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移位的病理解剖与手术技术选择的关系。方法对23例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行关节镜下观察,明确骨折移位情况及骨折端难以手术复位的原因。采用在关节镜下结合常规关节镜入路和经髌腱入路进行骨折复位固定。使用双根5号Ethibond聚乙烯缝线将ACL环绕,缝合线引到胫骨平台下打结并结合空心钉固定打结线。结果23例撕脱骨折面均不平整,骨折两端间存留碎骨片及血凝块嵌入16例、膝横韧带嵌入7例、髌下滑膜嵌入4例、内侧半月板前角嵌入5例。14例Ⅲ型骨折中13例撕脱骨折块除与ACL相连外,还与外侧半月板前角相连,骨块向上外明显移位。手术时间40~60(50±6.46)min。23例均获随访,时间10~26(15±3.95)个月。术后3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未出现骨折移位。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19~42(30.13±6.36)分;术后6个月90~98(93.91±2.56)分(t=49.92,P〈0.01)。结论移位的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块不仅与ACL相连,而且绝大部分还与外侧半月板前角相连,两者力学作用方向不同是其难以复位的主要原因。关节镜下缝线8字打结空心钉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下骨与周围组织损伤分级,分析其与Meyers-McKeever分型的一致性,为术前精准评估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前交叉韧带胫骨骨性止点及足印为D区,以此为中心,前内侧区域包括内侧半月板前部及膝横韧带内侧部为A区;前外侧区域包括外侧半月板前角及膝横韧带外侧部为B区;后方区域包括外侧半月板后角、内侧半月板后角为C区。关节镜分级:1级为D区不完全损伤,A、B、C区不涉及软组织损伤;2级为D区完全损伤,A、B、C区任意1区或2区存在软组织损伤;3级为D区完全损伤,同时A、B、C区均存在软组织损伤。纳入42例单侧急性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4名评估者分别进行关节镜下分级与Meyer-McKeever分型,比较评估者之间一致性。结果评估者对所有患者进行Meyer-McKeever分型与关节镜分级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评估者1的Kappa值为0.804,评估者2的Kappa值为0.809,评估者3的Kappa值为0.808,评估者4的Kappa值为0.712)。结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关节镜分级与Meyer-McKeever分型一样可靠,术前可通过二者的一致性准确预判骨折及其周围组织损伤情况,从而正确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半月板对前交叉韧带断裂及重建术后胫骨前向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排除前交叉韧带部分断裂和多发韧带损伤病例。所有不稳定半月板撕裂均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根据半月板损伤部位及程度进行分组。采用KT-1000测量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胫骨前平移量(ATT)。组间对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共纳入158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其中半月板正常组61例,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组49例(19例为撕脱<总宽度40%;30例为撕脱≥总宽度40%);外侧半月板撕裂组35例(12例为撕脱<总宽度40%;23例为撕脱≥总宽度40%);内侧半月板前角或体部撕裂组13例(6例为撕脱<总宽度40%;7例为撕脱≥总宽度40%)。术前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总宽度40%患者的胫骨前平移量较半月板正常患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41,P<0.01)。术后3个月及6个月,各个半月板撕裂组的ATT值与半月板正常患者相比均无差异(P >0.05)。 结论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与前交叉韧带断裂可增加膝关节的不稳定性,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小切口微创治疗单纯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切口微创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2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入路治疗。结果术后骨折均一期愈合,1例有Ⅰ度后抽屉试验阳性,2例有10°~15°的屈膝受限,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1.6±3.6)分。结论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避开了膝关节后方神经、血管,有安全,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撕脱骨折合并半月板后角止点撕裂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关节镜辅助下采用骨科高强度聚酯缝线,经内外侧半月板后角钻取骨隧道捆绑PCL撕脱骨折合并半月板后角止点撕裂治疗21例患者。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14~53岁,平均35.7岁。致伤原因:运动损伤11例,交通事故伤9例,日常生活损伤1例。术前行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CT及MRI检查,确诊为PCL撕脱骨折,其中2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后抽屉试验均为(+),其中14例无终末点,7例有软性终末点;所有患者均有胫骨后沉征。术前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分别为(46.5±5.5)分及(43.3±4.5)分。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22 d,平均10 d。结果手术时间60~100 min,平均75 min。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6个月,平均27.4个月。2例后抽屉试验为(+),但有硬性终末点,余19例均为(—);所有患者胫骨后沉征消失。末次随访时,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良好,无明显移位及翘起;所有患者均无膝关节绞索及弹响症状,无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压痛,Mcmurray征(—)。末次随访时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分别为(92.0±2.5)分和(92.7±2.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03,P=0.000;t=—43.242,P=0.000)。20例膝关节活动度正常,达0~130°;1例术后8周出现膝关节屈曲受限,活动度0~80°,给予麻醉下闭合松解后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至0~120°。结论采用聚酯缝线联合空心螺钉关节镜辅助下治疗PCL撕脱骨折合并半月板后角止点撕裂,操作简便,固定牢固。  相似文献   

