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翠英 《全科护理》2011,(30):2732-2733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腹腔镜手术病人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腹腔镜手术病人100例,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给药方法:手术结束关闭切口时,用10mL无菌注射器抽吸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10mL(浓度8.94mg/mL)均匀注入切口周围的皮下。观察和记录病人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睡眠满意度及生命体征。[结果]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疼痛明显减轻,不良反应少、基本无睡眠障碍,生命体征平稳。[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术后镇痛具有满意的疗效及安全性,适合于腹腔镜手术后的镇痛治疗。  相似文献   

2.
陈丹慧  曾建华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1054-1056
有研究认为,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镇痛(PCEA)可有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但两者复合的最适浓度目前仍存在争议,实验结果也不尽相同。笔者通过近年我院采用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复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观察结果,探讨两者复合的适宜浓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罗哌卡因有明显的感觉-运动分离阻滞的特性。动物实验还表明,罗哌卡因具有较小的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本文用罗哌卡因和曲马多及布比卡因和曲马多用于术后镇痛,观察剖腹产术后硬膜外腔应用罗哌卡因与曲马多行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并与布比卡因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或Ⅱ级行下肢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n=30):A组(对照组.100 mL 0.15%甲磺酸罗哌卡因)、B组(100 mL 0.15%甲磺酸罗哌卡因加入3 mg布托啡诺)和C组(100 mL 0.15%甲磺酸罗哌卡因加入6 mg布托啡诺).术毕采用硬膜外镇痛,当疼痛评估VAS>3分时,给予1~2 mg布托啡诺静注追加镇痛.连续监测患者ECGⅡ、SpO2和NIBP,并记录患者术后4个时间点VAS评分、Ramesay评分、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及布托啡诺追加用量.结果:术后1 h和6 h,B、C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VAS评分较小(P<0.05),Ramesay评分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00 mL 0.15%甲磺酸罗哌卡因加入3 mg布托啡诺术后硬膜外镇痛既能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又不至于使患者过于抑制和嗜睡,同时恶心、呕吐发生率也较低,提高了患者术后镇痛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产妇产程潜伏期和活跃期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应,评价潜伏期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300例无产科及硬膜外阻滞禁忌证的单胎孕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n=150).潜伏期(L组):当进入产程,宫口开大2cm,进行分娩镇痛;活跃期(A组):当宫口开大≥3cm进行分娩镇痛.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两组分别单次给予0.134%、0.145%甲磺酸罗哌卡因与2μg/ml芬太尼混合液10~15ml.20分钟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药物为0.145%甲磺酸罗哌卡因与2μg/ml芬太尼混合液,PCA量5ml,自控1.5ml/15min.行VAS评分和改良Bromage分级,记录产后产妇不良反应,对新生儿行Apgar评分.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均好.与A组比较,L组镇痛前VAS评分均降低.除A组2例改良Bromage分级Ⅰ级外,其他全部0级.产程两组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后1分钟时均在8分以上,出生后5分钟时均为10分.结论 分娩潜伏期应用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不增加难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术(PCEA)的效果及甲磺酸罗哌卡因的最佳有效浓度。方法 90例产妇在硬-腰联合麻醉(CSEA)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手术后行PCEA术后镇痛,在同样的阿片类药物剂量(30μg舒芬太尼)的背景下,依照给予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随机分为3组;A组(n=30),0.2℅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B组(n=30),0.15℅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C组(n=30),0.1℅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观察指标:术后4 h、12 h、48 h患者VAS疼痛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排气时间延长、延迟性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果①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各时间点VAS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下肢肌力恢复情况:术后4 h结果显示,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 h和48 h显示,C组与A、B两组相比,对下肢肌力影响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副作用项目中,C组在尿潴留、排气时间延长上与其它两组比较发生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副作用少,且运动阻滞程度最小,因此更适合应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甲磺酸罗哌卡因浓度为0.20%,B组0.237%,C组0.284%,均加入2μg/mL芬太尼,首次剂量5mL,设定持续输注背景剂量2ml,自控镇痛量每次0.5mL,锁定时间15min。监测术后4、8、12、24、48h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VAS)、HR、SpO2、MAP、总体满意度评分、恶心等不良反应和下肢运动阻滞情况。