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蛋白质组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河南省林州地区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食管癌组)和健康人血清(对照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研究,确立食管癌的蛋白质指纹诊断模型,并筛选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方法:采用IMAC3芯片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检测61例食管癌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清,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对芯片检测得到的蛋白质相对含量进行处理及方差分析.并对2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转移组),36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未转移组)与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以相对分子质量(Mr)为9 439.58、6 627.21、2 867.65、4 494.08、7 762.68、6 835.32、4 095.94 7种蛋白质组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对食管癌测试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6%、88.5%和82.0%.转移组、未转移组与对照组3组相比,有15种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转移组和未转移组相比有2种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分别为11 742.48、9 294.44).结论:以上述7种蛋白质建立的诊断模型用于食管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筛选出2种与食管癌转移密切相关蛋白质,后者为进一步建立食管癌转移相关肿瘤标志物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64排CT联合血清学检查对非小细胞性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2例(A组)及同期行健康体检的40例研究对象为对照组(B组),分别检测各组肺癌灌注参数、MMP-9、TIMP-1、CEA、CYFRA21-1水平并对CT及血清学检测的效能进行分析.结果 N1期BF及PS值显著大于N0期(P<0.05),N2期BF、BV、PS显著高于N0期及N1期(P<0.05).A组N0期患者CEA、CYFRA21-1、MMP-9、TIMP-1较B组有显著变化(P<0.05),N1期患者CEA、CYFRA21-1、MMP-9、TIMP-1较B组及N0期有显著变化(P<0.05),N2期患者CEA、CYFRA21-1、MMP-9、TIMP-1较B组及N0期、N1期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淋巴结转移1~2个患者CEA、CYFRA21-1、MMP-9、TIMP-1较B组有显著变化(P<0.05),淋巴结转移3~6个患者CEA、CYFRA21-1、MMP-9较B组及淋巴结转移1~2个期有显著变化(P<0.05),淋巴结转移≥7个患者CEA、CYFRA21-1、MMP-9、TIMP-1较B组及淋巴结转移1~2个、淋巴结转移3~6个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CEA+CYFRA21-1+MMP-9+TIMP-1对72例患者进行诊断,准确性为69.42%,单一采用CT进行诊断,准确性为89.26%,采用CEA+CYFRA21-1+MMP-9+TIMP-1与C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诊断准确性为93.07.结论采用CT及血清学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鼻咽癌、耳鼻部良性疾病和正常人血清中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特异的蛋白质标志物,构建用于鼻咽癌诊断的分类树模型.方法:采用CM10芯片及SELDI-TOF-MS技术对30例鼻咽癌患者及24例对照组血清样本进行蛋白质指纹图谱检测分析,所得到的结果采用Biomarker Wizard和Biomarker Patterns System软件分析并建立用于鼻咽癌诊断的分类树模型,并用其余10例鼻咽癌患者和12例对照组标本进行双盲验证.同时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两组的血清EB病毒VCA-IgA抗体,将诊断模型的判定结果通过与血清EB病毒VCA-IgA抗体检测结果相对比验证其对于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从两组血清中筛选出Mr为8559,15 115,15 836,15 937,16 089的5个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标志蛋白,所建立的诊断模型对鼻咽癌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1%(53/54),96.7%(29/30)和100%(24/24).双盲验证后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86.4%(19/22),80.0%(8/10),和91.7%(11/12).灵敏度优于血清EB病毒VC...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非肿瘤患者和早期NSCLC无脑转移患者脑脊液的蛋白质谱,找出差异蛋白峰,建立NSCLC脑转移的蛋白质谱诊断模型。方法收集上述三组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各29例、23例和10例,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进行检测,Biomarker Wizard软件统计分析三组样本的蛋白质峰,Biomarker patterns软件的决策树模型进行差异蛋白峰的比较和判别,建立分类决策树诊断模型,评价其诊断和应用价值。结果脑转移组与早期无脑转移组有5个显著差异性表达蛋白质峰,运用m/z8698.00、1215.32和1245.70蛋白质峰将两组样本分开,诊断模型的灵敏度100%(29/29),特异度为100%(10/10)。早期无脑转移组与非肿瘤组结果有5个显著差异性表达蛋白峰,应用m/z6050.00蛋白峰可以把无脑转移组和非肿瘤组分开,诊断模型的灵敏度为90.00%(9/10),特异度为78.26%(18/23)。结论采用SELDI技术可以发现三组患者的脑脊液存在显著差异表达蛋白质峰,利用这些差异蛋白质建立的蛋白质谱分类决策树状诊断模...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血清蛋白质的变化,建立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的乳腺癌诊断模型.方法 利用SELDI-TOFMS技术对194例乳腺癌患者和60例正常人血清蛋白质分别进行检测,IMAC30芯片结合蛋白质后,用蛋白芯片仪读取数据,分析得到区分乳腺癌患者和正常人的树状分类规则,并构建诊断模型.结果 M11368、M7768、M2943等3个蛋白质组成的模型1可将2组准确分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8%(184/194)和96.7%(58/60);以M11368蛋白质单独组成诊断模型2进行区分,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69%(174/194)和93.33%(56/60).