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孤立性结节(SPN)中支气管改变在MSCT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肺孤立性肺结节与支气管的关系在MSCT的表现。结果CT显示支气管截断征18例(33.3%),其中腺癌6例,腺鳞癌2例,转移性肿瘤2例,淋巴瘤2例,其他恶性肿瘤2例,良性病灶4例;支气管在SPN穿行12例(22.2%),腺癌5例,腺鳞癌2例,良性病灶5例;支气管在SPN边缘走行、形态无明显改变或扩张的10例(18.5%),腺癌6例,腺鳞癌1例,其它恶性肿瘤1例,良性病灶2例;支气管在SPN边缘走行并受压移位的14例(25.9%),良性病灶11例,腺癌2例,其它恶性肿瘤1例。结论MSCT能很好的评价SPN的支气管改变,对SPN的良、恶性的判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影像学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定性诊断依然是一个难题。本旨在探讨CT动态增强在SPN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选择SPN直径〈4cm、无肺不张、无肺炎、无局部淋巴结肿大、无钙化,无对比剂禁忌症,能配合检查。入选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6~72岁(平均62岁),均通过手术切除或支气管镜或经皮穿刺活检获得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分为三组:(1)恶性结节组20例(周围型肺癌19例,其中鳞癌9例,腺癌7例,小细胞癌2例,大细胞癌1例;转移性腺癌1例);(2)良性结节组12例(结核球7例,炎性假瘤3例,错构瘤2例);(3)炎性结节组2例。  相似文献   

3.
肺内孤立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指肺内单发、直径在3 cm以内的类圆形病灶,无肺不张、肺炎、卫星灶和局部淋巴结大[1]。常见疾病为周围型肺癌、结核球、炎性假瘤,也可见于错构瘤、转移瘤、肺囊肿等。笔者收集我院1999年10月~2003年9月行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36例SPN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21~71岁,平均52·6岁。1·2临床表现以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为主,部分病人在体检中发现。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结节23例,其中腺癌10例,鳞癌9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对疑为周围型肺癌的肺部孤立性肿块的诊断作用。方法:分析257例肺部孤立性肿块TBLB结果。结果:150例患者获病理标本确诊,其中腺癌55例,鳞癌39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4例,结核18例,结节病7例,淋巴瘤2例,炎性假瘤1例,曲霉菌病1例,结节型肺泡细胞癌1例,粘液表皮样癌2例,转移性绒 癌1例,转移性乳头状瘤1例,无法确定类型的癌有8例,未获得阳性病理结果的有107例,在确诊的腺癌病人中吸烟指数超过400年支的占29%(16/55),鳞癌66%(26/39),小细胞未分化癌的病例占64.7%(11/17),就诊时的症状多为咳嗽,其次为咯血(痰),少部分为胸痛等,结论:TBLB针对疑为周围型肺癌的肺部孤立性肿块的诊断,是一种方便,易行,安全,花费较少且较有效果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探讨MRI技术在肺癌与肺良性肿物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周围型肺癌30例(腺癌17例,鳞癌12例,腺鳞癌1例);肺良性肿物12例(结核球8例,错构瘤2例,炎性假瘤2例)。均行常规MRI扫描(GESigna1.5T),其中8例行静脉注射Gd-DTPA增强扫描。结果:周围型肺腺癌MRI信号表现为,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多呈高→略高信号(52.9%);鳞癌T1WI呈等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冠状面图像可清晰显示肺上沟癌侵及胸膜顶情况,也可直观显示纵隔型肺癌的范围和侵及纵隔大血管情况;3例肺腺癌增强扫描呈完全强化模式;8例肺结核球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大多呈高、等、低不均匀混杂信号,卫星灶多见,3例增强者呈薄壁均匀环行强化;2例错构瘤及2例炎性假瘤均无特征性MRI表现。结论:MRI对周围型肺癌定性诊断价值有限,但对肺上沟癌和纵隔型肺癌范围的确定及定量诊断很有价值;结合增强扫描可对结核球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对疑为周围型肺癌的肺部孤立性肿块的诊断作用.方法分析257例肺部孤立性肿块TBLB结果.结果150例患者获病理标本确诊,其中腺癌55例,鳞癌39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4例,结核18例,结节病7例,淋巴瘤2例,炎性假瘤1例,曲霉菌病1例,结节型肺泡细胞癌1例,粘液表皮样癌2例,转移性绒癌1例,转移性乳头状瘤1例,无法确定类型的癌有8例,未获得阳性病理结果的有107例.在确诊的腺癌病人中吸烟指数超过400年支的占29%(16/55),鳞癌66%(26/39),小细胞未分化癌的病例占64.7%(11/17).就诊时的症状多为咳嗽,其次为咯血(痰),少部分为胸痛等.结论TBLB针对疑为周围型肺癌的肺部孤立性肿块的诊断,是一种方便、易行、安全、花费较少且较有效果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我院 1 990年 1月~ 2 0 0 0年 8月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拟诊肺癌 1 2 3例 ,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相比较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2 3例中 ,男 98例 ,女 2 5例 ,年龄 1 5~78岁。全部病例均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肺活检术 ,术后病理检查示肺癌 61例 (其中鳞癌 34例 ,腺癌 1 2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 1 1例 ,肺泡细胞癌 2例 ,鳞腺癌 2例 ) ,胸膜间皮瘤 2例 ,转移性肺癌 3例 ,胸腺瘤、神经源性肿瘤、神经外胚层恶性肿瘤各 1例。炎性疾病 54例 ,其中肺部炎性假瘤 2 4例 ,炎症伴局部肺不张 8例 ,肺空洞 7例 ,肺结核7例 ,两肺弥漫性病变 5例 ,霉菌…  相似文献   

8.
