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补肾解毒活血方与益气补血方预防环磷酰胺(CTX)引起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配伍提供依据.方法:清洁级昆明种小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肾解毒活血组和益气补血组,中药组分别给予25.55,17.47 g?kg-1 ?d-1中药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灌胃1次,连续给药10d,第8天时采用腹腔注入环磷酰胺(100 mg?kg-1?d-1),连续造模3d.各组随机抽取10只,在第7天(造模前1d)及造模完成后的第1,3,5,7,10天做外周血象检测,剩余10只于造模后第1天进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BMNC)、粒系、红系造血祖细胞(CFU-GM,CFU-E和BFU-E)集落形成单位、细胞凋亡检测及血清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检测.结果:各组小鼠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分别于造模后第1天和第5天降至最低,并分别于第5天和第10天基本恢复至正常,但益气补血组下降程度较模型组轻(P<0.01),而补肾解毒活血组恢复明显早于模型组和益气补血组(P<0.05);造模后模型组BMNC,CFU-GM及BFU-E显著下降(P<0.01),且两中药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其中BFU-E以补肾解毒活血组为优(P<0.05);造模后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约是正常组的14.7倍,两中药组骨髓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造模后GM-CSF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但两中药组GM-CSF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各组血清EPO水平较正常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预防给予益气补血药或补肾活血解毒药均可以加快化疗后骨髓抑制白细胞的恢复,尤以益气补血方为优;益气补血方减轻血小板下降程度更好,补肾活血解毒方促使血小板恢复更佳.预防给予两组中药均可减轻小鼠环磷酰胺造成的BMNC和CFU-GM下降程度,从而有利于白细胞的恢复;两组中药不是通过提高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而是通过减轻环磷酰胺造成的BFU-E的减少,达到保护红系造血的效果,以补肾解毒活血方为优.预防应用补肾解毒活血药与益气补血药可以明显降低环磷酰胺引起的骨髓细胞凋亡,似以益气补血组为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肾解毒活血法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每组各20只,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d),连续3天;造模完成后次日起,中药治疗组给予补肾解毒活血中药浓煎液灌胃,0.36g/(kg·d),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连续10天。各组随机抽取10只,于造模前1天及造模后第1、3、5、7、10、14天检测小鼠外周血象;其余10只于造模后第11天,颈椎脱臼处死,检测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和骨髓有核细胞(Bone Marrow Nucleated Cell,BMNC)的情况。结果外周血白细胞,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均在造模后第1天降到最低点,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均在第3天开始回升,中药治疗组在第5天恢复正常且保持稳定,而模型组在第7天出现异常性增高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外周血血小板,模型组在模后第5天降到最低然后回升至第10天恢复正常,而中药治疗组自第3天即开始回升,第7天时即与空白对照组持平,其最低值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造模后第11天检测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GM)、定向体外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红细胞爆裂型集落生成单位(BFU-E)和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BMNC),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中药治疗组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补肾解毒活血法治疗骨髓抑制可通过增加骨髓造血祖细胞数量,从而促进环磷酰胺致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的稳定恢复。  相似文献   

3.
