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CRP、UA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4例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及血清CRP、UA检查。结果有斑块组CRP、UA水平高于无斑块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稳定斑块组CRP、UA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CRP、UA是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分布、管腔狭窄程度及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经头颅MRI证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9例为AIS组,选取同期非脑卒中住院患者88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颈动脉斑块的分布及管腔狭窄程度。根据狭窄程度将AIS组分为狭窄率≥50%亚组及50%亚组,比较2亚组稳定性斑块与不稳定性斑块的检出率。比较AIS组不稳定斑块和非不稳定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IS组颈动脉多发斑块和不稳定斑块的检出率及管腔狭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颈动脉狭窄率≥50%亚组的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狭窄率50%亚组(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男性、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及饮酒是AIS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吸烟是AIS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狭窄程度与AIS发生密切相关;年龄、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郑莉 《中国科学美容》2014,(8):90-91,105
目的: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1年4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45例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45例不存在脑梗死的人群设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人群是否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梗死侧和非梗死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部位、大小及其数目、动脉狭窄程度。结果观察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率为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2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显示颈动脉主要出现在脑梗死一侧,斑块大小及其数量与脑梗死有明显的相关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狭窄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预防斑块的形成对避免脑梗死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及早检查斑块的存在,确定斑块的性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中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与龋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中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167例。根据龋病损伤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龋病组和无龋病组,对比分析各组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炎症指标、狭窄程度以及动脉内膜厚度上有无差异。结果中重度龋病组,即存在牙髓龋和慢性根尖周炎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显著高于轻度龋病组和无龋病组(P0.05)。无龋病组的颈动脉狭窄程度以轻度为主(P0.00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龋病程度之间无相关性(P=0.319)。相关性分析显示,在龋病患者中颈动脉狭窄程度评分与IL-6、TNF-α、hsCRP均为正相关(r分别为0.790、0.818、0.791,P0.001)。结论伴随严重龋病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中重度狭窄的比例较高,但龋病程度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狭窄与早期缺血性脑卒中(I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早期IS患者128例作为早期IS组,同期选取无早期IS患者12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与狭窄情况,分析颈动脉斑块、狭窄与早期IS的关系。结果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早期IS组和对照组斑块发生率、性质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斑块不稳定和颈动脉IMT增厚、重度狭窄是早期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与狭窄与早期IS的发生有关,提示应加强对斑块不稳定和颈动脉IMT增厚、重度狭窄人群的干预,应能够有效预防早期IS。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n=48,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5μmol/L)和对照组(n=58,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5~15μmol/L)。分析两组患者发生颈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超声、超声造影、颈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检查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吸烟史、冠心病、脑梗死病史、慢性肾脏疾病、椎动脉狭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的累及范围及临床表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重度狭窄发生率最高为73.6%,对照组患者重度狭窄发生率最高为55.3%,两组患者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表现、CT表现、斑块性质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及其在脑梗死复发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65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组)、63例初发性脑梗死患者(初发组)和6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探查,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及部位,并测量血管壁的厚度、斑块的大小及厚度,计算粥样硬化斑块积分。结果复发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73.8%(48/65),高于初发组的57.1%(36/63)和对照组的24.2%(16/66)(P〈0.05),软斑及溃疡斑数目明显增高。复发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1.83±0.57)分,高于初发组的(1.34±0.29)分(P〈0.05)。