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SNHG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ECA-109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方法  收集安阳市肿瘤医院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ESCC患者癌及对应癌旁组织样本,采用qRT-PCR检测ESCC癌与癌旁组织、ESCC细胞ECA-109和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EC中lncRNA SNHG3的表达水平,分析ESCC患者组织中lncRNA SNHG3的表达与ESC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siRNA-SNHG3质粒转染ECA-109细胞,以敲降lncRNA SNHG3的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lncRNA SNHG3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ECA-10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ECA-109细胞中SNAIL和TWIST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ESCC肿瘤组织中lncRNA SNHG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 0.05),ECA-109细胞中lncRNA SNHG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EC(P < 0.05)。ESCC患者组织中lncRNA SNHG3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显著相关(P < 0.05)。siRNA-SNHG3质粒转染ECA-109细胞后,lncRNA SNHG3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05)。lncRNA SNHG3的高表达与ESCC患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敲降lncRNA SNHG3后,ECA-10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 < 0.05),SNAIL和TWIST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05)。  结论  lncRNA SNHG3在ESCC肿瘤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通过调控SNAIL和TWIST蛋白的表达,促进ECA-10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 miR-627-3p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 ES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的ESCC组织86例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20例。通过qPCR法检测miR-627-3p在86例E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及预后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库进一步分析数据库中hsa-miR-627的表达与ESCC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qPCR法检测miR-627-3p在4株ESCC细胞系中的表达,选取表达水平最低的食管癌细胞转染miR-627-3p mimic,选取表达水平最高的ESCC细胞转染miR-627-3p inhibitor,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采用 KEGG分析探讨 miR-627-3p可能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并采用 qPCR法验证 miR-627-3p对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miR-627-3p在 ES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miR-627-3p的表达与 ESCC患者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均 P<0.05);miR-627-3p高表达的 ESCC 患者的 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 miR-627-3p低表达的食管癌患者(P<0.05)。ESCC细胞系 KYSE170中 miR-627-3p表达最低,KYSE30中 miR-627-3p表达最高;在 KYSE170细胞中转染 miR-627-3p mimic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但细胞的迁移(P<0.05)和侵袭能力(P<0.05)显著降低;在 KYSE30 细胞中转染 miR-627-3p inhibitor 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但细胞的迁移(P<0.05)和侵袭能力(P<0.05)显著增高。KEGG 分析结果显示,miR-627-3p介导了多条与肿瘤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结论:miR-627-3p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其低表达与ESC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miR-627-3p抑制E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可能是通过干扰多条与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发挥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3.
任晖  欧剑锋  赵庆丽 《中国肿瘤临床》2015,42(20):1012-1017
目的:探讨m iR- 124 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机制。方法:运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系以及52例患者乳腺癌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miR-124 的表达水平。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T-47D 中过表达miR-124 后,测定细胞增殖活性以及侵袭转移能力。构建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MIR- 特异性蛋白1(specificityprotein 1,SP1)的3'UTR,利用荧光素酶活性检测鉴定miR-124 的预测靶基因SP1。q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SP1 的mRNA 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miR-124 在乳腺癌细胞系和癌组织中表达量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并与肿瘤的转移、分期、分级和预后相关。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 和T-47D 中过表达miR-124 后抑制乳腺癌细胞系的增殖、侵袭以及迁移(P < 0.01)。 转染miR-124 模拟物显著抑制荧光素酶的活性(P < 0.05)。 转染miR-124 模拟物显著下调MDA-MB-231 和T-47D 细胞中SP1 的mRNA(P < 0.05)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论:miR-124 在乳腺癌癌组织中低表达,miR-124 低表达与乳腺癌不良预后有关,且miR-124 可通过调控转录因子SP1 抑制乳腺癌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miR-124 表达异常减少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miR-26b-3p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ESC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8年4月1日至2018年12月25日手术切除的ES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各60例,利用qPCR法检测ESCC组织、癌旁组织和ESCC细胞中miR-26b-3p的表达。选取miR-26b-3p表达水平较低的ESCC细胞TE1和KYSE150,转染miR-26b-3p mimic,并设立阴性对照。利用细胞增殖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过表达miR-26b-3p对TE1和KYSE15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6b-3p与STAT3的 3''UTR 靶点部位的结合情况。随后同时转染 miR-26b-3p mimic 和 pcDNA3.0-STAT3,利用细胞增殖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STAT3是否可逆转过表达miR-26b-3p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qPCR 和 WB法检测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DC对ESCC细胞甲基化的影响和miR-26b-3p与STAT3表达的影响。结果: miR-26b-3p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1),其在 ESCC 细胞TE1、KYSE150和LYSE170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EC(均P<0.01)。与miR-26b-3p NC组相比,miR-26b-3p mimic转染可明显上调TE1和KYSE150细胞中miR-26b-3p的表达(均P<0.01),但可明显抑制两种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或P<0.0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在TE1和KYSE150细胞中,miR-26b-3p明显抑制了野生型STAT3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或P<0.01),而突变型的荧光素酶活性不受影响。同时转染miR-26b-3pmimic和pcDNA3.0-STAT3可部分逆转miR-26b-3p mimic对TE1 和 KYSE150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5-Aza-DC 处理后 ,TE1 和 KYSE150 细胞中 miR-26b-3p 表达上调(均 P<0.01)、STAT3 mRNA 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miR-26b-3p呈现去甲基化状态。结论: miR-26b-3p的启动子高甲基化导致其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下调,其作为抑癌因子可通过靶向STAT3而抑制ES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 microRNA-181(miR-181)在食管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RT-PCR 检测56对食管鳞癌、癌旁正常组织及食管癌细胞系 KYSE450、EC109中 miR-181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及生存的关系。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食管鳞癌组织中miR-181表达明显升高(P <0.05),食管鳞癌细胞系 KYSE450、EC109中 miR-181表达水平与正常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 Het-1a 中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食管鳞癌组织中 miR-181的表达量与患者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转移情况有关。结论 miR-181在食管癌组织及食管癌细胞系中高表达,并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转移情况相关,提示 miR-181能够作为食管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7.
