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剂量5%葡萄糖注射液对腹泻患儿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并与10%葡萄糖注射液对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共入选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静脉输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对照组(25例)静脉输注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测定患儿给药前、给药后15、30、60min的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结果:实验组血糖和血胰岛素的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100ml剂量中5%葡萄糖注射液对血糖和血胰岛素的影响小于10%葡萄糖注射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小剂量胰岛素合参麦注射液与单纯小剂量胰岛素两种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住院的DKA患者,随机分为参麦注射液合胰岛素治疗组(简称参麦组,36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组(对照组,24例)。分别观察两组血糖、尿酮和CO2CP的变化及胰岛素的24h用量等。结果:参麦组胰岛素24h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血糖及尿酮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血CO2CP及血钾的变化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胰岛素合参麦注射液能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疗DKA。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胰岛素是否对人腹膜间皮细胞具有毒性或者保护作用。方法使用人腹膜间皮细胞细胞株,传代培养。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测定HPMC的增殖程度。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示细胞损伤,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及计算凋亡细胞百分比。分为单纯培养基对照组,4.25%葡萄糖组,不同浓度胰岛素组和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加4.25%葡萄糖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25%葡萄糖致LDH水平明显增高,并显著降低NIT渗入量,明显增加凋亡细胞百分比;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对HPMC增殖无影响,不同浓度胰岛素24h后可明显升高LDH水平(P<0.05),不同浓度胰岛素作用12h均后导致凋亡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不同浓度葡萄糖胰岛素组12h、24hMMT渗入量较葡萄糖组明显升高(P<0.05),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浓度大于25U/L胰岛素加葡萄糖组作用24h后与葡萄糖组相比显著降低LDH水平(P<0.05);不同浓度胰岛素加葡萄糖组作用12h后与葡萄糖组相比凋亡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结论胰岛素能导致HPMC损伤、诱导凋亡,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可缓解高糖对HPMC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妍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1):3745-3746
目的:探讨刺五加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老年骨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疗效。方法:骨折术后发生POCD的老年患者9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250mL、胞二磷胆碱7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1次/d,7.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7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1次/d,7~14d为1个疗程。结果:组内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7、10、14dMMSE评分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14dMMSE评分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MMSE评分在治疗后7、10、14d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总有效率57.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折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采用胞二磷胆碱联合应用刺五加注射液可有效控制POCD,促进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5.
联用灯盏细辛与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10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在常规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基础上,2组均采用弥可保注射液500μg静脉推注,每日1次。观察组同时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30ml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血脂、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纤维蛋白原观察组明显改善,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神经传导速度在治疗4及6周时2组均缓慢上升,观察组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0%与52.8%,P〈0.01)。结论:灯盏细辛与弥可保联合应用治疗DPN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苦荞提取物对餐后血糖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苦荞提取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并分析该作用与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关系。 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实验室完成。