益髓生血灵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中药益髓生血灵对小鼠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刺激作用 ,以探讨其治疗 β地中海贫血的疗效机理。方法 :以益髓生血灵 1 .9、3 .8和 7.6g· kg· d- 13个剂量分别给小鼠灌胃 ,并分别以生理盐水、环磷酰胺和生血丸对照组 ,1 0天后应用半固体琼脂克隆形成法及微量甲基纤维素法 ,研究小鼠骨髓粒单系祖细胞( CFU-GM)和早期红系祖细胞 ( BFU-E)和晚期红系祖细胞 ( CFU-E)的生长情况。结果 :益髓生血灵灌胃的 3个剂量组的小鼠骨髓 CFU-GM、BFU-E和 CFU-E集落数都明显增多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CFU-GM和 CFU-E集落数的增多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1 ) ,1 .9g· kg· d- 1和 3 .8g· kg· d- 1剂量组的 BFU-E集落数增多也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和 P<0 .0 1 )。结论 :益髓生血灵对小鼠骨髓 GM-CFU、 BFU-E和 CFU-E均有促进增殖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脊髓生血灵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益髓生血灵对小鼠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刺激作用,以探讨其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疗效机理.方法以益髓生血灵1.9、3.8和7.6g*kg*d-1 3个剂量分别给小鼠灌胃,并分别以生理盐水、环磷酰胺和生血丸对照组,10天后应用半固体琼脂克隆形成法及微量甲基纤维素法,研究小鼠骨髓粒单系祖细胞(CFU-GM)和早期红系祖细胞(BFU-E)和晚期红系祖细胞(CFU-E)的生长情况.结果益髓生血灵灌胃的3个剂量组的小鼠骨髓CFU-GM、BFU-E和CFU-E集落数都明显增多,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CFU-GM和CFU-E集落数的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1),1.9g*kg*d-1和3.8g*kg*d-1剂量组的BFU-E集落数增多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益髓生血灵对小鼠骨髓GM-CFU、BFU-E和CFU-E均有促进增殖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葛志红  梁毅  伍耀衡 《新中医》2003,35(9):73-74
目的:研究沙棘汁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骨髓造血祖细胞体外增殖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介导法制作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采集其骨髓有核细胞进行培养。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沙棘汁组、四物汤组,比较观察各组小鼠骨髓细胞体外培养红系祖细胞(CFU-E、BFU-E)、粒单系祖细胞(CFU-GM)集落的形成水平。结果:除正常组外,各组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的CFU-E、BFU-E、CFU-GM集落形成均有显著下降;而沙棘汁组则可促进骨髓细胞的增殖,但与正常组比较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结论:沙棘汁可以促进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CFU-E、BFU-E、CFU-GM集落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补肾活血法与益气补血法对环磷酰胺(CTX)所致骨髓抑制小鼠血清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及骨髓基质细胞(BMSC)生长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ICR小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肾活血组、益气补血组、补肾活血加益气补血(中药联合)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21 d,给药第8天采用腹腔注射CTX 100 mg/(kg·d),连续3d,制成骨髓抑制小鼠模型。于造模后第3天、第7天检测血清中的IL-6,同时提取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别培养14 d后进行观察。结果造模后第3天,模型组及各中药组小鼠血清中的IL-6含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多(P均0.01),但3个中药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尤以中药联合组明显(P0.05或0.01),补肾活血组次之(P0.01)。造模后第7天,模型组与中药组IL-6下降,但模型组与补肾活血组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益气补血组和中药联合组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造模后第3天骨髓细胞经培养14 d后,模型组贴壁细胞数量减少,梭形成纤维细胞比例降低,细胞融合差;而各中药组骨髓基质细胞较模型组生长良好,胞体较大,突起丰富,且能形成少量集落,以中药联合组最佳。造模后第7天骨髓细胞经培养14 d后,各中药组贴壁细胞数量及成纤维细胞集落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补肾活血法与益气补血法对骨髓抑制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坏死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对血清IL-6分泌水平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使其水平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既有利于造血微环境的稳定,又可促进造血的恢复,且益气补血法优于补肾活血法,两法联合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精元康胶囊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利可君片组、贞芪扶正胶囊组、精元康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等7组。用环磷酰胺(CTX)建立骨髓抑制的小鼠模型。前3 d每日上午ip CTX 100 mg.kg-1(正常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下午ig不同药物。3 d后,仅在下午ig不同药物。应用体内扩散盒植入的方法进行培养3系造血祖细胞,在奥林巴斯光镜下计数3系造血祖细胞集落数。结果:小鼠在注射CTX造模后,3系集落数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5);精元康胶囊各剂量组均能提升骨髓抑制小鼠3系祖细胞(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BFU-E、巨核系造血祖细胞CFU-Meg)集落产率(P<0.05),而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中高剂量组对3系集落的提升作用最明显(P<0.05)。