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娜 《当代护士》2021,28(8):18-22
目的 调查精神科护士人文护理关怀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精神科护士人文护理关怀素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市、区(县)3所精神卫生专业临床精神科护士334名,利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主要因素.结果 334名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总分(199.17±7.23)分、关怀耐心(64.56±2.65)分、关怀勇气(64.74±2.39)分、关怀认知(69.87±2.86)分.在家庭、工作、个人因素中,是否为人父母、是否独生子女、婚姻、家庭关系、班次、职称、职务、科室、所在医院、聘用形式、学历、是否有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资格,人文关怀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8.53~43.93,P<0.05).接受精神科心理培训、护患沟通交流培训、护理职业礼仪培训与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r=0.288~0.433)均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精神科护士的年龄、职称是影响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及各维度的最主要因素;学历是影响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人文关怀勇气、人文关怀耐心的最主要因素;班次及有无心理咨询师资格是影响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勇气、人文关怀耐心的最主要因素;接受精神科护患沟通交流培训是影响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人文关怀认知、人文关怀勇气的最主要因素.结论 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除与其家庭、工作、个人情况有关外,还与是否接受再培训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应用人文关怀知识实施各项护理措施的体验与需求。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4月于上海市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工作的10名临床护士和3名基层管理者(护士长)以及2名院部管理者进行深度半结构式访谈,对所获资料进行类属分析整理,并提炼主题。结果护士实施人文关怀措施的主要体验及需求归纳为5个主题:①认识到临床人文关怀知识的重要价值;②精神科年轻护士缺乏科学解决问题的沟通能力;③人文关怀护理措施缺乏系统、深入;④对团结、友爱的工作环境与氛围的需求意愿;⑤对开展多途径人文关怀教育的需求意愿。结论精神科护士需要提升实施关怀护理的能力,管理者应深入了解其内心感受,提供其全面掌握与实施人文知识技能在职学习的良好途径,共创人文工作氛围,使得护患双方受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实施各项护理措施时应用人文关怀知识的体验、存在问题与需求。方法 2012年1-4月应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我院10名临床护士和3名基层管理者(护士长)以及2名院部管理者进行深度半结构式访谈,对所获资料进行类属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 护士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的主要体验及问题需求:①护士的人文综合素质仍待提高;②不同能级护士对人文关怀知识掌握和应用程度差异较大;③年轻护士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容易受多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自身情绪、患者病态思维与言行以及其家庭支持系统;④精神科管理人员认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成效与家属的文化素养和经济能力有较大联系;⑤护士的人文关怀理念在临床科室得到充实和体验;⑥护士希望通过网络教育途径加强人文关怀技能的学习。结论 精神科护士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需求与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医院管理者应深入了解护士的内心感受,共同创造人文工作氛围,制定全面的激励制度,提供护士全面掌握与实施人文知识技能在职学习的良好途径与晋升模式,促进人文精神在护理领域的进一步渗透,使得护患双方受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在我国护理行业内已基本达成共识[1]。21世纪医疗市场的竞争不仅是医疗技术、设备设施、收费价格等竞争,人们对医疗环境的人文关爱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在服务的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的理念和细节,才能使病人感受到高品质的护理。现将精神科人文  相似文献   

5.
对医生护士患者人文关怀认知程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医生、护士、患者对人文关怀的认知程度,比较三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选取某三甲医院的医生、护士、患者各100名,针对一般资料、人文关怀的实施和接受等情况进行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人文关怀实施方面,患者评价与医生、护士自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士的整体评价高于患者对医生的评价;医生自评与患者评价之间存在差异,医生自评结果高于患者对其评价结果。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人性化诊疗和护理,创建和谐的医患、护患环境。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的人文关怀行为和职业认同,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关怀评估问卷修订版(Modified CARE-Q)和职业认同量表,对49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行为的评分为(268.1±37.6)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士职业认同评分为(30.92±9.28)分,处于中等水平。护士人文关怀行为评分与其职业认同呈正相关(r=0.165,P=0.000)。结论:临床护士社会心理或情感维度的人文关怀行为仍然有待提高,通过加强护士的职业认同来改进护士的人文关怀护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实践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精神科病房中的实践与效果。方法营造良好的人文气氛,改善病房环境,开展优质服务,全面提高护士的人文素质与患者的沟通的能力,并将人文关怀体现在护理服务的每个细节上。结果强化了护士的爱心、责任心,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和投诉的发生,增加了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人文关怀在精神科的应用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宋涛  张冬红 《护理学报》2020,27(2):11-15
目的 为适应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的迫切人文需求,提高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本研究拟构建一款基于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叙事教育网络教学系统”,以期为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培养探寻新的途径。方法 运用参与式观察法、行为事件访谈法、文献调查法进行精神科护理人文关怀叙事素材收集与开发,依据叙事教学程序进行教学设计,依托互联网新兴技术进行系统网页制作,开发一套集精神科人文关怀叙事素材和叙事护理教学实施方案为一体的网络教学系统。结果 设计并开发出一款适用于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叙事教育网络教学系统。结论 该系统对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起到推进作用,对精神科人文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的现状。方法采用关怀能力量表( CAI)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147名精神科护士的关怀能力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7份,有效回收率为98%。本组精神科护士关怀能力总分为(180.99&#177;19.48)分,其中理解维度得分为(70.56&#177;9.37)分,鼓励维度得分为(54.99&#177;8.86)分,耐心维度得分为(55.44&#177;6.99)分;不同性别、职务、文化程度的护士关怀能力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关怀能力有待提高。精神科护士应注重自身人文关怀素养和沟通技巧的培养,提高关怀意识,将有助于改善对患者的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1.
