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Abi3bp蛋白在小鼠下颌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特点。方法:取胚胎第14.5天、第18.5天(简写为E14.5、E18.5),出生后1、14、28 d(简写为P1、P14、P28)的C57BL/6J小鼠下颌骨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bi3bp在小鼠下颌骨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胚胎E14.5~E18.5时期,Abi3bp蛋白在小鼠下颌骨的表达逐渐增强,而在梅克尔软骨中未见表达。出生后P1时,Abi3bp在下颌骨中蛋白较胚胎时期表达有所降低,到牙齿萌出以后的P14和P28时,其表达增强且保持相对稳定。结论:Abi3bp蛋白在小鼠下颌骨发育过程中表达呈动态变化,提示其可能在下颌骨膜内成骨的早期发育、牙萌出后的颌骨生理改建及稳定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覆He对上、下颌骨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颌骨血管外皮瘤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9例颌骨血管外皮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比为8∶1,年龄38(23~51)岁;下颌骨6例,行根治性手术及颈淋巴结清扫术;上颌骨3例,行根治性手术,未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2例放疗,2例化疗。术后随访49(10~101)月,1例肺转移,1例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结论:手术是治疗颌骨血管外皮瘤主要手段,辅助放疗对改善预后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kFort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下颌骨自动旋转后颏前点的变化与上颌骨上抬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5例单纯采用LeF0rt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矫治垂直向发育过度的患者.测量手术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ANS、PNS上抬量与下颌骨颏前点前移量和上抬量进行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5例样本中.ANS点平均上抬(5.04_+1.20)mm.PNS点平均上抬(3.36+1.24)mm。颏前点平均前移(5.12+2.64)mm,颏前点平均上抬(4.04+2.38)mm。下颌骨颏前点前移量与ANS点的上抬量呈正相关关系(r=0.641,P=0.001)。与PNS点的上抬量呈正相关关系(r:0.602,P=0.001)。下颌骨颏前点上抬量与ANS点的上抬量呈正相关关系(r--0.393,P=0.052),与PNS点的上抬量呈正相关关系(r=0.627,P=0.001)。结论:下颌骨颏前点的位置变化与上颌骨上抬幅度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牵张成骨因能减小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增加术后稳定性而得到学者们的青睐.随着在一些综合征患者或先天畸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牵张成骨对下颌骨发育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就下颌骨牵张成骨对下颌骨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脊椎动物的下颌骨发育涉及一系列信号分子和转录因子,颅神经嵴细胞(CNCC)的迁移、定位和调控是下颌骨发育的关键。转录因子家族在颅面组织发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表达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CNCC的特异性。此文就DLX基因家族、MSX基因家族、OTX基因家族、GSC基因家族、PITX基因家族、PAX基因家族、PRX基因家族、BARX基因家族和HAND基因家族以及其他调控下颌骨发育转录因子家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Le Fort 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时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的位置,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与上颌骨上抬量、下颌骨长度和下颌平面角的关系。方法:选取25例单纯采用Le Fort 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矫治垂直向发育过度的患者,测量其术前、术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利用Reuleaux法测量实际下颌骨旋转中心。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ANS、PNS上抬量、下颌骨长度、MP-SN角度与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进行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平均位于髁突中点下方15.64 mm,后方0.82 mm处。ANS点和PNS点上抬量、下颌骨长度与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位置相关,MP-SN角度与下颌骨旋转中心垂直向位置相关。结论: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位于髁突外,其与上颌骨上抬量、下颌骨长度和下颌平面角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患者上下颌骨经头帽肌激动器矫治前后的变化。方法 选择经头帽肌激动器矫治的患者 15例 ,通过测量头颅侧位X线片 8项上颌骨和 6项下颌骨测量项目在矫治前后的变化 ,说明头帽肌激动器的矫治效果。结果 ①角度变化 :SNA在矫治前后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 ,SNB角平均增大 1°,ANB角减小 1.3° ,两者在矫治前后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②长度变化 :下颌总长度 (Ar Gn)在矫治后平均增长 3.2mm ,矫治前后的变化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③高度变化 :下面高 (ANS Me)有显著增加 (P <0 .0 0 1) ,后面高 (S Go)也有增大 (P <0 .0 5 )。结论 头帽肌激动器对上颌骨向前向下的发育控制作用较小 ,但能有效地刺激下颌骨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鼠舌肌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取胚胎第13.25天(E13.25)及 E15.5小鼠舌组织。应用 Affy-metrix Mouse GeneChip,对胎鼠舌发育过程中的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应用 DAVID 网络分析工具对基因进行功能和聚类分析。结果:基因功能和聚类分析表明,在 E13.25高表达的基因主要与细胞周期相关因子(Exo1、Gsk3B、Kif20b、Skp2)和细胞粘附因子(Neo1、lama1)等相关。在 E15.5高表达的基因主要与细胞骨架(titin、Hspb7)相关。结论:小鼠舌组织增殖和特化与细胞周期和细胞粘附基因相关,舌组织分化和成熟主要与细胞骨架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用茜素红/阿利新蓝双染色法观察小鼠下颌骨的整体骨架发育。方法:应用不同条件的茜素红/阿利新蓝染色液对E15.5、E16.5、 E18.5和P90的小鼠进行整体骨架双染色,观察小鼠下颌骨的整体发育情况,重点关注Meckel's软骨和髁突软骨发育。结果:骨和软骨能被分别染成红色和蓝色,在体视显微镜下可清楚地观察到下颌骨的整体发育形态。Meckel's软骨与周围的骨组织在组织学上和空间上无连续性。髁突软骨独立于Meckel's软骨,与下颌骨骨膜紧密相连。结论:应用不同条件的茜素红/阿利新蓝整体骨架双染色法成功观察了小鼠下颌骨的整体发育过程。Meckel's软骨可能不直接参与下颌骨的骨化,髁突可能是来源于下颌骨末端骨膜间质细胞。[关键词] 阿利新蓝 茜素红 双染色法 下颌骨发育 整体观察  相似文献   

