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毛建军 《当代医学》2014,(34):90-91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的各种原因,以便及时有效地对其做好预防与治疗。方法对30例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排尿困难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结果 30例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的患者中由膀胱颈挛缩引起的3例、逼尿肌收缩力减弱4例、膀胱颈水肿3例、前尿道狭窄3例、腺体残留8例、腺体出血1例、膀胱功能异常1例、前列腺癌3例、膀胱结石4例等是主要原因。而以上30例患者中12例行TVP术,18例行TURP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或联合行经尿道扩张术、腔内手术、药物治疗亦或是开放手术等处理,经治疗后均恢复且疗效令人满意。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原因比较多,而腺体残留则是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对此,保证术前准备的充分性、术中与术后处理的正确性是有效预防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32例BPH术后排尿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尿道狭窄19例,腺体残留8例,其他原因5例。结论 BPH术后膀胱颈挛缩、尿道狭窄、腺体残留等是BPH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我们应在今后的BPH开放手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3.
TURP术后排尿困难的临床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后排尿困难的病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TURP术后出现排尿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术后发生腺体及异物残留3例,尿道狭窄5例,膀胱颈挛缩和逼尿肌无力各7例,均经治疗后恢复。结论:腺体残留、尿道狭窄、膀胱颈挛缩、逼尿肌无力是TURP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术前诊断及术中、术后处理是预防TURP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杨海涛  马强  张伟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11):719-719
目的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以提高TUR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TURP和TVP术后出现排尿困难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中,尿道狭窄9例,经尿道扩张及药物灌注治愈。1例合并结石者经再次TURP及碎石治愈。3例膀胱功能异常者经留置尿管及药物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尿道狭窄、膀胱功能异常、结石等是TURP和TVP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常见原因,积极的预防尿道狭窄和并发症,可明显提高TURP和TVP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前列腺增生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病例中,膀胱颈梗阻5例,尿道狭窄、腺体残留各1例;2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例中,尿道外口狭窄12例,腺体残留 6例,血块堵塞2例.结论 膀胱颈口梗阻为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引起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而尿道外口狭窄则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导致排尿困难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导致排尿困难46例。其中尿道狭窄22例,尿道内口闭锁4例,膀胱颈挛缩3例,膀胱颈息肉样增生1例,腺体残留8例,前列腺增生复发2例,腺体组织碎块残留2例,低顺应性膀胱1例,膀胱逼尿肌无力1例,继发出血,血块堵塞2例。排尿困难主要原因是尿道狭窄,应根据不同并发症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前列腺切除术后27例仍有排尿困难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尿道狭窄14例,尿道内口闭锁2例,膀胱逼尿肌功能紊乱2例,腺体残留3例,后唇瓣膜2例,输尿管间嵴肥厚1例,后尿道狭窄合并结石1例,膀胱颈水肿,前列腺癌1例。由此可见,尿道狭窄是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小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增生伴炎症宜采用TURP+膀胱颈内切开治疗以减少尿道狭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原因,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前列腺手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0例患者中发生腺体残留及复发8例,再次经TURP治愈;尿道狭窄3例,行尿道扩张和手术治疗;膀胱颈挛缩2例,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治愈;尿道水肿2例,再次留置尿管3-5天,二次拔管后均能自行排尿;膀胱功能异常5例,其中3例经非手术治疗好转。结论:腺体残留、尿道狭窄、膀胱功能异常是前列腺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常见原因,严格手术指征,预防术后狭窄,可提高治疗效果,而再次行TURP仍是有效的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建 《当代医学》2010,16(16):15-16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导致排尿困难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前列腺摘除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前列腺摘除术术后发生排尿困难20例;行TURP术后发生排尿困难18例,主要原因是腺体组织残留、膀胱颈挛缩。结论术中操作和手术前后处理不当是引起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则可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方法治疗,对前列腺腺体残留和膀胱颈挛缩腔镜下治疗效果满意,定期尿道扩张是辅助治疗方法 ,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前列腺增生手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前列腺摘除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前列腺摘除术术后发生排尿困难23例;行TURP术后发生排尿困难25例,主要原因是腺体组织残留、膀胱颈挛缩。结论:术中操作和手术前后处理不当是引起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对前列腺腺体残留和膀胱颈挛缩腔镜下治疗效果满意,定期尿道扩张是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URP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TURP术后排尿困难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膀胱颈狭窄7例,前尿道狭窄5例,腺体残留5例,前尿道和膀胱颈同时狭窄2例,前列腺癌1例,膀胱颈狭窄伴膀胱结石1例.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术后排尿通畅.结论:腺体残留、术中操作不当和泌尿系感染是造成TURP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大多可以通过内腔镜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病例中,膀胱颈梗阻11例,尿道外口狭窄、腺体残留各1例,后尿道炎性粘连狭窄2例。结论:膀胱颈口梗阻为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引起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多数患者可经尿道扩张或腔内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排尿困难产生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2例TURP术后排尿困难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B超、尿道探试、尿道造影、膀胱尿道镜及尿流动力学检查诊断为前尿道狭窄7例,膀胱颈狭窄和挛缩各2例,腺体残留4例,后尿道狭窄3例,组织碎片或血块阻塞2例,膀胱颈和尿道水肿2例。对患者均先行尿道扩张,并针对不同原因采取重新电切、膀胱冲洗、重置尿管并抗炎治疗,治疗后随诊3~6个月。结果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排尿困难的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排尿困难是TURP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尿道扩张和微创处理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邢树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9):1029-1030
目的:分析探讨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与治疗。方法: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TVP)757例,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术(Madigan术)579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512例。结果:出现排尿困难者48例,分别为TVP 26例,Madigan术8例,TUVP 14例。结论:膀胱颈口缝合过紧,尿道感染,尿道损伤,腺体残留与复发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闫卫中  连宝英  贾斌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899-2900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BPH)经过手术治疗后排尿困难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89 例前列腺增生(其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325 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64 例)术后发生排尿困难48例的原因及处理经验.结果 48例患者保守治疗30例,手术治疗18例;平均随访20个月,痊愈43例,耻骨上膀胱造瘘5 例,再次经尿道行电切手术13 例.结论 尿道狭窄、腺体残留、前列腺再增生、膀胱功能障碍是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术前诊断及术中、术后处理,可以提高手术质量,必要的术后随访,是减少排尿困难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开放性前列腺摘除和TURP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开放性前列腺摘除(TV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对体积大于80mL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B超筛选出43例前列腺体积大于80mL的BPH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VP组和TURP组。两组患者术前评定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测定尿流率和残余尿。术后计算继发出血病例比率(%)、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拔出尿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IPSS评分。结果 TVP组和TURP组术前在IPSS、QOL评分,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TURP组在术后继发出血病例比率(%)、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拔出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小于TVP组(P0.05)。术后TURP组和TVP组的IPSS评分较术前分别降低了63.67%和5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的体积这一单独因素不能成为选择术式的依据,TURP对大体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仍是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耻骨上前列腺术后排尿困难11例,其中膀胱颈部狭窄3例,尿道狭窄2例,后唇过高2例,膀胱功能障碍2例,腺体残留和假道形成各1例。治疗方法:TUR 5例,尿道扩张3例,手术1例,导尿管引流2例。随访5月至8年,均治愈。经分析原因多为手术操作技术欠佳及术前术后处理不当引起。对机械性原因主要采取手术处理。同时介绍了预防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