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妮华 《护理学杂志》2003,18(3):204-204
为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随机将86例慢性盆腔炎病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86,P<0.05),提示中药保留灌肠可有效提高慢性盆腔炎病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改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证候。方法将6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及腹部温热理疗;对照组2次/d,观察组定于辰时、戌时;连续3周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及疗程结束时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依据子午流注理论择时中药保留灌肠,可显著改善证候,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药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9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予以中药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予以西药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及临床症状平均改善所需时间.结果 观察组在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平均改善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药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对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起效快、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理想的适合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提高保留灌肠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需保留灌肠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用一次性输血器连接一次性导尿管保留灌肠,对照组使用传统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灌肠后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药物外溢情况、患者舒适程度、临床效果.结果:应用改良方法保留灌肠,能够避免药液外溢,使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延长,临床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组中药保留灌肠,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好,减少了患者痛苦和不适,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腹膜透析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对照组1、对照组2),3组均用药物并低蛋白饮食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用腹膜透析液保留灌肠,对照组1用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2用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共观察4周,分别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血磷、血钾,来观察腹膜透析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结果 腹膜透析液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肾功能改善、血磷、血钾水平维持优于中药保留灌肠及尿毒清保留灌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对照组间,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透析液保留灌肠较中药保留灌肠、尿毒清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简便易操作,是慢性肾衰竭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秋霞  郑燕 《护理学杂志》2006,21(11):42-43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将9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及血肌酐、尿素氮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有利于排出体内毒素,能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肾衰康胶囊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11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观察组6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并口服肾衰康胶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1个周期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肾衰康胶囊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可显著提高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严谨的疗效观察及适时护理可保障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将9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及血肌酐、尿素氮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有利于排出体内毒素,能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红藤汤点滴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中药红藤汤治疗生盆腔炎疗效,将180例慢性盆腔炎病人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96例,用红藤汤点滴保留灌肠;对照Ⅰ组40例,用红藤汤采用传统方法灌怕;对照Ⅱ组44例,采用胎盘组织液加抗生素治疗。结果:3组治疗效果经秩和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中药红藤汤点滴保留灌肠,对肛门刺激小、药液保留时间长,能够充分吸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及妇科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液灌肠联合妇科物理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39/40),对照组总有效率82.50%(3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5例,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及妇科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效率高,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盆腔炎患者58例,采用中药灌肠辅助微波理疗,并予情志、饮食、生活等护理。结果:治疗1-2个疗程后,39例治愈,18例有效,总有效率98.2%。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结肠水疗后不同时间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结肠水疗后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适宜时间.方法 将10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结肠水疗后立即行中药保留灌肠,观察组结肠水疗后30 min行中药保留灌肠.结果 观察组肠道药液保留时间、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结肠水疗后30 min行中药保留灌肠,延长了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26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常规抗感染治疗,B组中药保留灌肠并配合微波治疗,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热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肠水疗后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适宜时间。方法将10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结肠水疗后立即行中药保留灌肠,观察组结肠水疗后30min行中药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肠道药液保留时间、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结肠水疗后30min行中药保留灌肠,延长了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四黄水蜜热敷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 1 1 5例慢性盆腔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 (5 5例 )及对照组 (6 0例 ) ,两组均按盆腔炎常规护理 ,给予中药内服 ,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复方毛冬青保留灌肠加下腹部微波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四黄水蜜热敷下腹部。结果两组痊愈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5 .6 95 ,P <0 .0 5 )。提示四黄水蜜热敷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肠透析联合中药灌肠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 对6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住院时间的顺序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中药保留灌肠,观察组用结肠透析仪行结肠灌洗,再注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肠道内药物保留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疗效.  相似文献   

17.
观察清热祛湿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清热祛湿法保留灌肠组(治疗组)和美沙拉嗪灌肠组(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在临床症状、大便常规、肠镜等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71.4%(P〈0.05)。结果表明,清热祛湿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穴位艾灸后中药保留灌肠对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的影响,将拟采用愈肠灵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的80例脾虚兼湿热型泄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穴位艾灸治疗后30min保留灌肠,对照组直接行保留灌肠,每天1次,l0d为一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3、7、10天保留灌肠时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以及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第3、7、10天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穴位艾灸后中药保留灌肠可明显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有利于药液的吸收,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药灌肠姑息治疗恶性肠梗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姑息治疗恶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将72例晚期癌症伴恶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或肥皂水保留灌肠;观察组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呕吐症状显著改善,KPS、QOL评分上升,排气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对晚期癌症伴恶性肠梗阻患者用中药保留灌肠姑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食醋保留灌肠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将84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支持、护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联合食醋保留灌肠.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ALT、TBIL、PT、PTA、血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主要并发症如感染、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联合食醋保留灌肠可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