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院新生儿监护室从2004年1月~2006年12月3年间应用丙种球蛋白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感染11例,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肺炎治疗中丙种球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极低出生体重肺炎患儿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体征指标改善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极低出生体重肺炎患儿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改善患儿临床病症,推进康复进程,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的治疗作用。方法将VLBW分为对照组、IVIG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IVIG组在此基础上于生后7d内2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IVIG组在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LBW使用IVIG无明显疗效,常规预防使用并不可取,建议临床严格掌握IVIG在VLBW使用中的指征。  相似文献   

4.
极低体重儿因胎龄小、体重低以及由于过早娩出而尚未获得足够的IgG抗体,极易发生感染,而感染则是早产极低体重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探求缩短极低体重儿感染的病程及降低病死率的方法,我们应用静滴丙种球蛋白来辅助治疗极低体重儿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早产低体重儿器官发育不成熟,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并发症,病死率高。为了降低并发症,提高成活率,我们于2005年3月~2005年12月使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早产低体重儿,观察并发感染、硬肿及出血症的发病及转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的并发症,降低其病死率.方法 收集1999年3月~2004年6月本院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4例单纯早产儿外,其余病例均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死亡12例,病死率为(14.35%).结论 在VLBW的管理上应加强保暖和监护,及时纠正缺氧,注意防治感染和酸中毒,尽早母乳喂养,合理使用静脉营养并注意控制液量和速度,是防治并发症,有效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由于多种原因所致出生体重<1500g者。我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单元(NICU)于1999年10月至2004年5月共收治VLBWI2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8例均符合VLBWI诊断标准[1]。其中男22例,女6例。入院年龄最小2h,最大8d,平均1.7d。胎龄最小27周,最大34周,平均胎龄31.6周。出生体重1100~1450g,平均1375g。原发疾病:产时窒息10例,占35.7%;寒冷损伤综合征8例,占28.6%;肺炎4例,占14.3%;呼吸暂停2例,占7.1%;早产寄养4例,占14.3%。并发症:寒冷损伤综合征20例,占71.4%;感染16例,占57.1%;呼吸暂停12例,占42.9…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丙种球蛋白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抗感染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极低出生体重儿不使用、使用小剂量丙种球蛋白、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在住院期间的感染性疾病发生情况,并在用药前后测定体内T细胞亚群比例。结果:三组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的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前后体内T细胞亚群比例无明显变化。结论:预防性应用丙种球蛋白,无论是小剂量还是大剂量,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抗感染能力均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建议临床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相似文献   

9.
徐素玲  钱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798-1799
目的:探讨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对极低体重儿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极低体重儿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未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组在出生早期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3d。观察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医院感染发生、住院日、死亡情况。结果:极低体重儿预防性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医院感染发生率、住院日、死亡率与未用者无明显区别。结论:极低体重儿预防性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对预防医院感染无明显疗效,建议静注丙种球蛋白在极低体重儿使用应严格掌握指征,避免药物滥用。  相似文献   