肺腺鳞癌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腺鳞癌的CT表现特点及瘤内的腺癌,鳞癌成分含量与CT表现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我院胸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肺腺鳞部,男13例,女2例,全部病例均行胸部CT检查。根据病理光镜下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所占比例分为鳞癌成分占优势组(1组)和腺癌成分占优势组(2组)两组。结果:15例中1组7例,2组8例。(1)CT表现:中央型3例,表现为肺门肿块伴肺不张:周围型12例,主要征象有分叶征,毛刺征,小泡征,血管集束下及胸膜尾征;(2)肿瘤内腺,鳞癌成分含量与病变的影像分型,大小及分布有一定相关性,与其他CT表现无明显关系。结论:肺腺鳞癌男性好发,周围型多见;中央型肺腺鳞癌中鳞癌成分占优势,周围型肺腺鳞癌的CT表现与肺腺癌相似。  相似文献   

9.
TTF-1在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王红梅  周小鸽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6):441-443,i0017
目的 评价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原发性肺癌中的表达特异性及敏感性,探讨TTF-1对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潜在价值。方法 原发性肺癌95例,其中腺癌52例,肺鳞癌39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肺小细胞癌3例;正常肺组织4例,上皮样胸膜间皮瘤4例及186例人体其他部位的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做成组织芯片;采用EnVision方法进行TTF-1检测。结果 TTF-1阳性信号的定位在细胞核。44/52例(84.6%)原发性肺腺癌、2/39例(5%)肺鳞癌、1/1例肺小细胞癌和2/3例细支气管肺泡癌表达TTF-1,4例上皮样胸膜间皮瘤均不表达TTF-1,其他部位的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除1例甲状腺癌外)均不表达TTF-1。另外,6/7例肝细胞出现很强的胞质(+),胆管上皮(-)。结论 TTF-1在原发性肺腺癌中的表达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提示TTF-1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标记用于原发和转移性肺腺癌的鉴别;它对于肺原发性低分化腺癌和鳞癌的鉴别也有一定价值,还具有鉴别肝细胞癌和胆管癌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部有时仅靠影像资料难以定性,需作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方能明确诊断。现就我院自92年3月至98年12月62例肺穿刺活检术及护理的病例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62例病人,男48例,女14例,年龄28~73岁,平均46.2岁。病灶最小者1.2cm,最大者6.2cm,平均2.32cm。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肺癌51例,其中鳞癌21例。腺癌23例、小细胞癌3例、大细胞癌及肺泡细胞癌各2例,炎性假瘤2例,结核4例,脓肿1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1例,阴性3例。全部病例经手术最后病  相似文献   

11.