结论 SELDI-TOFMS技术可以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区域淋巴结诊断及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PET-CT及CT对肺门、纵隔淋巴结的诊断及分期结果,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64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280组(828枚),其中34组(39枚)病理证实为转移。PET-CT术前正确诊断阳性淋巴结25组,阴性淋巴结237组;CT术前正确诊断阳性淋巴结9组,阴性淋巴结243组。PETCT与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5%(25/34)、96.3%(237/246)、93.6%(262/280)、73.5%(25/34)、96.3%(237/246)与26.5%(9/34)、98.7%(243/246)、90.0%(252/280)、75.0%(9/12)、91.0%(243/267)。其中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与CT对区域淋巴结N0、N1、N2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8.4%(38/43)、20%(2/10)、81.8%(9/12)与93.0%(40/43)、20%(2/10)、45.4%(5/11)。PET-CT较CT对N2分期的正确率与CT比较虽呈明显增高态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PET-CT对N0、N1、N2分期正确率,N0N1,N2N1,两两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但N0和N2分期正确率相比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较CT对NSCLC术前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和分期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诊断时需要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新疆哈萨克民族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和健康人血清蛋白质谱的差异,建立新疆哈萨克民族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蛋白质指纹诊断模型,并筛选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蛋白质。方法:采用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芯片(CM10)和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分析了21例食管癌有淋巴结转移,20例食管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的哈萨克民族血清,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用留一法交叉验证作为评估模型判别效果的方法。两组之间的蛋白质峰的比较采用Wilconxon秩和检验。结果:结果显示新疆哈萨克民族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和健康人血清的蛋白质荷比峰值图谱明显不同。比较21例淋巴结阳性患者组与20例淋巴结阴性组食管癌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数据,其中5个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峰在食管癌淋巴结阴性组呈高表达,2个峰呈低表达。结论:建立的诊断模型在区分哈萨克民族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上,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筛选出的蛋白标记物可能为新疆哈萨克民族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应用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筛选前列腺癌患者不同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和正常健康男性的血清标志蛋白,探讨诊断前列腺癌的新方法.方法 检测79例研究对象(包括前列腺癌22例、前列腺增生26例、正常健康男性31例)血清蛋白质图谱,并采用Proteinchip 3.0软件进行分析,选出最佳前列腺癌诊断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同期另择的12例前列腺癌患者、1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以及18例体检健康者进行盲法验证.结果 (1)与正常健康男性比较,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5个标志蛋白呈高表达(分子量分别为 11665、2958、7978、3092及4657Da),据此建立诊断模型,灵敏度为95.45%,特异性为83.87%;阳性预测值为80.77%,阴性预测值为96.30%.(2)与前列腺增生患者比较,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2个标志蛋白呈高表达、1个呈低表达(分子量分别为3191、3271及1127Da),据此建立诊断模型,灵敏度为95.45%,特异性为96.15%;阳性预测值为95.45%,阴性预测值为96.15%.所有盲法验证结果均较满意.结论 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可以筛选出前列腺癌标志蛋白并建立前列腺癌诊断模型,可能成为前列腺癌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石建光  励新健  周增辉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12):889-889,893
目的探讨肺癌纵隔淋巴结N2转移的CT诊断对肺癌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纵隔淋巴结N2的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析。结果术前胸部CT提示N2淋巴结肿大22例71枚,术后切除N2淋巴结108枚,其中10例33枚有肺癌转移,阳性率分别为40.9%(9/22)、30.6%(33/108)。结论术前胸部CT示N2肿大时,淋巴结转移几率较大,术中应进行纵隔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电视纵隔镜和CT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2002年9月至2003年8月28例肺癌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颈部纵隔镜检查术23例,胸骨旁纵隔镜检查术5例。肺癌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N2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对测纵隔淋巴结转移N3行放化疗;阴性者剖胸探查。