10.
王志萍 《河北医学》2008,14(10):1249-1250
我院新生儿科自2002年至2007年12月共护理了101名低出生体重儿,其中体重在1500g以下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7例.家属拒绝治疗的5例;死于生后24h内新生儿Ⅱ度窒息、肺膨胀不全的3例.其余9例护理成功,护理成功率为75.9%,因此护理工作的好坏,是此组新生儿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葛中玲  王芳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154-155
目的观察早产儿低体重儿早期静脉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合肥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早期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5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常规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5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体重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过渡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体重增长情况和治疗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体重恢复正常时间、过渡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体重增加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3±2.3)d、(11.2±2.5)d、(25.3±4.3)g、(13.4±3.7)d,对照组体重恢复正常时间、过渡到全胃肠道的喂养时间、体重增加和住院时间分别为(8.4±2.5)d、(13.5±3.5)d、(20.1±4.2)g、(17.3±4.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0%(12/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0%(16/5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早期静脉营养支持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地缩短患儿体重恢复时间,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采取鼻饲法喂养的护理效果与要点。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对照组与鼻饲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经口滴管喂养,鼻饲组采取鼻饲喂养,对比两组患儿的成活率、体重变化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儿存活率为65.63%,鼻饲组患儿存活率为87.50%,鼻饲组患儿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鼻饲组患儿10 d时体重与住院时间两项观察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尽早开展鼻饲喂养可有效提高患儿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13.
低出生体质量儿童认知能力和行为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质量对儿童认知能力和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2~3岁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自编家庭一般环境问卷对50名2~3岁低出生体质量(LBW)儿童和380名正常出生体质量(NBW)儿童进行发育智商评定和行为问题调查。结果LBW组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分别为(97.4±20.2)和(99.8±16.3),显著低于NBW组(P<0.01,0.05),LBW组MDI<85分者的比例为20%,显著高于NBW组的2%(P<0.01)。②LBW组行为问题发生率为24%,NBW组为14.21%,LBW组社交退缩的发生率为8%高于NBW组儿童,差异有显著性(P=0.02,),而NBW组儿童的睡眠障碍分[(2.74±2.50)分]高于LBW组[(2.10±1.85)分],差异有显著性(P=0.031)。结论2~3岁LBW儿童的认知水平低于NBW儿童,易发生行为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予以解痉平喘、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抗病毒等药物,若合并细菌感染则给予抗生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肺部哮鸣音、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P<0.01)。结论: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周初锦 《安徽医学》2008,29(6):709-710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探讨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年间收治的127例低出生体重儿资料。结果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孕周不足、孕期异常、母亲疾病史、多胎、宫内发育不良等。孕周及出生时体重与死亡呈负相关。结论由于低出生体重儿各脏器功能不成熟,易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存活率低。加强产儿科合作、治疗并发症、采用新技术新疗法是提高低出生体重儿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追赶性生长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治疗且进行随访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体重与胎龄将其分为适于胎龄组(91例)和小于胎龄组(69例),根据随访时儿童的年龄分为1~6个月组、7~12个月组和1~3岁组。入组次日清晨取空腹静脉血6 mL,即刻检测血液生化指标,于采血当天进行体重和身长测定,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Ponderal指数、体重与身长标准差计分(SDS)。结果适于胎龄组的追赶生长发生率为68.1%(62/91),与小于胎龄组的60.9%(42/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期追赶生长良好者的前白蛋白为(210.2±26.5) g/L、胰岛素生长因子-1为(162.4±29.1) mg/L,明显高于无追赶生长者的(176.2±28.4) g/L和(38.6±17.5)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胰岛素抵抗指数(0.8±1.9)、空腹胰岛素水平[(5.3±1.5) pmol/mL]明显低于无追赶生长组[(1.7±1.6)、(8.1±1.6) pmol/mL](P<0.05)。各个年龄段追赶生长越大,前白蛋白、胰岛素生长因子-1的值越高,而胰岛素抵抗指数越小。各个年龄段追赶生长越大,前白蛋白、IGF-1的值越高,而Lg FINS越小。以胰岛素抵抗指数>1作为异常,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出生体重<1500 g、小于胎龄儿、未追赶生长为胰岛素抵抗指数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幼儿期追赶性生长程度越高,则胰岛素抵抗性越低,前白蛋白、胰岛素生长因子-1水平越高;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未追赶生长是胰岛素抵抗指数异常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用丙球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中的疗效。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常规治疗加用静滴丙球,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25例中,治愈21例好转4例,治愈率84%。对照组25例,治愈15例,好转8例,无效2例,治愈率6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球可提高毛支治愈率,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对静脉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gamma globulin,IVGG)非敏感的危险因素及非敏感病例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住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初次发病10 d内接受IVGG治疗的85例,按标准分成敏感组与非敏感组,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①IVGG非敏感组ALB较低、在发热5 d之内应用首剂IVGG治疗的比例高;②12例非敏感型KD在接受第2剂IVGG治疗后均退热.结论 ①IVGG在5 d内应用及血清白蛋白的量为首剂IVGG非敏感的独立相关因素;②首剂IVGG非敏感病例给予第2剂IVGG(1 g/kg)退热.  相似文献   

19.
邱洁云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158-160
目的 探讨足月低体质量新生儿低血糖的病因,为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方法 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共出生足月低体质量新生儿41例,将其设为实验组,同时选取足月正常体重新生儿4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及孕母妊娠期情况与低血糖发生率的关系并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低血糖发生情况及血糖变化.结果 82例新生儿中共有23例患有低血糖,经过治疗后在6h至3d内均恢复至正常血糖水平.在出生后48 h内实验组新生儿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19例、46.3%)明显高于对照组(4例、9.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足月顺娩21例中发生低血糖4例(19.0%),剖宫产20例中发生低血糖15例(75%);新生儿窒息10例,其中出现低血糖8例(80%)、非窒息31例发生低血糖11例(35.4%);孕母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共17例发生低血糖11例(64.7%),健康孕母24例发生低血糖8例(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新生儿低血糖与窒息、剖宫产、孕母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等因素呈正相关.结论 足月低体质量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病与分娩方式、新生儿是否窒息及孕母妊娠期情况密切相关,因此定期监测微量血糖值,可为预防新生儿低血糖及治疗提供及时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产低体质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12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其中足月正常体质量儿102例,早产低体质量儿1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患儿中术前伴并发症33例,其中32例经积极对症治疗及手术治疗治愈出院,1例死亡;33例出现并发症的患儿中,早产低体质量儿15例(83.33%),足月正常体质量儿18例(17.65%),早产低体质量儿患气管支气管异物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足月正常体质量儿(P<0.05)。1例(5.56%)早产低体质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出现双侧气胸和纵隔气肿,压迫心脏,出现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而足月正常体质量患儿无死亡病例,足月正常体质量儿病死率显著低于早产低体质量儿(P<0.05)。结论早产低体质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足月正常体质量儿支气管异物患儿高,临床上应高度重视,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谨慎小心,掌握常规的急救技能,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