结论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的存在是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复发性脑梗死有极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组共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99例,根据是其否患有糖尿病,分成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n=45)和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n=54),2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膜形态及有无斑块,观察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以2级狭窄(X2=3.68 P<0.05)、3级狭窄多见(X2=5.33 P<0.05),且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p<0.05);非糖尿病组颈动脉狭窄及斑块发生率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受损程度进行评估,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神经介入治疗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3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患者围手术期发生死亡,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0%。对照组患者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的改善率在40%~50%;观察组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的改善率在80.00%以上,观察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的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68%,复发率为10.53%,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53%,无一例复发,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可有效降低患者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状况,且安全性高,同时患者出现并发症及复发的风险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48例为观察研究对象,均合并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依据临床诊治措施的差异分为观察组(针对性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24例,观察治疗效果及住院情况,指导临床诊治这一疾病的治疗实践。结果针对性综合治疗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狭窄程度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在针对性综合治疗后,脑梗死患者症状及预后显著改善,为治疗提供了明确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stenting,CAS)治疗颅外颈动脉硬化狭窄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2月,分别采用CEA(CEA组,36例)和CAS(CAS组,27例)治疗63例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男42例,女21例;年龄52~79岁,平均67.5岁。左侧28例,右侧35例。颈动脉狭窄度为60%~95%,平均79%。主要临床症状为中风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头颅CT检查:24例有陈旧性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22例见多发性腔隙性CI,余17例未见明显异常。分析两种术式治疗后7 d内脑部、心血管及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 d内CEA组3例(8.3%)出现脑部并发症,2例(5.6%)出现心血管并发症,5例(13.9%)出现局部并发症;CAS组8例(29.6%)出现脑部并发症,1例(3.7%)出现心血管并发症,3例(11.1%)出现局部并发症;CAS组患者脑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5,P=0.028);但两组心血管、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颅外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CEA是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 1998年10月-2010年1月,对21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EA治疗。男140例,女75例;年龄51~88岁,平均66岁。术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127例,有脑梗死病史31例。患者术前均行选择性颈动脉造影检查和/或CT血管造影明确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均80%,同时伴对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45例。合并冠状动脉病变96例,其中25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合并外周血管病变43例并同期处理。结果术后15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其中148例术前临床症状均改善。术后1周内2例出现脑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1例死亡。术中1例舌下神经损伤、4例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者,均未作特殊治疗。术后7~24个月25例手术部位再狭窄,狭窄程度均25%且患者无TIA症状,未作特殊处理。1例随访3年时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其余患者均病情稳定。结论 CEA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检测在脑梗死复发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119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首次脑梗死后6个月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21例)和未复发组(98例)。两组均行血清Hcy及HR-MRI检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血清Hcy及HR-MRI检测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影响脑梗死复发的因素,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Hcy联合HR-MRI检测对6个月内脑梗死复发的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管壁标准化指数(NWI)、斑块内出血(IPH)、斑块纤维帽断裂、Hcy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两组患者管腔面积(LA)、血管总面积(TVA)、管壁面积(W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WI、IPH、斑块纤维帽断裂、Hcy是影响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Hcy、NWI+IPH+斑块纤维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以及发生血管重塑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策略。方法收集2007年5月至2018年5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和上海长海医院收治的22例SISMAD患者资料,根据随访结束时有无发生血管重塑分为血管重塑组和未重塑组,所有患者随访2年以上,收集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合并症以及最大肠系膜上动脉直径、夹层长度、从肠系膜上动脉口到夹层开始的距离、真腔狭窄程度、肠系膜上动脉夹角等CT参数。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血管重塑的危险因素。结果血管重塑组7例,未重塑组15例。在CT相关参数中,未重塑组的夹层长度(P0.001)、真腔狭窄程度比例(P=0.013)、肠系膜上动脉夹角(P0.001)均大于重塑组。未重塑组从肠系膜上动脉口到夹层开始的距离显著短于重塑组(P=0.036)。在SC分型上未重塑组多表现为Ⅲ或Ⅳ型,而重塑组多表现为Ⅰ型(P=0.013)。在治疗方案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为保守治疗为主,未重塑组有3例因临床症状加重行手术治疗。随访期间SISMAD相关事件均发生在未重塑组中,1例为夹层进展,4例为形成动脉瘤。