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生发展是免疫因子和炎症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CD40-CD40L系统是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的枢纽,已被发现广泛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斑块内的各种细胞,两者的相互作用影响着ACS的各个过程,并且与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实验研究已证实免疫炎症反应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CD40-CD40L系统作为免疫炎征反应中细胞信息通道的关键介导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发展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研究CD40-CD40L,系统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防及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有重要理论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CD40L变化及其与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关系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 观察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中CD4 0L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管性黏附分子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急性冠状动脉 (冠脉 )综合征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症指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可溶性CD4 0L(sCD4 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浓度。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 0L水平 (3 17± 2 84 )ng/ml显著高于对照 (1 19± 1 0 5 )ng/ml,P <0 0 1和稳定性冠心病患者 (1 6 1± 1 4 6 )ng/ml,P <0 0 5。sCD4 0L水平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呈显著正相关 (r=0 4 13,P <0 0 1)。sCD4 0L水平受甘油三酯 (r =0 2 3,P =0 0 4 1)、载脂蛋白B(r =0 2 4 8,P =0 0 2 7)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因素影响 (r=- 0 2 5 3,P =0 0 2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sCD4 0L水平升高 ,提示其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CD4 0L可能通过上调黏附分子表达而促发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外周血单核细胞和血小板表达CD40L及血小板CD62P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与对照组血单核细胞和血小板表达CD40L水平及血小板CD62P含量。结果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单核细胞和血小板表达CD40水平及血小板CD62P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NS)(P<0.01)和稳定型冠心病患者(SA)(P<0.05或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和血小板表达CD40L及血小板CD62P含量可能与ACS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可溶性CD40L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信号通路参与了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内的炎症反应调节,sCD40L水平与ACS的发生有关。本研究通过观察分析72例ACS患者sCD40L水平及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了解sCD40L水平对ACS近期预后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72例住院ACS患者,男45例、女27例,年龄39~74(578±86)岁,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42例、(AMI)30例。UA入选标准:心绞痛症状伴有ST段压低或T波改变和(或)肌钙蛋白阳性,但无心肌坏死的EKG及心肌酶学动态改变。凡有以下情况者予以剔除:(1)近期合并感染性疾病;(2)恶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骨髓过氧化物酶(MPO)和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70例冠心病患者(ACS 50例,稳定型心绞病20例)和1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浆MPO和sCD40L浓度.结果 ACS组MPO、sCD40L浓度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病组和对照组(P<0.01),稳定型心绞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O、sCD40L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中均高于对照组,但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各亚组中MPO与sCD40L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AMPO和sCD40L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与ACS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sCD40L、sP-选择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相关性,观察sCD40L、sP-选择素是否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床识别和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早期指标.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共119例,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sCD40L、sP-选择素水平变化,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范围并进行Gensini评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ACS患者血清sCD40L、sP-选择素水平明显升高,与冠脉病变程度及数量正相关.结论 血清sCD40L、sP-选择素可作为ACS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共治疗14 d。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CD40L和Lp-PLA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脏不良事件和出血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sCD40L和LpPLA2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CD40L和Lp-PLA2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和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6.3%和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8%和3.8%(P均〈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两组均无颅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观察组总出血事件发生率为7.5%,与对照组的6.25%相比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血清sCD40L和Lp-PLA2水平。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相关的炎症新指标OX40L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为一种慢性炎症疾病。T细胞与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关系密切。体内存在多种激活T细胞的受Ⅳ配体信号通路,OX40及其配体OX40L为其中的重要一种。OX40L能通过与OX40受体结合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同时OX40/OX40L可调节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最新的研究通过定点基因敲除和转基因技术从两方面证实OX40L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重要作用。因此OX40L是迄今在动物模型中筛选出的证据最充分的动脉粥样硬化易感基因。人群中的基因多态性研究也表明OX40L与急性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相关。但是目前对血浆可溶性OX40L(sOX40L)的表达以及其与冠心病及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关系未见报道。本实验旨在研究OX40L水平在不同冠心病患及正常对照血浆中的变化,并分析与C反应蛋白(CRP)炎症因子及血脂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sCD40L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60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0)和替罗非班组(n=30)。常规治疗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等常规药物治疗;替罗非班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持续治疗48 h。