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殖细胞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以松果体区最多见,第三脑室、鞍区、底节及额颞叶亦可见。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易沿脑室室管膜浸润或蛛网膜下腔种植。磁共振表现,多数生殖细胞留在T1加权上呈等或稍低、T2加权上呈高信号影。囊性变,则T1呈更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生殖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华西医院脑外科2000年1月-2009年3月119例颅内原发生殖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率约占同期颅内肿瘤的1.1%。男:女=1.64:1,平均发病年龄15.4岁。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高压症状及视力视野改变,分别为61、56例;肿瘤主要来源于松果体区及鞍区;64例患者行放疗或放疗加化疗,随访45例。55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术后行单纯放疗19例,放疗加化疗5例),随访36例。随访时间3~94个月,平均29.7个月。行放疗和放化疗的患者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结论颅内原发生殖细胞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见,肿瘤大多位于松果体区及鞍区。临床表现位于松果体区者主要为颅内高压症状等,位于鞍区者主要为视力视野改变、尿崩等。放疗联合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非典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松果体区非典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其临床表现、诊断、显微外科手术效果,并探讨术后进一步治疗的必要性。结果手术近全切除,术后结合放疗,随访18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松果体区非典型中枢神经细胞瘤,手术全切除是最佳治疗治疗手段,未全切除和/或术后病理显示肿瘤恶性级别较高患者,术后放疗或化疗可减少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生殖细胞瘤根据生长发育的部位不同分为松果体瘤和鞍上肿瘤,是一种儿童相对多见的颅内肿瘤。一直以来,小儿生殖细胞瘤多采取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应用,本科联合应用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放疗和化疗)小儿生殖细胞瘤,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存活率延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杨宏 《新医学》2001,32(2):121-122
儿童颅后窝肿瘤占儿童颅内肿瘤的47%至56%。其中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共占90%,其他肿瘤占10%。儿童颅后窝肿瘤70%以上位于小脑蚓部、第四脑室内和脑干,且多数肿瘤巨大,即使位于小脑半球或桥脑小脑角,亦常常跨中线或接近中线。现介绍几种常见的儿童颅后窝肿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生殖细胞瘤起源于胚生殖细胞,也称胚生殖细胞瘤,占颅内原发瘤的1%,好发于松果体区,也可以发生于松果体以外部位,如第三脑室、鞍上、下视丘、基底节、额叶、颞叶深部,也可发生于幕下,第四脑室。这些发生于松果体以外部位的生殖细胞瘤称为非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过去称为异位松果体瘤,以鞍区和基底节区多见。本文收集8例非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所有病例均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7.
颅内肿瘤患儿术后的安全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颅内肿瘤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手术摘除颅内肿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病人把安全感和早日康复视为求医的最终目的[1]。因此,手术后患儿的安全更为重要,若护理不当或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均可危及患儿生命。下面就颅内肿瘤患儿术后的安全管理问题及处理措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及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5月~2005年5月收治的颅内肿瘤患儿29例。年龄2~12岁,其中髓母细胞瘤11例,颅咽管瘤9例,松果体区瘤4例,其他部位肿瘤5例;术毕入ICU监护11例,带气管插管8例,使用呼吸机5例。2结果术后24 h内是颅内肿瘤术后不安全因素的多发阶段,29例患儿中有5例…  相似文献   

8.
<正>颅内生殖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胚胎性肿瘤,是儿童和青少年好发的颅内恶性肿瘤,占所有颅内肿瘤的2%~3%,常见于下丘脑、松果体及基底节区[1],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10岁~30岁[2]。颅内生殖细胞瘤对放射治疗非常敏感,通常采用全脑全脊髓预防性照射+局部肿瘤区域推量照射技术,5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目前,国内众多学者认为放化疗联合治疗是最佳治疗方案[3],但该治疗方案不良反应较严重,尤其是  相似文献   