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夹层长度(OR=2.132,95%CI=1.100~4.530,P=0.025)、真腔狭窄程度(OR=3.250,95%CI=1.215~4.830,P=0.032)是血管重塑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SISMAD的治疗应谨慎给予外科干预治疗,夹层长度和真腔狭窄程度是影响肠系膜上动脉血管重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参合农民复发性脑梗死的病因分布及其危险因素,为二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发和初发的参加新弄合的脑梗死患者763例(年龄>40岁),经影像学和临床体征及其他病因学检查确定诊断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OAST病因分型,并用Logistic回归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患者TOAST分型构成情况是复发组病例组心源性脑栓塞8 5例(25.5 3%),其中房颤81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 30例(39.04%),腔隙性脑梗塞91例(27.33%),其他43例(12.91%).初发组病例组中心源性脑栓塞67例(15.58%),其中房颤6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19例(27.67%),腔隙性脑梗塞1 40例(32.56%),其他88例(20.47%).复发组与初发组比较,血压控制不良、糖尿病、颈动脉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房颤、卒中家族史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发脑梗死的病因分型心源性脑栓塞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所占比例较高.血压控制不良、颈动脉斑块、糖尿病、高纤维蛋白、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房颤、卒中家族史是复发性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上述指标风险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及上级医院行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32例,根据术后随访6个月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12例)和未复发组(120例);比较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临床特征资料,并将证实有统计学意义指标纳入Logistics回归模型,评估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独立危险因素;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于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早期复发预测临床效能。结果 132例术后随访6个月内复发12例,复发率为9.09%;术后中位复发时间为69.0(7.0,158.0) d。两组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情况、突出部位显著极外侧比例、Modic病变严重程度情况、椎间盘高度指数、突出物基底部宽度、术后纤维环破口水平及椎间孔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突出基底部宽度增加、Modic病变程度加重及椎间孔面积缩小均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独立危险因素(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ERCP取石的患者3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访13~36个月,根据有无胆总管结石复发进行分组,有胆总管结石复发的136例归为复发组,无胆总管复发的244例归为未复发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胆道情况、胆结石情况进行对比,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病例资料比较显示,年龄≥70岁、首次病程≥10 d、有胆道手术史、有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直径≥10 mm、有胆道狭窄、结石数量≥2个、结石直径≥10mm是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70岁、有胆道手术史、有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直径≥10 mm、结石数量≥2个是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和P值分别为3.435和0.002、5.820和0.019、3.286和0.022、4.300和0.002、4.244和0.003。结论 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发生率较高,导致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其中胆道手术史是影响程度最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一站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椎动脉转位术在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至闭塞合并椎动脉V1段重度狭窄至闭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9月阜外医院采用一站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椎动脉转位术治疗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至闭塞合并椎动脉V1段重度狭窄至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而分析一站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椎动脉转位术在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至闭塞合并椎动脉V1段重度狭窄至闭塞治疗中的意义。结果 纳入患者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67.8±6.0)岁。全部患者手术均成功。随访时间为1~3年,术后患侧椎动脉V1段的狭窄程度由83.5%±11.8%下降至24.9%±14.3%(P<0.001),术后患侧颈动脉狭窄程度由85.6%±11.0%下降至0%(P<0.001)。术后随访显示术前有症状的患者症状较术前均有改善,1年和3年通畅率均为100.0%,未出现周围神经损伤、围手术期死亡、卒中等。结论 一站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椎动脉转位术能同期处理同侧颈动脉狭窄和椎动脉狭窄病变,改善脑部血供,改善患者症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颈动脉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和闭塞。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5年4月对8例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均大于70%,术中都应用Brener转流管及血管补片。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脑部供血好转,术后颈动脉超声及CTA检查见患侧颈动脉血流增加,未见动脉瘤形成。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和闭塞较有效的方法。术中可常规应用转流管,应用血管补片可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植入(CAS)术中低血流动力学紊乱(H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接受CAS患者,根据CAS术中血压和心率变化评估有无HD;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AS中发生HD的危险因素。结果共42例发生HD(HD组),其中27例见于球囊扩张时,14例见于植入支架时,1例见于以封堵器封堵血管时;79例未见HD(非HD组)。单因素分析显示,组间患者年龄、颈动脉狭窄程度和部位(有无累及球部或分叉部)、血管斑块性质及球囊后扩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狭窄部位、血管斑块性质及球囊后扩张均为HD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CAS术中发生HD与患者年龄、颈动脉狭窄部位、血管斑块性质及有无球囊后扩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