结果 术前怀疑或已确诊的肺癌共28例中,纵隔镜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20例(鳞癌11例,腺癌9例),未见纵隔淋巴结转移8例;阳性中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N2(16例)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对侧纵隔淋巴结转移M(4例)行放化疗;阴性者剖胸探查,术后病理证实肺腺癌3例、肺鳞癌1例(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与纵隔镜检查结果相符),肺炎性假瘤2例,肺结核瘤2例。28例肺癌纵隔淋巴结经CT和纵隔镜检查,分别与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对照,CT(诊断标准按淋巴结≥1.0cm为阳性)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12例,其中7例证实为转移癌,5例为淋巴结炎性反应,CT诊断纵隔淋巴结阴性16例,其中病理证实4例均为转移癌,12例为淋巴结炎性反应;纵隔镜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20例,术后病理证实20例均为转移癌;诊断8例为淋巴结炎性反应,术后病理证实其中1例纵隔淋巴结转移。CT灵敏度63.6%,特异度70.6%,阳性预测值58.3%,阴性预测值75%;电视纵隔镜灵敏度95.2%.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7.5%。结论 电视纵隔镜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都大大高于CT,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Zhi XY  Liu BD  Xu QS  Zhang Y  Su L  Wang HR  Hu M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9):2026-2029
目的 比较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显像(PET)和CT显像在判定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有无转移上的临床价值。方法 68例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于手术前常规进行PET和CT胸部显像,判定纵隔淋巴结有无转移。1个月以内行开胸手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或标准电视纵隔镜淋巴结活检以获取纵隔淋巴结病理标本,对切除的纵隔淋巴结进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和PCNA/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手术前的影像学CT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有纵隔淋巴结转移者52例,无纵隔淋巴结转移者16例。CT显像诊断纵隔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9%(40/52)、50%(8/16)、70.6%(48/68)、83.3%(40/48)、40%(8/20)。PET显像诊断纵隔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48/52)、87.5%(14/16)、91.2%(62/68)、96%(48/50)、77.7%(14/18)。CT+PET的敏感性为98%(51/52)。结论 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上,PET明显优于CT,CT+PET能提高检查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显像(PET-CT)和CT显像在判定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原发灶和纵隔淋巴结有无转移上的临床价值。方法42例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于手术前常规进行PET-CT和CT胸部显像,判定纵隔淋巴结有无转移。1个月以内行开胸手术纵隔淋巴结清扫以获取原发灶及纵隔淋巴结病理标本,对切除的纵隔淋巴结进行常规染色,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术前影像学检查比较。结果CT显像诊断纵隔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8%(23/32),60.0%(15/25),69.7%(23/33)和62.5%(15/24)。PET-CT显像诊断纵隔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39/42),87.5%(42/48),86.7%(39/45)和93.3%(42/45)。PET-CT诊断淋巴结的Kappa值为0.714,优于CT的0.396(P<0.05)。结论PET-CT能提高检查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的敏感性,明显优于CT,有利于术前分期。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evaluated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2-(F18)-fluoro-2-deoxy-D-glucose-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18F-FDG-PET)/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 in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metastatic mediastinal and hilar lymph node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A total of 39 patients received preoperative ^18F-FDG PET/CT and the postoperative biopsy. We compared preoperative PET/CT scan results with corresponding intraoperative histopathalogic findings in 39 NSCLC patients.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ccuracy,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18F-FDG PET/CT were assessed. Results Histopathologic examination confirmed metastasis in 57 out of the 208 excised lymph nodes; 23 of the 57 nodes were mediastinal and hilar lymph nodes.