9.
黄澍  黄小钦 《新医学》2007,38(8):516-517,F0003
目的:总结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38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38例中年龄小于18岁32例(84%),偏瘫14例,尿崩症11例。头痛、呕吐8例,视力减退8例,视乳头水肿8例,丘脑底部综合征7例,复视4例,性早熟3例。肿瘤位于松果体区13例,鞍区11例,基底节区14例。位于松果体区或鞍区的生殖细胞瘤,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病灶,增强扫描后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钙化不多见;磁共振表现为不规则形病灶,T1、T2加权像呈均匀等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强化。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在CT上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病灶;磁共振上表现为T1加权像混杂低信号,T2加权像呈混杂高信号。结论: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以儿童、青少年多见,病变多位于松果体区、鞍区或基底节区。临床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升高、尿崩症、视功能障碍或偏瘫,结合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其诊断。  相似文献   

10.
纪玲  程玉红  杨丽平 《全科护理》2011,9(25):2307-2308
颅内生殖细胞瘤(intrcranial germinoma,IGM)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以10岁~25岁多见,男女比例约为2.24∶1,国外资料统计发生率占颅内肿瘤的0.2%~1.7%,该肿瘤对放疗和化疗高度敏感,能达到较好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经患肢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需PICC化疗患者96例,对健侧无法置管的31例(试验组)采取经患肢置管,并与健侧置管(对照组)的65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健侧无法置管的患者可以经患肢PICC进行化疗。  相似文献   

12.
综合性大学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综合性大学培养宽口径、应用型、面向21世纪的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能力为本"的应用型本科护理教学体系,强化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该培养模式的特色:优化课程设置,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护理人才的思想和成果渗透到教学内容中;教学方法改革,通过角色互动、案例讨论、合作学习深化了护理本科生理论知识的内化质量;建立了模拟病房、新型多媒体互动实验室等临床实践基地,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合护理教育与人文教育,为实现全面提高护理专业本科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高素质、综合型高级护理人才的目标创建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由于网络的应用及普及率越来越高,现代远程教育的重点正由函授、电大转向网络教学。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护理人员具有临床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培养与岗位需求相链接的工学结合的护理专业人才,提出了“一个平台,三个循环,二个系列、三个职业方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一个平台”指由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5个模块组成的护理专业能力培养基本平台,“三个循环”指“临岗-协岗-顶岗”三循环院校结合实践教学模式,“二个系列”指护理基本技能和职业基本技能培训,“三个职业方向”指临床、社区和助产3个职业方向.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构建了护理专业“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出血引产行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同时,应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或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引产治疗,术前、术中、术后全程监护,密切配合医生,予以严密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13例中期妊娠前置胎盘状态出血患者中,行介入治疗同时行利凡诺羊膜腔注射7例,术后平均31.5h胎儿及其附属组织娩出;行介入治疗同时行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引产治疗6例,术后平均7.5h胎儿及其附属组织娩出,13例术后均未发生产后大出血,平均出血量约130ml。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应用在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中,可有效降低引产中阴道大出血的发生,改变了该类产妇传统以剖宫产作为终止妊娠的方式,同时加强全过程的观察与护理,可减少产后出血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实践水平的不断发展,护士应该在全面考虑患者各种护理需求基础上,综合各学科相关知识,进行独立思考,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因此要求护士角色必须向评判思维者、问题解决者和有效决策者转变。目前,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近年护理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国际护理认证委员会(the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Certification of Nursing)在护理课程设置中已把评判性思维作为一种必需的技能[1]。  相似文献   

17.
2001年的资料显示,美国75%的家庭中,至少有一个家庭有成员罹患癌症。癌症患者在诊治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理痛苦。当患者被确诊罹患癌症时,家属作为其主要的照顾者和支持者,角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等优点,在我国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患者特别是小儿及意识障碍者,存在着配合度低、过度活动、翻身牵拉造成导管脱落、局部肿胀、外渗而使留置时间不能得到保证。近年来影响留置针留置的相关因素引起了护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现将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固定方法、封管方法及封管液选择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妇科患者人性化护理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蕾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1):867-868
人性化护理的本质就是“以病人为中心”,它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为核心,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从而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健康而满足状态。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生理学教学难度较大,出现教材内容多而学时少、教学方法没有根本性改变及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开发新型中职教材、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件制作水平,注重学生的知识强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