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如何开展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针对围绝经期女性的生理特点及心理特点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女性思想认识、保健知识储备,使之以平和的心态正确面对绝经期出现的各种不适与问题,同时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以转移注意力,拓展视野,此外,围绝经期的女性要定期进行妇科健康体检,对疾病及早发现及早防治。结果接受健康教育的围绝经期女性能顺利度过围绝经期,并保持良好的心态。结论了解与掌握围绝经期女性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应用具备科学性的健康教育及方式,能保证围绝经期女性安全且心情愉悦地度过围绝经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女性在围绝经期对相关知识了解的情况,对本地区202名处于围绝经期的女性的有关围绝经期的知识需求、来源及影响因素进行一次调查。方法:采用问卷式统一讲解单独作答对围绝经期女性进行一次现况调查,所得数据经SPSS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有74.26%渴求围绝经期保健知识,围绝经期的HRT知识的需求26.74%,其他方面需求仅占0.49%,认为不欠缺6.43%。相关知识来源主要来源于报刊杂志;其次是医务人员;影响这些主要有文化程度,减压方式、群体活动等。结论:处于围绝经期的绝大多数妇女均有对保健知识需求的渴望,知识的来源主要途径是报刊杂志,影响围绝经期知识掌握的程度与围绝经期症状无关,围绝期知识来源与文化程度和是否参加群体活动、减压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妇女承受的生理、心理、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致使部分女性提早进入围绝经期,出现较为严重的围绝经期焦虑症。围绝经期焦虑症患病率较高,诊断率和治疗率均很低,临床更易误诊为器质性疾病,严重影响妇女的家庭生活和工作。因此,大力发展社区心理治疗,主动与区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形成心理疾病防控网络,可更好地提高妇女在围绝经期的社会功能,促进社区妇女健康,推动社区围绝经期焦虑症心理治疗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症状与女性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的发生是否与女性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垂体催乳索(PRL)、孕酮(P)、睾酮(T)水平的紊乱有关,以便及早作出诊断,并寻找围绝经期妇女身心保健的有效对策。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抑郁状态问卷(DSI)对年龄在45~55周岁的妇女进行健康调查及抑郁症状的评估,采用放免测定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组妇女、围绝经期正常对照组及生育年龄正常对照组妇女各60例进行血清E2、FSH、LH、PRL、P、T水平测定。结粜两组围绝经期妇女血清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围绝经期抑郁症状妇女血清E2水平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SH、LH在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组显著增高(P〈0.01),血清FSH、LH在围绝经期正常对照组及生育年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绝经期FSH/LH比值均大于1,P在围绝经期各组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两组围绝经期妇女PRL和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的发生与雌二醇的减少、FSH、LH升高及性腺轴调节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5.
基层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认知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分析了基层社会、家庭及个人对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的认知状况,结果表明:基层社会、家庭及个人对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的认知状况很差,集中表现在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和围绝经期抑郁症状二者的理解混乱上,即:把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理解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一部分,同时把围绝经期综合征理解为围绝经期妇女的正常生理现象;基层对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的认知状况很差还表现在对出现围绝经期抑郁症状妇女不理解、不关心、不重视,基层对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伴抑郁症状的妇女常冠以"围绝经期"、"老更"等带嘲讽意味的字眼。基层社会对围绝期妇女出现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和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的认知度低、重视度不够,态度差是导致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病率高、自杀率高、就诊治疗率极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一年内的时期。此期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逐渐减少,因而约有2/8的妇女不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整达到新的平衡而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有1~10年,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重视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本文通过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生殖健康调查,为开展围绝经期保健提供依据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后取环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服用米非司酮是否可以减少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后妇女取环难度,提高成功率。方法:对于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后妇女分别在取环前连续服用2d米非司酮,第3天返院取环。结果:服用米非司酮,30例围绝经期组常规操作下取环成功率86.3%,30例绝经后1年以上组常规操作下取环成功率80.3%,与相应不用药组的成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后取环可改善宫颈条件,减少取环难度,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围绝经期是指接近绝经期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一年内的期间,即绝经过度期至绝经后1年。围绝经期不单纯是生理问题,而是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综合问题。我院妇科门诊对126例妇女进行复查,以证实对妇女围绝经期进行卫生宣教及心理疏导有重要的保健意义,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妇宁康片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于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就诊于大连市友谊医院妇科门诊因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者,同时该患者拒绝进行激素替代疗法或有激素的禁忌证或相对禁忌证,按实验分组的方法随机分成两组,A组予以口服妇宁康片药物治疗,B组非激素治疗予以对症治疗的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分别于1个月、2个月、1年随诊,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减轻时间、症状好转程度,以及再次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各种临床症状的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症状A组治愈率显著高于非激素治疗的观察组(B组)以及再次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各种临床症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激素治疗的观察组。结论:对于患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采用妇宁康片治疗后能够有效治疗、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各种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通过用药后定期随访,患者均能渡过围绝经期。  相似文献   