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ccurac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PET/CT in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mediasti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NSCLC patients were 65%, 96.8%, 92%, 78.5% and 9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PET/CT scan showed good accuracy in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mediastinal and hilar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the patients with NSCLC. We recommend that PET/CT scanning be used as a first-line evaluation tool for tumor diagnosis, therapy evaluation and follow-u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能谱CT (dual energy CT, DECT) 诊断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胸部DECT检查且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NSCLC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到病例57 例,两名放射科医师共同分析患者术前CT图像,将轴位图像上所有短径 (short-axis diameter, S)≥5 mm的纵隔淋巴结纳入本研究。测量淋巴结形态学参数长径(long-axis diameter, L)、S、短径与长径比值(ratio of short-axis diameter to long-axis diameter, S/L)以及能谱参数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 (iodine concentration, IC)、标准化碘浓度 (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 NIC)、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比较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形态学指标及其能谱参数的差异,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出有诊断价值的参数,并生成诊断淋巴结转移的联合变量,对淋巴结S、静脉期NIC及联合变量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结果: 57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证实转移淋巴结49 枚,非转移淋巴结938 枚。CT轴位上共检出S≥5 mm纵隔淋巴结163 枚 (转移淋巴结49 枚,非转移淋巴结114 枚)。转移淋巴结的S、L及S/L均显著大于非转移淋巴结 (P<0.05), 转移淋巴结的能谱参数均显著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 (P<0.05)。S是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最佳单一形态学指标,ROC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curve, AUC) 为0.752,阈值8.5 mm,灵敏度67.4%,特异度73.7%,准确率71.8%。静脉期NIC为最佳单一能谱参数,AUC为0.861,阈值0.53,灵敏度95.9%,特异度70.2%,准确率77.9%。多因素分析显示S、静脉期NIC是转移淋巴结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S、静脉期NIC诊断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95,灵敏度 79.6%,特异度 87.7%,准确率85.3%,明显高于S (P<0.001)、静脉期NIC (P=0.037)。结论: DECT定量参数鉴别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优于形态学参数,联合S和静脉期NIC可提高术前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能谱CT (dual energy CT, DECT) 诊断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胸部DECT检查且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NSCLC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到病例57 例,两名放射科医师共同分析患者术前CT图像,将轴位图像上所有短径 (short-axis diameter, S)≥5 mm的纵隔淋巴结纳入本研究。测量淋巴结形态学参数长径(long-axis diameter, L)、S、短径与长径比值(ratio of short-axis diameter to long-axis diameter, S/L)以及能谱参数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 (iodine concentration, IC)、标准化碘浓度 (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 NIC)、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比较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形态学指标及其能谱参数的差异,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出有诊断价值的参数,并生成诊断淋巴结转移的联合变量,对淋巴结S、静脉期NIC及联合变量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结果: 57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证实转移淋巴结49 枚,非转移淋巴结938 枚。CT轴位上共检出S≥5 mm纵隔淋巴结163 枚 (转移淋巴结49 枚,非转移淋巴结114 枚)。转移淋巴结的S、L及S/L均显著大于非转移淋巴结 (P<0.05), 转移淋巴结的能谱参数均显著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 (P<0.05)。S是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最佳单一形态学指标,ROC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curve, AUC) 为0.752,阈值8.5 mm,灵敏度67.4%,特异度73.7%,准确率71.8%。静脉期NIC为最佳单一能谱参数,AUC为0.861,阈值0.53,灵敏度95.9%,特异度70.2%,准确率77.9%。多因素分析显示S、静脉期NIC是转移淋巴结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S、静脉期NIC诊断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95,灵敏度 79.6%,特异度 87.7%,准确率85.3%,明显高于S (P<0.001)、静脉期NIC (P=0.037)。