8.
张进忠  李悦淇  石科  杨亮  郭丹 《中国癌症杂志》2021,31(12):1185-1193
背景与目的:作为调节细胞周期的蛋白激酶,polo样激酶4(polo-like kinase 4,PLK4)参与有丝分裂启动、中心体成熟、胞质分裂及DNA损伤检测等,在多种肿瘤中呈高表达,但PLK4是否参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的增殖和侵袭迁移尚不清楚。研究PLK4在ESCC细胞系和临床组织标本中的表达以及对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TRIzol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试剂盒合成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PLK4基因在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和ESCC细胞系TE-1、TE-8和TE-13中的mRNA表达水平。离心收集细胞后用RIPA裂解液提取细胞总蛋白,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和ESCC细胞系TE-1、TE-8和TE-13中PLK4蛋白水平。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93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ESCC的患者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距原发灶边缘5 cm以上),临床组织用液氮速冻后加入RIPA裂解液研磨提取组织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LK4蛋白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LK4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siRNA干扰技术抑制TE-13细胞中PLK4的表达,设计并合成PLK4的siRNA干扰片段,采用Lipofectamine TM 2000转染细胞抑制PLK4在TE-13细胞中的表达,RTFQ-PCR实验和Western blot检测siRNA干扰片段对PLK表达的影响。PLK4在TE-13细胞中表达下调后,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LK4下调后对mTOR/p70S6K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蛋白mTOR、p70S6K、p-mTOR Ser2448 和p-p70S6K Thr421/Ser424 表达的影响。结果:RT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LK4基因在ESCC细胞系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P<0.05)。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ESCC组织标本中PLK4的蛋白表达水平异常增高(P<0.05),绘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41,95%CI为0.786~0.895,灵敏度为74.2%(69/93),特异度为89.2%(83/93)(P<0.000 1)。PLK4蛋白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均无关(均P>0.05),但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均P<0.05)。ESCC分化程度越低,PLK4高表达率越高,低分化程度的ESCC组织中PLK4高表达率为86.7%,Ⅲ~Ⅳ期患者ESCC组织中PLK4蛋白高表达率为92.3%。PLK4高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下调PLK4的表达可以显著抑制TE-13细胞的增殖(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下调PLK4的表达可以显著抑制TE-13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P<0.05)。抑制PLK4的表达使TE-13细胞中mTOR和p70S6K蛋白的表达下降(P<0.05),且p-mTOR Ser2448 和p-p70S6K Thr421/Ser424 的表达下降(P<0.05)。结论:PLK4在ESCC细胞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抑制PLK4的表达可以抑制ESC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PLK4可能通过mTOR/p70S6K信号转导通路促进ESCC细胞恶性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自分泌的白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对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析ESC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IL-32表达量差异,检测不同ESCC细胞系中IL-32表达;在高表达细胞中利用siRNA敲低IL-32表达,在低表达细胞系中过表达IL-32;通过MTT、Transwell实验等检测IL-32对ESCC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等表型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ESCC组织中IL-3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ESCC细胞系中IL-3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系Het-1A;敲低IL-32显著抑制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过表达IL-32促进ESCC细胞的恶性表型;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L-32促进ESCC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结论:ESCC细胞自分泌的IL-32可能通过促进ESCC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从而发挥促癌作用,抑制IL-32可能成为治疗ESCC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SPRY4-IT1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以及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肿瘤外科50例ESCC手术切除标本(包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50例ESCC中SPRY4-IT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用小干扰RNA(siRNA)干扰SPRY4-IT1后MTT法检测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检测对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结果  45例(90%)标本中SPRY4-IT1呈阳性表达,SPRY4-IT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t=5.377,P < 0.01)。SPRY4-IT1的相对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相关(P均 < 0.05)。SPRY4-IT1在ESCC细胞株中表达量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KYSE30细胞中干扰SPRY4-IT1的表达后可明显减慢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周期并促进细胞凋亡(P < 0.01)。  结论   SPRY4-IT1在ESCC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并且能促进ESCC细胞生长,可能成为ESCC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Esophageal cancer (EC) is a highly aggressive malignant tumor, of whic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constitutes the main subtype. 