肺腺鳞癌与腺癌和鳞癌螺旋CT及病理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肺腺鳞癌与腺癌和鳞癌的螺旋CT表现及病理基础对比研究。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或纤支镜活检被病理证实,有完整CT资料的肺癌122例,包括肺腺鳞癌30例,腺癌38例,鳞癌54例。观察肿瘤的部位、分类、内部结构及边缘特征。结果:腺鳞癌和腺癌、鳞癌均以右肺多发,前两者以周围型多见,分别占66·7%(20/30)和65·6%(25/38),鳞癌主要为中央型(37/54,68·6%),P<0·05。肺腺鳞癌、腺癌及鳞癌CT表现为:分叶征21例(70%)、26例(68·4%)和25例(46%);毛刺征17例(56·7%)、26例(68·4%)和27例(50%);胸膜凹陷征14例(46·7%)、17例(44·7%)和10例(18·5%);血管集束征13例(43·3%)、17例(44·7%)和15例(27·8%);坏死9例(30%)、5例(13·2%)和23例(42·6%);密度不均匀20例(66·7%)、5例(13·2%)和5例(9·2%);三者之间部分征象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腺鳞癌的CT表现介于腺癌和鳞癌之间,但更趋向于腺癌,三者之间的部分CT表现有显著差异,这与其组织病理学成分、生物学行为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乳腺癌血流并探讨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0例乳腺癌血流信号(0-Ⅲ级)并与免疫纽织化学技术检测的乳腺癌VEGF表达相比较。结果50例乳腺癌中,VEGF阳性表达者34例(68%)。42例Ⅱ-Ⅲ级血流组中VEGF阳性33例,阳性率为78.6%;8例0-Ⅰ级血流组中VEGF阳性1例,阳性率为12.5%。乳腺癌Ⅱ~Ⅲ级血流组中VEGF表达水平高于乳腺癌0-Ⅰ级血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乳腺癌中彩色血流分级随着VEGF表达水平的增强而明显增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乳腺癌血流结合VEGF表达可反映乳腺癌的血管生成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达芬奇机器人在肺周围小结节病变诊治中的价值和技术问题。方法从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治疗肺周围小结节病变29例,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39~80岁,平均(58.5±9.4)岁。术中切取病变送冰冻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病变者行肺叶切除并常规清除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手术采用全麻、双腔管气管插管,健侧卧位,胸部垫高,双手屈曲抱枕于头前,折刀位。健侧单肺通气。床旁机械臂系统从患者头上入位。孔位根据病变位置适当调整,腋后线第8肋间为进镜孔,肩胛线第8肋间、腋前线与锁骨中线第5肋间为器械孔。腋中线第7肋间为辅助口。结果术后病理为良性病变10例(炎性假瘤4例,结核或肉芽肿5例,错构瘤1例),恶性病变19例(腺癌15例,鳞状细胞癌2例,腺鳞癌1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手术包括楔形切除9例,右肺上叶切除5例,右肺下叶切除8例,右肺中叶切除1例,左肺下叶切除6例。29例均顺利完成机器人手术,肺叶切除平均术中出血15~200ml(中位数50ml),无输血。所有患者均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所有患者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平均带胸腔引流管时间1~15d[(8.7±3.5)d]。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时间2—14个月[(5.9±2.7)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肺小结节病变安全、可行,尤其在肺癌根治手术中具有优势,可推荐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CT灌注成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64层VCT灌注成像技术,电影模式(层厚2.5—5mm/8层),总扫描时间40s,CT Perfusion 3分析软件,回顾性分析60例(腺癌35例,鳞癌11例,小细胞癌8例,转移癌6例),体积3.56~115.68cm,肺癌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拟合时间-密度曲线(TDC)和肿瘤最高增强值(PE);依据肿瘤大小和病理类型的不同进行比较。结果主动脉第一时相为14~28s,平均19.8s。肿瘤的BV值、BF值为鳞癌〉转移癌〉腺癌〉小细胞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值和PS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平扫CT值比较,转移癌与其他组织类型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高增强值(PE)比较,除鳞癌与腺癌外,其他组之间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的肿瘤(体积〉50cm^3)与小的肿瘤(体积〈50cm^3)灌注值比较,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的拟合时间-密度曲线和主动脉的关系密切,峰值在主动脉峰值区域或稍后,A型8例,B型52例,其中6例转移癌中A型曲线有4例,占50%。结论肺癌的灌注值与肿瘤大小无关,BV值、BF值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有关;转移癌的TDC多表现为A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动态增强MRI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MRI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动态增强MRI,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不同时期强化率,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例乳腺癌中,29例为浸润性导管癌,6例为黏液腺癌,4例乳头状癌,4例浸润性筛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评价急慢性门静脉系统血栓(PVT)。方法回顾性分析已证实的住院患者PVT的增强螺旋CT表现。根据症状发作时间将PVT分为急性期、慢性期,根据形态将血栓分为Ⅰ型完全型和Ⅱ型偏心型,分别评价门静脉直径、血栓位置、形态、密度、强化及伴随征象。结果 PVT形成患者19例。急性期3例,均为完全型;2例同时累及门静脉主干、左右分支、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1例累及除门静脉主干外的其他3支血管。血栓CT值平均为(39±19)Hu,2例在血栓内部或边缘可见轻度强化。