结论: DECT定量参数鉴别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优于形态学参数,联合S和静脉期NIC可提高术前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合并陈旧性肺结核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CT为基础的淋巴结临床分期(N分期)和术后病理分期,探讨陈旧性肺结核对CT临床N分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0年8月在本中心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73 例合并陈旧性肺结核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比CT临床N分期和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程度;并对CT常规所用的以形态学为主的预测指标(淋巴结直径?肿大淋巴结站数?淋巴结有无融合?淋巴结有无钙化)能否预测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进行χ2 检验?【结果】 CT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61.1%?60.0%?33.3%?82.5%及60.3%,其中特异性(60.0%)明显低于文献报道中CT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体评估(74% ~ 85%);在对合并有陈旧性肺结核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的分站分析中,CT预测显示出较高假阳性率及较低的假阴性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T常规的预测指标(淋巴结直径?肿大淋巴结站数?淋巴结有无融合?淋巴结有无钙化)与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陈旧性肺结核降低了CT预测肺门纵隔淋巴结状态的特异性,是影响CT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分期评估的重要影响因素?CT常规所用的以形态学为主的预测指标并不能有效预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贲门癌肿瘤标记物并建立诊断模型。筛选提示发生淋巴转移的差异蛋白,为临床早期诊断贲门癌及判断预后提供新方法。方法 CM10蛋白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检测101例贲门癌患者及11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蛋白,Biomarker Wizard软件和Biomarker Patterns System(BPS)分析得差异蛋白并建立贲门癌诊断分类树,双盲法验证其准确性。进一步分析对比有、无淋巴转移的贲门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得到差异蛋白。结果对照分析贲门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得56个差异蛋白(P<0.05),经BPS软件筛选,以质荷比为5 480.49(P<10-8)的蛋白为主根结点建立贲门癌诊断模型,其灵敏度为95.05%,特异度为95.76%。得到可提示淋巴转移的差异蛋白3 820.87(P<0.05),其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82.1%。结论 SELDI-TOF-MS技术可建立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贲门癌诊断模型,筛选出能够提示发生淋巴转移的差异蛋白,有助于贲门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使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DG)和符合线路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PET)的-8FDG—PET显像与多层螺旋CT(MSCT)异机图像融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66例确诊为NSCLC患者术前行^18FDG-PET显像及胸部64层螺旋CT检查,^18FDG—PET图像与64层螺旋CT进行异机图像融合,获得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三维断层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ROI)的半定量分析计算病变淋巴结(L)与周围纵隔组织(N)的摄取比值R(L/N)。将^18FDG-PET检查对肺癌淋巴结转移分期的诊断结果均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摄取比值R≥1.5为判断标准,诊断肺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0%(27/30例)、特异度为80.6%(29/36例)、准确率为84.8%(56/66例)、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4%(27/34例)和90.6%(29/32例)。27例^18FDG-PET显像为阳性的转移淋巴结的分析最大摄取比值为11.5最小为1.7。结论SPECT/PET的^18FDG—PET显像对肺癌的纵隔淋巴结转移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可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观察疗效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雄  唐震  贡会源  李伟  张雷  王彪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8):1307-1310
  目的  探讨肺门淋巴结(第10组淋巴结)在cTNM-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转移规律以及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233例原发性cTNM-ⅠA期NSCLC患者在接受肺叶切除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后的肿瘤及淋巴结病理情况。  结果  233例患者共取得淋巴结3 145枚,平均每例13.5枚,440枚淋巴结存在癌转移,转移率为14.0%。233例患者中49例有胸内淋巴结转移,其中N1有16例,N1+N2有25例[注:N1为单纯肺内淋巴结存在转移;N1+N2为存在N2(纵隔2~9组淋巴结)转移的同时,亦存在N1(肺内第10~14组淋巴结)],跳跃性N2有8例,总转移率为21.0%(49/233)。其中N1中第10组淋巴结阳性的有10例,占62.5%(10/16),N1+N2中第10组淋巴结阳性的有18例,占72.0%(18/25)。第10组淋巴结转移率在T1b期和T1a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第10组淋巴结在低分化及中分化肺癌中的转移率分别为25.9%(21/81)和8.3%(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60,P < 0.05)。  结论  NSCLC中第10组淋巴结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临床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在N1、N1+N2、N2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第10组淋巴结阳性的概率较大;因此,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手术时优先对第10组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测,根据第10组淋巴结病理情况,决定下一步手术方案更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