对CFU-E产率的影响,利可君片组、精元康胶囊中剂量组、贞芪扶正胶囊组均与精元康胶囊低剂量组有明显差异(P<0.05),但3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对BFU-E的影响,精元康胶囊高剂量组优于其他药物组,其他各组间无明显差异;从CFU-GM的产率比较可知,利可君片组低于精元康胶囊高剂量组,但优于其他各组。精元康胶囊中剂量组和贞芪扶正胶囊组效果优于精元康胶囊低剂量组(P<0.05),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明显。各药物组对CFU-Meg产率的影响,以精元康高剂量组集落产率最高,利可君片组次之,与其他各药物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精元康胶囊可增加3系造血祖细胞集落数,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补肾活血法与益气补血法对环磷酰胺(CTX)所致骨髓抑制小鼠血清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及骨髓基质细胞(BMSC)生长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ICR小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肾活血组、益气补血组、补肾活血加益气补血(中药联合)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21d,给药第8天采用腹腔注射CTX100rag/(kg·d),连续3d,制成骨髓抑制小鼠模型。于造模后第3天、第7天检测血清中的IL-6,同时提取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别培养14d后进行观察。结果造模后第3天,模型组及各中药组小鼠血清中的IL-6含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多(P均〈0.01),但3个中药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尤以中药联合组明显(P〈0.05或0.01),补肾活血组次之(P〈0.01)。造模后第7天,模型组与中药组IL-6下降,但模型组与补肾活血组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益气补血组和中药联合组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造模后第3天骨髓细胞经培养14d后,模型组贴壁细胞数量减少,梭形成纤维细胞比例降低,细胞融合差;而各中药组骨髓基质细胞较模型组生长良好,胞体较大,突起丰富,且能形成少量集落,以中药联合组最佳。造模后第7天骨髓细胞经培养14d后,各中药组贴壁细胞数量及成纤维细胞集落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补肾活血法与益气补血法对骨髓抑制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坏死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对血清IL-6分泌水平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使其水平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既有利于造血微环境的稳定,又可促进造血的恢复,且益气补血法优于补肾活血法,两法联合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方治疗免疫介导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免疫介导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方的疗效,并从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和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功能,造血调控因子等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中药补肾活血方可改善免疫介导型再障小鼠的外周血象,增加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延长其生存期,促进红系造血祖细胞 CFU-E、BFU-E 的增殖、分化,调节 T 细胞亚群,抑制 Ts 的活性,促进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泌,抑制造血负调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活性。结论中药补肾活血方通过促进 CFU-E、BFU-E的增殖、分化以及调节细胞免疫功能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鸡血藤活性成分SS8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研究鸡血藤单体成分SS8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CFU-GM,CFU-E,BFU-E,CFU-Meg)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通过对长期接受SS8治疗后的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的培养,观察SS8对CFU-GM,CFU-E,BFU-E,CFU-Meg生长的作用。结果:SS8可显著刺激骨髓抑制小鼠CFU-GM,CFU-E,BFU-E,CFU-Meg生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随时间延长、剂量增加,刺激作用逐渐加强。结论:SS8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的增殖有明显刺激作用,且有时间、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人参对造血祖细胞的作用,应用红系祖细胞(BFU-E、CFU-E)和粒单系祖细胞(CFU-GM)体外培养技术,观察人参总皂甙(TSPG)对正常人和2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的祖细胞刺激增殖作用,并与甲基睾丸素(甲睾)相比较。TSPG在20μg/ml浓度时,可使正常BFU-E、CFU-E和CFU-GM产率分别提高37.8±2.9%、31.4±2.9%和33.4±4.0%。去除红细胞生成素,TSPG亦具有直接刺激红系祖细胞增殖作用,而甲睾对CFM-GM无作用。29例再障中雄激素反应型14例(48.1%),均同时呈现对人参的敏感性(集落数增加30%以上)。而免疫介导型及干细胞缺少型中人参的作用均不能表达。提示TSPG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红细胞生成素等造血生长因子的活性间接地促进骨髓造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氧化应激损伤为切入点探讨益气活血方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尼莫地平组(20 mg·kg~(-1)),益气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2. 916,1. 458,0. 