均有肠壁增厚、肠腔扩张积液、肠系膜水肿、腹水及侧支循环形成。慢性期16例,3例累及4支血管,4例累及3支,7例累及2支,2例累及1支。5例为完全型,11例为偏心型(68.8%),其中8例(72.7%)血栓宽径小于门脉宽径的50%。血栓CT值平均为(41±12)Hu,3例强化。腹水15例,肠系膜水肿10例,侧支循环形成14例。结论 MSCT增强扫描可对急慢性PVT的累及范围及形态特点做出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癌卵巢转移的发生率、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1980年1月至2002年12月手术治疗中切除卵巢的宫颈癌病例90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Ⅰ~Ⅱ期宫颈癌的卵巢转移率为0.8%,其中鳞癌为0.4%,腺癌为2.1%,腺鳞癌为5.0%(P〈0.001)。7例卵巢转移以单侧为主,均为镜下转移,转移灶主要位于卵巢门。单因素分析显示,卵巢转移与组织学类型、颈管深肌层浸润、宫体侵犯、宫旁侵犯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类型(P=0.039)、颈管深肌层浸润(P=0.048)、宫旁侵犯(P=0.001)是宫颈癌卵巢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Ⅰ~Ⅱ期宫颈癌中,腺癌、腺鳞癌的卵巢转移率明显高于鳞癌。血行转移可能是卵巢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年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若组织学类型为腺癌或腺鳞癌、颈管肌层浸润≥1/2或宫旁侵犯,保留卵巢须慎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研究原发性肝癌(HC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无碘油沉积区的血液供应,以判断TACE后疗效,并对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 19例HCC患者(24个病灶),接受25次TACE后行MS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根据动态增强表现将无碘油沉积区的血液供应分为四种类型:动脉供血型、门静脉供血型、双重供血型及少血供型.结果 19例患者(24个病灶),经过25次TACE后无碘油沉积区的血供情况为:动脉供血型11个病灶(45.83%),双重供血型11个病灶(45.83%),乏血供型2个病灶(8.33%);动脉期MSCTA中22个富血供型病灶中有18个病灶有明显的肿瘤供血动脉(81.8%),19例患者中发现寄生动脉5例,右膈动脉3例,胰十二指肠动脉1例,胸廓内1例.结论 MSCT三期扫描及动脉期MSCTA可以很好地评价无碘油沉积区肿瘤病灶的供血情况,对判断TACE后疗效及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与空腹血糖(FBG)的关系。方法选择入院前未经治疗、无糖尿病史的肺癌患者560例为研究组,根据细胞学类型分为2个亚组:小细胞肺癌组(70例)及非小细胞肺癌组(49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再根据病理分型分为鳞癌组(156例)、腺癌组(292例)和腺鳞癌组(42例)。另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无糖尿病史的非恶性肿瘤患者50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晨起采集空腹静脉血2 m L,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FBG测定。对各组的FBG进行比较。结果除鳞癌组外,研究组及各亚组患者FBG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小细胞癌组、非小细胞肺癌组、腺癌组及腺鳞癌组6.1 mmol·L^-1〈FBG≤7.0mmol·L^-1。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小细胞肺癌组患者3.9mmol·L^-1≤FBG≤6.1mmol·L^-1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亚组患者的FB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肺癌患者特别是小细胞癌、腺癌及腺鳞癌患者较容易发生FBG升高.且考虑与肺癌本身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与CT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8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84个病灶超声检查及CT检查资料,并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其中4例患者2个病灶,其余76例患者肿瘤单发.84个肿瘤包括库欣皮质腺瘤13个,醛固酮皮质腺瘤22个,皮质腺癌7个,无功能皮质腺瘤6个,肾上腺转移癌22个,嗜铬细胞瘤14个.结果 本组84个肾上腺肿瘤超声检查检出78个,CT检出80个,超声检查与CT定位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9%(78/84)、95.2%(80/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05);结合检出病灶超声表现、CT表现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最终超声检查及CT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5%(76/84)、88.1%(74/84),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248,P>0.05).本组超声检查检出的78个肿瘤中,38个肾上腺皮质腺瘤及13个嗜铬细胞瘤超声声像图表现为低、弱或等回声结节与团块,境界清楚,有7个瘤体因伴液化坏死及钙化,内部回声不均匀;7个皮质腺癌及20个肾上腺转移癌表现为低、弱回声结节或团块,形态不规则,境界不清或呈浸润生长,内部回声不均匀,5个瘤体伴液化坏死及钙化.CT检出80个肿瘤中,39个肾上腺皮质腺瘤及13个嗜铬细胞瘤多表现为境界清楚、密度均匀的结节与团块,其中5个瘤体伴液化坏死及钙化密度不均匀;7个皮质腺癌及21个肾上腺转移癌CT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或不清、密度尚均匀或不均匀的结节与团块;增强扫描13个嗜铬细胞瘤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1个同时检出大网膜异常强化灶;7个皮质腺癌为中度或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余多为轻-中度强化.结论 超声检查和CT诊断肾上腺肿瘤的符合率均较高,但也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应根据肾上腺肿瘤大小和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检查简便易行,且无辐射,可作为肾上腺肿瘤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