特需病房护士核心能力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特需病房护士核心能力现状,为特需病房护士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某医院特需病房工作的100名护士进行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问卷调查。结果特需病房护士的核心能力总分为(178.9±25.29)分,属于中等偏高水平。不同职称、年龄及工作年限护士的核心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需病房护士尚需进一步提升护理核心能力的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制定护士准入、考核标准,在护士任用及制定培训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年资、职称等因素与护理核心能力的关系,科学的使用和培养人才,构建合理的护理人才梯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精神科及综合科病房护理人员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探寻有效干预对策,改善其睡眠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及EPQ和自编影响调查表,对500名护理人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精神科病房护理人员睡眠障碍发生率为70.06%,综合科病房护士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6.84%,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精神科病房护理人员的睡眠问题比较突出,应引起有关管理者的重视.建议从社会方面、医院方面、自身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病房护士不稳定的原因,提高病房护士素质和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82名病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离职意愿与护士的年龄、护龄、职称有显著相关性,离职原因依次为社会及医院管理、时间和工作量、工作环境、护理管理、护理专业本身及患者方面.结论 尊重病房护士,争取社会和医院的支持,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提高病房护士待遇,加强其自身修养,增加发展机会,加强护患沟通,密切护患关系,稳定病房护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CU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和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其相关性,以期为ICU管理人员采取措施提高护士关怀能力及职业认同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和护士职业认同感量表对天津市7所医院共218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178.06±30.98)分,认知(71.56±13.92)分、耐心(54.54±9.82)分、勇气(51.96±13.37)分各维度均低于国外常模;职业认同感总分为(106.16±22.29)分,处于中等水平。ICU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与职业认同感维度均呈正相关(P<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后,人文关怀能力中的认知和耐心对职业认同感具有预测作用。结论:ICU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和职业认同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且两者存在联系。护理管理者可以采取措施提高ICU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进而增强其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三级综合医院疼痛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训的意义及效果。方法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疼痛科2016年1月起对科内的17名护士进行人文关怀能力的培训。采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测评护士培训前后得分情况,同时采用《病人关怀感知问卷》测评2015年及2016年住院期间疼痛患者各100例的得分情况。结果 所有测评问卷均有效。17名护士培训前后《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得分分别为(191.12±11.99)分、(206.55±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病人关怀感知问卷》得分分别为(37.83±9.35)分、(41.97±8.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文关怀能力的培训,不仅提高了护士人文关怀的能力,同时提高了慢性疼痛患者的人文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运用叙事教学法对精神科护生进行人文关怀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运用叙事教学法对精神科实习护士进行人文关怀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郭瑜洁提出的人文关怀教育四步程序,即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躬行实践,引导感悟;出科前书写一份叙事护理病历,详细描述患者精神症状并深入患者主观世界,用自己的语言来见证、书写精神疾病给患者造成的疾苦和体验,反思自己对护理工作的认识。结果护生学会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学会尊重患者生命价值,表达对患者关爱情感,满足患者需求,掌握精神疾病特点和护理方法。结论采用叙事护理教学方法后,提升了精神科实习护士人文关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概念和中心任务。对不同阶段住院精神病病人的护理中贯彻了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针对病人的心理,通过与病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对生活懒散或有冲动、伤人行为的病人进行行为矫正等措施来强化人文关怀,使病人的合理需求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满足,人格得到尊重,护理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巴林特小组活动提升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方法 通过自主报名方式招募91名护士参加人文关怀能力培训,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名和试验组36名.对照组参加6次医院组织的人文关怀主题讲座,持续1年时间;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季度增加1次巴林特小组活动.比较两组培训前、培训半年和培训1年后的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基层医院临床护士对疼痛认知的现状.方法 采用基层医院临床护士疼痛认知调查表对临安市4家二级医院326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资料、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护士对麻醉性镇痛药治疗疼痛发生成瘾的可能性认识及护士对疼痛培训的需求.结果 基层医院临床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平均得分(44.8±3...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some of the issu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pplementary prescribing for acute hospital care. The study design was the use of focus group methodology. In total, 19 nurses and 7 psychiatrists joined 1 of 6 focus groups held on the psychiatric unit. Th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a modified grounded theory technique. In the study to be reported here, nurses and psychiatrists described the potential for different ways of working to emerge on acute psychiatric wards. Two major themes were identified: supplementary prescribing bringing about different ways of influencing decisions and controlling professional work; nurses and psychiatrists developing different types of relationships. Findings suggest an overall positive acceptance for supplementary prescribing, but for greater attention to be placed on the nature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nurses and psychiatrists.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include the impact on new roles for nurses and psychiatrists and how this new form of relationship can best serve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