疗的患者与接受根治术治疗的患者相比,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美容效果好、生存质量高等显著优势.与传统根治术相比较,保乳术不失为一项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在中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II~III期乳腺癌9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41例(保乳组,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术56例(改良根治组,术前未行化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结果:保乳组客观缓解率高于改良根治组(73.17% vs. 57.14%,P<0.05)。经23.2个月中位随访,保乳组全部存活,局部复发1例,未发生远处转移;改良根治组局部复发6例,5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3例死亡;保乳组与改良根治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32.3个月和22.1个月(P<0.05)。保乳组乳房外形评价82.93%为优;患者美观满意度90.24%为非常满意,7.32%为基本 满意。 结论:保乳术前辅助化疗可明显使中晚期乳腺癌临床分期降低,且术后近期疗效和美观效果均好,这对部分中晚期患者来说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高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114例早期高龄(≥60岁)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乳腺癌局部扩大泛切除术组,即保乳手术组(57例)和传统乳腺癌根治术组(57例),分析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观察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保乳手术围手术期的出血量和总引流量少,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手术组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4.74%,远高于传统手术组(3.51%);保乳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在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生存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乳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治疗,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机体损伤小、恢复快,可满足患者的美学要求,因此,保乳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治疗的方案可在早期老年乳腺癌患者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分析并比较35岁以下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的疗效、预后和生存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经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接受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保乳术组61例和改良根治术组49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外观疗效、长期疗效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保乳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较改良根治术组显著性减少(P<0.001),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也较改良根治术组明显改善(P<0.05);保乳术组患者术后外观优良率较改良根治术组有显著性提高(P<0.05);两组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和生存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保乳术组患者3年后SF-36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显著性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结论〓对于35岁以下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保乳手术具有美容佳、创伤小、并发症少和生存质量好等优点,且能保持与传统方式相似的生存率,为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尚待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临床I、Ⅱ期)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差别.方法 回顾我院诊治的180例早期乳腺癌,分为保乳组与改良组,各90例.2组术后均按适应证进行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观察其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 患者均术后随访5年,2组的无病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保乳组的生活质量(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明显高于改良组.结论 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治疗,效果理想,且能取得良好的美容效果,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可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对育龄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及生存情况。 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育龄期乳腺癌82例临床资料,其中行保乳手术48例(保乳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4例(改良根治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复发、转移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结果:与改良根治组比较,保乳组手术时间[(74.4±8.3)min vs.(92.6±10.7)min]、术中出血量[(46.8±6.7)mL vs.(77.0±68.4)mL]、引流量[(398.8±41.3)mL vs.(601.4±62.7)mL]均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3.4±3.2)d vs.(17.9±2.8)d],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6.3% vs. 14.7%)(均P<0.05);两组1,2年复发和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的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和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改良根治组(均P<0.05)。 结论:对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在复发和转移方面无差异,但前者术后的生存质量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B B Tarbox  J K Rockwood  C M Abernathy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1992,164(5):417-20; discussion 420-2
Clinical trials show that T1 breast cancers are equally well treated with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as with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However, the Colorado Central Cancer Registry indicates that, for the past 5 years, the majority of women (72%) with T1 breast cancer in Colorado have undergone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ies. A questionnaire was sent to 175 general surgeons to determine the reasons for the high number of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ies still being perform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ne group of surgeons (34% of those responding) believes each type of surgery has equal survival rates but unknowingly influences the patient to choose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with a subtly biased presentation. Education of both surgeons and patients is needed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T1 breast lesions who can benefit from breast-conserving thera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