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及术后发生去氧饱和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及术后发生去氧饱和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2月至2008年10月就诊于本院的气道异物患儿301例,年龄5月~12岁,ASA Ⅰ或Ⅱ级,记录患儿术前合并症情况、异物留存时间、异物种类、异物位置、通气方式、置入硬支气管镜时体动反应的发生情况、术后喉痉挛的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拔管时麻醉深度、苏醒时间及术中、术后去氧饱和的发生情况.脉搏血氧饱和度<90%并超过5 S定义为发生去氧饱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中及术后发生去氧饱和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中去氧饱和的发生率为20.4%,术后去氧饱和的发生率为12.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肺炎、异物种类为植物种子类、手术时间>20 min、保留自主呼吸的通气方式是患儿术中发生去氧饱和的危险因素;异物种类为植物种子类及苏醒时间延长是患儿术后发生去氧饱和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合并肺炎、异物种类为植物种子类、手术时间>20 min、保留自主呼吸的通气方式是患儿术中发生去氧饱和的危险因素;异物种类为植物种子类及苏醒时间延长是患儿术后发生去氧饱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喉罩通气用于纤维支气管镜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方法将40例气管异物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诱导后,保留自主呼吸,微泵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经鼻管以高频喷射呼吸机进行通气支持,术者经鼻进行操作。观察组静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后置喉罩,行双相正压机械通气。微泵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者经喉罩进行操作。术中持续监测脉搏氧饱和度、心率、无创血压。记录术中发生体动发生率、低氧事件,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结果对照组6例患儿需2次喉罩放置,喉罩对位优良率75%(15/20)。术中2例出现呛咳、喉痉挛,4例出现体动,1例返流和1例误吸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喉罩均一次放置成功,喉罩对位优良率达到90%。术中喉罩无明显漏气,喉罩通气良好。术中无1例出现呛咳、喉痉挛、体动、返流和误吸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喉罩控制通气纤维支气管镜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过程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静注曲马多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曲马多预防小儿全麻苏腥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摘除术的患儿40例,年龄3~8岁,随机均分为曲马多组和对照组,全麻插管后分别静注曲马多2mg/kg或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并测定拔管前两组患儿的Comfort评分及苏醒期间的躁动评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术后低氧血症、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mfort评分:镇静满意率曲马多组为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5%(P<0.05).躁动评分:曲马多组中无或轻度躁动的比率为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5%(P<0.05).结论 小儿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摘除术前静注曲马多2 mg/kg可获得苏醒期良好的镇静效果,减少拔管期的躁动,且不增加拔管时间、术后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七氟醚麻醉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气道异物是常见的临床急症,气管镜异物取出是最佳治疗方式.但因小儿常哭闹不合作及异物和炎性分泌物对气道的阻塞等特点,术前小儿常伴有低氧血症,再加上小儿自身呼吸循环代偿能力差,置入气管镜的强烈刺激易致呛咳、屏气、喉痉挛、呼吸停止甚至心跳骤停等并发症.因此,麻醉要求快速的诱导和足够的麻醉深度以抑制咽喉和气管的反射.本研究通过对氯胺酮和七氟醚麻醉的对比观察,探讨七氟醚麻醉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七氟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60例年龄3~8岁择期行斜疝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七氟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组(SK组)和氯胺酮组(K组),观察两组诱导和苏醒时间.诱导时是否合作.喉痉挛、呕吐、术中体动和知晓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 与K组相比,SK组能较好接受诱导,诱导、苏醒时间较短.术中体动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呕吐和术中知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七氟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具有麻醉诱导、苏醒快,不良反应少,能较好地应用于小儿斜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体位对儿童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术后麻醉恢复及复苏期气道管理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疝手术的腹股沟斜疝患儿128例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侧卧位组和平卧位组,各64例,侧卧位组行侧卧位拔管,平卧位组以去枕平卧位拔管,对比2组患儿术后拔管后呛咳发生率、复苏时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 结果2组患儿在性别、身高、年龄、体重、手术时长及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2组患儿在各时间点的SpO2无差异(P>0.05);侧卧位组患儿拔管后躁动时间、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时间明显短于平卧位组(P<0.05);2组患儿拔管后出现躁动、低氧血症、喉痉挛、挣扎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平卧位组,侧卧位组患儿呛咳、呕吐及恶心明显减少(P<0.05)。 