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从川射干中制备射干苷。方法提取液经DM 401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制备川射干总异黄酮,总异黄酮再经半制备型色谱分离制备射干苷。结果产品经熔点、薄层色谱、IR、UV、ES I-M S、NM R分析,并与文献对比,确定为射干苷,质量分数>98%。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制备的射干苷纯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射干中多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腈-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66nm,柱温:25℃,用外标法定量,同时测定中鸢尾苷、野鸢尾苷、鸢尾黄素、野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和白射干素等6种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结果:经过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射干药材的含量以及在根茎与其须根的含量上进行比较,发现彼此之间含量具有很大差异,通过本次实验所得到的各成分含量数值作为参数,能够准确、真实、直观地揭示HPLC法对建立10个不同产地射干药材及须根中多种异黄酮类化合物成分的质量控制的标准性。结论:对不同产地射干中6种异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此法可用于射干药材中6种异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不同采收期鸢尾科射干属和鸢尾属植物射干、日本鸢尾、德国鸢尾的有效活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最佳的采收期。方法:采用HPLC法对8月、9月采集的射干、日本鸢尾、德国鸢尾中射干苷、野鸢尾苷、鸢尾黄素、野鸢尾苷元、次野鸢尾黄素、白射干素进行测定。结果 :9月采集的射干和德国鸢尾中射干苷、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次野鸢尾黄素含量高于8月采集的样本。日本鸢尾中有效成分含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鸢尾科植物射干、德国鸢尾的最佳采收时间为9月。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查离体大鼠肠道菌群对射干饮片中异黄酮苷代谢转化的影响。方法:将射干饮片与离体大鼠肠道菌群在厌氧条件下孵育24 h,孵育后饮片用水清洗干净并干燥至干,采用HPLC法对射干饮片中射干苷和野鸢尾苷及代谢产物鸢尾黄素和野鸢尾黄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大鼠肠道菌群对射干饮片中射干苷和野鸢尾苷有显著的代谢转化作用,孵育24 h时有79%射干苷和70%野鸢尾苷被转化,代谢产物分别为鸢尾黄素和野鸢尾黄素。结论:离体大鼠肠道菌群对射干饮片中的异黄酮苷类成分有代谢转化作用,而这种作用显著提高了射干饮片异黄酮苷元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闽产射干的质量. 方法 用HPLC法测定射干的次野鸢尾黄素含量.结果 次野鸢尾黄素平均含量为0.8283%,武平样品最高(1.6622%);寿宁样品最低(0.4434%). 结论 闽产射干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射干抗病毒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绿原酸含量为检测指标。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选得到最佳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处方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h,醇沉浓度为70%。结论该制备工艺科学合理,为射干抗病毒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射干总黄酮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溶剂挥发法制备射干总黄酮磷脂复合物,以药物与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指标,以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射干总黄酮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关键影响因素进行筛选,采用Box-Behnken设计和多元数学统计矩模型对制备工艺参数和复合率的相关性进行考察,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确定制备工艺最佳参数。结果:磷脂与药物投料比例、药物浓度与反应温度对磷脂复合物形成的影响具有显著性;二项式方程拟合度高,预测性好,复相关系数r为0.9661,效应面法优选出的最佳工艺为:磷脂与射干总黄酮投料比例为2∶1,药物浓度为15 mg/m L,反应温度为30℃,最佳工艺试验验证结果与二项式拟合方程预测结果相差小于3%。结论:应用效应面法优化得到的射干总黄酮磷脂复合物最佳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射干异黄酮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处方组分和筛选处方,并对优选处方的3批样品进行崩解时限、溶出度、分散均匀性等质量评价。结果优选的射干分散片处方为:12%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内加:外加=2:1),14%预胶化淀粉(内加:外加=2:1),3%微粉硅胶。射干分散片可在30 s内完全崩解,在45 m in内可释放完全,分散均匀性等符合分散片各项质量指标。结论本实验制备的射干分散片崩解快,溶出度高,制备工艺较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射干 Belamcanda chinensis中分离的 4种异黄酮类成分清除 O2 ÷ ,· OH和 H2 O2 自由基的能力。方法 采用生物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 射干根茎中分离得到的异黄酮成分野鸢尾苷元 (irgenin, ) ,鸢尾苷元 (tectorigenin, ) ,鸢尾苷 (tectoridin ) ,5 ,6 ,7,4′-四羟基 - 8-甲氧基异黄酮 (5 ,6 ,7,4′- tetrahydroxy- 8- men-thoxyisoflavone, )均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其中鸢尾苷元对 O2 ÷ ,· OH和 H2 O2 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能力最强。结论 射干根茎中的 4种异黄酮类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射干提取物中鸢尾苷、野鸢尾苷、鸢尾黄素、野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及白射干素6种有效成分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5μm,4.6mm×200mm),流动相为乙腈和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265nm。结果:鸢尾苷、野鸢尾苷、鸢尾黄素、野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及白射干素线性范围分别是:0.3188~1.9129μg(r=0.9910),0.1156~0.5782μg(r=0.9998),0.0633~0.3164μg(r=0.9990),0.4146~2.0730μg(r=0.9991),0.0818~0.4091μg(r=0.991),0.0458~0.2291μg(r=0.9990),对照品线性关系良好,各对照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4%、98.29%、97.41%、98.01%、98.34%、96.73%。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射干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以活性成分芒果苷(mangiferin)作为质控指标,用RP-HPLC法对7个野生或栽培的射干、1个射干的茎叶和3个射干的代用品,共11个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说明:射干中的芒果含量明显高于其代用品:川射干(鸢尾Iris tectrnum)和白射干(野鸢尾I.dichotoma)。