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 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7 (SNHG7)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n many tumors and has been confirmed to be an oncogene; however, it has yet to be investigated in an ESCC study. Therefore, this study intended to uncover the role of SNHG7 in ESCC.Methods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as applied to measure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SNHG7 and miR-625 in ESCC tumor tissues and cell lines. Cell Counting Kit-8 assay, 5-Ethynyl-2''-deoxyuridine assay, scratch assay, and Transwell assay were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ESCC cell. We verifi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NHG7 and miR-625 by performing the dual luciferase reporter gene experiment.ResultsCompared to that in adjacent normal tissues and HET1A cell line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SNHG7 in ESCC tumor tissues and ESCC cell lines was up-regulated, while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iR-625 was down-regulated. ESCC cell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were significantly promoted by SNHG7 overexpression but inhibited by silencing of SNHG7. Further, luciferase reporter gene experiments confirmed that SNHG7 interacted with miR-625, and rescu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SNHG7 promoted the malignant phenotype by inhibiting miR-625.ConclusionsSNHG7 is up-regulated in ESCC tumor tissues and cell lines, while miR-625 is expressed at a low level. SNHG7 is able to facilitate the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ESCC cells by targeting miR-62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irc_0000619/miR-595/GLS轴对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KYSE150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谷氨酰胺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qPCR法检测KYSE150细胞中circ_0000619、miR-595、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GLS)mRNA等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KYSE150细胞中GLS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Transwell法分别检测KYSE150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使用相应的检测试剂盒检测KYSE150细胞谷氨酰胺消耗、谷氨酸产生及ATP产生水平,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并检测circ_0000619、miR-595与GLS mRNA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circ_0000619在ESCC细胞系中呈现高表达,其亲本基因DENND4A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1);敲减circ_0000619显著抑制KYSE150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P<0.01),并显著抑制KYSE150细胞的谷氨酰胺消耗、谷氨酸及ATP产生水平(P<0.01);敲减circ_0000619显著上调miR-595表达(P<0.01),抑制GLS mRNA(P<0.01)及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在KYSE150细胞中,circ_0000619与miR-595存在靶向结合、miR-595与GLS存在靶向结合(P<0.01)。circ_0000619敲低显著降低了KYSE150细胞谷氨酰胺代谢和细胞增殖,并且这些作用被miR-595抑制或GLS过表达部分逆转。结论:circ_0000619能通过靶向调控miR-595/GLS轴增强ESCC细胞谷氨酰胺代谢及细胞增殖,并可能成为潜在的ESCC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miR-145-5p 对食管鳞状细胞癌TE-10 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qPCR法检测miR-145-5p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45-5p 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的靶向调控关系,Western blotting 检测IGF1R蛋白和EMT相关蛋白的表达,CCK-8 法和Transwell 检测miR-145-5p/IGF1R分子轴对TE-10 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结果:miR-145-5p 在3 株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中低表达且在TE-10 细胞中表达最低(P<0.01 或P<0.05)。过表达miR-145-5p 可显著抑制TE-10 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EMT进程(P<0.01 或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miR-145-5p 靶向下调IGF1R表达(P<0.01)。回复实验进一步证实,与单独过表达IGF1R相比,同时过表达miR-145-5p 和IGF1R能显著缓解IGF1R 对TE-10 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EMT 进程的促进作用(P<0.01 或P<0.05)。结论:过表达miR-145-5p 通过靶向下调IGF1R进而抑制了食管鳞状细胞癌TE-10 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EMT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iRNA-1246(miR-1246)促进食管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Realtime-PCR法检测miR-1246在癌旁组织、食管癌组织、正常食管上皮和食管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差异.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转染miR-1246 mimics或inhibitors对食管癌细胞EC109转移能力的影响;裸鼠尾静脉转移实验观察稳定表达miR-1246对食管癌转移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246的候选靶基因为GSK3β,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过表达miR-1246后EC109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GSK3β的荧光素酶活性.Westernblot检测miR-1246对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食管癌组织中的miR-1246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多个食管癌细胞中miR-1246的表达比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明显增高(P<0.05).与阴性对照相比,miR-1246 mimics显著促进EC109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反之,miR-1246 inhibitors明显抑制EC109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体内实验发现稳定过表达miR-1246明显升高EC109细胞的肺转移能力.