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病位虽然在心,但与肝(胆)密切相关.笔者学习历代中医治疗胸痹的文献资料,继承业师王景存教授的学术思想和经验,结合临床治疗实际,从肝心的生理联系、胸痹的病因病机等方面,就胸痹从肝论治的方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胸痹从肝论治考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静  王景存 《中医药学刊》2004,22(3):520-521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病位虽然在心,但与肝(胆)密切相关。笔者学习历代中医治疗胸痹的文献资料,继承业师王景存教授的学术思想和经验,结合临床治疗实际,从肝心的生理联系、胸痹的病因病机等方面,就胸痹从肝论治的方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冯惠莲主任医师认为,胸痹的病机虽为阳微阴弦,但同脾胃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若脾胃虚弱均能导致胸痹或胸痹加重。通过脾胃论治、心胃同治,再结合运用《金匮》理法方药治疗胸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胸痹是指以心胸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法,多涉及心、肺、肝、脾、胃等脏,并以治心最为多见。笔者在临床中从胃论治胸痹,屡获良效。现不揣浅陋,试举数则,以陈管见.  相似文献   

5.
徐凤芹教授对冠心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调理脾胃及活血化瘀通络治疗胸痹心痛,常获良效.本文通过论述从脾胃论治胸痹的理论基础、心胃同病的病因病机,归纳、总结了徐教授从调理脾胃,斡旋中州入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思路与经验,并对其相应的治法及遣方用药经验进行了剖析,以期为临床治疗胸痹心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胸痹"自张仲景<金匮要略>正式提出后,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一般认为胸痹病位在心,与脾、肾关系密切,大多采用活血化瘀、宣痹通阳、益气养阴等方法,在临床上取得十分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脾胃与胸痹相关的理论渊源,脾胃失调导致胸痹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临床治疗,指出调理脾胃这一原则对于胸痹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肝与心的生理联系、病因病机论述从肝论治胸痹。治宜疏肝与柔肝,疏之以刚克柔,柔之以柔克刚。用辛以助其条达之性,起到疏肝作用;用酸以抑其上逆之性,起到了柔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从痰瘀论治的客观基础与机制探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本病多由正气亏虚或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现代理论研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代谢失调,胸阳不振,津液不能蒸化,血行缓慢迂滞,故而痰浊血瘀致病更为常见。其实,在中医学里,痰瘀交互为患而致胸痹心痛的观点可远溯其源。早在《黄帝内经》已将痰饮列为“胸痹心痛”的病因,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民病饮积,心痛”。至汉代《金匮要略》张仲景不仅把本证的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而且治疗上创立了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化痰通阳宣…  相似文献   

10.
探讨郁证性胸痹的病脉证治。胸痹有郁证性胸痹与非郁证性胸痹之分。中医学远在现代医学认识心脏神经官能症以及具有心(胸)痛、胸闷、短气等症状的抑郁症、焦虑症类疾病之前,即已形成了可与之相对应的郁证性胸痹的病脉证治体系。郁证性胸痹由情志不遂所引起,并受情志波动影响,主要症状与器质性心脏病之胸痹(非郁证性胸痹)相类似,但在心(胸)痛程度、样式、持续时间、主要症状与伴随症状、对解郁治疗的反应等方面,均有其自身内在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胸痹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胸痛彻背,背痛彻心,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基本病机为心阳痹阻。痰瘀互结证是其最主要证候之一,多由人体正气亏虚,而致痰浊、瘀血留聚而引起。杨关林教授,致力于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证候特征的研究与治疗,对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的辨证论治从脾胃着手,有独到见解,运用健脾益气,活血祛痰等治法之汤药,同时注重患者精神情志因素以及气候环境因素,防治并用,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胸痹从脾胃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痹是指心胸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法 ,多涉及心、肺、肝、脾、胃等脏。并以治心最为常用。笔者认为从脾胃论治胸痹 ,疗效更佳。胸痹心痛 ,病在心脏 ,心脏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脾胃与心脏 ,经脉相通 ,连为一体。《灵枢·经脉篇》言 :“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 ,复从胃 ,别上隔 ,注心中。”《素问·平人气象论》说 :“胃之大络 ,名曰虚里 ,贯膈络肺 ,出于左乳下 ,其动应衣 ,脉宗气也。”还应该指出 ,脾胃与心的连系是全方位的 ,它们通过经别、经筋以及其他经相连结。《灵枢·经别篇》认为 :“足阳…  相似文献   