在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清sCD40L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患者30 d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情况。结果用药前基线水平时常规治疗组、替罗非班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9.88±11.81)%及(47.73±10.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及应用替罗非班48 h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有下降,分别为(36.27±15.89)%及(9.04±6.16)%,与基线水平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替罗非班组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替罗非班组sCD40L基线水平分别为(1.63±1.04)ng/mL及(1.69±1.16)ng/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及应用替罗非班48 h后,两组sCD40L均有下降,分别为(1.27±1.14)ng/mL及(0.54±0.48)ng/mL,但与基线水平相比,仅替罗非班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出血不良反应以及30 d再发心血管事件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NSTE-ACS患者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产生更迅速、有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降低sCD40L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MMP-2及hs-CR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患者血清sCD40L、MMP-2 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ACS患者61 例,稳定型心绞痛(SA) 患者19 例及正常对照组30 例.随机将ACS 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33 例) 和常规治疗组(28 例),比较各组间血清sCD40L MMP-2 及hs-CRP的水平变化.结果 ACS 组与SA 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sCD40L MMP-2 及hs-CRP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治疗组治疗后血清sCD40L MMP-2、及hs-CRP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降低ACS 患者血清sCD40L MMP-2及 hs-CRP 水平,减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和炎症反应,从而起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胡克诚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9,17(2)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CD40配体(CD40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水平变化以及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并住院接受治疗的ACS患者167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53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49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65例。比较不同类型ACS患者外周血CD40L、TNF-α和hs-CRP的表达量以及不同LOWNS分级患者外周血CD40L、TNF-α和hs-CRP表达的差异,探讨外周血CD40L、TNF-α和hs-CRP表达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NSTEMI 患者外周血CD40L、TNF-α和hs-CRP表达水平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STEMI患者和UA患者(p<0.05)。经ROC曲线分析,CD40L、TNF-α和hs-CRP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7%,87.6%,AUC为0.909。随着LOWNS分级越高,患者外周血CD40L、TNF-α和hs-CRP表达水平越高(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ACS患者室性心律失常LOWNS分级与外周血CD40L、TNF-α和hs-CRP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r=0.914,0.823,0.876,p<0.05)。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CD40L、TNF-α和hs-CRP表达水平越高,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越大,且与室性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或预后的辅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78例NSTE-ACS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氯吡格雷治疗剂量的不同将观察组患者分成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各39例,另选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7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所有患者300 mg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而后低剂量组给予75 mg/d的氯吡格雷,高剂量组给予150 mg/d的氯吡格雷,均治疗14 d。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观察组内不同剂量亚组治疗前后血清s CD40L和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吸烟者比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高剂量两组负荷量24 h与治疗后的血清s CD40L和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各组治疗前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剂量组治疗前、负荷量24 h及治疗后的血清s CD40L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均可降低NSTE-ACS患者的血清s CD40L和hs-CRP水平,但降低幅度与剂量差异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早期干预治疗对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影响。方法 120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48h)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替罗非班组,收集血液检查结果,抽血分离单核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患者MMP-9和sCD40L水平的变化。结果替罗非班可下调MMP-9、CD40和CD40LmRNA的表达,有时间依赖性,应用12h、24h、36h后,替罗非班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MMP-9和sCD40L水平分别下降50%、73%和82%;sCD40L的表达降低32%、69%和88%。结论替罗非班能抑制sCD40L以及MMP-9的表达,替罗非班对MMP-9的抑制作用与CD40/CD40L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7.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时血小板活化的指标,较肌钙蛋白而言,能提供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和血小板激活的更为直接的信息.具有重要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意义.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密切关系.因此,临床上,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用于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预测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阐述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的来源,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以及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CD40配体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变化,探讨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66例和健康对照者20名.冠心病组包括ACS患者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两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统一测定入选人群血清中sCD40L的质量浓度,采用t检验及评价不同试验方法临床准确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curve)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ACS患者的sCD40L[(2.39±0.3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1.76±0.17)μg/L,P<0.01]和SA组[(1.89±0.16)μg/L,P<0.01].SA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将sCD40L质量浓度2.01 μg/L作为临界值诊断ACS的灵敏度为91%,特异度为80%,曲线下面积(AUC)为0.907.结论 sCD40L质量浓度大于2.01μg/L对于ACS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