①体外实验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以721分光光度计405nm测定的吸光度(A值)反映阿仁渡糖和苦荞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②体内实验采用健康昆明雄性小鼠72只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6组:淀粉组、淀粉+苦荞提取物组、蔗糖组、蔗糖+苫荞提取物组、葡萄糖组、葡萄糖+苦养提取物组,每组12只。禁食12h后测体质量并取尾尖血测空腹血糖,按实验分组灌胃(键粉、蔗糖剂量均为3g/kg,葡萄糖剂量为1.5∥kg;苦荠提取物浓度为2g/kg.与淀粉、蔗糖、葡萄糖混台后灌胃),淀粉耐量实验在灌胃1h后测动物尾尖血血糖,蔗糖、葡萄糖耐戢实验在灌胃0.5h后测动物尾尖血血糖。③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苦荞提取物终质量浓度为15.625~250mg/L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A值)分别为1.193,1.171,1.067,0.893,0.75;阿卡波糖终质量浓度为15.625—250mg/L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A值)分别为1.275,1.215,1.097.0.813,0.512。体内实验结果:小鼠7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各耐量实验两组间小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差异不明显(P〉0.05)。淀粉+苦荞提取物组小鼠餐后1h血糖明显低于淀粉组(t=1.701,P〈0.05);蔗糖+苦荞提取物组小鼠餐后0.5h血糖明显低于蔗糖组(t=1.69,P〈0.05);葡萄糖+苦荞提取物组小鼠餐后0.5h血糖与葡萄糖组相近(P〉0.05)。 结论:①苦荞提取物对α-葡萄精苷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与阿卡波糖相当。②苦荠提取物可降低餐后血糖,可能与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肠部分切除大鼠术后一氧化氮代谢途径干预对大鼠术后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寻找解决术后胰岛素抵抗的方法。方法:实验于2005—01/2006—08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分组:96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处理组,L-精氨酸处理组,L-精氨酸+L-硝基-精氨酸甲酯处理组,每组24只。实验干预:建立大鼠小肠部分切除模型,各干预组分别尾静脉注射1mg/kg L-硝基-精氨酸甲酯、100mg/kg L-精氨酸处理、0.5mg/kg L-硝基-精氨酸甲酯+50mg/kg L-精氨酸处理进行一氧化氮代谢途径干预。正常对照组只注射1mL生理盐水。实验评估:①给药后2,8,12,24,48h取血,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含量及血糖检测。②给药后24h,48h,1周后采用胰岛素敏感性实验计算每公斤代谢体质量每分钟代谢葡萄糖的量。结果:9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一氧化氮含量:L-硝基-精氨酸甲酯处理组各时间点血清一氧化氮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L-精氨酸处理组各时间点血清一氧化氮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精氨酸+L-硝基-精氨酸甲酯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②空腹血糖:给药后8,12,24,48h L-硝基-精氨酸甲酯处理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给药后8,12,24,48h L-精氨酸处理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L-精氨酸+L-硝基-精氨酸甲酯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③稳态情况下每千克代谢体质量每分钟代谢葡萄糖的量:L-硝基-精氨酸甲酯处理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L-精氨酸处理组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精氨酸+L-硝基-精氨酸甲酯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结论:小肠部分切除大鼠术后一氧化氮代谢途径在葡萄糖转运和胰岛素活性方面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提示其可能是解决术后胰岛素抵抗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补气升阳中药黄芪和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合用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采用益气活血法防治胰岛素抵抗的量效关系。方法:收集2002—05/2004-12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99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黄芪100,50ml.组和对照组各33例。3组于入院后均按西医治疗原则,予控制血压,对症、康复等治疗,在此基础上,黄芪100,50ml.组分别予黄芪注射液100,50mL配合丹参注射液20mL+50g/L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3组疗程均为20d。于治疗前后采取清晨窄腹静脉血检测胰岛素、血糖、总胆固醇、二酰甘油以及血液流变学等,胰岛素抵抗用胰岛素敏感指数反映,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减少91%~100%为痊愈;减少46%-90%为显著进步;减少18%-45%为进步;减少17%左右为无变化)。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97例。④胰岛素敏感指数:3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黄芪100,50mL组优于对照组(-1.38&;#177;0.19,-1.76&;#177;0.25.-1.87&;#177;0.20,P〈0.01,0.05),日黄芪100mL组优于50mL组(P〈0.05)。②黄芪100mL组总胆固醇、胰岛素、血糖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0.01),黄芪50mL组血糖和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和血浆比黏度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0.01),对照组除红细胞压积降低外,其余均无变化。黄芪100mL组治疗后总胆固醇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优于50mL组(P〈0.01)。⑧临床疗效:3组总有效率无差异,但黄芪100,50mL组基本痊愈+显著进步例数多于对照组。结论:高剂量和低剂量黄芪合丹参注射液均有显著降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改善异常升高的血脂、血黏度,并有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以高剂量黄芪为优。提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与气虚程度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9.