13.
张芳  刘清泉 《河南中医》2019,39(11):1643-1647
失眠的发病是多种因素作用于机体的结果,辨证首先要分清虚与实,虚者以阴虚不足,虚火妄动为主,表现为虚火扰神,实证大多为火热炽盛,邪热上扰神明为主。失眠的病位在心,大多由于心神失养,心中悸动不安,神不守舍而不寐,却与肝胆,脾胃,肺,肾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治疗失眠的过程中,要将五脏六腑与气血运行充分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也要注意脏腑之间的病理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正确分析病因、病机、病位。同时也要重视精神调摄的作用,建立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愉悦的情志是预防和治疗失眠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介绍程丑夫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的经验。程老认为,胸痹心痛的病机在于气机逆乱,继发寒凝、痰浊、血瘀等,故应从气论治。临证论治主要分为气虚、气滞、气郁三型。其中气虚证须分阴阳,气滞证者首辨虚实,气郁证主要考虑心气郁滞、气郁痰热、心肝气郁三种。同时,顾护胃气贯穿治疗始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5.
名老中医刘志明认为胸痹心痛为本虚标实之证,其发生首先责之正气虚弱,如五脏衰弱、气血阴阳亏虚等,其中肾阴匮乏为病之根,其次邪气对疾病发展转归亦有一定影响。刘老认为五脏之阳非此不能温,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其从肾论治胸痹使肾阴得以上济心火,肾阳得以温煦血脉,为辨证治疗胸痹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试论顽痹的证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振东 《国医论坛》2001,16(2):21-21
《素问·痹论》指出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寒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这是前人对痹证病因病机所作的最早论述 ,后人在此基础上对痹证的病因病机、治疗、预后转归作了较为详尽的发挥 ,为后世治痹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然而 ,痹证病因病机复杂多变 ,初期失治或治疗不当 ,易迁延反复 ,致使经络气血虚弱 ,脏腑阴阳失调 ,气血津液运行不利而变生瘀血痰浊 ,停留于关节骨髓 ,痼结根深 ,难以逐除而成顽痹。笔者认为 ,顽痹乃痹证发展过程的中晚期 ,本虚 (气血虚弱、阴阳失调 )标实 (痰瘀痹阻 )是其病机特…  相似文献   

17.
胸痹从肝论治心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志付 《中医杂志》1995,36(1):18-20
笔者学习历代中医治疗胸痹的文献资料,继承业师欧阳錡教授和董建华教授的学术经验,结合临床治疗实际,试从肝心的生理联系、胸痹的病因病理等方面探讨胸痹治疗的疏肝和柔肝问题。1 胸痹病因与发病1.1 胸痹患者的形神(心身)特点:根据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胸痹病人体质多形体肥胖,外在表现强壮有力,以中医体质分型则多为痰湿质、  相似文献   

18.
银屑病一直是皮肤病研究热点,其病势缠绵,病机复杂,治疗颇为棘手.病机是决定病情变化的关键,全面而深入地把握银屑病的病机,尤其是某些潜在而关键的病机,即"枢机",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从宏观与微观辨证、外燥与"隐湿"、毒邪致病和病络思想4个方面,对银屑病中医治疗之"枢机"进行探析,以供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既往论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中多从"虚损"角度,以补肾健脾为主,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对"从‘瘀'论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这一假说进行理论推断,重点阐述绝经后妇女的生理变化与血瘀的相关性,绝经后妇女的脏腑病机特点和血瘀的关系,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血瘀"病机进行推论,同时论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血瘀证"形成特点与雌激素的关系,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意义.以"血瘀"立论,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机和治则,另辟途径,目的在于开拓新的思路,以丰富祖国医学治疗本病的理论,进而为今后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系统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从肾论治浅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其病位在心,病变为心脏、血脉气血阴阳失调,痰瘀痹阻.由于发病年龄大都于40岁以后肾气渐衰之时,人体肾脏功能逐渐减退,导致肾阴肾阳的不足,通过影响心、肝、脾的功能而产生瘀血、痰浊阻滞心脉.因此,本病的发生与肾脏关系尤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