729 g·kg~(-1)),连续灌胃14 d后,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建立急性脑缺血损伤模型,透射电镜观察突触超微结构,生化法检测脑匀浆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酶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测定大鼠缺血区脑皮层血红素氧化酶-1(HO-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和m RNA表达。结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益气活血方对脑缺血损伤程度有明显改善作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匀浆MDA水平显著上升,T-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P 0. 01),LDH,Na+-K~+-ATP酶,Ca~(2+)-Mg~(2+)-ATP酶及ATP酶的活性均明显降低(P 0. 05,P 0. 01),脑组织中HO-1,Nrf2蛋白含量以及HO-1,Nrf2 m RNA表达显著降低(P 0. 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中、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升高T-SOD,GSH-Px的水平(P 0. 05,P 0. 01);益气活血方高剂量组可显著增加LDH,Na+-K+-ATP酶,Ca~(2+)-Mg~(2+)-ATP酶和总ATP酶活性(P 0. 05,P 0. 01),益气活血方中、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HO-1,Nrf2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 0. 05,P 0. 01),益气活血方高剂量组HO-1,Nrf2 m RNA表达明显升高(P 0. 05,P 0. 01)。结论:益气活血方可能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水平实现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去卵巢大鼠松质骨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去卵巢大鼠股骨下段松质骨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84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补肾健脾活血方大、小剂量组共7组。采用卵巢切除的方法进行动物造模,灌胃治疗90天后取股骨下段松质骨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补肾健脾活血方能明显改善骨胶原的排列,减少断裂的骨胶原,且大剂量组的作用明显优越于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和小剂量组。结论:补肾健脾活血方能减少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改善松质骨的超微结构,从而具有增加骨强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化浊解毒方对浊毒内蕴型反流性食管炎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化浊解毒方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大鼠外,其余大鼠采用"不全幽门结孔+贲门肌切开术"制备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造模后对照组和模型组蒸馏水ig;奥美拉唑组按3.6 mg·kg-1剂量给予奥美拉唑溶液ig;化浊解毒方组按12.5 g·kg-1剂量ig。8周后观察大鼠食管黏膜的组织病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结果:奥美拉唑组和化浊解毒方组均能改善食管黏膜病理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浊解毒方组可升高GAS,MTL含量,降低VI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可能是通过升高血清GAS,MTL含量,降低VIP含量,对反流性食管炎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解毒益气活血方对体外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解毒益气活血方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的影响。结果:解毒益气活血方在10%~20%浓度范围内,具有抑制血管内皮增殖作用(内皮存活率在63.8%~58.5%),且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解毒益气活血方(10%~20%)在体外具有抑制血管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糖尿病大鼠基于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对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综合调节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和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丹蛭降糖胶囊高、中、低剂量组(1.08,0.72,0.54 g·kg-1·d-1),盐酸吡格列酮胶囊组(10 mg·kg-1·d-1),丹蛭降糖胶囊+盐酸吡格列酮胶囊结合组(1.08 g·kg-1·d-1+10 mg·kg-1·d-1)。大鼠造模成功后分别按相应剂量药物ig给予,每日1次,连续8周,后腹主动脉采集血液样本和腹主动脉进行相关检测,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p38MAPK,上游MAPK激酶3/6(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se3/6,MKK3/6),下游核转录因子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 AMP response element-bingding protein,CREB1)以及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1,MKP-1)信号蛋白在内皮细胞的蛋白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PCR)方法测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细胞抵抗素在血管内皮中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38MAPK,MKK3/6,CREB1蛋白及MCP-1,血管内皮细胞抵抗素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MK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各给药组p38MAPK,MKK3/6,CREB1蛋白及MCP-1,血管内皮细胞抵抗素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MK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通过调节糖尿病大鼠血管p38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从而达到降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