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并肢体开放性骨折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创伤骨科最常见的危急症之一。常由于来势凶、发展快、休克持续时间长、合并症多、骨折复杂等原因,使救治颇为困难,死亡率较高。我们自1974年10月至1989年12月共救治此类创伤89例,治愈87例,死亡2例(均系重度休克,其中1例合并颅脑外伤),治愈率94.3%。随访74例,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3%。现将我们的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1病历资料患儿,男,7岁,2014年7月26日以"创伤失血性休克、左右大腿小腿、足踝部皮肤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碾挫剥脱伤、皮肤缺损;右胫骨上段开放粉粹骨折;右腓骨远端骨骺损伤;双侧耻骨上支骨折;左骶髂关节分离"收入院。患儿被大货车碾轧双下肢2h入院,入院时嗜睡状态,面色苍白,无恶心、呕吐症状,双下肢皮肤大面积撕脱缺损,肌肉外露,切口内可见大量散在泥沙,创面不新鲜,重度污染。右小腿 相似文献
3.
4.
5.
多发性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现在多发性创伤的发生率日益增多,其中以交通事故比例最高,对社会造成一定影响。1999~2001年,经我院急诊科抢救的车祸伤就有500多例,男性占60%,女性占40%,存活率95%。 多发性创伤病人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具有相应的急救知识和能力。在病人到达急救室时,首先应把注意力集中到短时间可以致死的伤情上,其中合并失血性休克就是比较危险的一种情况。通过这几年的急诊抢救工作实践,在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方面,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1 首先建立静脉通路 相似文献
6.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严重创伤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是指机体受到创伤后大量失血、失液,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微循环发生障碍,产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代谢紊乱的病理过程,是医院急诊抢救中最为常见的急、危、重症。因此,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对抢救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现将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孙国萍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10,(14):1833-1833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严重创伤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是指机体受到创伤后大量失血、失液,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微循环发生障碍,产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代谢紊乱的病理过程,是医院急诊抢救中最为常见的急、危、重症。因此,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对抢救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现将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马玉兰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16(4):64-64
四肢骨折是常见骨折,其损伤种类较多,尤其是严重的多发四肢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常危及病人的生命,在病人的转运、检查、治疗等环节上如处理不当,有可能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护理难度大,护理技能要求高。在此我们将18例四肢多发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 探析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接受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90例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干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性体液复苏干预,干预组接受限制性体液复苏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红细胞压积、凝血酶原时间、C-反应蛋白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红细胞压积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输液量、复苏耗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胶体液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胸部损伤患者合并存在创伤失血性休克症期间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综合现代化程度的不断进展,创伤已成为社会的第一大公害,创伤性休克是严重创伤的常见并发症,主要病因是较大或较多的血管破裂造成大量失血及剧烈疼痛两个方面。因此,及时、准确、高效的抢救、治疗、护理措施,是降低致死、致残率的关键。我院对19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抢救和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救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37例,采用专业、规范的措施进行急救,包括正确判断和评估伤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止痛、快速补充血容量、动态观察病情以及边急救边准备手术等。结果37例患者成功救治36例,1例由于重度颅脑损伤死亡。结论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及时采取专业规范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能够降低病死率,为下一步治疗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16.
创伤与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乃远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9):1038-1040
目的 提高创伤与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76例创伤与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资料.结果 本组死亡7例,病死率3.98%;恶化8例,占4.55%;无变化19例,占10.80%;好转142例,占80.68%.结论 建立健全的急诊抢救机制以及有效的抢救预案,重视“黄金l h”、“白金10 min”及合理的液体复苏,是提高创伤与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创伤失血性休克在急诊抢救中较多见 ,病人发病急、进展快 ,如不及时诊断治疗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 ,医护人员必须争分夺秒妥善处理 ,本文浅谈一下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的护理。1 严密观察病情1 )意识与表情 :因血流灌注不足 ,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缺氧状态 ,患者表情淡漠、烦躁、意识模糊或神志恍惚甚至昏迷。2 )皮肤色泽与肢体温度 :休克患者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口唇发白、四肢冰冷 ,则提示病情危重 ,轻压口唇指甲甲床时 ,苍白区消失。皮肤有出血点或瘀斑 ,提示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可能。皮肤逐渐转红 ,出汗停止 ,肢体转暖 ,压甲床苍白区消失 … 相似文献
18.
亓建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4(7):567-567
创伤失血性休克多见于严重的创伤失血、挤压伤以及大手术后出血、大面积烧伤等。各种创伤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降低 ,造成全身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 ,高效、快速、细心、周到的护理 ,对于及时发现和掌握病情变化 ,提高治愈率 ,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我们在接诊休克患者后 ,做到立即测量血压、脉搏、呼吸 ,观察神志、四肢活动、周围血管的充盈及皮肤温度等循环情况 ,并动态观察。尽快控制活动性出血。完善术前准备工作。保持呼吸道通畅 ,充分给氧以提高血氧含量 ,必要时尽快气管切开。快速建立通畅的静脉… 相似文献
19.
<正>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因创伤而导致机体的有效循环灌流不足、细胞缺氧,从而引起全身各重要脏器功能出现代谢紊乱的危急临床综合征,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我科自2000年至2002年共收治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3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男37例,女1例。年龄35~48岁,受伤时间最短的半小时,最长的3h。入院时血压均偏低,有的甚至测不到血压。本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痊愈出院36例,死亡2例。2 急救处理2.1 紧急控制出血量 首先,控制出血量是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处理的紧急措施,一般用敷料加压包扎并配合医师清创缝合止血。对于有骨折的病人还须用夹板固定。2.2 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 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以有效循环血量锐减为共同特征。应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予以扩容,另一条则可及时输入血管活性药物及止血药。 相似文献
20.
刘信全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5(1):34-35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及抗体克措施。方法:总结5年来这类手术麻醉病人共84倒,术前了解休克分类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调控措施和液体复苏。结果:84例休克中I、Ⅱ级46例,Ⅲ级34例。Ⅳ级4例。持硬麻45例,仝麻36例。神经阻滞2例,局麻1例。84例复苏成功,2例死亡,成功率97.6%。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快速足量扩容是关键,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