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建立蒙药肋柱花四味汤散中栀子苷和獐牙菜苦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甲醇-0.1%磷酸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1.0mL· min-1;检测波长238 nm;柱温25℃.结果:栀子苷和獐牙菜苦苷分别在0.132 5 ~0.795 0μg,0.63750~3.8250 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栀子苷和獐牙菜苦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99.66%,RSD为1.1%,1.3%(n=6).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分离度好,可用于蒙药肋柱花四味汤散中栀子苷和獐牙菜苦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蒙药肋柱花中獐牙菜苦苷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獐牙菜苦苷作为指标性成分,采用HPLC法和正交试验来验证獐牙菜苦苷的最佳提取工艺,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设计L9 (34)正交试验,确定肋柱花中獐牙菜苦苷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肋柱花中獐牙菜苦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提取浓度60%,料液比1∶10,回流提取1次,每次提取2 h。结论:优化得到的肋柱花獐牙菜苦苷提取工艺参数合理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血清药物化学方法,追踪观察单味药、药对及全方中入血指标性化学成分栀子苷在急性肝损伤大鼠体内的动态变化,揭示栀子单味药在地格达-4味汤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初步探讨地格达-4味汤保肝效应的有效成分。方法:色谱条件:Dima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22:78);流速:1 m L·min-1;柱温:30℃;波长:238nm;选择急性肝损伤大鼠为研究对象,地格达-4味汤、栀子加肋柱花药对及栀子单味药为示例药物观察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中栀子苷含量变化。结果:栀子与肋柱花药对相应时间点血中栀子苷含量均高于单味栀子和全方;地格达-4味汤全方相应时间点血中栀子苷含量均低于单味栀子及药对。结论:经方法学考察,本试验方法简单、易行,实验结果可靠,可用于含栀子苷血清的测定;栀子与肋柱花组合产生了增强栀子苷含量的作用而栀子与肋柱花、瞿麦、胡黄连组合产生了消弱栀子苷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肋柱花、扁蕾和尖叶假龙胆分别为龙胆科肋柱花属、扁蕾属和假龙胆属植物,三者均可作为地格达类蒙药广泛用于肝胆等疾病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该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内蒙古地区3种蒙药材中獐牙菜苦苷和当药黄素进行初步比较研究,旨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文中所采用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A)和水(B)梯度洗脱,流速1.5 mL·min-1,柱温25 ℃,检测波长237 nm。结果显示3种蒙药中均含有獐牙菜苦苷和当药黄素,其含量与植物种类和产地关系密切。不同产地肋柱花中獐牙菜苦苷质量分数为1.73% ~ 2.72%,当药黄素质量分数为0.43% ~ 0.96%;阿拉善左旗产扁蕾中獐牙菜苦苷的质量分数为0.38%;其他产地扁蕾及尖叶假龙胆中獐牙菜苦苷和当药黄素均为定性检出。因此,从肋柱花等3种蒙药中獐牙菜苦苷、当药黄素的初步测定结果分析,三者化学成分因种类和产地不同而差异较大,临床用药需按疾病种类不同仔细斟酌,不宜盲目混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蒙药肋柱花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肋柱花中獐牙菜苦苷和木犀草素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对肋柱花中獐牙菜苦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3种不同展开系统中肋柱花中獐芽菜苦苷和木犀草素均能检出清晰的薄层斑点;獐芽菜苦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0.92%(n=6)。结论:本研究方法操作简便、可行可靠,重现性好,专属性强,用于肋柱花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HPLC测定肋柱花中獐牙菜苦苷和当药黄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肋柱花中獐牙菜苦苷和当药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肋柱花中獐牙菜苦苷和当药黄素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4.6rm ×250mm,5μm),流动相为水(A)和甲醇(B)梯度洗脱,流速1.5 mL.rin-,柱温25℃,检测波长237 nm.结果:獐牙菜苦苷对照品在0.27 ~ 5.40 mg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加样回收率为98.49%、RSD 1.06% (n =9);当药黄素对照品在0.165~3.3 mg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加样回收率为97.35%、RSD 1.45% (n=9).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肋柱花中獐牙菜苦苷和当药黄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蒙药肋柱花水提物抗四氯化碳(CCl_4)致大鼠肝星形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明确肋柱花水提物抗急性肝损伤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在Hela细胞株上进行细胞毒性实验,确定药物的最大安全浓度;以CCl_4致体外肝细胞(HSC-T6)损伤模型,观察含肋柱花血清、肋柱花水提物、獐牙菜苦苷等对损伤的HSC-T6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体外MTT实验结果表明,含肋柱花血清20%、肋柱花水提物0.13μg·μL~(-1)、獐牙菜苦苷0.40μg·μL~(-1)浓度时对Hela细胞的正常生长无明显影响,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Hela细胞的增殖活力有所下降、抑制作用增强。同时在安全浓度下部分实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CCl_4所致HSC-T6细胞损伤作用。细胞培养液中的AST或ALT含量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胶原-1(Col-l)或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部分实验药物的作用下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肋柱花抗急性肝损伤的药效物质基础除了獐牙菜苦苷主要移行成分与其他体内移行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8.