不同产地的射干也有一定的含量差异(P〈0.05)。本法快速简便,测定数据可作为射干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复方积雪草颗粒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HPLC法测定积雪草苷、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 乙醇浓度、溶媒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积雪草苷、黄芪甲苷提取率均有显著影响。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10倍量50%乙醇,提取2次,每次3h。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确定八珍益母软胶囊的制备工艺和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对稀释剂、助悬剂、湿润剂等的考察确定软胶囊处方及制备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制备工艺稳定,芍药苷可以用HPLC法测定含量,芍药苷在0.1081~1.729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RSD为0.66%。结论:制备工艺合理、稳定,操作简单,可适用于大生产,高效液相色谱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木蝴蝶配方颗粒中木蝴蝶苷B和黄芩苷的质量分数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Venusil ASB C18(4.6 mm×250 mm,5μm)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3%(体积分数)H3PO4,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木蝴蝶苷B的线性范围为0.0627~1.2540μg,r=0.9995;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0431~0.8612μg,r=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101.9%。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高,可作为木蝴蝶配方颗粒中木蝴蝶苷B和黄芩苷的测定方法,可用于木蝴蝶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五磨饮合四逆散配方颗粒和传统合煎剂进行定性定量比较.方法 采用薄层层析(TLC)进行定性比较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TLC结果显示,配方颗粒与合煎剂的化学成分种类相似,但合煎剂的斑点比配方颗粒的斑点更明显;HPLC研究表明,芍药苷在0.035 5~0.426 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9%,RSD=1.07%(n=5),配方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约为合煎剂的95%.结论 传统合煎荆与配方颗粒两者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芍药苷含量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骨力颗粒和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测定骨力颗粒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选取淫羊藿等9种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备骨力颗粒,采用HPLC法测定骨力颗粒中淫羊藿苷的含量。色谱柱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为270nm。HPLC法测定骨力颗粒中淫羊藿苷含量的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结果骨力颗粒中淫羊藿苷在0.2~2.2μg范围内呈线性,r=0.9998。精密度试验RSD为0.9%,稳定性试验RSD为1.3%,平均回收率为98.35%。结论骨力颗粒制备工艺简单,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7.
中药射干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药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根茎80%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利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应用MS、NMR等光谱方法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射干根茎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鸢尾苷(tectoridin,Ⅰ),香草乙酮(acetovanillone,Ⅱ),对羟基苯乙酮(4-hydroxy-acetophenone,Ⅲ),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Ⅳ),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Ⅴ),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5,7,4′-trihydroxyl-3′,5′-dimethoxyflavone,Ⅵ),木犀草素(luteolin,Ⅶ),芹菜素(apigenin,Ⅷ),5,7,4′-三羟基二氢黄酮(5,7,4′-trihydroxyflavanones,Ⅸ),异鼠李素(isorhamnetin,Ⅹ)。结论化合物Ⅵ、Ⅶ、Ⅷ、Ⅸ为首次从射干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筛选参贝颗粒君药 (南沙参 ,浙贝母 ,射干 )的最佳醇提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 ,以固形物和 80 %乙醇浸出物为评价指标 ,优选参贝颗粒君药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顺序为 :提取次数 (C) >乙醇浓度 (A) >加乙醇量 (B) >提取时间 (D) ,进而确定了参贝颗粒君药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3 B1C3 D2 。结论 :采用该提取工艺可较全面提取出参贝颗粒君药的有效成份 ,保证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强肝益肾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浸膏得率,和芍药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提取工艺。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最佳工艺为A2B2 C3,即加8倍量水,提取3次,提取时间为1.5 h。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稳定和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芒果止咳合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提取法制备芒果止咳合剂;以化学法和薄层色谱(TLC)法鉴别芒果苷;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芒果苷的含量。结果:化学法和TLC能清晰地鉴别芒果苷;芒果苷进样量在4~1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加样回收率为96.78%(RSD=2。00%)。结论:本制剂制备方法简便,稳定性良好。TLC法专属性强,HPLC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芒果止咳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