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72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依迭拉奉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治疗后30天依达拉奉组NIHSS评分(3.61±2.53)较对照组(7.46±2.57)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天后,2组的Ba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但依达拉奉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是一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神经保护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atuonal instituteof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Fugl-Meger评分或Barthel指数比较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治疗后30 d依达拉奉组NIHSS评分(3.71±2.43)较对照组(7.86±3.65)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2组患者的Fugl-Meg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但依达拉奉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表明依达拉奉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是一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神经保护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3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纳洛酮,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纳洛酮.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临床疗效,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 2组NIHSS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增加,2组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0.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高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362例高龄脑梗死患者,依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76例)和观察组(186例)。对照组患者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及凝血指标;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不良反映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及凝血指标、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高龄脑梗死患者安全,其疗效优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4.5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1例设为溶栓组,采用r-tPA 0.9 mg/kg静脉溶栓;另选脑梗死患者26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拜阿司匹林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h、24h和14d、30d的NIHSS评分,以及治疗前、治疗后90d评定Barthel指数.结果 溶栓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早期恢复,改善90 d的预后,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补血汤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住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研究组(常规治疗组+加味补血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补血汤对脑梗死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发病6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4例,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各12例,溶栓组采用rtPA 0.8mg/kg静脉溶栓,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活血化瘀营养脑细胞控制并发症治疗,进行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h、24h、7d、30d NIHSS评分,以及治疗后90d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结果 随访90d溶栓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早期恢复,改善90d的预后,治疗时间越早,溶栓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前1个月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同时进行中国神经功能缺失评分(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比较,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治疗后30d,治疗组NIHSS和CSS均明显降低,MBI明显提高。表明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是一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神经保护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前1个月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同时进行中国神经功能缺失评分(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比较,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治疗后30d,治疗组NIHSS和CSS均明显降低,MBI明显提高。表明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是一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神经保护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脑梗死恢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脑心通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片口服,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法)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升高,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更低、Barthel指数评分更高(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0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7.50%,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脑心通用于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能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张桂芳 《吉林医学》2011,32(16):3179-318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时使用脑循环仪以及电脑按摩仪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发病3 d内给予脑循环功能治疗并瘫痪肢体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20天进行临床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评分。结果: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给予脑循环功能治疗并瘫肢电刺激治疗,有助于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2.
高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164-116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次/天;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2次/天,连用5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和凝血功能变化,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脑梗死进展率和出血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第14天,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升高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进展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2.2%(P<0.05)。2组患者治疗前凝血功能检查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开发的GM-1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随机、阳性药对照的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入A组(试验组:使用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和B组(对照组:使用阿根廷TRB Pharma S.A公司生产的”施捷因”注射液)。A组:GM-1注射液100mg,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d,连续使用14天;B组:“施捷因”100mg,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d,连续使用14天。结果两组治疗NIHSS评分和BI指数评分组内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前后差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NIHSS评分变化率(NIHSS评分治疗后减少)和BI指数变化率(BI指数治疗后增加)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国产GM-1注射液和进口同类产品疗效和安全性相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于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和对照组(依达拉奉治疗)各32例,比较两组治疗14d后的疗效及治疗前、治疗7d后、治疗14d后两组的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4d后的有效率为93.8%和75.0%,差异显著(P〈0.05)。治疗7d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14d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及治疗后7d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天麻通脑饮治疗脑梗死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天麻通脑饮,21d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7%)高于对照组(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21天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均<0.01);且治疗第21天时治疗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1)。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天麻通脑饮治疗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醒脑静注射液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醒脑静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量表评价的形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神经缺损情况(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的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92.0%和82.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与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提示醒脑注射液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在脑梗死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情况、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ASA)、低分子肝素(LMWH)及巴曲酶(DF-521)联合应用对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阿司匹林与巴曲酶联合治疗组(对照组,n=51)和阿司匹林、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观察组,n=50),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15、30、90天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高切应力和红细胞压积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三联治疗组在治疗后90天时NIHSS、BI评分的好转优于两联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发生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巴曲酶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预后,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注射用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方法根据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对照组50例,予缺血性脑卒中基础治疗,治疗组50例,除给予基础治疗外,予注射用尤瑞克林0.15PNA,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4d行内皮素-1浓度测定及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浆ET-1浓度及NIH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14d后.治疗组ET-1浓度及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尤瑞克林较基础治疗更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1浓度,其治疗作用部分可能是通过降低脑梗死患者体内ET-1的产生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轻、中度脑梗死的疗效.方法: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22例,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后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以及日常生活活动的依赖和病残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降低,但治疗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治疗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对提高急性轻中度脑梗死的疗效有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栓素A_2(TXA_2)、前列环素(PGI_2)、抗凝血酶Ⅲ(AT-Ⅲ)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丁苯酞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丁苯酞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2组疗程均为21d。2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脑梗死灶体积、TXB_2、6-Keto-PGF1a及AT-Ⅲ。结果治疗21d后,丁苯酞组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4.0%(P<0.05);丁笨酞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梗死灶体积、TXB_2、6-Keto-PGF1α及AT-Ⅲ均显著改善(P<0.05,P<0.01),对照组除梗死灶体积、AT-Ⅲ外,余指标亦显著改善(P<0.05,P<0.01),丁苯酞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且其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丁苯酞联用传统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缩小梗死灶体积,降低TXA_2,提高PGI_2及AT-Ⅲ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