果糖注射液对住院患者血糖水平影响的双盲平行对照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果糖与葡萄糖静脉输注后对血糖水平的影响,评价其用于临床能量补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41例住院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每天接受50g/L果糖或50g/L葡萄糖注射液25g,连续3d,于给药前、给药结束时、给药后2h测定血糖浓度,并同时于试验前和试验结束后检测肝、肾功能。结果:20例住院患者静脉输注50g/L果糖注射液后即刻血糖水平平均为(5.82&;#177;1.54)mmol/L,明显低于21例住院患者静脉输注50g/L葡萄糖注射液即刻平均血糖水平为(7.61&;#177;2.15)mmol/L(t=2.28,p&;lt;0.05);输注后2h血糖水平试验组平均(5.51&;#177;1.56)mmol/L,对照组平均为(6.33&;#177;2.38)m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给药前及给药后2h自身前后血糖水平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84,P&;lt;0.05);50g/L果糖注射液对肝、肾功能、血尿液等指标无影响。结论:输注50g/L葡萄糖注射液后血糖水平波动明显小于50g/L葡萄糖注射液,50g/L果糖注射液用于临床患者机体能量补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孢呋辛与洛美沙星在治疗轻中度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对比。方法:本研究共入选84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头孢呋辛组:头孢呋辛钠1.5g+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2次/d;洛美沙星组:洛美沙星0.2g+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7~14d。结果:头孢呋辛组痊愈11例,显效19例,总有效率73.2%;洛美沙星组痊愈17例,显效19例,总有效率83.7%;两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孢呋辛与洛美沙星在治疗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药刺五加和川芎嗪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以及对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和中医症状、体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01-01/2004-01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随机分成刺五加+川芎嗪组和丹参组各30例。丹参组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0g/L葡萄糖注射液或9g/L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刺五加+川芎嗪组用刺五加注射液60mL、川芎嗪注射液200mg分别加入50并/L葡萄糖注射液或9g/L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14d。记录两组患者眩晕、恶心呕吐和纳差消失时间;用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值(共6项,每项0-4分,0分为无症状,4分为症状重,患者主动叙述,总分24分)评估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并根据其改善情况(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60%为显效,下降30%-59%为有效,下降〈30%为无效)评估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脂(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血液流变学(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情况;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率。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症状消失时间:刺五加+川芎嗪组眩晕、恶心呕吐和纳差症状较丹参组提前消失[(18.56&;#177;1.62),(10.24&;#177;0.86),(30.42&;#177;3.2)h;(36.24&;#177;1.73),(30.12&;#177;1.25),(48.22&;#177;1.6)h,P〈0.01]。②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值:刺五加+川芎嗪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低于丹参组治疗后(5.02&;#177;4.35,18.50&;#177;4.65,9.46&;#177;4.02,P〈0.05)。③临床疗效:刺五加+川芎嗪组明显优于丹参组(97%,77%,P〈0.01)。④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变化:刺五加+川芎嗪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0.01)。丹参组治疗前后无变化(P〉0.05)。⑤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后刺五加+川芎嗪组收缩期及舒张期末血流速均明显增快(P〈0.01),丹参组也较治疗前加快(P〈0.05),但还较刺五加+川芎嗪组慢(P〈0.05)。⑥6个月复发率:刺五加+川芎嗪组低于丹参组(40%,90%,P〈0.05)。结论:刺五加加川芎嗪可有效控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急性眩晕的急性发作,具有起效快、复发率低等特点,而且对血液流变学、血脂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也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一种可行、安全供糖尿病患者宫腔镜电切术中使用的灌流液。方法:应用5%木糖醇作灌流液行宫腔镜检查20例,其中5例系Ⅱ型糖尿病。观察镜下视野的清晰度、受检者的自觉症状及检查前、后血糖变化。继之行宫腔镜电切术10例,其中5例合并Ⅱ型糖尿病。8例应用5%的木糖醇作灌流液.其余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5%葡萄糖+胰岛素(每500ml+8u)作灌流液。术前、术终、术后一小时测定血钠、钾、氯、血糖变化.术中精确回收流出液量.计算术中灌流液吸收量,并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自觉症状。结果:5%木糖醇作灌流液行官腔镜检查视野清晰、膨宫效果可靠、检查结果明确。检查前后血糖无变化。5%木糖醇行宫腔镜电切病例,除一例手术时间较长,灌流液吸收量大于1000毫升.出现低钠血症、中度水中毒表现外,其余患者术前、术后比较,术后血钠随灌流液吸收量增加稍有下降,血钾、氯、血糖均无明显变化。应用5%葡萄糖+胰岛素作灌流液者术后血糖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5%木糖醇作灌流液用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宫腔镜电切术是可行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转化糖与葡萄糖静脉输注后对血糖水平的影响,评价其用于临床能量补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①选择2002—10/2002-12收治于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和呼吸科病房需静脉能量补充的住院患者44例。