6.
后十字韧带由于解剖的位置关系,损伤后修复困难,我们采用内侧半月板作为材料修复5例,获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在25~44岁。由于外伤所致,均伴有内侧副韧带及内侧半月板损伤。 1.2 方法 作膝关节内侧切口,切断内侧半月板前角及边缘,留至半月板后角止点,在内髁窝处钻孔,用直径1.2mm钢丝成“8”字型穿过半月板前角,再通过骨孔固定在内髁的皮肤表面。用半腱肌修补内侧副韧带,石膏托外固定,6周后解除石膏,拔出钢丝。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膝关节前外侧、高位前内侧、后内侧切口,从胫骨外向撕脱处钻一骨道,将2根5号缝线绕过骨块韧带交界处,打结,将缝线引至骨道外并拉紧,用带鞘螺钉将缝线固定于骨道壁。结果术后骨折块均得到复位。随访3个月~1年,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7.3±2.4)分。结论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方法简便,创伤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下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7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进行手术,关节镜下将骨折复位后,从胫骨结节内侧向骨折块的两侧钻取两个骨隧道,使用2号Orthocord缝线固定骨折.结果 本组均得到随访,平均12.3个月(7~24个月),X线片示骨折愈合良好.术后末次随访Lys...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Burks and SchaVer’s入路结合Anchor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入路安全性及疗效评价。方法 10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行膝关节后内侧Burks and SchaVer’s入路显露骨折端,以Anchor钉Krackow缝合方法内固定治疗。结果术且4个月骨折均愈合,膝关节临床稳定。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1.6±2.8)分。结论膝关节后内侧Burks and SchaVer’s入路结合Anchor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固定效果确切,手术入路损伤血管神经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10.
缝合骨锚在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笔者自2007年9月~2008年6月共收治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17例,均采用膝后内侧小切口骨锚固定,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3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行后内侧小切口切开,骨折复位,并以锚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了解骨折对位及愈合、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8周,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明显移位。术后6个月,仅有2例患者后抽屉试验呈弱阳性。均无伸膝受限。1例有轻度屈膝受限(20&#176;),Lyshd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2.3&#177;2.2)分。结论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便、安全、内固定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后内侧入路锚钉系统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膝后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锚钉系统治疗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21例,依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关节功能。结果:随访时间6-19个月,平均10.3个月,21例均获得骨性愈合,Lysholm膝关节评分73-100分,平均为93.7分。结论:锚钉系统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安全有效、内固定可靠、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后内侧小切口锚钉缝线和缝线桥治疗后交叉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19例单纯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例行后内侧小切口锚钉缝线固定、8例行锚钉缝线桥固定治疗。结果:锚钉固定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从51.2±2.3提高到90.4±3.1IKDC分级正常9例,接近正常2例;锚钉缝线桥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从49.7±4.2提高到95.4±2.7IKDC分级正常8例。结论:锚钉缝线桥固定治疗后交叉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疗效优于锚钉固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内侧斜形小切口锚钉或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02-2012—12对21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采用经后内侧小切口锚钉或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结果21例均得到平均(11.7±2.4)个月随访,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复位,3-6个月复查骨折均愈合。依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优20例,可1例。结论后内侧斜形小切口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组织损伤小,直视下显露清晰,内固定置入方便,缩短手术时间及降低神经血管损伤风险,可以替代关节镜难以完成的复位及内固定;同时费用较关节镜低廉,操作更简单,是一种较理想、简单实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1 研究背景 1.1半月板的解剖与功能 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软骨盘,位于胫骨平台与股骨髁之间,内侧为C型,外侧为近似O型.均分为前角、后角和体部.前后角借助"止点"结构固定于胫骨平台,内侧半月板前角止于胫骨髁间前斜坡处,后角止于内侧髁间棘后侧、后交叉韧带止点之前;外侧半月板前角止于外侧髁间棘前部,部分纤维与前交叉韧带相延续,后角止于外侧髁间棘后缘.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止点撕脱骨折多见于年轻患者[1],常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我们于2009年8月收治1例PCL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术后发现螺钉从胫骨近端前内侧穿出,报告如下. 患者资料  相似文献   

17.
后内侧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应用膝关节后侧手术途径,常会遇到一些重要的解剖结构,假若损伤了这些结构,可引起严重的残废.笔者近3年来,应用后内侧入路治疗15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采用缝线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16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切口经腓肠肌内侧缘与半腱肌之间入路,以缝线锚钉内固定治疗。结果16例均获平均12(7~24)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满意,并在术后8—16周获骨性愈合。膝关节稳定,Lachman试验阴性,屈伸功能正常。结论采用经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小切口人路缝线锚钉内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适合基层骨科推广。  相似文献   

19.
膝后侧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止带撕脱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7年 2月~ 1999年 2月 ,我院采用膝后侧入路治疗 9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患者 ,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9例 ,男 8例 ,女 1例 ,年龄 17~ 5 0岁 ,均为车祸伤。孤立性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 7例 ,1例伴前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断裂 ,1例合并有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断裂、内侧半月板边缘撕裂及腓骨小头撕脱骨折。手术均于伤后 3天内施行。1.2 手术方法 麻醉后 ,取俯卧位 ,在气囊止血带下 ,取横纹中 1/ 3为中心 ,作“S”形切口 ,长约 12cm。在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显露胫神经及血管 ,并显露腓肠肌内侧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膝关节后正中小切口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8—2017-12诊治的32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取膝后正中入路,以腘横纹为标志,向远侧作一长3 cm左右纵形小切口,用手指分离腓肠肌内侧头与腘血管神经束之间的间隙,直达胫骨后侧皮质,显露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块及骨床,复位骨折,根据骨折块大小选用1或2枚空心钉固定骨折块,尽量达到双皮质固定,必要时可使用垫片。结果 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中位时间26个月。1例出现腓肠内侧皮神经刺激症状,随访期间恢复。骨折均顺利愈合,无骨折再移位及内固定物松动。末次随访时屈膝活动度120°~145°,平均127°。末次随访时Rasmussen评分:优14例,良17例,可1例。结论膝关节后正中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单,手术入路位于组织间隙且显露并不困难,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空心钉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