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miR-1246能够抑制GSK3β的3'-UTR区荧光素酶活性;转染miR-1246后,EC109细胞中的GSK3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iR-1246过表达显著抑制GSK3β-wt,而不能抑制GSK3β-mut的蛋白表达.结论:miR-1246能够通过靶向GSK3β促进食管癌转移,抑制miR-1246的表达或增加GSK3β的表达可能是抑制食管癌转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linc00941作为ceRNA吸附miR-203上调CC-趋化因子配体2(CC chemokine ligand 2,CCL2)的表达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58例ESC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其中,男性患者 33 例,年龄(49.3±18.6)岁,女性患者 25 例,年龄(44.6±20.7)岁。qPCR 法检测linc00941、miR-203、CCL2 在 ESCC 组织和 4 株人 ESCC 细胞系(EC9706、KYSE30、ECA109 和 TE1)以及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株HET-1A 细胞系中的表达。构建 linc00941-wt、linc00941-mut、CCL2-wt、CCL2-mut 质粒并分别与 miR-203 NC 或 miR-203 模拟物共转染到 293T细胞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 linc00941、miR-203、CCL2之间的相互作用。CCK-8和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乳酸含量检测评价细胞的糖酵解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糖酵解抑制剂2-DG以及linc00941共同干预ESCC细胞,以进一步观察linc00941对ESCC细胞的调控作用。结果:在ESCC组织中和细胞系中linc00941、CCL2表达均上调,miR-203表达下调(均P<0.05)。linc00941与miR-203、miR-203与CCL2的相互作用在ECA109细胞中得到证实。下调 linc00941 能够抑制 ECA109 细胞的增殖、侵袭和糖酵解,并诱导细胞凋亡,该作用被 miR-203 抑制剂部分逆转(均P<0.05)。过表达 CCL2 可以部分逆转敲减 linc00941 对 ECA109 细胞增殖、侵袭、糖酵解和凋亡的影响(均 P<0.05)。结论:linc00941能够吸附miR-203进而上调CCL2的表达,促进ES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糖酵解,诱导细胞凋亡。linc00941对ESCC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可能是通过调控糖酵解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R-515-5p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手术切除的60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20例健康成人的食管上皮组织标本,以及食管癌细胞TE1、Eca109、KYSE30和KYSE170,用q PCR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和细胞中miR-515-5p的表达水平。在Eca109细胞中转染miR-515-5p模拟物以及其阴性对照物、在TE1细胞中转染miR-515-5p抑制剂以及其阴性对照物,q PCR法检测转染效率,用CCK-8法、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miR-515-5p的下游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为miR-515-5p的靶基因。应用GEPIA和TCGA数据集分析HDAC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miR-515-5p在食管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降低(均P<0.01)。过表达miR-515-5p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R-12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各13例,qRT-PCR法检测miR-124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STAT3的表达。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miR-124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qRT-PCR、Western blot实验验证。每种宫颈细胞随机分为三组,一组转染miR-124 mimics,一组不转染,一组转染miR-124 inhibitor。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miR-124在宫颈癌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均降低(P均<0.05),STAT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STAT3是miR-124的直接靶基因,miR-124可靶向调节STAT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均<0.05)。在Hela及Siha细胞中,miR-124 mimics转染组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均降低(P均<0.05),miR-124 inhibitor转染组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均增加(P均<0.05)。结论:miR-124在宫颈癌中低表达,可能通过靶向调节STAT3表达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40和COX-2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79例食管癌和28例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中CD40和COX-2 的表达情况,根据CD34表达计算食管癌组织平均微血管密度(MVD);分析CD40、COX-2 的表达与食管癌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MVD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同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食管癌Eca109 细胞和原代培养的正常食管上皮细胞CD40和COX-2 在蛋白水平上表达的差异。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食管癌组织中CD40和COX-2 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54.43% vs 10.71% ,69.62% vs 17.86% ,P 均<0.05)。CD40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伴有淋巴结转移者CD40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70.37% vs 46.15% ,P<0.05),但CD40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COX-2 在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均无明显相关(P>0.05)。 CD40与COX-2 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明显相关(P<0.05),相关系数(Φ)为0.446。食管癌组织中MVD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25.02± 5.52vs 12.09± 4.55,P<0.05)。 CD40和COX-2 阳性表达组食管癌组织MVD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26.37± 6.02vs 22.58± 5.25,P<0.05)。 体外研究结果表明,食管癌Eca109 细胞CD40和COX-2 表达均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P<0.05)。 结论:CD40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D40可能通过影响COX-2 的表达促进食管癌组织微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