11.
杆-卡结构种植覆盖义齿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5例无牙颌患者,6副种植体支持的杆-卡结构种植覆盖义齿作2年的追踪观察资料作了总结。种植体为覆盖义齿提供了满意的支持。固位和稳定作用,增进了咀嚼功能的发挥。未见种植体松动和牙槽骨严重吸收。正确拟订治疗计划,术后戴用过渡性修复体,杆卡符合一定力学要求,正确处理义齿关系等均促成种植体的高成功率(100%)。修复后的定期检查,维护修复体、种植体及杆的清洁,对确保修复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杆卡结构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牙槽嵴严重吸收的无牙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正>正颌外科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技术发达国家兴起,20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新的临床分支学科。它的发展与成熟使先天性、后天获得性的颅颌面畸形患者容貌改变,呼吸、咀嚼、语音等功能的恢复已成为现实,也极大的推动了口腔颌面外科学、整形外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牙颌发育模式及分子机制是理解牙颌结构功能的前提,也是再生牙颌组织器官的基础。牙发育分为牙胚发育期、牙冠形成期和牙根形成期。在这一过程中,关键基因具有时间空间的序列性表达。牙源性上皮和间充质相互作用以及釉结等特殊细胞群对牙冠形态精细化、个性化调控,发育成牙。在生物应力、信号调控机制下,牙顺利萌出并发挥功能。牙和颌骨同处发育之中,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调控共同发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牙和颌骨均起源于第一鳃弓,牙或颌骨的发育异常通常会导致彼此的发育缺陷。本文评述牙和颌骨发育的过程,首次阐述稳态微环境在牙发育中的作用以及重点关注颌骨发育中以梅克尔软骨为代表的典型结构和特殊的信号调控机制,提出牙颌一体化发育模式,动态解析牙和颌骨一体化发育过程,并期待未来将这些新模式和机制运用于组织再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对大鼠颌骨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成骨分化及成骨因子RANKL/OPG 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颌骨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观察不同浓度(0、0.5、1.0、2.0、4.0、8.0μg/m L)唑来膦酸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较高浓度唑来膦酸对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矿化结节形成以及成骨因子RANKL/OPG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唑来膦酸≥1.0μg/m L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低浓度(0.5μg/m L)则不影响细胞增殖,高浓度唑来膦酸(2.0μg/m L)可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矿化结节的形成。高浓度唑来膦酸(2.0μg/m L)能使颌骨间充质干细胞RANKL m RNA表达减少,OPG m RNA表达增加,且明显下调成骨因子RANKL/OPG比率。结论:唑来膦酸在高浓度时明显抑制颌骨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通过调节其表面RANKL/OPG m RNA表达,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骨生成与骨吸收同时减少,骨改建过程受抑制。  相似文献   

15.
E Simon  M Matee  F Shubi  T Mselle 《Oral diseases》1999,5(3):247-249
A 38-year-old woman sought treatment with cranio-facial dysplasia involving the cranium, maxilla and the mandible. Her chief complaint was a mandibular swelling, which had appeared about 2 years previously, had gradually enlarged, and was associated with spontaneous pain. X-ray film examination revealed a ground-glass opacity with blurred demarcation and a 99 Tc medronate bone scan disclosed an increase in tracer uptake in the cranium, maxilla and mandible. The rest of the skeleton was not affected.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lesions revealed solid proliferation of spindle-shaped cells associated with islands of osteid and bone trabecullae with Chinese letter pattern and numerous 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 consistent with fibrous dysplasia. The continued osteoblastic activity of involved bones, coupled with the medical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 restricted the management of the patient to largely supportive and palliative care.  相似文献   

16.
17.
18.
Significant maxillary anterior osseous defects are considered contraindications for fixed partial dentures. This clinical report discusses the surgical and restorative treatment protocol of a patient who sustained trauma to the premaxilla and was treated by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to provide an adequate restorative platform for an implant‐retained fixed prosthesis.  相似文献   

19.
<正>多生牙(supernumerary teeth)又叫额外牙,是形成于正常牙列之外,多于人体生理牙数的牙齿发育异常,与遗传和发育缺陷有关。在恒牙列人群中的发生率为1%~3%,多生牙的数目多为1~2颗,3颗以上者少见。笔者在临床上遇到1例发生于上、下颌后牙区,共11颗多生牙的病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1岁,因双侧下颌后牙咬合不适2周要求治疗。患者全身情况良好,皮肤黏膜未见异常,面部发育正常。口内检查:恒牙(牙合),磨牙关系中性,上下牙弓形态基本对称。28颗恒牙正位萌出,4  相似文献   

20.
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层瘤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神经嵴的色素性神经外胚层瘤,通过本病例分析其临床、CT及病理学特征,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