10.
黄文娟  赵舒 《中国乡村医药》2007,14(7):46-46,49
雌激素替代疗法(HRT)较多应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但当外源性雌激素停用时又会再度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为了使患者平稳过渡,我院采用自拟方加谷维素治疗HRT停止后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围绝经期性激素补充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绝经期是妇女生命中必经的生理过程,因遗传、环境、营养等因素的影响,围绝经期的表现存在个体差异。2/3的围绝经期妇女出现一系列性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一组征候群,称围绝经期综合征。笔者对216例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补充治疗的临床观察及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性激素补充疗法(HRT)能够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症状和生活质量,使其顺利度过围绝经期。  相似文献   

12.
围绝经期是以闭经3~12个月或频繁出现月经不规则开始,多发生在39~51岁,平均持续时间约为4年。围绝经期妇女因卵巢内分泌失调,会引起月经不规律,出现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围绝经期功血是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退所致的一系列退行性病理改变。围绝经期功血需迅速彻底止血,防止复发,调整月经周期,减少月经量,使患者顺利度过围绝经期[1]。早发现、早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改善女性围绝经期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梅州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确诊围绝经期功血患者28例,用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小剂量甲基睾丸素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检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观察月经及围绝经期症状。结果28例患者内膜均变薄,血红蛋白均不同程度提高,肝。肾功能均正常,用药期间均闭经,无明显绝经期症状。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小剂量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是一种较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Ophena     
美国QuatRx制药公司近日宣布,该公司研发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新药Ophena(ospemifene)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能够显著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的阴道干涩和性交困难症状。这两个在围绝经期妇女中最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围绝经期是妇女由生殖年龄向无生殖能力年龄的过渡,是女性卵巢功能衰退的标志,也是正常的生理周期,但是在这一时期内女性多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围绝经期综合征,严重影响了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和工作。为此,本文分析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特点及具体征状,探讨了围绝经期综合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绝经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退,生殖能力终止。围绝经期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围绝经期是人一生中的一个特殊生理阶段,此时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心理、生理各方面因素的干扰,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甚至诱发抑郁症的发生。但围绝经期抑郁症这一疾病常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绝大多数患者仍处于“不知晓”和“不治疗”状态,致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大受影响。近年来,笔者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检测了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6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 ,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多见于 30~ 5 0岁妇女 ,而且以围绝经期妇女多见。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但考虑到手术所致的创伤、相关并发症及心理障碍。近年来 ,保守治疗日益受到重视。目前 ,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主要包括期待治疗、内分泌治疗和介入治疗。1 围绝经期子宫肌瘤保守治疗的理论基础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是建立在围绝经期的生理特点 ,子宫肌瘤的病因学、解剖学特点基础之上的。1 1 围绝经期的生理特点 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日趋减少以致…  相似文献   

18.
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如无不适或脱落,大部分是在进入围绝经期后要求取器。本文通过对225例围绝经期妇女取器的调查,分析影响围绝经期妇女取器的因素,寻找困难取器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将于2011年下半年出版"围绝经期妇女内分泌与生殖力"的专题,内容包括围绝经期妇女的内分泌变化及诊疗,围绝经期妇女生育力和辅助生育药物及技术的选择、方案的安全性,围绝经期妇女雌激素的长期应用以及中药在围绝经期妇女的应用等。截稿日期:2011年7月31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围绝经期妇女的护理干预,以减轻围绝经期症状,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预防等护理干预。结果 55例围绝经期患者均能认识到绝经是女性正常生理过程,接受了医生的指导,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参与社会活动。结论应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事患者更年期症状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