结果:三组VAS评分、HR、SpO2、MAP、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肢运动阻滞程度A组及B组和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低血压、尿潴留的发生和A组及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20%~0.237%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μg/mL)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发生率低,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部术后甲磺酸罗哌卡因(每支119.2mg/10mL)与左旋布比卡因(每支37.5mg/5mL)复合吗啡(每支10mg/mL)用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部择期手术60例,年龄16~65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三组患者均行硬膜外穿刺留管。术后镇痛分为A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左旋布比卡因+吗啡;B组:PCEA甲磺酸罗哌卡因+吗啡;C组:PCEA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吗啡。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恶心、呕吐评分,生命体征,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三组比较,C组患者生命体征较平稳,不良反应少,A,B组4,8,12,24hVAS低于C组(P〈0.05)。左旋布比卡因镇痛起效快,维持时间长,甲磺酸罗哌卡因镇痛起效较慢,镇痛强度大,维持时间长。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在腹部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者与吗啡复合应用能提高PCEA镇痛效果,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或芬太尼对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作用,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经腹子宫切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R组:0.125%罗哌卡因(n=40);F组:0.125%罗哌卡因+0.0004%芬太尼(n=40);T组:0.125%罗哌卡因+0.5%曲马多(n=40)。三组术后均应用首剂镇痛药0.5%罗哌卡因5ml硬膜外注入,连接一次性微量泵进行硬膜外镇痛,监测术后不同时间的VAS疼痛评分;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总体满意度评分。结果:R组VAS评分明显高于F组和T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F组和T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F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R组和T组(P〈0.05);F组和T组镇痛总体满意度优良率明显高于R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或芬太尼均可达到有效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罗哌卡因与曲马多配伍副作用发生率较低,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硬膜外术后阵痛配方。  相似文献   

10.
甲磺酸罗哌卡因在临床妇科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磺酸罗哌卡因为国产酰胺类纯左旋异构体类长效麻醉药,具有麻醉和镇痛双重作用,高浓度时可产生外科麻醉作用,较低浓度能够有效阻滞感觉神经传递而对运动神经影响很小,且对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微。胎儿对本品有良好耐受性,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分离较明显,具有外周血管收缩作用,且作用时间长。因此,主要用于外科手术麻醉和急性疼痛镇痛。处理方法可采用持续硬膜外输注麻醉(包括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也可间歇性用药局部浸润麻醉。相对于同类进口麻醉药,甲磺酸罗哌卡因具有性价比高、稳定、易储存等优点,因此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将其在临床妇科手术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靶控输注不同浓度瑞芬太尼,研究其对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美国麻醉学会手术前分级标准原则(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n=20)。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靶浓度2.0ng/ml(Ⅰ组),4.0ng/ml(Ⅰ组),6,0ng/ml(Ⅲ组),记录给药前和达到预设效应室浓度1min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饱和度(SpO2),BIS和镇静警醒(OAA/S)评分。结果与给药前相比,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后,Ⅱ组Ⅲ组BIS降低明显(P〈0.05或P〈0.01),Ⅲ组OAA/S评分降低明显(P〈0,05)。与Ⅰ组相比较,Ⅱ组的BIS值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BIS值和OAA/S评分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瑞芬太尼靶浓度与BIS值呈负相关性,与OAA/S评分相比,BIS监测瑞芬太尼镇静效果更敏感与准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与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5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25例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25例.麻醉诱导用药及方法相同.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后30 min、术毕和拔出气管导管后3 min时的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记录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 丙泊酚组患者围术期血压平稳,各个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基础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七氟醚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在气腹后30 min及拔出气管导管后3 min时明显高于基础值和丙泊酚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七氟醚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丙泊酚组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1.5)、(4.9±1.l)min,t=10.56,P=0.02;(12.9±2.4)、(6.8±1.2)min,t=12.36,P=0.01].结论 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安全可行,患者麻醉诱导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完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腹腔内予罗哌卡因表面麻醉及术后切口局部浸润对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LC手术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于手术结束前腹腔内喷洒0.25%罗哌卡因30 ml,缝合腹壁切口前向每个切口局部注射0.5%罗哌卡因4 ml。对照组在相应部位喷洒或注射等量注射用水。两组麻醉诱导、维持方法相同,均采用静脉麻醉联合喉罩气道管理。