结论与传统平卧位比较,侧卧位苏醒对全身麻醉下腹腔镜疝手术术后患儿的呼吸道管理更有利,能提高安全性,复苏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强型喉罩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住院患儿60例,年龄4~1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观察并记录诱导前5min(T0)、插入喉罩或气管插管时(T1)、置开口器时(T2)、手术开始时(T3)及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前(T4)的HR、MAP、SpO2;记录T1~T4时的VT、PETCO2及T1~T3时的气道峰压(Ppeak);记录喉罩或气管插管首次插入成功率和总成功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并记录术中及术后呛咳、喉痉挛、反流误吸及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L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短于T组(P0.05);与T组比较,T1、T2、T4时L组HR明显减慢,T1时L组MAP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T0时比较,T1、T2、T4时T组HR明显增快(P0.05);而两组SpO2、VT、PETCO2、Ppeak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T组比较,L组术后呛咳、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或P0.05),而两组喉罩或气管插管首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喉痉挛及反流误吸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型喉罩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可保持气道通畅,获得良好的通气效果,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因此其用于该类手术中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在患儿全身麻醉气道管理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19年7月,纳入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在患儿全身麻醉气道管理中应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并根据Cochrane系统手册提供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喉痉挛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咳嗽、声嘶的发生率、MAP和HR的波动等。结果最终纳入35项RCT,共3 010例患儿,其中喉罩组1 502例,气管插管组1 5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气管插管组比较,喉罩组术后喉痉挛(RR=0.36,95%CI 0.24~0.54,P0.001)、咽喉疼痛(RR=0.32,95%CI 0.25~0.42,P0.001)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喉罩组支气管痉挛、术后咳嗽、低氧血症及术后声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5);喉罩组麻醉诱导期间MAP和HR的波动明显较小(P0.001)。两组术后黏膜损伤、恶心呕吐、反流误吸、胃肠胀气及一次置入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儿全身麻醉时选择喉罩可以有效降低喉痉挛和咽喉疼痛,且对患儿的血压、心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气管插管全麻小儿手术后苏醒期躁动情况进行观察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观察207例气管插管全麻小儿手术后在麻醉复苏室苏醒恢复情况,进行躁动评分(PAED)、镇痛评分(VAS),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护理情况予以评价。结果气管导管拔除后发生躁动65例。拔管后一过性低氧血症(SpO2〈90%)发生率25.1%(52/207),面罩吸氧后改善;躁动造成气管导管滑脱8例,静脉输液外渗18例(其中留置针脱出5例)。拔管后10min、20min、30minPAED评分分别为10(2-18),7(2-16),6(1-16),20min,30min组较10min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躁动患儿VAS评分率58.4%(83/142),VAS为3(0-4);躁动患儿VAS评分率53.89%(35/65),VAS为3(0-5),VAS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小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并可导致严重并发症。苏醒期正确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保证患儿的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徐莉  许巧巧  夏维  罗放  万里 《骨科》2019,10(2):130-133
目的 观察丙泊酚和七氟烷在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的小儿骨科手术中,对小儿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小儿骨科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成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患儿采用改良耶鲁术前焦虑量表(the modified Yale Preoperative Anxiety Scale, m-YPAS)评估后入手术室,常规静脉诱导后置入喉罩机械通气,采用不同的麻醉药物进行维持,随后局麻下行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所有患儿在恢复自主呼吸后氧饱和度均维持在95%以上,拔除喉罩送至苏醒室。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时的拔管时间、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 PAED)评分及儿童疼痛行为量表(The face, legs, activity, cry, consolability behavioral tool, FLACC)评分和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ichmond agitation and sedation scale, RASS)评分。结果 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患儿的m-YPAS评分分别为(26.94±11.07)分、(26.10±8.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9)。丙泊酚组拔管时间明显长于七氟烷组[(9.95±5.27) min vs. (5.30±2.94) min],急性躁动PAED评分明显低于七氟烷组[(7.15±2.30)分 vs. (9.50±2.44)分],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七氟烷组(5% vs. 15%),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躁动患儿的FLACC评分为3~8分,RASS评分为-3~-2分,处于轻度至中度镇静状态。结论 小儿骨科手术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术后苏醒躁动仍有发生;丙泊酚维持麻醉术后躁动发生率较七氟烷低,患儿舒适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在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扁桃体和腺样体摘除术的患儿60例,年龄5岁~8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帕瑞昔布钠组)、B组(氟比洛芬酯组)和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和B组于麻醉插管后手术开始前15min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1mg/kg和氟比洛芬酯1mg/kg,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观察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反应、恢复期疼痛评分、术中瑞芬太尼总量以及副作用。结果3组患儿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术中瑞芬太尼总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A组和B组患儿均为5%,C组为55%,A组和B组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A组和B组均无恶心呕吐发生,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结论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用于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均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减少拔管期躁动的发生,且不延迟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2.
