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毒品知信行及毒品尝试情况的现状,为探讨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自拟调查问卷,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04、2006级71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获得问卷699份,有效率98.45%. [结果]大学生毒品尝试率高达2.57%,男生和女生的毒品尝试率分别为3.28%和2.12%,无性别差异;对毒品知识的掌握程度一般,态度以同情和鄙视为主,并有59.1%的学生对吸毒者采取劝阻但并不报警的方法. [结论]大学生对毒品知识的认识不够全面,一次尝试毒品的情况严重,高校迫切需要开展系统的毒品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2.
了解大学生对毒品的相关态度、影响因素以及对毒品预防教育的需求状况,为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随机抽取的武汉市7所高校2 01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仅有72.8%的大学生接受过毒品预防教育,74.6%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毒品预防教育课程,59.8%的大学生希望获得毒品相关知识,且网络是大学生最希望了解毒品知识的途径(55.2%).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及是否接受过毒品预防教育是大学生对毒品相关态度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毒品预防教育可对大学生的毒品态度产生影响.应积极开展毒品预防教育,使用网络等更有吸引力、更加容易被接受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职学生对毒品使用、烟酒等成瘾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开展毒品防治教育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某高职院校抽取全体大一新生700名,采用不记名问卷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获得问卷678份,有效率96.9%。结果:被调查学生毒品的尝试率为3.04%;对成瘾性物质香烟、酒的正确认知率分别为65.3%和56.8%。结论:被调查学生对毒品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不深刻,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禁毒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了解北京市大学生新型毒品的相关知识、态度以及尝试使用情况,为高校开展新型毒品防控教育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对待新型毒品知识、态度以及滥用倾向”的问卷,对多阶段整群抽取的北京市11所大学96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于新型毒品的整体认知水平不理想,只有38.2%的大学生知道新型毒品对大脑的危害,50.8%的学生认为新型毒品对身体的危害远小于海洛因等传统毒品,37.1%的学生从来没有听说过新型毒品,仅有36.6%的学生希望获得与新型毒品相关的知识.不同学校层次、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大学生新型毒品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意义(x2值分别为8.572,9.631,6.678,P值均<0.05).大部分学生对待新型毒品的态度是趋于正面的,不同学校层次、不同专业、不同些别大学生对待新型毒品的态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358,0.605,0.617,P值均>0.05).有近20%的学生不认为吸食新型毒品使人感到羞耻、自责,10.1%的学生不认同吸食新型毒品是自我毁灭.大学生新型毒品的尝试率为0.5%.结论 大学生新型毒品的知识、态度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应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及态度的正面教育与引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疆医科大学学生对毒品的认知、态度及意向行为的现状,为在新疆地区高校大学生中开展拒绝毒品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新疆医科大学在校医科生共1 234人,采用匿名自填问卷形式现场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知道毒品的占76.99%,知道吸毒可传播疾病的占96.64%,但对具体能传播哪些疾病认识率较低;毒品知识主要来源为大众媒体,而学校毒品知识教育略显落后;对吸毒者持厌恶歧视、自生自灭、不表态者分别占31.27%,13.43%和13.51%,想尝试、敢吸并认为自己能控制上瘾、不表态者分别占2.26%,4.34%和7.04%.结论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在新疆高校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知识、态度和社会规范与青少年新型毒品使用之间的关系并构建影响模式。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来自武汉市初中、高中、职业高中和大学的共3018名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调查是无记名和自愿的。采用确证性因子分析构建测量模型,采用结构方法模型进行评价、修正以确定最佳模型。结果武汉市青少年新型毒品的滥用率为3.28%,其中男女生分别为4.81%和1.94%,普通初中、高中、职业高中和大学生的毒品滥用率分别为1.80%、2.91%、7.83%和3.25%。模型拟和效果较好。模型结果显示:知识、态度、社会规范影响青少年使用新型毒品,其中态度、社会规范直接影响青少年吸毒或吸毒倾向,而知识通过态度、社会规范的中介作用发挥效应。结论对新型毒品的了解不足、对待毒品的态度不正确以及吸毒社会规范不强增加青少年使用新型毒品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首都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毒品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毒品知识、态度、行为的状况,为对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大一、大二6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毒品的认识肤浅,对待毒品的态度令人担忧,有34.76%的人拒绝了解毒品知识;7.93%的人对毒品抱有好奇心和冒险心,有机会想尝试毒品;8.32%的人认为摇头丸不是毒品.结论 在大学阶段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新型毒品及艾滋病知识现状与需求,为在学校进行新型毒品与艾滋病预防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河北省3所大学分层随机整群抽取631名女大学生,以匿名方式进行新型毒品及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新型毒品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7.51%,医学类学生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P<0.05);26.0%的女大学生不清楚滥用新型毒品对艾滋病和性病传播有影响,52.84%不知道目前性传播是艾滋病第一传播途径;女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大众传播媒体、公益宣传和书籍报刊,学校系统教育和医务人员告诫为31.39%和13.56%,而对学校系统教育和医务人员告诫的需求为70.98%和31.07%,其需求与来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女大学生新型毒品及艾滋病知识缺失严重,亟需加大预防教育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2所中专学校学生自杀行为及其人口特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中专生自杀行为的现状及其人口统计学特征,为中专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某市2所中专学校共2 032名中专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况调查.自杀行为的定义与问卷设计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青年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相同.结果中专生总体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6.6%,自杀计划发生率为13.4%,自杀企图发生率为7.5%.各年龄分组比较,自杀意念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17岁以下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显著高于18岁以上组(P<0.001),女生自杀意念发生率显著高于男生,非汉族中专生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汉族学生.来自农村学生3种自杀行为的发生率均低于来自城市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是否在外工作(打工)对中专生的自杀行为无显著影响.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大为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非汉族、家住城镇和学习成绩差为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家庭所在地为城市、学习成绩差为自杀计划的危险因素;年级为自杀企图的保护因素,而家住城市为危险因素.结论中专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企图发生率较高,自杀行为的发生率受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影响.应加强对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农村中学生毕业对海洛因、烟草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态度、知识及心理问题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自行设计问卷课堂集体发卷,统一用语,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多数学生对毒品和烟草的认识、理解深度仍不足,男女生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与所存在的心理压力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应加强药物滥用预防教育,将预防毒品、烟草滥用知识纳入教育体系并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