年龄18-65岁,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n=21)与对照组(n=23)。实验组:给予50g/L转化糖注射液静脉输注,500mL/次,1次/d,疗程为3d。对照组:给予50g/L葡萄糖注射液用法及疗程同转化糖。(砻于给药前、给药结束时、给药后2h测定血糖浓度,并同时于实验前和实验结束后检测肝、肾功能,观察用药不良事件。③计量和计数资料差异性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r检验。 结果:患者4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给药前、给药后即刻、给药后2h两组血糖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第1-3天给药后即刻均出现血糖明显一过性升高,高于给药前(t=5.74-7.84,P〈0.01)。给药后2h实验组血糖水平均恢复到给药前水平,而对照组治疗第2天给药后2h明显高于给药前(t=2.62,P〈0.05),表明对照组血糖水平恢复到给药前水平速度较实验组稍慢。②实验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50以转化糖注射液对肝、肾功能、血尿酸等指标无影响。 结论:输注50g/L转化糖注射液后血糖水平波动小于50g/L葡萄糖注射液,50g/L转化糖注射液用于临床患者机体能量补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瑞格列奈与罗格列酮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甘胜莲  李红梅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3):300-301,304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与罗格列酮联合治疗2型糖尿痛对早期胰岛素分泌相的影响。【方法】7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口服瑞格列奈33例(治疗组).瑞格列奈和罗格列酮联合治疗37例(强化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1h、2h血浆胰岛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餐后1h血浆胰岛素明显升高(P〈0.05);强化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餐后1h血浆胰岛素显著升高(P〈0.01),餐后2h血浆胰岛素降低。且餐后2h血浆胰岛素显著低于餐后1h血浆胰岛素(P〈0.05)。【结论】瑞格列奈可改善胰岛素早期分泌时相,但恢复时相峰值困难,瑞格列奈与罗格列奈联合治疗可使2型糖尿病胰岛素早期分泌相恢复,餐后血糖控制更好。  相似文献   

15.
栝楼皮注射液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和血压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栝楼皮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和血压的影响。方法:将3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降压等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栝楼皮注射液12ml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患者临床证候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证候中胸闷、便秘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24h动态血压均呈一致性显著下降,且治疗组夜间收缩压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61.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栝楼皮注射液与西药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有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辅助降低血压的效果,且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超声评价胸段硬膜外麻醉(TEA)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OPCAB)围术期心功能影响。方法:40例拟行非体外冠脉搭桥术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TEA+GA)组前1d行胸段硬膜外穿刺,0.5%利多卡因40mL于微量泵中以2mL/h的速度泵入,术后以吗啡5mg 罗哌卡因100mg 氟哌啶5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加入微量泵用以术后镇痛,其余同GA组。GA组单纯全麻。分别于术前,术后拔管前,术后3d停用TEA后超声评价心功能指标。结果:2组病人术前及停用TEA后短轴缩短率(△D%)、射血分数(EF)、A/E值无明显差异(P>0.05)。ICU拔管前TEA+GA组相对于GA组△D%明显增高(P<0.05),EF明显增高(P<0.05),A/E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TEA可以有效改善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提高心肌整体EF,改善室壁顺应性,为OPCAB围术期心肌提供良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糖尿病状态造成胰岛紊样生长因子1基因表达异常,后者参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目的:探讨单剂量甲钴胺预防实验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分子学机制。设计:分组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材料:实验于2001—02/2002—01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用清洁级SD雄性大鼠80只。方法:①取64只大鼠进行造模:四氧嘧啶溶于生理盐水,以240mg/kg剂量腹腔注射,48h后,取20mmol/L以上者为糖尿病模型。②取1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不造成糖尿病模型,仅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③将造模成功的64只大鼠中采用猪短效和长效胰岛素按2:1比例每日皮下注射后根据血糖水平不同分为2组:一组血糖控制较好为胰岛素治疗1组和血糖控制较差为胰岛素治疗2组,每组32只。各组取16只给予给予甲钴胺500μg/(kg&;#183;d)肌注,分为甲钴胺+胰岛素治疗1组和甲钴胺+胰岛素治疗2组。其余每组16只用作胰岛素治疗组对照。④于实验开始时及造模成功后2周,2,3个月测定动物体质量为初质量和末质量;血糖测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血清果糖胺测定采用1-脱氧-吗咛。⑤采用Viking IV诱发电位仪测定诱发电位出现的波幅和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半定量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神经组织胰岛紊样生长因子1肽含量。