夏阳  范明齐  黄赤兵 《器官移植》2017,8(3):225-228
目的  探讨术前实施高压氧治疗对肾移植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影响。 方法  实验组55例肾移植受者术前实施高压氧治疗,对照组66例患者常规实施肾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肺部感染率、卧床吸氧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实验组55例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12例,发生率为22%,对照组66例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20例,发生率为30%。实验组发生肺部感染4例,发生率为7%,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14例,发生率为21%。实验组肾移植术后低氧血症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为P < 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卧床吸氧时间分别为(5.9±2.0)d、(6.8±2.6)d,住院时间分别为(17.7±3.7)d、(20.5±4.2)d。实验组患者卧床吸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为P < 0.05)。 结论  术前实施高压氧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肾移植术后低氧血症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可以作为肾移植术后低氧血症的常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喉罩吸入七氟醚联合骶麻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喉罩吸入七氟醚全麻联合骶麻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行尿道下裂成形术的患儿60例,年龄1~6岁,随机均分为喉罩吸入七氟醚联合骶麻组(A组),喉罩吸入七氟醚组(B组)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组(C组).术中均保留自主呼吸.记录呼吸循环变化,诱导和苏醒时间,术中体动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与C组相比,A、B组诱导平稳,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切皮后30、60 min、术毕时B、C组HR明显快于A组和诱导前(P<0.05).B、C组术中体动、气道辅助处理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喉罩吸入七氟醚全麻联合骶麻气道管理方便,有效抑制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少,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喉罩全麻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镇痛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北省洪湖市人民医院150例接受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喉罩全身麻醉,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2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躁动及疼痛评分、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状况。 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躁动评分、12 h小儿疼痛量表(12 h FLAC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入喉罩后、手术开始时、拔除喉罩时与麻醉诱导前比较,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入喉罩后、拔除喉罩时与麻醉诱导前比较,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时MAP、HR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麻醉诱导前、插入喉罩后、拔除喉罩时2组间的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时,观察组的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的麻醉效果较好,术后苏醒快,可以缓解患儿术后疼痛及躁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辅助25G腰穿针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方法。方法本文将20例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独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B组采用氯胺酮辅助骶管麻醉。结果A、B两组麻醉苏醒时间(38.47&#177;5.46)min和(16.62&#177;6.38)min,P〈0.01。麻醉效果:HR、RR、镇静均P〈0.05;术中不自主肢动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1)。术中B组低氧血症发生率低,呼吸抑制轻。结论B组麻醉方法对下腹和会阴部手术安全有效,操作简单,采用长效局麻药更有利于术后较长时间的镇痛。但由于小儿不合作和本研究利用腰麻本身镇痛不全,常需给予镇静、镇痛药辅助麻醉。  相似文献   

16.
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苏醒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监护及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2 938例全麻术后入麻醉恢复室患者按年龄段分为儿童组(285例)、青年组(816例)、中年组(1 432例)及老年组(405例),观察、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麻术后苏醒期567例(19.30%)患者发生并发症;四组高血压、低血压、低氧血症、躁动、苏醒延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苏醒时间老年组最长、儿童组最短(均P0.05)。结论患者全麻术后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老年组以高血压、低氧血症、苏醒延迟发生率偏高,青年组以低血压发生率偏高,儿童组以躁动发生率偏高。应根据患者年龄与并发症特点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安全复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ProSeal喉罩用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儿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 择期拟行心内直视术患儿76例,年龄3月~8岁,体重3.3~34.5 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Ⅱ级,心功能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38):气管导管组(T组)和ProSeal喉罩组(P组).麻醉诱导后,T组置入气管导管,P组置入ProSeal喉罩,行机械通气.记录气管导管和喉罩的置入情况、置入时间、最高气道压、术中低氧血症、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低血压和高血压的发生情况、术后喉头水肿、吞咽困难、呛咳、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的发生情况.结果 气管导管和ProSeal喉罩全部置入成功.两组术中均未见低氧血症、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低血压和高血压的发生.与T组比较,P组置入时间缩短,喉头水肿和吞咽困难的发生率降低(P<0.05),最高气道压、呛咳、呼吸困难和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Seal喉罩置入简单易行,可有效保证通气,对咽喉部刺激较小,用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儿的气道管理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七氟烷在门诊手法治疗小儿上肢骨折与传统的氯胺酮静脉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60例门诊上肢骨折患儿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组(Ⅰ组)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加臂丛神经阻滞组(Ⅱ组),比较围术期及术中ECG、血氧饱和度(SpO2)、BP、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及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及麻醉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围术期及术中各监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麻醉中镇静镇痛效果满意,无1例镇静过度和苏醒延迟;氯胺酮组镇静满意24例,有12例苏醒延迟。4例镇痛不满意发生体动反应,两组患儿术后出现兴奋躁动和苏醒延迟例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可安全有效的用于小儿上肢骨折门诊手法治疗,优于传统的氯胺酮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喉罩在脑瘫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患儿麻醉中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全麻下脑瘫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的患儿59例,男35例,女24例,年龄1~10岁,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静脉快诱导气管插管术,其中观察组使用喉罩置入进行气道管理,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术,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时间、插管(喉罩)时间、苏醒及拔管(喉罩)时间,并测定两组诱导时、术中维持和拔管(喉罩)时BIS,记录两组围麻醉期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插管(喉罩)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喉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时、术中维持及拔管(喉罩)时BI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期间发生呛咳、躁动及喉痉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运用于脑瘫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患儿,减轻了对患儿刺激,降低了麻醉深度要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呼吸道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喉罩联合静-吸复合麻醉作用于小儿纤维支气管镜(FOB)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FOB检查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喉罩联合静-吸复合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镇静联合表麻。观察记录两组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和患儿憋气、喉痉挛、肢体运动等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呛咳、憋气、呼吸抑制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联合静-吸复合麻醉适用于小儿FOB镜检查中,麻醉效果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