蒙药地格达-4味汤是蒙古族最经典的处方之一,由肋柱花、胡黄连、栀子、瞿麦4味药组合而成,具有清“协日”、凉血、调糟归精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血热相搏、肝胆热症、咽喉肿痛、口渴烦燥等多种病症。文章概括地格达-4味汤及其单药的国内外文献,对地格达-4味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剂型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该方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1种用于测定青叶胆及习用品药材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芒果苷和红白金花内酯含量的HPLC方法,并研究5种成分在青叶胆及习用品药材中的分布.方法:Thermo BDS Hyper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0.1%磷酸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7~ 1.0 mL·min-1,柱温32℃,检测波长为250,260,225 nm.结果:5种成分的分离度良好,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r=0.999 7 ~ 0.999 9,平均回收率97.03% ~ 102.7%,RSD为1.8% ~6.2%.对8种30份青叶胆测定结果显示8个青叶胆品种中5种成分的有无及含量存在差异;弥勒獐牙菜、丽江獐牙菜等獐牙菜苦苷含量高达34.47~118.05 mg·g-1;西南獐牙菜中龙胆苦苷含量最高,紫红獐牙菜中獐牙菜苷的含量较高;根据獐牙菜苦苷及龙胆苦苷与獐牙菜苷含量之和的比较可以鉴别小青叶胆和大青叶胆;根据龙胆苦苷与5成分总和的比值可以区别西南獐牙菜.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青叶胆类药材的鉴定及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当药中獐牙菜苦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纯化当药中獐牙莱苦苷的大孔吸附树脂的类型及工艺条件。方法以当药为原料,以当药中獐牙菜苦苷为指标,考察8种不同类型的大孔吸附树脂的纯化效果。结果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獐牙菜苦苷的纯化效果较好,其动态饱和吸附量为70.48mg/g,依次用蒸馏水2BV、30%乙醇4BV洗脱,收集30%乙醇洗脱液,喷雾干燥,干粉样品中獐牙莱苦苷的含量为52.29%。结论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獐牙菜苦苷纯化效果较好,适合于当药中环烯醚萜类成分獐牙菜苦苷的富集纯化,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1.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肋柱花中獐芽菜苦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4个不同产地肋柱花药材中獐芽菜苦苷的含量,为临床药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獐芽菜苦苷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肋柱花药材中獐芽菜苦苷的含量相差悬殊,从高到低依次为锡林浩特市乌珠穆沁旗、赤峰市赛罕林场、锡林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通辽市扎旗罕山自然保护区。结论:不同产地的肋柱花药材中獐芽菜苦苷的含量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杨卿  马睿婷  乔俊缠 《光明中医》2011,26(2):236-237
目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肋柱花四味汤散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05mol·L-1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节pH至3)(30:7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46nm;柱温25℃.结果 盐酸小檗碱在0.03914-0.391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泽泻调脂颗粒调节高脂血症大鼠TG最佳剂量配伍比例。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对泽泻调脂颗粒进行拆方研究,探讨泽泻调脂颗粒治疗高脂血症的最佳配伍比例。结果:泽泻调脂颗粒在降低TG方面,君、臣、佐三因素之比为17.5:7:1时药效最佳。结论:泽泻调脂颗粒中君、臣两药中含有泽泻汤的配伍关系在泽泻调脂颗粒降低TC作用方面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方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多发性梗死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补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脑复康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8周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修订的长谷川智力量表(HDS)、韦氏记忆量表(WMS)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定智能,观察治疗前后安全性、中医证候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P0.01),中医证候及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补气活血方,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安全有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选择8种含有地格达类蒙药原料药材的蒙成药为对象,首先对基原植物肋柱花和苦地丁样品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其总DNA,使用psbA-trnH片段进行扩增、测序,与GenBank下载的8种蒙成药中其他原料药材psbA-trnH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后根据其变异位点设计特异性鉴别引物。