⑥组间差异采用单析因方差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各实验阶段神经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mRN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肽含量,神经电生理变化。②各组大鼠各实验阶段糖代谢指标及体质量比较。结果:实验过程中糖尿病感染或急性并发症死亡3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77只。①体质量及血糖代谢变化:糖尿病成模后,甲钴胺+胰岛素治疗组分别与胰岛素治疗组血糖、果糖胺等血糖代谢指标差异不明显,体质量增长较正常对照组延缓趋势一致。②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mRNA表达及其肽含量变化:甲钴胺+胰岛素治疗组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mRNA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胰岛素治疗组(P〈0.05-0.01)。糖尿病成模后2周时,坐骨神经甲钴胺+胰岛素治疗1组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mRNA含量显著高于胰岛素治疗1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明显;甲钴胺+胰岛素治疗2组明显高于胰岛素治疗2组(P〈0.05),但低于正常对照组俨〈0.01);病程2个月时,甲钴胺+胰岛素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高于相应胰岛素治疗组(P〈0.05-0.01)。病程3个月时,甲钴胺+胰岛素治疗2组神经组织与胰岛素治疗2组无差异。甲钴胺对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肽含量变化的影响趋势与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mRNA基本平行。③神经电生理指标变化:病程2和3个月时,甲钴胺+胰岛素治疗1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明显高于胰岛素治疗1组同期(P〈0.05);病程2个月时,甲钴胺+胰岛素治疗2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基本明显高于胰岛素治疗2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除外,P〈0.05)。病程3个月时,甲钴胺+胰岛素治疗2组和甲钴胺+胰岛素治疗2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结论:①甲钴胺对糖尿病的血糖水平无显著影响。②甲钴胺可以通过影响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表达预防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发生。③血糖控制较好结合甲钴胺治疗能更有效预防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8.
危重病患者抢救中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2,他引:14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否改善重症监护室(ICU)危重患者的预后。方法将116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CT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IT组),每4h监测1次床旁血糖。当CT组血糖>11.9mmol/L时,皮下注射中性可溶性胰岛素控制血糖在10.0~11.1mmol/L;当IT组血糖>6.1mmol/L时,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4.4~6.1mmol/L。记录患者ICU住院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留置时间、每日早6时平均血糖、每日提供的平均热量、每日胰岛素用量、每日简化治疗干预评分系统-28(TISS-28)评分、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CD4^+/CD8^+,死亡、低血糖、肾功能损害(血肌酐>221/μmol/L)和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34.2μmol/L)、输红细胞及发热(口温>38.5℃)例数。结果CT组病死率(44.83%)远远高于IT组(12.07%),差异有显著性(P<O.01);患者ICU住院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每日早6时平均血糖、每日TISS-28评分均明显高于IT组(P<0.05或P<0.01);每日胰岛素用量、HLADR、CD4^+/CD8^+均明显低于IT组(P<0.05或P<0.01)。两组并发症比较,CT组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输注红细胞及发热例数均明显高于IT组(P均<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危重患者血糖在4.4~6.1mmol/L水平确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4例在临床上确诊为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共用14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共用14d。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5oA;对照组显效0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丹红注射液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供血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纳入2005-10/2006-05在滦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n=46)及胰岛素治疗组(n=50)。联合治疗组:静脉滴注大蒜素注射液(詹姆斯-安迪制药(通化)有限公司产品,生产批号:20050601,30mg/支),60mg/次,1次/d,同时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组:单纯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检测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空腹血糖、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计算体质越指数。组内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胰岛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4.72,4.45,3.46,3.84,P〈0.05),空腹C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t=3.31,4.47,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胰岛素治疗组治疗后(t=3.542,P〈0.05),空腹C肽水平明显高于胰岛素治疗组(t=3.278,P〈0.05)。表明大蒜素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提高C肽水平,从而降低其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