记录术后0、2、6、12、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术后额外镇痛药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麻醉诱导前、术后2 h及术后24 h 3个时间点测定血浆皮质醇、白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实验组术后2、6、12 h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疼痛相当;但实验组术后使用额外镇痛药例数及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抑制胃肠道不良反应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血浆皮质醇、IL-6、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而实验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术中腹腔内表面麻醉及术后切口局部浸润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输在胆囊切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静输,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气腹后5 min、10 min以及拔管时的血压、心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10 min警觉-镇静评分(OAA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输在胆囊切除手术中具有十分有效的麻醉作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研究氟比洛芬酯和曲马多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曲马多组(B组)及氯化钠溶液对照组(C组),每组各14例.术前10 min,A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B组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C组静脉注射氯化钠溶液5ml.术后随访24 h,记录生命体征、疼痛程度和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各时间点3组患者的生命体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分别与C组比较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B组与A、C组比较,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和曲马多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明显减缓术后疼痛,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相比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小,因而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布托啡配伍曲马多诺用于腰椎内固定术后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探讨其可行性。方法择期腰椎内固定手术54例,ASAI~Ⅱ级,年龄35~65岁。术后随机分为曲马多、布托啡诺、曲马多配伍布托啡诺3组,每组18例,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3组病例均行气管插管全麻,术毕拔管前静脉推注氯诺昔康16mg作为负荷量。3组镇痛液分别为:曲马多800mg(Ⅰ组),布托啡诺8mg(Ⅱ组),曲马多400mg+布托啡诺4mg(Ⅲ组),各加氟哌利多5mg和0.9%生理盐水至100ml,采用LCP模式给药(背景剂量1.5~1.8ml,PCA为1.8~2.0ml,锁定时间为15min)。术后1、4、8、16、24、48h进行镇痛评分(VAS)和镇静评分(SS),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Ⅱ组和Ⅲ组术后24h前各时间段VAS评分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镇静评分在4h内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Ⅰ组的恶心呕吐、出汗的发生率明显多于Ⅱ组和Ⅲ组(P<0.05)。结论腰椎手术术后采用曲马多复合布托啡诺静脉病人自控镇痛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胆囊切除手术前静脉应用曲马多的超前镇痛效应。方法ASA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超前镇痛组)切皮前10min静脉给予曲马多3mg/kg+地塞米松7.5mg,共10ml。对照组切皮前10min静脉给予等渗盐水+地塞米松7.5mg,共10ml。观察术后12h的镇痛效果和疼痛评分(VAS)。结果观察组术后12h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切除手术前预先给予曲马多可产生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曲马朵联合腹腔内注射罗哌卡因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曲马朵复合罗哌卡因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在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曲马朵100 mg。复合组患者于气腹结束前,向膈下喷洒0.2%罗哌卡因10 mL。在手术缝合腹壁切口前,向每个切口局部注入相同局麻药液5ml。对照组给以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记录术后2、6、12、24 h VAS评分、镇痛药用量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复合组于术后2、6、12、24 h的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24 h的镇痛药物需求量复合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腹腔内局部应用罗哌卡因联合曲马朵超前镇痛效果良好,可显著减少术后镇痛药需求。  相似文献   

20.
徐煌  王胜斌 《临床医学》2012,32(3):23-25
目的 观察腹腔镜全麻术毕切口浸润罗哌卡因对术后镇痛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8~75岁、ASA Ⅰ~Ⅱ级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罗哌卡因组(R组)患者在关气腹后以0.75%罗哌卡因(阿斯利康公司生产的0.75%耐乐品)逐次浸润每个切口2~3 ml;曲马多组(T组)关气腹后给予1 mg/kg曲马多;芬太尼组(F组)关气腹后给予1 μg/kg芬太尼.三组术前静脉加用昂丹司琼8 mg防止术后呕吐,以咪达唑仑0.0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依托咪酯0.3 mg/kg、芬太尼4 μg/kg诱导,术中以瑞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深度,不再追加阿片类药物.术后采用镇痛泵[吗啡0.2 mg/(kg·d)+格拉司琼3 mg/d].记录三组患者拔管后即刻及术后 4、8、12、24、48 h VAS评分结果,以及患者术后首次加用阿片类止痛药的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R组在拔管后即刻及术后4、8、12、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T组和F组(P<0.05).F组与T组在术后VAS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加用止痛药物的时间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术后恶心、呕吐、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毕切口浸润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减轻全麻腹腔镜患者术后疼痛,且不增加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