同时对8种蒙成药进行总DNA的提取,并使用DNA纯化试剂盒进行纯化,通过PCR反应对叶绿体rbcL序列进行扩增,再分别选择肋柱花和苦地丁鉴别引物进行扩增,并将扩增后的产物进行测序。所得序列校正、比对后,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地格达-4汤、地格达-8散、地格达-4散中均含有原料药材肋柱花,苦地丁特异鉴别引物扩增分析可以鉴定出利胆八味散、伊赫哈日-12和阿嘎日-35中含有苦地丁。该研究结果说明,位点特异PCR方法用于鉴定蒙成药中原料药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我院实行处方点评前后门诊处方进行分析,比较合格率的变化,分析我院不合格处方存在的问题,评价其使用合理性,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实行处方点评前、实行处方点评期间及实行处方点评后门诊西药处方,按《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规定的项目和方法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实行处方点评前处方合格率83%,实行处方点评后处方合格率96%;不合格处方数较多,占总处方数的10.44%。结论:处方点评大大提高了门诊处方合格率,医院处方在形式上已基本合格,但仍存在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需采取相应对策以减少此类问题发生。不合格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医生的注意,同时临床医生与药师需共同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茵陈蒿汤利胆退黄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茵陈蒿汤是治疗阳黄证的效方之一,由茵陈、栀子、大黄3味药物组成。主要介绍茵陈蒿汤中产生利胆退黄作用的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和总结,综述了茵陈蒿汤的化学成分及其利胆退黄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茵陈蒿汤复方利胆退黄的作用并非单味药材的物质成分的简单的叠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内蒙古野生炙甘草单味药、药对、复方为研究载体,测定甘草中4种药效组分含量,探索药效组分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单味药、药对配伍、复方配伍组分-液相色谱综合分析法。结果:药效组分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异甘草苷在单味药(内蒙古野生炙甘草)中含量为(12.14±0.31),(3.25±0.19),(38.75±1.77),(1.4±0.25);在药对(炙甘草-人参)中含量为(2.87±0.04),(0.74±0.02),(6.42±0.18),(0.37±0.03);在药对(炙甘草-白术)中含量为(5.99±0.01),(2.16±0.09),(22.4±1.8),(0.77±0.02):在复方(四君子汤)中含量为(2.99±0.03),(0.81±0.04),(10.05±0.31),(0.32±0.03)。结论:甘草中4中药效组分在单味药、药对、复方中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为进一步完善甘草药材质量的制定提供新思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栀子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各干燥品中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Ⅰ的含量,以其为指标,对4种不同干燥方法进行考察。结果:采用烘干、真空干燥、微波干燥、晒干后栀子中栀子苷含量分别为5.49%、6.05%、4.36%、2.45%;绿原酸含量分别为0.0307%、0.0444%、0.0232%、0.00884%;西红花苷Ⅰ的含量分别为0.923%、1.23%、0.635%、0.507%。结论:4种干燥方法加工的栀子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50℃真空干燥方法最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两位具有普遍代表性的两为大夫处方习惯用量的分析,探讨了中药大剂量一临床应用多以峻剂取胜,现代临床报道及有关总结已广泛证实了这一点;同时认为药物的超《中国药典》大剂量应用,临床毒副作用增加。但由于传统的中药药性理论及方剂用量,原则上很少论及规范的标准,更多的是强调法度、组方结构、配伍方法、方制大小等,如君、臣、佐、使、大、小、缓、急、偶、复等组方原则。提出当今部分处方则组方法度不明,不讲究药物间的配伍,更多是按功效组方。因此,药味增加,处方混杂,而由此引起的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这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一直未能引起中医药界的足够重视,对此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造成对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安全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希望通过更多的研究,科学准确的,规范的应用中药,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